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照亮孤残儿童的心

用大爱照亮孤残儿童的心

来源:经济日报2019-04-20

(资料图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阳腾

从“英英姐姐”到“英英妈妈”,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坚守在社会福利工作一线17年,累计照料孤残儿童1551人,先后帮助800余名孩子回归家庭,用超越血缘的大爱,照亮了孤残儿童的心

今年36岁的费英英,自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原民政部重庆民政学校)毕业后进入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至今已有17年。今年4月2日,她荣获了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这是对她坚守在社会福利工作第一线的肯定与奖励。

“孩子们对我的依赖,让我坚定了要留下的心。”

费英英就职的深圳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位于宝安区广深公路西乡段旁一座不起眼的院落。这里收留着300余名儿童和100多位老人,其中90%的儿童都是天生残疾患儿。

2002年,初来福利中心,年仅19岁的费英英也曾经历过犹豫与彷徨。“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弃婴(童)的接收安置工作。刚来这里上班时,我的压力特别大。”费英英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很多是从车站、码头、大街小巷或者垃圾堆里“捡”来的,身患各种疾病,一些病童让人看了总有些害怕。这和她之前在学校学习时想象中的儿童护理简直是天壤之别。照顾这些孩子,不仅工作琐碎、繁重,还要三班倒。比如,有时仅给一个患唇腭裂(兔唇)的孩子喂食就要一两个小时,许多年轻护理员不知道哭过多少回。

“入职不久,同批进入中心的十几人中已有人打起退堂鼓。我心里也曾犹豫过,不知道要不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费英英回忆说,当时她带着一名叫奇奇的孩子去医院体检。看到同龄人都是被父母牵着小手的奇奇,忍不住问:“为什么我没有妈妈?”这句话一下子触痛了费英英的心:“英英姐姐就是你的妈妈,福利中心就是我们的家。”几天后,当费英英正给小朋友分饭时,奇奇突然扯着她的衣角,怯怯地叫了几声:“妈妈,妈妈。”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这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妈妈’也是这世上最美好的称呼。孩子们对我的依赖,让我坚定了要留下的决心。”费英英感慨道。此后的17年里,她成了1500多名孤残儿童心中永远的“妈妈”。

干福利中心的护理工作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与信心。费英英说,只要有一丝希望,每一次康复训练我都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决不轻易放弃。她曾用一年多时间,成功使12名脑瘫患儿恢复了肢体功能。在她的努力下,多名孩子的身体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每当看到不会坐的孩子通过训练坐起来了,不会站的孩子学会了走路,费英英的内心都无比欣慰。17年间,福利中心有不少孩子独立自主地走向了社会,有的还考上了大学。

小观山,4岁因严重脑积水被家人遗弃。一天,正在休假的费英英接到中心电话称,进入福利中心的小观山病情加重需要立刻手术。她立即赶回中心把孩子送进医院。手术后,费英英一直守护在孩子身边,三天两夜不眠不休。

同病房的一位家属关切地问她:“小姑娘,那个孩子是你弟弟吗?你家里人怎么不来呢?今天可是过节啊。”费英英告诉她,这个孩子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是福利中心的孩子。当那位病人家属递给她一块月饼时,她才想起当天是中秋节。随后她打开手机才发现有17个未接电话,都是远在浙江的妈妈打来的。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费英英忍不住哭了:“对不起,妈妈。我在照看一个生病的孩子,他没有妈妈……”

第三天下午,小观山终于睁开眼睛,虚弱地说:“英英姐姐,我在梦里听见你叫我了。”经过手术和康复治疗,小观山如今已恢复基本肢体功能。“看着小观山一天天地好起来,我觉得自己的一切辛劳都值了。”费英英说。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养育、受教育。”

在福利中心,300多名孤残儿童的名字,费英英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每个孩子的喜好,她也如数家珍。“记性好”是中心其他同事们对她的一致评价。而这背后,是费英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多年的一线护理经验让费英英懂得,孤残儿童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爱心、细心,更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如脑瘫、脑积水孩子该如何康复,如何走进孤残儿童的内心世界,如何教育幼儿……

