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家门口荒地变公园 重庆首批1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交付使用
渝北区凤鸣体育文化公园,小朋友们在巨大的沙池里畅玩。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8日16时55分讯(记者 王玮 首席记者 佘振芳)从前杂草丛生的小区旁空地,如今变成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还能健身休闲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家住锦绣嘉陵小区的居民想都不敢想。今(18)日,记者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全市首批10个利用城市边角地建成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正式交付使用,不少市民来赶早,看看家门口的变化。
渝北区凤鸣体育文化公园,市民使用崭新的健身器械。记者 李裕锟 摄
点赞:家门口荒地变公园 小改变带来幸福感
独具山地特色的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位于海尔海语江山北侧,也是本次交付使用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之一,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住在锦绣嘉陵小区的居民想要去李家坪车站只能绕过这片山坡,走上十多分钟,如今公园的建成不仅给附近小区居民带来休闲娱乐的场所,去公交站乘车的居民也可以直接穿过公园,比以前便捷了不少。
今天一大早,锦绣嘉陵小区的曾凡英就带着孙女来公园玩耍,以前想带着孩子玩一下,只能步行半个多小时去鸿恩寺森林公园,“现在一出门就是公园,你看好方便嘛!” 曾凡英忍不住感叹。公园里不仅有运动器材、儿童游乐设施,还设有24小时免费的图书借阅亭方便市民的文化生活。
卢家岗体育文化公园。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供图 华龙网发
利用边角地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是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和“推进主城‘四山’‘两江四岸’生态及游憩功能建设,实施增绿添园,用心办好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小事、好事、身边事"的要求,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和借鉴外地经验,启动实施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工作。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实施工作自2018年启动,至2020年,总数将达到92个。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是自然资源部通报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典型案例之一。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主要建设理念是突出“社区味”、“体育味”、“文化味”,在充分征集市民需求基础上,将体育文化的内涵及体育运动标准融入到设计建造中。
江北区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吸引了周边不少市民前来健身游玩。记者 李裕锟 摄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社区”、“体育”与“文化”三方面。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以及体育活动和文化休闲场所,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如在社区功能方面,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是周边居民间相互沟通的公共空间,有利于融洽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社区。在体育健身方面,设计结合场地地形特点,除了安排基本体育功能外,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各类运动场地还植入科学健身规则,通过地面运动符号、图案、数据,进行标准运动姿势示范,帮助市民更加科学有效地健身。在文化方面,利用园内文化展示墙、建筑设计小品等将当地特色文化、传统风貌、优秀历史文化进行有机展示,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为更好地实现社区公园的服务功能,公园在运营的时候将使用智慧公园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不仅具有身份识别功能,还可以及时反馈公园设施的情况,方便运营方进行定期保养。在规划中,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中除了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售机、智能广播,还有智慧之眼视频监控、感测设施(如环境因子检测)、智能求助设施等。
“比如公园内的无动力儿童娱乐设施对运营方管护能力的要求就非常高,还有社区公园建成后将筹备更多公益类与培训类活动,有了智慧元素的支持,可以有效地开启城市新空间与社区新生活。”中标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表示。
依山而建的江北区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山顶,儿童游乐设施俱全。记者 李裕锟 摄
期待:这样的公园2020年全市一共将建成92个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也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logo标识征集活动已经落幕,专家从入围前十的作品中评选出的第一名将被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采纳,图形由草书“文”变形为“奔跑的人”,同时又含有“家”“字母CQ”“绿色大地”等元素,体现了“重庆”的地域特点,同时突出了“社区”的特性;“奔跑的人”代表着体育,“文”表示文化,彰显出“体育文化公园”的特性以及文化内涵,而葱绿的色调也体现出了公园的生态、健康、活力。
本次首批交付1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计划春节前陆续交付其余20个,30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共布局各类健身设施377个,其中五人制足球场9个、标准篮球场12个、三人制篮球场8个、羽毛球场30个、轮滑场5个、乒乓球场57个、其他健身设施256个。
根据规划,计划于2020年完成92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交付使用,届时将惠及群众2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