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声回响|再访下庄①下庄天路成“网红”土房变民宿
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也激起了千里之外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心里的涟漪,他们为美好生活努力的劲头更足了。

习声回响|再访下庄①下庄天路成“网红”土房变民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3-12

编者按: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要响鼓重锤”“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

相关报道:

华龙VR|再访下庄:昔日“天坑村”如今变了模样

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也激起了千里之外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心里的涟漪,他们为美好生活努力的劲头更足了。

蜿蜒陡峭的“天路”尽头就是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要致富,先修路。”下庄曾是个被深锁“天坑”的孤村,为了摆脱贫困,1997年起,村民们从绝壁上“抠”出了一条“天路”,最近两年又将路进行了硬化,还装上了护栏。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2015年,下庄实现了脱贫,但远不止如此。通过3年多的发展,不但下庄人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山外来客也愿意到下庄来“打卡”了。

_天路_硬化之后,车子行驶方便,来下庄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隔壁村的村民、县城的年轻人、主城来的导演、外地来的参观队伍……游人慕名而来,村里修起民宿,绝壁上的“天路”俨然成了“网红”,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旅游路”。

此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报道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绝壁上修“天路”的故事(详见《绝壁上的“天路》),如今,我们再访下庄,感受这里的蜕变。

绝壁处变打卡地

从巫山县城出发到下庄,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车子在崇山峻岭间盘旋,越接近下庄,天气便越好。转过一个山头,那条著名的“天路”豁然出现眼前——它沐浴着阳光,像一条“玉带”绕山而下,险峻而又秀美。

正在筹备中的“下庄精神陈列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竹贤乡乡长吴文锐告诉我们,这条路硬化之后,车子行驶方便,来下庄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专程来看路,“去年少说也有四百多人进村。”

“进来的人都喜欢在这拍照,用网上的说法叫‘打卡’。” 路过当地人称“鸡冠岭”的地方,吴文锐招呼我们下车。

一道山梁神似“鸡冠”,“鸡脖子”处正是下庄人硬生生炸开的路。当地政府决定在“鸡冠”处修一个观景台,一边是路,一边是绝壁,可俯瞰天路全貌。

在村主任毛相林看来,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是下庄宝贵的财富,也是如今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车子沿山路盘旋而下,来到村口,吴文锐指着面前一片“荒地”告诉我们,广州一家公司看中了这里,已经给出了设计方案。“他们计划在这修建原乡小院,有木桥、民宿,还有无边泳池。”目前,乡政府正在与村民协商土地流转事宜。

“下庄精神”成宝贝

一进村,映入眼帘的是筹备中的“下庄精神陈列馆”。陈列馆共2层,面积480平米,外观已整修完毕,广场上一字排开的展板上,一幅幅修路的老照片触动人心。

村里原先的土坯房变成干净漂亮的民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这张照片,是在他出事前的一天拍的。”村主任毛相林指着村民黄会元的照片,很是唏嘘。

照片上,年轻的汉子戴着黄色安全帽蹲在碎石地上,眉毛、衣服上都是灰扑扑的。前一天,有记者来村里采访修路情况,拍下了这张照片。谁曾想,第二天修路时,照片中的人就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岩石砸入了山谷……悲痛过后,下庄人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更加齐心协力把路修好。

在毛相林看来,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是下庄宝贵的财富,也是如今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也使得下庄乡村旅游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三合院农家乐的客房干净整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下庄精神”经过各大媒体尤其是本网《绝壁上的“天路”》全媒体专题报道,早已闻名全国,但近距离更能直观感受到这种现代版“愚公移山”精神力量的伟大。

目前,“下庄精神陈列馆”正在委托巫山县博物馆进行布展,定位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布展以“下庄路”为主线,以照片、影像资料、实物等内容,反映这个村子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与之呼应的,是规划中的“下庄古道”,也就是老辈下庄人出山的路。“那条路有108道拐,进出要整整一天。要是娃娃们不好好学习,就让他们来感受一下。” 毛相林打趣道。

土坯房变民宿

宽敞的村道,串起了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

原先的土坯房变了样,赭黄色的墙加固了,原木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黄澄澄的玉米、红红的干辣椒。推门进去,木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已经为迎接客人做好了准备。


杨元鼎(中)、袁堂清(左)、杨亨双(右)三家人的民宿“三合院”率先开了起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去年来耍的人就慢慢多了,有的是县头的年轻人,周末开起车子来,去年还有个导演来拍纪录片。”毛相林说。

眼看游客越来越多,如何留住客人,为下庄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当地政府也花了大力气,投入120万建了老下庄安置点,同时将老土房改造成民宿院落。