一年冬天,福利中心接收了一名体重刚过1公斤的弃婴,头部还不足拳头大小,大家叫她“老鼠妹”。“老鼠妹”因是早产儿,发育不好,但那时的中心没有婴儿保温箱。费英英和同事们就用灌满热水的奶瓶包上几层布放在她的腋下进行保温,且不会被烫伤。由于孩子每次只能吃二三十毫升牛奶,费英英就每隔一小时喂一次,每次按照比例配好,并试好温度再一滴一滴地喂到她嘴里。通过科学喂养和无微不至的照料,“老鼠妹”慢慢长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10个月时体重已长到10斤。

费英英告诉记者,在护理孤残儿童的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不解决,孩子就会遭受各种痛苦。只有提高专业技能,才能让孩子们减少痛苦,生活得更有尊严。

为不断提升孤残儿童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费英英先后考取了孤残儿童初级、中级和高级护理员资格证书,拿到了孤残儿童护理技师(初级)资格证书,确保在孤残儿童护理技术上精益求精。不仅如此,她还拿到了中级社会工作师、教师资格证等证书,将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到孤残儿童的日常护理中。

如今,费英英已经从一名社区康复专业的中专毕业生成长为孤残儿童护理领域集康护教技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照顾孤残儿童,不是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要加以引导,哪怕他们将来不能养活自己,我也希望他们被社会认可。”费英英说。

17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用爱心和奉献精神为孤残儿童服务的费英英,先后被评为“南粤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青工”,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幼有所育’。我的理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被养育,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费英英说,“看到这群孩子,我只想陪在他们身边,不放弃他们,亲近他们,陪着他们慢慢长大。”

如果说福利中心孩子们的命运是这世上最大的不幸,那么遇见“英英妈妈”也许是他们不幸中最大的幸福。费英英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着孩子们的心,这份超越血缘的无疆大爱正在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孕育着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用大爱照亮孤残儿童的心

2019-04-20 06:09:55 来源: 0 条评论

(资料图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阳腾

从“英英姐姐”到“英英妈妈”,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坚守在社会福利工作一线17年,累计照料孤残儿童1551人,先后帮助800余名孩子回归家庭,用超越血缘的大爱,照亮了孤残儿童的心

今年36岁的费英英,自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原民政部重庆民政学校)毕业后进入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至今已有17年。今年4月2日,她荣获了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这是对她坚守在社会福利工作第一线的肯定与奖励。

“孩子们对我的依赖,让我坚定了要留下的心。”

费英英就职的深圳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位于宝安区广深公路西乡段旁一座不起眼的院落。这里收留着300余名儿童和100多位老人,其中90%的儿童都是天生残疾患儿。

2002年,初来福利中心,年仅19岁的费英英也曾经历过犹豫与彷徨。“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弃婴(童)的接收安置工作。刚来这里上班时,我的压力特别大。”费英英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很多是从车站、码头、大街小巷或者垃圾堆里“捡”来的,身患各种疾病,一些病童让人看了总有些害怕。这和她之前在学校学习时想象中的儿童护理简直是天壤之别。照顾这些孩子,不仅工作琐碎、繁重,还要三班倒。比如,有时仅给一个患唇腭裂(兔唇)的孩子喂食就要一两个小时,许多年轻护理员不知道哭过多少回。

“入职不久,同批进入中心的十几人中已有人打起退堂鼓。我心里也曾犹豫过,不知道要不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费英英回忆说,当时她带着一名叫奇奇的孩子去医院体检。看到同龄人都是被父母牵着小手的奇奇,忍不住问:“为什么我没有妈妈?”这句话一下子触痛了费英英的心:“英英姐姐就是你的妈妈,福利中心就是我们的家。”几天后,当费英英正给小朋友分饭时,奇奇突然扯着她的衣角,怯怯地叫了几声:“妈妈,妈妈。”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这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妈妈’也是这世上最美好的称呼。孩子们对我的依赖,让我坚定了要留下的决心。”费英英感慨道。此后的17年里,她成了1500多名孤残儿童心中永远的“妈妈”。

