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西洽会|路面会发电、车流实时监控……十八梯片区路网将很“智慧”
路面会发电,人流、车流实时监测……今(16)日,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在渝央企中冶赛迪展示了其智慧交通建设的解决方案。其中,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将实现多种交通设施无缝换乘,并应用新型路面材料与技术,实现人行、车行路面智慧化。

关注西洽会|路面会发电、车流实时监控……十八梯片区路网将很“智慧”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5-1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6日22时55分讯(记者 刘艳)路面会发电,人流、车流实时监测……今(16)日,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在渝央企中冶赛迪展示了其智慧交通建设的解决方案。其中,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将实现多种交通设施无缝换乘,并应用新型路面材料与技术,实现人行、车行路面智慧化。

复合交通模式 让你开车走路都方便

在中冶赛迪展厅,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的沙盘模型吸引不少人关注。 

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执行项目负责人江啸介绍,该项目地上道路呈“一横三纵”格局,包括厚慈街、凤凰台街、响水桥、花街子、守备街、新建道路A、新建道路B,主要与中兴路及解放西路衔接,共7条道路。地下道路呈“一环三连接”格局,包括十八梯地下车库连接环道、解放碑环道出口连接道、解放碑环道入口连接道、长滨路连接道,主要与解放碑地下环道及长滨路衔接,共计4条道路。

“立体交通是山城的特点,也是设计和施工的难点。”江啸说,在设计上,他们通过综合体立体交通综合规划技术,采用地上道路以慢行交通为主、地下道路以车行为主的复合交通模式,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现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库、十八梯步道等交通设施之间的无缝衔接。

项目将建设十八梯片区与日月光广场、长滨路之间的人行系统,串联起解放碑、十八梯、洪崖洞、湖广会馆等地。今后市民乘坐轨道1、2号线在较场口站出站后,可方便地进入十八梯片区游览。

此外,在项目地下道路将设旅游大巴临时停车区,游客可坐车进入十八梯片区地下空间,并无缝换乘电梯,直达地面。

路面会发电 实时监控车流

“智慧交通”技术在十八梯项目的运用还不止于此。江啸介绍,该项目在地上道路建设上将运用新型路面材料,实现路面发电技术,当行人或车辆经过时,路面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电力,为周边路灯等提供电力。

考虑到十八梯片区今后的客流量,如何让出行更“智慧”?江啸说,十八梯项目将建设智慧街道整体系统,可实现街区内部人行、车行路面智慧化,智能调节人流、车流。比如当进入街区的车辆达到一定量时,设置在街区各入口的管控桩将自动升起,对车流进行控制、引导,这也将提升游客的出行品质。

在地下道路建设上,将打通片区内的车库,把5000多个地下停车位有机串联起来。同时采用城市街道诱导信息发布系统、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公众信息系统等地面与地下交通流高效诱导技术,实现旅游区人、车分析,出行引导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道路建设上还设有人行疏散楼梯间,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人员可通过楼梯间迅速疏散到地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关注西洽会|路面会发电、车流实时监控……十八梯片区路网将很“智慧”

2019-05-16 23:02: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6日22时55分讯(记者 刘艳)路面会发电,人流、车流实时监测……今(16)日,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在渝央企中冶赛迪展示了其智慧交通建设的解决方案。其中,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将实现多种交通设施无缝换乘,并应用新型路面材料与技术,实现人行、车行路面智慧化。

复合交通模式 让你开车走路都方便

在中冶赛迪展厅,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的沙盘模型吸引不少人关注。 

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EPC工程项目执行项目负责人江啸介绍,该项目地上道路呈“一横三纵”格局,包括厚慈街、凤凰台街、响水桥、花街子、守备街、新建道路A、新建道路B,主要与中兴路及解放西路衔接,共7条道路。地下道路呈“一环三连接”格局,包括十八梯地下车库连接环道、解放碑环道出口连接道、解放碑环道入口连接道、长滨路连接道,主要与解放碑地下环道及长滨路衔接,共计4条道路。

“立体交通是山城的特点,也是设计和施工的难点。”江啸说,在设计上,他们通过综合体立体交通综合规划技术,采用地上道路以慢行交通为主、地下道路以车行为主的复合交通模式,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现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库、十八梯步道等交通设施之间的无缝衔接。

项目将建设十八梯片区与日月光广场、长滨路之间的人行系统,串联起解放碑、十八梯、洪崖洞、湖广会馆等地。今后市民乘坐轨道1、2号线在较场口站出站后,可方便地进入十八梯片区游览。

此外,在项目地下道路将设旅游大巴临时停车区,游客可坐车进入十八梯片区地下空间,并无缝换乘电梯,直达地面。

路面会发电 实时监控车流

“智慧交通”技术在十八梯项目的运用还不止于此。江啸介绍,该项目在地上道路建设上将运用新型路面材料,实现路面发电技术,当行人或车辆经过时,路面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电力,为周边路灯等提供电力。

考虑到十八梯片区今后的客流量,如何让出行更“智慧”?江啸说,十八梯项目将建设智慧街道整体系统,可实现街区内部人行、车行路面智慧化,智能调节人流、车流。比如当进入街区的车辆达到一定量时,设置在街区各入口的管控桩将自动升起,对车流进行控制、引导,这也将提升游客的出行品质。

在地下道路建设上,将打通片区内的车库,把5000多个地下停车位有机串联起来。同时采用城市街道诱导信息发布系统、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公众信息系统等地面与地下交通流高效诱导技术,实现旅游区人、车分析,出行引导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道路建设上还设有人行疏散楼梯间,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人员可通过楼梯间迅速疏散到地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