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重庆警方“最逗趣防骗指南” 教你防范经济犯罪
改编自真实案例的情景剧教市民识别经济犯罪。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5日14时讯(记者 阙影)投理财产品被骗,信内部消息买股票被骗,信熟人借钱又被坑了…今(15)日上午,不停遭遇各种经济犯罪骗局的“霉戳戳”让解放碑的过往市民笑个不停。“霉戳戳”只是小品情景剧里的主人公,但他的遭遇却是根据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改编。
情景剧结束后,如何防范各种经济犯罪骗局成了过往市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拉开了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主题宣传日活动的帷幕。
据了解,今天是第十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活动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与民同心,为您守护”。小品情景剧“霉戳戳的倒霉一生”是重庆警方重点针对如何防范常见经济犯罪,遴选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10分钟左右的重庆方言版生活情景短剧。短剧以小见大,通过主角“霉戳戳”屡次遭遇经济犯罪骗局的“倒霉”人生,提升人民群众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意识及能力。除现场的真人秀演出外,该短剧还被录制成视频短片,通过互联网扩大传播,为市民奉上2019“最逗趣的防骗指南”。
民警在活动现场教市民识别假酒。警方供图
活动现场,警方还开展了预防经济犯罪展,按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涉企业犯罪、涉金融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涉知识产权犯罪、涉税犯罪等类别,分类设置展区,通过流动宣传车和展板,设咨询展台讲解答疑等形式,向群众展示公安机关近年破获的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并围绕对市民危害最大的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新手法、识假防骗等知识,结合破获的案件,以案说法,帮助市民了解身边常见、多发的经济犯罪“陷阱”。
市民陈先生表示,现在骗子骗术更新特别快,稍不注意就会上当,这样的宣传很及时,应该经常进行,“特别是像今天现场重庆方言剧这种新的宣传形式,笑得停不下来,大家伙儿都说印象很深刻,这下可记牢了!”
注意这几类常见经济犯罪
今天,南岸区公安分局南坪镇派出所也在回龙湾广场和南湖路口组织开展现场主题宣传,民警选取了常见的几类经济犯罪类型,向辖区群众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
非法集资
常用手法:
1、假借股权投资基金名义,虚构投资项目,以高息吸引社会公众投资;
2、谎称公司股票即将在国外上市,吸引投资者购买原始股,获得所谓溢价收益;
3、假借“投资理财”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4、以投资黄金等名义,以高利吸引社会公众投资。
如何防范:
1、看主体资格是否具备,查询相关企业的行为是否经国家批准、是否合法等;
2、看主体身份是否真实,查询相关企业是否经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
3、看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
4、要分析行为人的承诺,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5、要主动向公安、工商和银监等部门反映、咨询,接受执法部门的指导和劝告。
传销犯罪
骗人伎俩和惯用手法:
1、诱惑力十足的“诱饵”。传销组织者或“上线”往往编造“高薪招聘”、“提供就业”、“投资做生意”等极具诱惑力的理由;
2、假装温馨的“亲情友情”。传销人员往往将个人人际交往网络成员作为首先考虑吸纳的对象;
3、难以抗拒的“精神控制”。不间断地进行高强度 “洗脑”,全面营造“传销致富”的氛围,从精神上控制新加入的传销人员;
4、似是而非的“营销理论”。“消费联盟”、“连锁加盟”、“框架营销”、“互动式科学营销”等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
5、虚张声势的“互联网传销”。借助互联网推销实物产品,发展下线;或者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来给予佣金回报;
6、时常变幻的“传销噱头”。传销组织者、策划者还利用“股票分红”、“会员制”、“电子商务”、“资本运作”、“连锁经营”、“直销”等种种噱头。
如何防范:
1、要正视传销的本质及其危害,认清传销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破坏社会道德、诚信体系和家庭幸福;
2、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要有一颗平静的心而不是贪心;
3、要了解公司的资质和信用;
4、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现被骗入传销组织,一定要及时举报。
银行卡犯罪
常见手法:
1、恶意透支,就是利用信用卡进行超越自己偿还能力的透支,在法定的还款期限内,逃避银行追查,以达到非法占有之目的;
2、虚假申请,就是利用盗窃的或伪造的身份证件、伪造的公司资信调查函,从银行获取信用卡后,骗取银行资金;
3、伪卡盗刷,利用窃取的卡信息进行网上交易、窃取账户资金,或者冒用持卡人名义在网上交易;
4、套现,就是违反国家规定,使用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
如何防范:
1、申请信用卡透支额度要适当,慎用信用卡取现,并且应当及时还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资料,防止被不法分子获取后骗领信用卡;
3、要注意保存好自己的银行卡,防止密码对外泄露;
4、要正常使用信用卡,不要到非法中介和套现窝点提现。
假冒侵权
常见手法:
1、假冒名牌商品,误导消费者;
2、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3、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产品等。
如何防范:
1、假冒产品往往存在商标标识纸质较差、印刷粗糙,商品包装用料材质较差等现象,通过检查商标标识、商品包装可以辨别真伪;
2、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确定产品真伪;
3、委托工商管理机关和质监、药监等部门进行商标鉴定、商品检验,确定商品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