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和当地村民30年精心守护——金佛山黑叶猴从71只增加到151只

科研人员和当地村民30年精心守护——金佛山黑叶猴从71只增加到151只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5-22

攀爬在山崖上的黑叶猴。

2018年7月10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矸崖仟下,何世华(左)与周洪艳(右)正在检查红外线监控设备。首席记者 谢智强 通讯员 邱冈 摄

5月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矸崖仟下,四五只黑叶猴正在玩耍嬉戏,不时啃食着崖上的石灰岩。

离这群黑叶猴不足两米的树枝上,一台红外线监控设备,悄无声息地记录了这一切。

很快,视频被送到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通过视频,工程师周洪艳和同事们可更好地了解黑叶猴的生活习性,从而为这种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保护。

“近年来,我们通过监控设备,发现了黑叶猴啃食岩石等诸多秘密。”周洪艳介绍,他们对黑叶猴的保护和研究并非始于近年。为了保护金佛山的众多野生动物植物,早在1989年,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的前身——原四川省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就已成立。

全世界黑叶猴仅有2000只左右

金佛山是其分布的最北界

1989年,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金佛山东部庙坝地区的悬崖峭壁间,偶然发现了一群黑色的猴子。它们身躯短小灵巧,头顶有一道直立冠毛,毛色乌黑,却在两颊到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经专家考证,这群黑色的猴子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叶猴。

随后,金佛山首次发现黑叶猴的消息通过媒体的报道而广为人知。

黑叶猴是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的濒危灵长类动物,东南亚特产种,分布范围很窄,仅分布于越南北部、中国的广西、贵州和重庆南部部分喀斯特石山地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入附录II。

周洪艳介绍,历史上,黑叶猴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西、贵州等区域,数量众多,但由于人类活动加剧,黑叶猴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黑叶猴数量锐减。如今,全世界黑叶猴数量仅有2000只左右,而金佛山是全球黑叶猴分布的最北界。

“2014年以前,我们中心对黑叶猴的保护和研究主要靠人工蹲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误差较大。”周洪艳介绍,为了更好地对黑叶猴进行研究和保护,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于2014年6月开始,在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安装了27个点位的视频监控设备和200多台红外线相机。这些设备,不仅让科研人员发现了黑叶猴需要通过啃食岩石来补钙等生活习性,也对黑叶猴种群和数量的统计更加准确。

“上世纪90年代初,科研人员曾对金佛山黑叶猴的数量进行过一次较长时间的蹲点统计,当时得出的结果是7个种群共71只。”如今,金佛山观察记录到黑叶猴已有151只,其中有21群共147只,另有孤猴4只。

“黑叶猴繁殖率极低,5岁左右性成熟,一胎生育1-2仔。”周洪艳介绍,从71只到151只,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是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所有工作人员30年的辛勤付出。

巡护监控设备和野生动物植物

时常危险重重

5月13日午后,南川山王坪镇山王坪村刚刚下过一场雨,50岁的村民何世华背上水壶、带上砍刀,走出了家门。

“我要去给监控设备换电池,取储存卡,还要看监控设备是不是有损坏。”自小生长在这片大山里,何世华对金佛山有着深厚的情感,“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林子里、崖壁上看到这些黑猴儿,不过那时候不晓得它们叫黑叶猴。”

如今,何世华是村里的护林员,同时还为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巡护监控设备,“两个月换一次电池、取卡,如果出现暴雨或冰雹、下雪、霜冻等,就要随时巡护检查,看设备是否损坏。”

巡护设备的过程,其实也是巡护金佛山野生动物植物的过程,“猴儿、鸟儿、花花草草,都是金佛山的宝贝。看到它们长得好,我也开心。”何世华说。

不过,巡护的过程并不总是顺顺当当,经常是危险重重。何世华记得,2016年夏天,安置在陈清沟的一台监控设备被雷击损坏,他带着新的设备前去更换。

“林子密,手臂上划了几个血口子;天气又热,衣服都湿透了。”到了陈清沟,顾不得喘口气,何世华开始动手拆卸损坏的设备,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一抬头,眼睛正前方不到半米的地方,一条蟒蛇正吐着信子盯着自己。“估计是它在安装监控设备的那棵树上休息,我没注意到,打扰到它了。”顺着蛇头望去,这条蟒蛇有近5米长,吓得何世华根本不敢有任何动作。

