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节水优先 助推重庆发展
导航

坚持节水优先 助推重庆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3-21

值此第27届“世界水日”、第32届“中国水周”之际,全市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不让一个人掉队”,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加强水资源管理”。

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到“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充分体现了水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节水优先”是首要内容。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党中央对重庆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必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结合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实际,把总书记“节水优先”的重要指示落实在重庆水利工作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节水是重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这标志着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首先要节约水资源。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强调尤其要加强节约用水监管,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坚决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市委要求,要加强水资源保护,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红线“三条红线”。2018年9月7日,市政府出台重庆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要求推进水的循环使用、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节水是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全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实施“节水优先”战略,能够转变用水方式,减少排污,减轻水环境压力,同时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微增长的供水总量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节水是重庆解决新老“水问题”的重要抓手。重庆过境水资源丰富,但本地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尤其是永川、铜梁、荣昌等渝西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876立方米,是全市人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51%,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的41%。经济发展伴随水污染积聚,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2017年我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约为4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46.2立方米,远高于京津沪等东部地区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89,低于全国0.548的平均水平。节水工作基础薄弱,系统性不足、政策约束不力、投入机制不活、技术能力不强、精准施策不够、公众认同和参与度不高以及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长期并存。节水作为治水的关键环节,是破解我市新老水问题的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通过大力实施“节水优先”战略,遏制不合理需求,从总量上减少水资源消耗,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废污水排放,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合重庆实际,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在顶层设计、夯基础、建机制、抓重点等方面下功夫,以务实的态度搭建好重庆节水工作的“四梁八柱”,打开节水工作新局面。

第一,搭建节水平台,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节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部门和职能职责,层层压实责任,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健全管理体制,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全面贯彻实施《重庆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二是修订完善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建立节水评价、用水产品水效评价和节水基础管理标准体系。三是严格执行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四是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制度和区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预警制度。五是实行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

第三,建立节水机制,提供节水保障。一是建立节水评价机制,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的项目,体现节水的优先地位。二是建立和完善节水补贴和奖励机制,研究出台相关财政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三是建立节水投入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合同节水等市场机制作用,全面激发节水市场内生动力。四是制定节水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节水监管和执法监督。五是制定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严格奖惩逗硬和责任追究。

第四,落实节水行动,谋划工作抓手。根据国家节水行动统一安排部署,研究制定重庆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和主要措施。从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各领域和取用耗排及回用各环节,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编制落实重庆市节水“十四五”规划,深入持续开展各项节水工作。

第五,培育节水市场,做强节水产业。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节水器具、设备及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合同节水模式;实行水效标识、节水认证制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学校合同节水建设。加强节水管理,更新节水器具,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第六,强化节水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实施节水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评选“节水宣传大使”,宣传节水形势、普及节水知识;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不断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营造和形成节水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重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盛海)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坚持节水优先 助推重庆发展

2019-03-21 09:09:04 来源:

值此第27届“世界水日”、第32届“中国水周”之际,全市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不让一个人掉队”,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加强水资源管理”。

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到“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充分体现了水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节水优先”是首要内容。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党中央对重庆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必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结合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实际,把总书记“节水优先”的重要指示落实在重庆水利工作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节水是重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这标志着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首先要节约水资源。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强调尤其要加强节约用水监管,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坚决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市委要求,要加强水资源保护,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红线“三条红线”。2018年9月7日,市政府出台重庆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要求推进水的循环使用、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节水是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全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实施“节水优先”战略,能够转变用水方式,减少排污,减轻水环境压力,同时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微增长的供水总量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节水是重庆解决新老“水问题”的重要抓手。重庆过境水资源丰富,但本地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尤其是永川、铜梁、荣昌等渝西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876立方米,是全市人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51%,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的41%。经济发展伴随水污染积聚,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2017年我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约为4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46.2立方米,远高于京津沪等东部地区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89,低于全国0.548的平均水平。节水工作基础薄弱,系统性不足、政策约束不力、投入机制不活、技术能力不强、精准施策不够、公众认同和参与度不高以及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长期并存。节水作为治水的关键环节,是破解我市新老水问题的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通过大力实施“节水优先”战略,遏制不合理需求,从总量上减少水资源消耗,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废污水排放,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合重庆实际,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在顶层设计、夯基础、建机制、抓重点等方面下功夫,以务实的态度搭建好重庆节水工作的“四梁八柱”,打开节水工作新局面。

第一,搭建节水平台,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节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部门和职能职责,层层压实责任,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健全管理体制,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全面贯彻实施《重庆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二是修订完善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建立节水评价、用水产品水效评价和节水基础管理标准体系。三是严格执行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四是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制度和区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预警制度。五是实行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

第三,建立节水机制,提供节水保障。一是建立节水评价机制,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的项目,体现节水的优先地位。二是建立和完善节水补贴和奖励机制,研究出台相关财政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三是建立节水投入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合同节水等市场机制作用,全面激发节水市场内生动力。四是制定节水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节水监管和执法监督。五是制定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严格奖惩逗硬和责任追究。

第四,落实节水行动,谋划工作抓手。根据国家节水行动统一安排部署,研究制定重庆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和主要措施。从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各领域和取用耗排及回用各环节,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编制落实重庆市节水“十四五”规划,深入持续开展各项节水工作。

第五,培育节水市场,做强节水产业。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节水器具、设备及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合同节水模式;实行水效标识、节水认证制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学校合同节水建设。加强节水管理,更新节水器具,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第六,强化节水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实施节水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评选“节水宣传大使”,宣传节水形势、普及节水知识;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不断提高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营造和形成节水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重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盛海)

[责任编辑: 谭周]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