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侦察兵的“第一书记” 为这里“侦察”出一条致富路

当过侦察兵的“第一书记” 为这里“侦察”出一条致富路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04-15

种植户正在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 上游新闻记者 任君 摄

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山坳村“第一书记”刘昶。

离黔江区金溪镇场镇不远处的一处车间里,每天都能传出“嚓嚓”的生产声。作为山坳村“第一书记”的刘昶,每次路过这里,听到车间里的响声,心里都美滋滋的。

“重庆卫之情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板刘廷荣正是刘昶从外地“挖掘”回来的返乡创业人员。刘廷荣回忆起他和这位“第一书记”的第一次见面,“暗访、试探……后来我才知道,他(刘昶)是当侦察兵出身的。”

创业

村里开起了服装公司

4月8日下午2点过,当记者走进黔江区金溪镇场镇附近的“重庆卫之情服饰有限公司”时,刚进入厂区大门,就能听到从车间里传来的缝纫机生产声。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老板刘廷荣现场把关,抽查着生产出来的校服以及工作服质量。

今年2月22日,这家服装公司扶贫车间正式运作,瞬间就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而开工一个多月以来,公司的第一批订单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市卫健委帮扶集团为镇里的学生定制的近1000套校服。在市卫健委帮扶集团的帮忙联络下,公司目前已经有了1万套服装的订单任务,除了校服外,还有各种工作服。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板刘廷荣不用为销售渠道问题烦恼了,而在厂里工作的工人们,也有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在车间里工作的一位贫困户告诉记者,他们在接受了培训正式上岗后,每个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

刘廷荣是金溪镇山坳村人,他在退伍之后,就和当地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到外地打拼。“我进过服装厂当过工人,后来跑过销售,熟悉从服装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多年前,刘廷荣在湖北咸丰便有了11家服装销售店。在别人眼里,刘廷荣年纪轻轻就已成了“成功人士”。

湖北咸丰距离黔江金溪只有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刘廷荣并不是没有过回乡创业的打算,只是平时服装店的生意太忙,二来也没找到很好的门路。直到去年的一天,刘廷荣接到了山坳村“第一书记”刘昶打来的电话。

选才

带领村民脱贫要找对人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昶今年38岁,一当上山坳村“第一书记”,他就为贫困户们创业找门路的事情挠头。“金溪镇地处武陵山深处,山高坡陡、土地瘠薄,8个村(社区)中有6个是贫困村,山坳村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刘昶告诉记者,山坳村不仅大多是陡坡地形,而且缺水,村里留守人员也多,像其他乡镇那样搞特色农业,似乎十分困难,只有另谋出路。

刘昶在翻阅当地外出人员的资料时,就发现了刘廷荣。但刘昶既没见过刘廷荣,也没和刘廷荣的家里人打过交道,最初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带领村民脱贫,不仅要找到适合的创业项目,而且也要找对人。如果找的人不靠谱,这就反倒‘坑’了贫困户们。”

刘昶在当兵时,曾是侦察连的连长。侦察兵出身的刘昶认为,要了解一个人,不但要看他的谈吐,看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更要看周围人对他的看法。刘昶先给刘廷荣打去了电话,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刘廷荣当即就表示一定会支持家乡的脱贫工作。

刘廷荣的热情,并没有打消刘昶心里的顾虑,他还打算到当地暗访一番。刘昶利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约上一个朋友,自己开车从黔江金溪来到湖北咸丰。他让朋友假装成要买服装的客户,和刘廷荣洽谈,自己却来到与刘廷荣合作的服装生产厂里,查看厂里生产情况,还向厂里的工人和负责人询问对刘廷荣此人的印象。

几番暗访和试探,刘昶终于确认,刘廷荣就是他要“挖掘”的创业人才。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服装厂厂房问题很快解决,在招录工人时,吸引了当地200多村民报名。贫困户们在家门口就业,“金溪被服”特色品牌也打了出去。

