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 建好“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主战场
西部物流园
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中心站龙门吊装卸货物
铁路保税物流中心
冷链专列获成功
2017年5月10日,双向测试班列成功开通
零地标广场
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加坡总统府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一起,现场见证了中新(重庆)项目旗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至此,南向通道正式升级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这一通道建设主战场的沙坪坝区,在“一带一路”中的承载作用也得到全面升级。
9月25日,南向通道(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一周年。至此,这一通道的铁海联运已累计开行了356班,其中上行163班、下行193班,班列货物抵达近60个国家的110多个港口。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已成为沙坪坝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继中欧班列之后,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机遇源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2015年11月7日,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正式启动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这是沙坪坝区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机遇。”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作为中欧班列(重庆)的起点、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的沙坪坝区西部物流园,面对这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组织团队,主动、紧密地对接新加坡政商界,积极地探索在中新合作四大领域框架内合作共建的可能性。
通过与新方的对接,西部物流园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就构建新加坡海港—重庆铁港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形成初步合作设想,并得到了广西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决定优先启动广西钦州港进行铁海联运合作、开行重庆至钦州铁路干线五定班列。由此,在中国内陆,一条衔接“一带一路”、极富中新合作内涵的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思路形成。
2016年5月中旬,沙坪坝区西部物流园考察团到广西对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就构建以重庆铁路口岸为运营中心的战略性物流通道,进行沟通探讨并达成一致共识,双方同意共同推进项目后续工作,尽快促成该项目实质性运行。一个多月后的6月30日,西部物流园公司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在南宁正式成立“重庆铁路—广西北部湾港—新加坡海港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国三方联合工作组。
当年8月,由西部物流园牵头,一个由重庆海关、原国检高层和园区代表组成的考察团赴广西开展全方位对接。考察团一行先后辗转凭祥、钦州和南宁等关键节点,与广西口岸、港口和通关通检机构达成深入交流,推进了口岸间协同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互动。紧接着,西部物流园与广西北部国际港务集团正式签订了重庆铁港—广西北部湾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从通道建设、国内国际贸易、金融资本服务、资源互导共享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助推重庆打造成为欧亚国际金融和全球贸易运营中心,促进广西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门户。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成中新合作示范推进项目
2016年9月1日,中新第二次联合实施委员会在渝召开,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中新双方共同推进“渝桂新”海铁联运通道建设申请。由此,“渝桂新”南向通道成为中新合作交通物流板块示范推进项目。
“渝桂新”南向通道的建设,首先是南向通道的班列测试。为此,沙坪坝区集全区之力,从各个层面助推西部物流园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随着物流园与参与各方达成合作意愿,这条陆海新通道从通道的规划到硬件设施、从业务构成到定价策略、从运营形式到平台组建、从联运体系到关检互认,逐一取得重大突破。
经过沙坪坝区相关领导与北部湾港、民生轮船、中外运重庆分公司相关领导协商,共同敲定了“渝桂新”南向通道运营平台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并于2017年4月,制定了试运行班列开行的方案。该方案不仅制定了首次测试班列的开行方式,更以“桂渝欧”的构想确立了联动中欧班列(重庆)的前瞻定位。随后,又确定了团结村站货五线作为班列的集散转运货场。
2017年5月10日,沙坪坝区和广西方面牵头组织的南向通道“渝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的双向测试成功。这标志着南向通道将正式形成。
通道班列测试成功后,沙坪坝区又根据通道发展的需求,与相关单位协调,建立运营平台。2017年7月,由西部物流园内的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下属北港物流有限公司、民生轮船有限公司、中国外运重庆公司,共同组建了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线路的运营平台——渝桂新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现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并很快在重庆开启运营。
与此同时,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方也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一致同意探索合作建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这是四省(市、区)合力打造南向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标志性协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运行,西部物流园在集聚一批适合铁海联运的商品后,开始南向通道的常态化运行。
2017年9月25日,在重庆市主要领导的见证下,第一列“渝黔桂新”(重庆—钦州港)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下行)班列从西部物流园区驶出。3天后,海铁联运常态化运行(上行)班列也宣告成功。至此,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南北纵向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正式双向运行。
在重庆中新项目管理局、市经信委、成都铁路局等相关单位、部门的全力推动下,铁海联运班列很快实现了常态化,并与中欧班列(重庆)共同构成了中国内陆的“开放之弧”,其辐射范围遍及“一带一路”沿线。同时,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等物流形式也补充进来,使得通道三大运输方式构成了有机结合。
今年3月,中欧班列(重庆)运输至重庆的集装箱货品,经南向通道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重庆—河内)运输至越南河内安圆货运站,提前实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跨境公路、国际铁路联运三种主要物流组织方式的相互补充、协同发展。
此时,沙坪坝区也同时拥有了铁海联运班列和跨境铁路班列两条南向物流动脉,在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占据了前沿位置。
多方合作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当南向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营后,这条通道的重要性和效果也显现出来,新加坡和不少省、区也加入进来,合作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共建南向通道合资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新加坡深度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随后,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加坡辉联集团也签署了《中新南向通道(新加坡)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合作协议》,并在新加坡建立起“中新南向通道新加坡国际货物集散中心”。
今年4月20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2018年中方联席会议在渝召开,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市邀请了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6省参加,各方就进一步合作共建南向通道达成共识,并提出“重庆倡议”。重庆邀请“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的省份,携手共建,要把这一贸易新通道打造成跨国跨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今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的分支机构与渝桂黔陇青五地南向通道建设牵头部门,在渝签订《支持建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合作备忘录》,建立关于金融支持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制定了11条措施,支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
在多方合作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已经显现出其巨大的效益来。
今年4月20日,一批来自越南的电子产品经通道运抵重庆,在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国际物流中转,然后搭乘中欧(重庆)班列运往欧洲。这是重庆首次完成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此举被视为促进国际供应链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标志性事件。至此,沙坪坝区也成为全市转口贸易的新据点。
在具体货源组织中,西部物流园将运营整车口岸的成熟经验引入了这一新通道。6月20日,4台通过铁海联运班列运输的进口整车在重庆铁路口岸结束掏箱作业;6月22日,一列满载8箱、共200吨冻品的冷链班列抵达西部物流园,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冷链运输测试也随之宣告成功,这批澳大利亚产冰鲜牛肉主要满足重庆本地需求;7月14日,重庆有友公司自荷兰进口的冻猪皮通过铁海联运班列抵达重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冷链班列开始常态化运行。
如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中的各项服务设施和平台建设已日趋完善。在首届重庆智博会上,沙坪坝区西部物流园展示了其全球响应智慧供应链系统。该系统是结合中新双方的软硬件资源,以智慧物流相关技术为基础,形成集信息互换、集中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辅助服务和产品批发交易、物流金融等于一体的智慧供应链系统,覆盖现有航路,并有效地提高全通道的物流效率,带动冷链、仓储等行业进入其中。
沙坪坝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中,占据了其主战场的地位。
王彩艳 赵东旭 图片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