或许是觉得何世华并没有恶意,蟒蛇缓缓地溜走了。何世华这才长出一口气,瘫坐在树下。

为黑叶猴补充食物

种植300亩“自助果林”

夏天,金佛山多毒物,多雷暴;冬天,金佛山多冰雪。

“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开春,大雪封山,猴儿缺食物。我们每年要花费2000元左右购买花生、苹果、枣子、玉米等食物,投喂黑叶猴。”何世华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周边村民就有在冬天给黑叶猴投食的传统。自2013年开始,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固定在6个点为黑叶猴投食,“我们护林员把食物背到投放点,投放后离开。多的时候会有30多只猴儿到一个投食点抢食。”

作为观察和研究黑叶猴行为特点的最佳地点,这6个投食点都安装了监控设备。周洪艳介绍,“黑叶猴到这些投食点吃食,也能让我们更为方便和准确地掌握黑叶猴在金佛山的个体数量和种群分布。”

为了增加黑叶猴的食物来源,让黑叶猴在金佛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还为黑叶猴种植了一片“自助果林”。

“果林就在羊子崖下的灰矸河河边。我们租用村民的300亩地,种植了梨子和李子。”周洪艳介绍,2014年种植的这片果林,如今都已进入丰产期。在果子成熟的季节,黑叶猴和许多野生动物都跑到这片果林里觅食。

如今,金佛山的黑叶猴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分布范围也更广了。周洪艳介绍,除了黑叶猴的主要栖息地金佛山北坡外,近年来又在金佛山西坡等区域发现了黑叶猴的身影。此外,还有部分黑叶猴已将领地扩张至与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隔一条灰矸河的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首席记者 陈维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科研人员和当地村民30年精心守护——金佛山黑叶猴从71只增加到151只

2019-05-22 07:39:25 来源: 0 条评论

攀爬在山崖上的黑叶猴。

2018年7月10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矸崖仟下,何世华(左)与周洪艳(右)正在检查红外线监控设备。首席记者 谢智强 通讯员 邱冈 摄

5月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矸崖仟下,四五只黑叶猴正在玩耍嬉戏,不时啃食着崖上的石灰岩。

离这群黑叶猴不足两米的树枝上,一台红外线监控设备,悄无声息地记录了这一切。

很快,视频被送到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通过视频,工程师周洪艳和同事们可更好地了解黑叶猴的生活习性,从而为这种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保护。

“近年来,我们通过监控设备,发现了黑叶猴啃食岩石等诸多秘密。”周洪艳介绍,他们对黑叶猴的保护和研究并非始于近年。为了保护金佛山的众多野生动物植物,早在1989年,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的前身——原四川省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就已成立。

全世界黑叶猴仅有2000只左右

金佛山是其分布的最北界

1989年,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金佛山东部庙坝地区的悬崖峭壁间,偶然发现了一群黑色的猴子。它们身躯短小灵巧,头顶有一道直立冠毛,毛色乌黑,却在两颊到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经专家考证,这群黑色的猴子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叶猴。

随后,金佛山首次发现黑叶猴的消息通过媒体的报道而广为人知。

黑叶猴是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的濒危灵长类动物,东南亚特产种,分布范围很窄,仅分布于越南北部、中国的广西、贵州和重庆南部部分喀斯特石山地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入附录II。

周洪艳介绍,历史上,黑叶猴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西、贵州等区域,数量众多,但由于人类活动加剧,黑叶猴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黑叶猴数量锐减。如今,全世界黑叶猴数量仅有2000只左右,而金佛山是全球黑叶猴分布的最北界。