干福利中心的护理工作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与信心。费英英说,只要有一丝希望,每一次康复训练我都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决不轻易放弃。她曾用一年多时间,成功使12名脑瘫患儿恢复了肢体功能。在她的努力下,多名孩子的身体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每当看到不会坐的孩子通过训练坐起来了,不会站的孩子学会了走路,费英英的内心都无比欣慰。17年间,福利中心有不少孩子独立自主地走向了社会,有的还考上了大学。

小观山,4岁因严重脑积水被家人遗弃。一天,正在休假的费英英接到中心电话称,进入福利中心的小观山病情加重需要立刻手术。她立即赶回中心把孩子送进医院。手术后,费英英一直守护在孩子身边,三天两夜不眠不休。

同病房的一位家属关切地问她:“小姑娘,那个孩子是你弟弟吗?你家里人怎么不来呢?今天可是过节啊。”费英英告诉她,这个孩子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是福利中心的孩子。当那位病人家属递给她一块月饼时,她才想起当天是中秋节。随后她打开手机才发现有17个未接电话,都是远在浙江的妈妈打来的。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费英英忍不住哭了:“对不起,妈妈。我在照看一个生病的孩子,他没有妈妈……”

第三天下午,小观山终于睁开眼睛,虚弱地说:“英英姐姐,我在梦里听见你叫我了。”经过手术和康复治疗,小观山如今已恢复基本肢体功能。“看着小观山一天天地好起来,我觉得自己的一切辛劳都值了。”费英英说。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养育、受教育。”

在福利中心,300多名孤残儿童的名字,费英英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每个孩子的喜好,她也如数家珍。“记性好”是中心其他同事们对她的一致评价。而这背后,是费英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多年的一线护理经验让费英英懂得,孤残儿童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爱心、细心,更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如脑瘫、脑积水孩子该如何康复,如何走进孤残儿童的内心世界,如何教育幼儿……

一年冬天,福利中心接收了一名体重刚过1公斤的弃婴,头部还不足拳头大小,大家叫她“老鼠妹”。“老鼠妹”因是早产儿,发育不好,但那时的中心没有婴儿保温箱。费英英和同事们就用灌满热水的奶瓶包上几层布放在她的腋下进行保温,且不会被烫伤。由于孩子每次只能吃二三十毫升牛奶,费英英就每隔一小时喂一次,每次按照比例配好,并试好温度再一滴一滴地喂到她嘴里。通过科学喂养和无微不至的照料,“老鼠妹”慢慢长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10个月时体重已长到10斤。

费英英告诉记者,在护理孤残儿童的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不解决,孩子就会遭受各种痛苦。只有提高专业技能,才能让孩子们减少痛苦,生活得更有尊严。

为不断提升孤残儿童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费英英先后考取了孤残儿童初级、中级和高级护理员资格证书,拿到了孤残儿童护理技师(初级)资格证书,确保在孤残儿童护理技术上精益求精。不仅如此,她还拿到了中级社会工作师、教师资格证等证书,将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到孤残儿童的日常护理中。

如今,费英英已经从一名社区康复专业的中专毕业生成长为孤残儿童护理领域集康护教技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照顾孤残儿童,不是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要加以引导,哪怕他们将来不能养活自己,我也希望他们被社会认可。”费英英说。

17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用爱心和奉献精神为孤残儿童服务的费英英,先后被评为“南粤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青工”,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幼有所育’。我的理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被养育,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费英英说,“看到这群孩子,我只想陪在他们身边,不放弃他们,亲近他们,陪着他们慢慢长大。”

如果说福利中心孩子们的命运是这世上最大的不幸,那么遇见“英英妈妈”也许是他们不幸中最大的幸福。费英英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着孩子们的心,这份超越血缘的无疆大爱正在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孕育着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