品牌

打造出扶贫“三金”名片

“要不是刘书记打电话叫我回来,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回到这里了……”“金溪护工”的牵头人田维仙在面对记者时,很是感慨。她是地地道道的山坳村人,“我记得当年上小学时,每天来回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出门的时候天没亮,回家的时候天也没亮(黑了)。”

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下,外出打工几乎成了这些山里孩子的唯一出路。田维仙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劲头,多年下来,她在广东也干出了一些“成绩”:“我手底下管着40多个护工,自己还开了一家美容院。”

因为老父亲去世,其他的亲戚搬出了大山,田维仙把老母亲也接到了重庆。山坳村这个她印象里“贫困、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老家,也渐渐在她的记忆里被淡忘了。

2017年下半年,就在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金溪镇不久,田维仙就接到了刘昶的电话。几番交谈,让田维仙又想起了山坳村,她也想为这里的乡亲们做点什么。但最初一听说回金溪,田维仙根本不接招。不断地讲政策、谈收益、绘前景……一个月后,田维仙终于被说动了。

2017年10月,刘昶和田维仙就带着首批3名护工到重医附二院试岗,局面就此打开。为持续推动稳定就业带动脱贫,去年起,金溪扶贫工作队成立了黔江区山之坳康复护理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组织培训、试岗、组织就业等,实施“金溪护工”的品牌化运营。

如今,“金溪护工”队伍达到120多人,她们不仅遍布在黔江当地的医院,不少人也在重庆主城区的各大医院里工作。46岁的贫困户龚华英说,她如今当护工,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除了“金溪被服”和“金溪护工”外,被称为“三金”的还有“金溪山货”这张名片。

自2018年以来,金溪镇逐渐将当地特色的羊肚菌、土鸡、南瓜、豇豆干等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打造“金溪山货”品牌。2018年全年共销售黔江区农产品2835万元,其中金溪镇农产品1400多万元。此外,当地还开发了金溪农场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金溪农产品的影响力。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当过侦察兵的“第一书记” 为这里“侦察”出一条致富路

2019-04-15 10:19:01 来源: 0 条评论

种植户正在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 上游新闻记者 任君 摄

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山坳村“第一书记”刘昶。

离黔江区金溪镇场镇不远处的一处车间里,每天都能传出“嚓嚓”的生产声。作为山坳村“第一书记”的刘昶,每次路过这里,听到车间里的响声,心里都美滋滋的。

“重庆卫之情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板刘廷荣正是刘昶从外地“挖掘”回来的返乡创业人员。刘廷荣回忆起他和这位“第一书记”的第一次见面,“暗访、试探……后来我才知道,他(刘昶)是当侦察兵出身的。”

创业

村里开起了服装公司

4月8日下午2点过,当记者走进黔江区金溪镇场镇附近的“重庆卫之情服饰有限公司”时,刚进入厂区大门,就能听到从车间里传来的缝纫机生产声。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工作,老板刘廷荣现场把关,抽查着生产出来的校服以及工作服质量。

今年2月22日,这家服装公司扶贫车间正式运作,瞬间就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而开工一个多月以来,公司的第一批订单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市卫健委帮扶集团为镇里的学生定制的近1000套校服。在市卫健委帮扶集团的帮忙联络下,公司目前已经有了1万套服装的订单任务,除了校服外,还有各种工作服。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板刘廷荣不用为销售渠道问题烦恼了,而在厂里工作的工人们,也有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在车间里工作的一位贫困户告诉记者,他们在接受了培训正式上岗后,每个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

刘廷荣是金溪镇山坳村人,他在退伍之后,就和当地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到外地打拼。“我进过服装厂当过工人,后来跑过销售,熟悉从服装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多年前,刘廷荣在湖北咸丰便有了11家服装销售店。在别人眼里,刘廷荣年纪轻轻就已成了“成功人士”。

