杨骅的故事将进一步激发 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导航

杨骅的故事将进一步激发 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8-11-15

12日、13日,重庆晨报连续两天推出《信仰的力量——优秀党员干部杨骅系列报道》,这种信仰,是对党的忠诚,是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仰。

这是一个扶贫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的故事,也是一个充分体现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

故事刊发后,引发的强烈反响还在持续着。

“杨骅的出现不是偶然, 是杨家良好家风影响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杨骅的出现,这不是偶然,这是杨家良好家风影响的结果。这是一个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

昨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皖平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称,杨家一家三代五位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

杨骅不辱杨家家风,用着心、带着爱去扶贫,最终倒在了岗位上。

良好家风使得身教胜于言传

“这就是一个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一直关注着杨骅先进事迹的赵皖平在连续两天看了《重庆晨报》报道后深有感触。“为什么会有杨骅的出现,这不是偶然,这是杨家良好家风的体现。”他说,杨骅的爷爷杨天奇带领乡亲修水库,最终累倒在工地,他没给子孙留下任何遗物,但留下了做人的榜样和不朽的精神。

“这种精神让杨志刚明白,党员干部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赵皖平说,虽然杨家没有明文的家风,“但父母身教胜于言传,积极正面地影响着杨家后代。”

“回家吃饭”是家风传承的载体

“杨骅的父亲杨志刚当了两年副县长,分管城建、交通和教育,修起了一座座桥,修好了一条条路,却没为儿子的职务晋升找组织提要求、打招呼,而是将自己的忠诚、敬业、奉献的公仆情怀和毕生的工作经验传承给儿子。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赵皖平说。

赵皖平看来,杨家“回家吃饭”的传统正是家风传承的载体,“一家人在饭桌上,守住了本分,守住了底线,也严格约束了自己的操守和行为。”

他带着爱去扶贫,传递给帮扶对象

赵皖平说,杨家的“枕边风”吹的是“正气之风”,作为女性,刘光贞是忠县第一届人大代表,杨骅牺牲后,她劝慰孙媳妇“大孙子是为公家走的,光荣。”

杨骅的妈妈,在68岁还被评为了“好儿媳”,“说明她对上,和公婆的关系处得好;对下,和儿媳的关系也处理得好。她勤勤恳恳打理家里的一切。”赵皖平说。

杨骅的妻子,“两次下岗,现在还是临时工,任劳任怨,凌晨4点多起床上班,也没提出过分的要求。”

杨骅的双胞胎妹妹也资助着贫困学生。“这一家人可以说是用自己的小爱,撑起了杨家的大家。正是溢满心间的点滴小爱,让杨骅能够带着爱去扶贫,把爱传递给帮扶对象。”赵皖平说。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

“他的故事, 必将感动、感染更多干部群众”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认为,杨骅一家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常修政德、言行一致。

“点燃胸中一团火,解开心中一把锁。”韩德云说,这团火就是信仰的力量。重庆干部群众的这种力量聚集,就是修复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就是推动重庆发展的巨大动力。

他们的故事将感染更多干部群众

这两天,《重庆晨报》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几个方面推出了关于杨骅的系列报道,韩德云读后深受感动。

在韩德云看来,“副县长与干部儿子的聊天记录”,不仅让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学习如何“严私德”,也让更多干部看到了什么是公仆情怀,更让老百姓看到了我们的扶贫干部在最基层言行一致,是有血有肉的。

讲政德要看行动。韩德云说,杨骅在工作中如何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有很多细节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与思考。比如,不吃请,要回家吃饭;关心群众,一句微信问候也能暖人心;群众的困难,力争马上就办。

“他们的故事,必将感动、感染更多干部群众,将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他们是修复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

8月底以来,韩德云的不少朋友、同事都在学习、追忆杨骅一家的故事,为杨家点赞。有的驻村第一书记还忆起了与杨骅在扶贫交流中初识,并励志要做“杨骅那样的第一书记”。

10月18日晚,69岁的杨志刚打开手机,将当天刚刚领到的一本荣誉证书拍了照,通过微信发给了儿子杨骅。这是杨骅获得“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18年度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这次受到表彰的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是其中的代表。韩德云说,这些优秀的党员干部,是修复重庆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

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助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重庆在全市范围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落实”行动。全国两会后,重庆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出具体安排,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宣讲,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学讲话、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此外,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也先后到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重庆知联会、市新专联等单位进行了宣讲。

如今,韩德云的感受是,重庆政治生态正持续向好、整体向好,已经长出了健康的新芽,正茁壮成长。持续向好的政治生态,也必将推动重庆的高质量发展。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杨骅的故事将进一步激发 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2018-11-15 09:24:21 来源: 0 条评论

