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论习近平主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论习近平主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5-20

  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各国齐心协力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提出了中国主张、发出了中国倡议,充分彰显了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天下情怀,充分体现了致力让人类文明光芒熠熠生辉的历史担当,引发国际社会广泛的共鸣和深入的思考。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那些所谓“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要么是被傲慢和偏见蒙住了眼睛,要么是蛮横无理地推行文化霸权。正如有外国政要所说的:真正的文明之间不应也不会发生冲突对抗,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应相互尊重,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才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和谐共处之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就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如果攻击、贬损其他文明,唯我独尊、居高临下对待其他文明,不仅不能参透其他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最终让自己的文明在故步自封中变得僵化,走进历史的死胡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只有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一种文明才能绵延不绝,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会群芳竞艳。

  习近平主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作为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只有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致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才能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也只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才能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标识,象征文明的绚丽多彩,寓意文明的交流对话。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就一定能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5月20日评论员文章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论习近平主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2019-05-20 10:17:47 来源:

  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各国齐心协力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提出了中国主张、发出了中国倡议,充分彰显了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天下情怀,充分体现了致力让人类文明光芒熠熠生辉的历史担当,引发国际社会广泛的共鸣和深入的思考。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那些所谓“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要么是被傲慢和偏见蒙住了眼睛,要么是蛮横无理地推行文化霸权。正如有外国政要所说的:真正的文明之间不应也不会发生冲突对抗,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应相互尊重,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才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和谐共处之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就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如果攻击、贬损其他文明,唯我独尊、居高临下对待其他文明,不仅不能参透其他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最终让自己的文明在故步自封中变得僵化,走进历史的死胡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只有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一种文明才能绵延不绝,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会群芳竞艳。

  习近平主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作为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只有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致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才能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也只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才能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标识,象征文明的绚丽多彩,寓意文明的交流对话。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就一定能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5月20日评论员文章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