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村来了致富“领头羊”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田雪勇(前排右二)和扶贫工作队在村里走访
游客品尝农家菜肴
风景如画的山羊村 本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韦玥
翻过层层重叠的山,依山而建的古寨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个方圆18.6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名叫山羊村,海拔近千米,距离酉阳县城30多公里,2014年人均年收入仅为2800元左右。
4月9日中午,记者见到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板溪镇山羊村扶贫第一书记田雪勇时,他正在村里走访。
“他们来了以后,村里有了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给我们带来了脱贫的希望。”张春珍今年72岁,是村里的贫困户,因为疾病,她和丈夫都不能干重活。当天,她见到田学勇时,显得格外激动。她说,如今她的房子已免费修缮了,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把闲置的房子流转收租,老两口有了固定收入。
从2016年11月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以来,田雪勇已经在村里走过了数百个日夜,他和扶贫工作队的成员们对乡村旅游、特色效益农业进行统一包装打造,将村里的红叶、村寨变成真金白银,让山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来了“领头羊”
“第一期驻村约在3年前,那个时候全村常住人口不到100人,房子多闲置且破烂,甚至村委会都没有办公的地方。”田雪勇告诉记者,2016年以前村里交通闭塞,进村是一条上世纪70年代修的土路,村里6个小组之间没有公路。同时,坡地多、土地贫瘠,种农作物成本高,导致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大片田地荒草丛生。
为找到可发展的产业,田雪勇一行人对村里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他们发现古村落原貌保存较完整,而包围着村子的群山上长满了红叶,一进入深秋,色彩斑斓。还有整片的梯田,以及流经古村的小溪。
田雪勇与村支两委商议,决定发展乡村旅游。于是,在他们的“领头”下,山羊村开始了村集体经济的探索。
环境改造打基础
2016年,村里先投资500余万元修建了通村公路。同年秋天,村里的漫山红叶使该村火了起来,不少游客自驾前来观光。后来,村子又使用县扶贫办、民宗委、城乡建委特色村寨、传统村落保护资金300万元,对1、2组实施风貌改造、民居保护和庭院整治建设。还修了6个公厕,安装150多盏太阳能路灯,安排了公路养护员、村寨保洁员等。
好的自然环境,不仅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也让村民们从中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商机。加上田雪勇一行不断讲解集体经济和旅游业结合的好处,大家的态度有了转变。
集体经济来统筹
自2017年开始,山羊村大力推广集体经济,开始流转土地。后来还成立了酉阳县山滋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试行“村企联合、户企联营”经济新模式。
“村民可以以房屋、土地等加入集体经济。”田雪勇介绍,把房屋或土地流转出来,加入集体经济的村民,每年享受保底分红,一间房屋一年租金500元,一亩土地一年租金200元。
村民们流转出的房屋和土地,或租给创业者,或由村里经营,经过统一打造,成为农家乐、民宿、特色旅游项目等。
张春珍的房屋就是这样被流转出去的,流转她房子的人是外村来的张忠和。据介绍,山羊村的农家乐,淡季月收入约万余元,旺季月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
后续配套紧跟上
目前,山羊村70%的田土、房屋由村集体经济统一经营,开办了10余家农家乐和民宿,可同时满足400人就餐。通过风貌改造,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
村里还大力发展以有机稻、生态鱼、药用菊、野生果(猕猴桃)、特色菜(蕨菜、竹笋、风萝卜、灌海椒)为主的农特产品,打造山货品牌。村民们可以通过房屋租赁、经营、务工等方面获得收入。
一系列的发展,让山羊村的人气越来越旺。田雪勇说,现在村里的常住人口约200多人,46户187人脱贫,吸引本村外出务工30余人返乡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有意向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
采访中,田雪勇翻出了手机,他打开一个微信小程序给记者展示。记者看到该小程序首页介绍了山羊村的几大景观,里面将山羊村的产品统一定价,具备预定、点菜、结账等功能。田雪勇兴高采烈地介绍道,预计本月该小程序就能上线,到时候山羊村的乡村旅游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几年前,谁也没想到这个依山而建的小村落,因为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山羊村村民们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他们抽烟后一定得将烟头扔进垃圾桶,哪怕要走上一段路;在路边,有村民看见堆在地上的烂菜叶,顺手放进垃圾桶或者花台边;就连70多岁的老奶奶,整理刚从地里挖出的小葱,也注意不让泥土掉在路上。
正如开农家乐的陈德文所说,环境好了,游客来了,经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