12日、13日,重庆晨报连续两天推出《信仰的力量——优秀党员干部杨骅系列报道》,这种信仰,是对党的忠诚,是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仰。

这是一个扶贫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的故事,也是一个充分体现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

故事刊发后,引发的强烈反响还在持续着。

“杨骅的出现不是偶然, 是杨家良好家风影响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杨骅的出现,这不是偶然,这是杨家良好家风影响的结果。这是一个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

昨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皖平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称,杨家一家三代五位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

杨骅不辱杨家家风,用着心、带着爱去扶贫,最终倒在了岗位上。

良好家风使得身教胜于言传

“这就是一个领导干部讲政德的鲜活故事。”一直关注着杨骅先进事迹的赵皖平在连续两天看了《重庆晨报》报道后深有感触。“为什么会有杨骅的出现,这不是偶然,这是杨家良好家风的体现。”他说,杨骅的爷爷杨天奇带领乡亲修水库,最终累倒在工地,他没给子孙留下任何遗物,但留下了做人的榜样和不朽的精神。

“这种精神让杨志刚明白,党员干部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赵皖平说,虽然杨家没有明文的家风,“但父母身教胜于言传,积极正面地影响着杨家后代。”

“回家吃饭”是家风传承的载体

“杨骅的父亲杨志刚当了两年副县长,分管城建、交通和教育,修起了一座座桥,修好了一条条路,却没为儿子的职务晋升找组织提要求、打招呼,而是将自己的忠诚、敬业、奉献的公仆情怀和毕生的工作经验传承给儿子。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赵皖平说。

赵皖平看来,杨家“回家吃饭”的传统正是家风传承的载体,“一家人在饭桌上,守住了本分,守住了底线,也严格约束了自己的操守和行为。”

他带着爱去扶贫,传递给帮扶对象

赵皖平说,杨家的“枕边风”吹的是“正气之风”,作为女性,刘光贞是忠县第一届人大代表,杨骅牺牲后,她劝慰孙媳妇“大孙子是为公家走的,光荣。”

杨骅的妈妈,在68岁还被评为了“好儿媳”,“说明她对上,和公婆的关系处得好;对下,和儿媳的关系也处理得好。她勤勤恳恳打理家里的一切。”赵皖平说。

杨骅的妻子,“两次下岗,现在还是临时工,任劳任怨,凌晨4点多起床上班,也没提出过分的要求。”

杨骅的双胞胎妹妹也资助着贫困学生。“这一家人可以说是用自己的小爱,撑起了杨家的大家。正是溢满心间的点滴小爱,让杨骅能够带着爱去扶贫,把爱传递给帮扶对象。”赵皖平说。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

“他的故事, 必将感动、感染更多干部群众”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认为,杨骅一家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常修政德、言行一致。

“点燃胸中一团火,解开心中一把锁。”韩德云说,这团火就是信仰的力量。重庆干部群众的这种力量聚集,就是修复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就是推动重庆发展的巨大动力。

他们的故事将感染更多干部群众

这两天,《重庆晨报》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几个方面推出了关于杨骅的系列报道,韩德云读后深受感动。

在韩德云看来,“副县长与干部儿子的聊天记录”,不仅让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学习如何“严私德”,也让更多干部看到了什么是公仆情怀,更让老百姓看到了我们的扶贫干部在最基层言行一致,是有血有肉的。

讲政德要看行动。韩德云说,杨骅在工作中如何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有很多细节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与思考。比如,不吃请,要回家吃饭;关心群众,一句微信问候也能暖人心;群众的困难,力争马上就办。

“他们的故事,必将感动、感染更多干部群众,将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他们是修复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

8月底以来,韩德云的不少朋友、同事都在学习、追忆杨骅一家的故事,为杨家点赞。有的驻村第一书记还忆起了与杨骅在扶贫交流中初识,并励志要做“杨骅那样的第一书记”。

10月18日晚,69岁的杨志刚打开手机,将当天刚刚领到的一本荣誉证书拍了照,通过微信发给了儿子杨骅。这是杨骅获得“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18年度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这次受到表彰的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是其中的代表。韩德云说,这些优秀的党员干部,是修复重庆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

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助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重庆在全市范围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落实”行动。全国两会后,重庆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出具体安排,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宣讲,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学讲话、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此外,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也先后到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重庆知联会、市新专联等单位进行了宣讲。

如今,韩德云的感受是,重庆政治生态正持续向好、整体向好,已经长出了健康的新芽,正茁壮成长。持续向好的政治生态,也必将推动重庆的高质量发展。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责任编辑: 熊世华]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