“2014年以前,我们中心对黑叶猴的保护和研究主要靠人工蹲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误差较大。”周洪艳介绍,为了更好地对黑叶猴进行研究和保护,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于2014年6月开始,在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安装了27个点位的视频监控设备和200多台红外线相机。这些设备,不仅让科研人员发现了黑叶猴需要通过啃食岩石来补钙等生活习性,也对黑叶猴种群和数量的统计更加准确。

“上世纪90年代初,科研人员曾对金佛山黑叶猴的数量进行过一次较长时间的蹲点统计,当时得出的结果是7个种群共71只。”如今,金佛山观察记录到黑叶猴已有151只,其中有21群共147只,另有孤猴4只。

“黑叶猴繁殖率极低,5岁左右性成熟,一胎生育1-2仔。”周洪艳介绍,从71只到151只,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是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所有工作人员30年的辛勤付出。

巡护监控设备和野生动物植物

时常危险重重

5月13日午后,南川山王坪镇山王坪村刚刚下过一场雨,50岁的村民何世华背上水壶、带上砍刀,走出了家门。

“我要去给监控设备换电池,取储存卡,还要看监控设备是不是有损坏。”自小生长在这片大山里,何世华对金佛山有着深厚的情感,“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林子里、崖壁上看到这些黑猴儿,不过那时候不晓得它们叫黑叶猴。”

如今,何世华是村里的护林员,同时还为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巡护监控设备,“两个月换一次电池、取卡,如果出现暴雨或冰雹、下雪、霜冻等,就要随时巡护检查,看设备是否损坏。”

巡护设备的过程,其实也是巡护金佛山野生动物植物的过程,“猴儿、鸟儿、花花草草,都是金佛山的宝贝。看到它们长得好,我也开心。”何世华说。

不过,巡护的过程并不总是顺顺当当,经常是危险重重。何世华记得,2016年夏天,安置在陈清沟的一台监控设备被雷击损坏,他带着新的设备前去更换。

“林子密,手臂上划了几个血口子;天气又热,衣服都湿透了。”到了陈清沟,顾不得喘口气,何世华开始动手拆卸损坏的设备,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一抬头,眼睛正前方不到半米的地方,一条蟒蛇正吐着信子盯着自己。“估计是它在安装监控设备的那棵树上休息,我没注意到,打扰到它了。”顺着蛇头望去,这条蟒蛇有近5米长,吓得何世华根本不敢有任何动作。

或许是觉得何世华并没有恶意,蟒蛇缓缓地溜走了。何世华这才长出一口气,瘫坐在树下。

为黑叶猴补充食物

种植300亩“自助果林”

夏天,金佛山多毒物,多雷暴;冬天,金佛山多冰雪。

“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开春,大雪封山,猴儿缺食物。我们每年要花费2000元左右购买花生、苹果、枣子、玉米等食物,投喂黑叶猴。”何世华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周边村民就有在冬天给黑叶猴投食的传统。自2013年开始,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固定在6个点为黑叶猴投食,“我们护林员把食物背到投放点,投放后离开。多的时候会有30多只猴儿到一个投食点抢食。”

作为观察和研究黑叶猴行为特点的最佳地点,这6个投食点都安装了监控设备。周洪艳介绍,“黑叶猴到这些投食点吃食,也能让我们更为方便和准确地掌握黑叶猴在金佛山的个体数量和种群分布。”

为了增加黑叶猴的食物来源,让黑叶猴在金佛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金佛山科研监测中心还为黑叶猴种植了一片“自助果林”。

“果林就在羊子崖下的灰矸河河边。我们租用村民的300亩地,种植了梨子和李子。”周洪艳介绍,2014年种植的这片果林,如今都已进入丰产期。在果子成熟的季节,黑叶猴和许多野生动物都跑到这片果林里觅食。

如今,金佛山的黑叶猴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分布范围也更广了。周洪艳介绍,除了黑叶猴的主要栖息地金佛山北坡外,近年来又在金佛山西坡等区域发现了黑叶猴的身影。此外,还有部分黑叶猴已将领地扩张至与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隔一条灰矸河的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首席记者 陈维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