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五一假期 致敬这群用脚“丈量”城市的调绘员
欧阳晖(左一)利用无人机查处违法建筑。市勘测院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日6时讯(记者王玮)五一假期,很多人在出游享受假期的快乐时,仍然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为了保证重庆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成果能尽快为各个区县所用,重庆市勘测院的张俊前、欧阳晖在五一假期期间仍在持续工作中,不断完善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成果。
张俊前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开展调绘工作。市勘测院供图 华龙网发
独行侠!一人背包进山一个月
用脚“丈量”城市是对勘测院的这群调绘人员最好的解释,但张俊前却说自己是“一线侦察兵”。
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来说,一张城市地形图不仅是很多工程项目的基础,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这些看似精美的地形图,都是很多像张俊前一样的调绘工作人员用脚“走”出来的。
内业工作人员处理影像资料、模型,外业工作人员再去现场对地图上的信息进行还原,然后再将补充后的地理信息交给内业工作人员制成地形图。张俊前就是外业人员之一,从2003年毕业工作至今,他说已经数不清自己究竟走了多少路。
背着一个二三十斤的背包一个人外出作业是常有的事儿,除了作业的基本工具外,烘鞋器、衣架、干粮……“一个包能满足一个月的生活所需。”因为外出作业一般要去乡镇、农舍、山林,地理环境特殊、往返耗时长,所以一般都要备足所有的生活必须品。
“有一次在酉阳的双泉乡,那一周基本失联了。”张俊前回忆起2006年时的事儿,由于居住的地方停电一周,想要抓紧时间完成手上的几幅地图的调绘,但又无法和外界联系,只能硬着头皮在失联的状态呆了一周时间,早上天刚亮就出门,地图上出现的道路、河流、村社周围有什么建筑、什么植物,这些基础信息都需要在“丈量”的时候一一记录,然后用地图语言表达在图纸上。
眼看天要黑了,但还有一点儿就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辖区边界路,“已经走了十几公里的路了,如果明天再走就又要浪费很长时间。”张俊前没停下来,谁料,原本方向感很好的他在夜晚走出了地图范围——迷路了。荒无人烟的田野里,没有灯光,他只能凭着直觉朝一个地方走去,最终走到临近的公路才问到返回乡镇的路。
欧阳晖进行像控点测量。市勘测院供图 华龙网发
传承者!变先进的设备和不变的付出
说来也巧,欧阳辉是张俊前的师弟,比张俊前晚到勘测院9年,这9年间,地理调绘的技术、设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阳辉似乎没经历过扛着6米长的无人机弹射架上山的艰难,也没有感受过一个月与外界几乎失联的状态,他觉得最难的时候刚好是勘测院的调绘作业正在从纸质画板转变为电子平板。
2012年欧阳辉刚来勘测院,去区县的调绘作业刚刚结束,欧阳辉带着完成的地图、画板从梯田上一跳一跳地赶往公路坐车,想着离家多天终于可以回家了,谁料刚到公路上他就发现,和地图夹在一起的硫酸纸(调绘员在记录地理信息时需要在硫酸纸上记录,然后誊抄在地图上)掉了几张。
“那可是半个多月的心血啊!”硫酸纸相当于调绘员的草稿纸,所有的地理信息都记录在上,丢了就意味着这片区域的调绘作业要重新再走一次,顾不得多想,欧阳辉赶忙跑回去寻找。也正因为明白每一张调绘图纸的重要性,所以张俊前和欧阳辉都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的图纸、笔记本上都要写清楚电话、姓名和联系地址,“万一丢了别人还能联系到。”张俊前说这已经是多年的职业习惯了。
那之后没多久,勘测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