杨元鼎、袁堂清、杨亨双三家人的民宿率先开了起来。这三家人的新房子建在一起,三栋楼房形成一个少了一边的四合院,取名为“三合院”。

农家乐里的农家饭都是当地生产的食材制作的特色菜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一边搬家一边修,去年4月搬进来,年底前又赶着把二楼修好了。”杨元鼎告诉我们,三家人一共有11个标间,大家各司其职,厨艺好的做饭,木工好的做家具,力气大的搬东西,充满干劲。

说话间,院坝上摆起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农家饭,自家熏的腊猪蹄、刚从地里掐来的豌豆尖,令人馋涎欲滴。“在家搞民宿,还可以照顾老的小的。”杨亨双笑眯眯地说。

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具备接待能力,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进行规划设计,很快将启动建设。

荒山将变“桃花源”

山谷处,河沟边的坡地上,是650亩纽荷尔柑橘,再往下是一片“荒坡”。这片坡地有100多亩,已经整好土、施好肥,过两天就要栽桃树,预计要种6000株左右。

如今村民家中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和燃气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虽然桃树还要两三年才能挂果,但春天桃花开了,也能带来大批游客。“山谷最底下有个河沟,去年就有不少人来这里耍,摸鱼捉螃蟹。”村民杨亨华说。

“桃林旁边也要修个观景台。”据毛相林介绍,村里正在加紧拓宽、硬化下行的村道,方便游客赏玩。这条“旅游路”长度8公里左右,修到谷底,可以通到平河乡。未来,平河-当阳段隧道修好后,进出下庄将更便捷。

村主任毛相林介绍说,这片山坡上已经种了650亩纽荷尔柑橘,旁边的空地马上也要种满桃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吴文锐介绍道,下庄未来的旅游发展思路是打造“三峡秘境、原乡下庄”,整体规划依山势而建,包括生态停车场、古法农耕园、党建基地、休闲活动广场、原乡庭院、立体农业养殖园、家庭菜园、自力小屋、有机农业示范园等。

路越修越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村了,春节期间,外嫁江苏等地多年未回村的下庄姑娘们也回来了,更是闹热。“我家院坝头,最多的时候有七十多人摆龙门阵,其中还有一个隔壁村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早就听说下庄村,一直想来看看。”毛相林说。

竹贤乡乡长吴文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一条路连接世界,改变了下庄,这座曾被深锁天坑的村落正张开怀抱,热情迎接八方来客,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正迈开大步致富奔小康。

重报集团中央厨房记者 管洪 佘振芳 李华侨/文 石涛/摄影 谢鹏飞/摄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习声回响|再访下庄①下庄天路成“网红”土房变民宿

2019-03-12 06:00:00 来源:

编者按: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要响鼓重锤”“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

相关报道:

华龙VR|再访下庄:昔日“天坑村”如今变了模样

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也激起了千里之外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心里的涟漪,他们为美好生活努力的劲头更足了。

蜿蜒陡峭的“天路”尽头就是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要致富,先修路。”下庄曾是个被深锁“天坑”的孤村,为了摆脱贫困,1997年起,村民们从绝壁上“抠”出了一条“天路”,最近两年又将路进行了硬化,还装上了护栏。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2015年,下庄实现了脱贫,但远不止如此。通过3年多的发展,不但下庄人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山外来客也愿意到下庄来“打卡”了。

_天路_硬化之后,车子行驶方便,来下庄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隔壁村的村民、县城的年轻人、主城来的导演、外地来的参观队伍……游人慕名而来,村里修起民宿,绝壁上的“天路”俨然成了“网红”,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旅游路”。

此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报道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绝壁上修“天路”的故事(详见《绝壁上的“天路》),如今,我们再访下庄,感受这里的蜕变。

绝壁处变打卡地

从巫山县城出发到下庄,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车子在崇山峻岭间盘旋,越接近下庄,天气便越好。转过一个山头,那条著名的“天路”豁然出现眼前——它沐浴着阳光,像一条“玉带”绕山而下,险峻而又秀美。

正在筹备中的“下庄精神陈列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竹贤乡乡长吴文锐告诉我们,这条路硬化之后,车子行驶方便,来下庄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专程来看路,“去年少说也有四百多人进村。”

“进来的人都喜欢在这拍照,用网上的说法叫‘打卡’。” 路过当地人称“鸡冠岭”的地方,吴文锐招呼我们下车。

一道山梁神似“鸡冠”,“鸡脖子”处正是下庄人硬生生炸开的路。当地政府决定在“鸡冠”处修一个观景台,一边是路,一边是绝壁,可俯瞰天路全貌。

在村主任毛相林看来,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是下庄宝贵的财富,也是如今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车子沿山路盘旋而下,来到村口,吴文锐指着面前一片“荒地”告诉我们,广州一家公司看中了这里,已经给出了设计方案。“他们计划在这修建原乡小院,有木桥、民宿,还有无边泳池。”目前,乡政府正在与村民协商土地流转事宜。