湖北咸丰距离黔江金溪只有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刘廷荣并不是没有过回乡创业的打算,只是平时服装店的生意太忙,二来也没找到很好的门路。直到去年的一天,刘廷荣接到了山坳村“第一书记”刘昶打来的电话。

选才

带领村民脱贫要找对人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昶今年38岁,一当上山坳村“第一书记”,他就为贫困户们创业找门路的事情挠头。“金溪镇地处武陵山深处,山高坡陡、土地瘠薄,8个村(社区)中有6个是贫困村,山坳村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刘昶告诉记者,山坳村不仅大多是陡坡地形,而且缺水,村里留守人员也多,像其他乡镇那样搞特色农业,似乎十分困难,只有另谋出路。

刘昶在翻阅当地外出人员的资料时,就发现了刘廷荣。但刘昶既没见过刘廷荣,也没和刘廷荣的家里人打过交道,最初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带领村民脱贫,不仅要找到适合的创业项目,而且也要找对人。如果找的人不靠谱,这就反倒‘坑’了贫困户们。”

刘昶在当兵时,曾是侦察连的连长。侦察兵出身的刘昶认为,要了解一个人,不但要看他的谈吐,看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更要看周围人对他的看法。刘昶先给刘廷荣打去了电话,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刘廷荣当即就表示一定会支持家乡的脱贫工作。

刘廷荣的热情,并没有打消刘昶心里的顾虑,他还打算到当地暗访一番。刘昶利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约上一个朋友,自己开车从黔江金溪来到湖北咸丰。他让朋友假装成要买服装的客户,和刘廷荣洽谈,自己却来到与刘廷荣合作的服装生产厂里,查看厂里生产情况,还向厂里的工人和负责人询问对刘廷荣此人的印象。

几番暗访和试探,刘昶终于确认,刘廷荣就是他要“挖掘”的创业人才。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服装厂厂房问题很快解决,在招录工人时,吸引了当地200多村民报名。贫困户们在家门口就业,“金溪被服”特色品牌也打了出去。

品牌

打造出扶贫“三金”名片

“要不是刘书记打电话叫我回来,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回到这里了……”“金溪护工”的牵头人田维仙在面对记者时,很是感慨。她是地地道道的山坳村人,“我记得当年上小学时,每天来回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出门的时候天没亮,回家的时候天也没亮(黑了)。”

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下,外出打工几乎成了这些山里孩子的唯一出路。田维仙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劲头,多年下来,她在广东也干出了一些“成绩”:“我手底下管着40多个护工,自己还开了一家美容院。”

因为老父亲去世,其他的亲戚搬出了大山,田维仙把老母亲也接到了重庆。山坳村这个她印象里“贫困、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老家,也渐渐在她的记忆里被淡忘了。

2017年下半年,就在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金溪镇不久,田维仙就接到了刘昶的电话。几番交谈,让田维仙又想起了山坳村,她也想为这里的乡亲们做点什么。但最初一听说回金溪,田维仙根本不接招。不断地讲政策、谈收益、绘前景……一个月后,田维仙终于被说动了。

2017年10月,刘昶和田维仙就带着首批3名护工到重医附二院试岗,局面就此打开。为持续推动稳定就业带动脱贫,去年起,金溪扶贫工作队成立了黔江区山之坳康复护理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组织培训、试岗、组织就业等,实施“金溪护工”的品牌化运营。

如今,“金溪护工”队伍达到120多人,她们不仅遍布在黔江当地的医院,不少人也在重庆主城区的各大医院里工作。46岁的贫困户龚华英说,她如今当护工,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除了“金溪被服”和“金溪护工”外,被称为“三金”的还有“金溪山货”这张名片。

自2018年以来,金溪镇逐渐将当地特色的羊肚菌、土鸡、南瓜、豇豆干等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打造“金溪山货”品牌。2018年全年共销售黔江区农产品2835万元,其中金溪镇农产品1400多万元。此外,当地还开发了金溪农场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金溪农产品的影响力。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