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毫米之争”的技术交流

一次“毫米之争”的技术交流

来源:《工人日报》2019-06-04

5月28日、29日,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举行,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人员参与,参赛选手在两天里分别参加18个项目的技能竞赛,中国代表团派出18名选手参加全部18个比赛项目。

据了解,此次“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旨在搭建技能融通平台,加强技能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各参赛国整体提升技能发展水平,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比划”间的技术交流

在嘈杂的砌筑比赛现场,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戴着耳塞、口罩和护目镜,或测量、或排砖,他们要在8小时内,使用现场提供的砖块和砂浆等材料,按放样、切砖、抄平放线等规定流程完成一座中国长城烽火台的作品,并在城墙上用红砖砌出阿拉伯数字“2019”。与普通的建筑砌筑不同,比赛现场砌筑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让参观者现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

砌筑技能历史悠久。蜿蜒的万里长城,就是古代砌筑工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此次砌筑项目裁判长、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砌筑项目专家组组长雷定鸣告诉记者,之所以选定长城烽火台作为竞赛内容,一方面这是具有中国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是由于参赛选手水平有高有低,而长城烽火台的难易程度适中,能照顾到大多数选手。

雷定鸣介绍,虽然比赛项目充满竞争,但竞争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雷定鸣认为,这次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既是一次各国选手相互切磋技艺的宝贵机会,更是世界技能大赛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交流和帮助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技能人才队伍能够得以进一步壮大,世界职业技能教育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

美容项目裁判长王芃感同身受,“部分选手还不能完全独立完成项目,有些环节需要辅导,但他们对学习技术的热情值得尊重。”

让王芃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选手,在没有翻译、没有指导专家和本国裁判的情况下“单刀赴会”。

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她聚精会神地为“顾客”进行面部护理和睫毛种植,而本次比赛的裁判、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银牌获得者梁英英则在一旁比划着对她进行指导。

“她不会英语,我们派了教练帮助她,如果有一些技术环节还不会的话,教练会给她示范,确保她顺利完成比赛。”王芃告诉记者,此次比赛模拟世界技能大赛设置模板,很多选手都很珍惜这次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取长补短。

据介绍,比赛期间,中外各方就国际技能交流与合作签署42份合作协议。57家中外合作单位分别就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

工匠精神的“毫米之争”

“此次比赛,我们是以毫米级作为评判标准的。”雷定鸣说,比赛中选手需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分数的80%也与选手的实际测量有关,而比赛尺寸的最高基准就是“零毫米”,哪怕多1毫米就要扣分。

就这样,选手们在毫米间展开较量。

回想起2011年第一次组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副裁判长、中国专家组组长吉正龙回忆说,这些年中国参加国际技能大赛、以赛促教的成长之路历历在目。

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美发项目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参赛由吉正龙负责。当他拿到翻译好的比赛文件时,“有点蒙”。

“一个选手要做8个造型、比赛4天共22个小时,这是在国内甚至亚洲大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强度。”随后,吉正龙立即组织了10余人的专家团队,研究技术应该如何做,并邀请了国外首席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最后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

时间来到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终于,中国选手聂凤获得该项目的冠军。

时装技术项目刚开始参加世赛时并不被看好。此次大赛该项目裁判长李宁告诉记者,“大家觉得,时装技术谁能比得过法国和意大利?”回顾参赛历程,李宁认为,正是由于理解了时装技术的核心是什么,才让中国时装技术站在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李宁认为,世界技能大赛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去延伸、发挥创意的价值,而这也给国内技工教育指引了新方向,“人才应该是既有创意性,又有技术能力,这也是未来新兴技能人才的方向。”

考虑到选手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时装技术项目还给选手提供很多现代材料,包括亮片装饰带和透明拉链,让选手呈现跨文化、国际化和现代生活状态。李宁说,“即使在家门口,依然应该眼望世界。”