“下庄精神”成宝贝

一进村,映入眼帘的是筹备中的“下庄精神陈列馆”。陈列馆共2层,面积480平米,外观已整修完毕,广场上一字排开的展板上,一幅幅修路的老照片触动人心。

村里原先的土坯房变成干净漂亮的民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这张照片,是在他出事前的一天拍的。”村主任毛相林指着村民黄会元的照片,很是唏嘘。

照片上,年轻的汉子戴着黄色安全帽蹲在碎石地上,眉毛、衣服上都是灰扑扑的。前一天,有记者来村里采访修路情况,拍下了这张照片。谁曾想,第二天修路时,照片中的人就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岩石砸入了山谷……悲痛过后,下庄人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更加齐心协力把路修好。

在毛相林看来,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是下庄宝贵的财富,也是如今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也使得下庄乡村旅游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三合院农家乐的客房干净整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下庄精神”经过各大媒体尤其是本网《绝壁上的“天路”》全媒体专题报道,早已闻名全国,但近距离更能直观感受到这种现代版“愚公移山”精神力量的伟大。

目前,“下庄精神陈列馆”正在委托巫山县博物馆进行布展,定位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布展以“下庄路”为主线,以照片、影像资料、实物等内容,反映这个村子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与之呼应的,是规划中的“下庄古道”,也就是老辈下庄人出山的路。“那条路有108道拐,进出要整整一天。要是娃娃们不好好学习,就让他们来感受一下。” 毛相林打趣道。

土坯房变民宿

宽敞的村道,串起了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

原先的土坯房变了样,赭黄色的墙加固了,原木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黄澄澄的玉米、红红的干辣椒。推门进去,木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已经为迎接客人做好了准备。


杨元鼎(中)、袁堂清(左)、杨亨双(右)三家人的民宿“三合院”率先开了起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去年来耍的人就慢慢多了,有的是县头的年轻人,周末开起车子来,去年还有个导演来拍纪录片。”毛相林说。

眼看游客越来越多,如何留住客人,为下庄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当地政府也花了大力气,投入120万建了老下庄安置点,同时将老土房改造成民宿院落。

杨元鼎、袁堂清、杨亨双三家人的民宿率先开了起来。这三家人的新房子建在一起,三栋楼房形成一个少了一边的四合院,取名为“三合院”。

农家乐里的农家饭都是当地生产的食材制作的特色菜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一边搬家一边修,去年4月搬进来,年底前又赶着把二楼修好了。”杨元鼎告诉我们,三家人一共有11个标间,大家各司其职,厨艺好的做饭,木工好的做家具,力气大的搬东西,充满干劲。

说话间,院坝上摆起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农家饭,自家熏的腊猪蹄、刚从地里掐来的豌豆尖,令人馋涎欲滴。“在家搞民宿,还可以照顾老的小的。”杨亨双笑眯眯地说。

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具备接待能力,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进行规划设计,很快将启动建设。

荒山将变“桃花源”

山谷处,河沟边的坡地上,是650亩纽荷尔柑橘,再往下是一片“荒坡”。这片坡地有100多亩,已经整好土、施好肥,过两天就要栽桃树,预计要种6000株左右。

如今村民家中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和燃气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虽然桃树还要两三年才能挂果,但春天桃花开了,也能带来大批游客。“山谷最底下有个河沟,去年就有不少人来这里耍,摸鱼捉螃蟹。”村民杨亨华说。

“桃林旁边也要修个观景台。”据毛相林介绍,村里正在加紧拓宽、硬化下行的村道,方便游客赏玩。这条“旅游路”长度8公里左右,修到谷底,可以通到平河乡。未来,平河-当阳段隧道修好后,进出下庄将更便捷。

村主任毛相林介绍说,这片山坡上已经种了650亩纽荷尔柑橘,旁边的空地马上也要种满桃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吴文锐介绍道,下庄未来的旅游发展思路是打造“三峡秘境、原乡下庄”,整体规划依山势而建,包括生态停车场、古法农耕园、党建基地、休闲活动广场、原乡庭院、立体农业养殖园、家庭菜园、自力小屋、有机农业示范园等。

路越修越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村了,春节期间,外嫁江苏等地多年未回村的下庄姑娘们也回来了,更是闹热。“我家院坝头,最多的时候有七十多人摆龙门阵,其中还有一个隔壁村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早就听说下庄村,一直想来看看。”毛相林说。

竹贤乡乡长吴文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一条路连接世界,改变了下庄,这座曾被深锁天坑的村落正张开怀抱,热情迎接八方来客,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正迈开大步致富奔小康。

重报集团中央厨房记者 管洪 佘振芳 李华侨/文 石涛/摄影 谢鹏飞/摄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傲寒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