未来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

谈到未来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向,“复合型人才”是参赛专家口中的高频词。

比赛中,电子技术项目副裁判长同时也是深圳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的黄鑫告诉记者,从市场需求来看,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个人全能”。“而现在的人才达到这种层次的还不够多,学软件编程的多对硬件不是很了解,学硬件的只是做检修和测试,这也是我们目前招工面临的尴尬局面。”

“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企业使用标准还有差距。”黄鑫举例说,目前,不少院校的电子专业聚焦电子装配和家电维修,然而目前市面上家电维修的店铺已经较为少见,这样就会导致供需脱节,学技术的学生就业和发展困难。

“一个能解决多方面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黄鑫介绍,综合能力强的电子技术人才,在深圳的月薪起薪是1.2万元,“对于这样的人才,因为紧缺,我们愿意开出更高的价格。”

据统计,此次技能大赛吸引了国内外4万余名观众观摩。在比赛场馆里,记者看到不少技工院校的学生和中小学生前来“观战”。

此外,在电子技术的比赛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项目设置有硬件电路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编程两个模块。

“选手水平并不一致,所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让选手自己做选择,不能编程的可以做装配,都是计分的。”黄鑫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比赛,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起多元化的人才交流平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一次“毫米之争”的技术交流

2019-06-04 02:03:11 来源: 0 条评论

5月28日、29日,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举行,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人员参与,参赛选手在两天里分别参加18个项目的技能竞赛,中国代表团派出18名选手参加全部18个比赛项目。

据了解,此次“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旨在搭建技能融通平台,加强技能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各参赛国整体提升技能发展水平,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比划”间的技术交流

在嘈杂的砌筑比赛现场,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戴着耳塞、口罩和护目镜,或测量、或排砖,他们要在8小时内,使用现场提供的砖块和砂浆等材料,按放样、切砖、抄平放线等规定流程完成一座中国长城烽火台的作品,并在城墙上用红砖砌出阿拉伯数字“2019”。与普通的建筑砌筑不同,比赛现场砌筑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让参观者现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

砌筑技能历史悠久。蜿蜒的万里长城,就是古代砌筑工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此次砌筑项目裁判长、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砌筑项目专家组组长雷定鸣告诉记者,之所以选定长城烽火台作为竞赛内容,一方面这是具有中国标志性意义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是由于参赛选手水平有高有低,而长城烽火台的难易程度适中,能照顾到大多数选手。

雷定鸣介绍,虽然比赛项目充满竞争,但竞争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雷定鸣认为,这次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既是一次各国选手相互切磋技艺的宝贵机会,更是世界技能大赛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交流和帮助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技能人才队伍能够得以进一步壮大,世界职业技能教育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

美容项目裁判长王芃感同身受,“部分选手还不能完全独立完成项目,有些环节需要辅导,但他们对学习技术的热情值得尊重。”

让王芃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选手,在没有翻译、没有指导专家和本国裁判的情况下“单刀赴会”。

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她聚精会神地为“顾客”进行面部护理和睫毛种植,而本次比赛的裁判、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银牌获得者梁英英则在一旁比划着对她进行指导。

“她不会英语,我们派了教练帮助她,如果有一些技术环节还不会的话,教练会给她示范,确保她顺利完成比赛。”王芃告诉记者,此次比赛模拟世界技能大赛设置模板,很多选手都很珍惜这次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取长补短。

据介绍,比赛期间,中外各方就国际技能交流与合作签署42份合作协议。57家中外合作单位分别就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

工匠精神的“毫米之争”

“此次比赛,我们是以毫米级作为评判标准的。”雷定鸣说,比赛中选手需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分数的80%也与选手的实际测量有关,而比赛尺寸的最高基准就是“零毫米”,哪怕多1毫米就要扣分。

就这样,选手们在毫米间展开较量。

回想起2011年第一次组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副裁判长、中国专家组组长吉正龙回忆说,这些年中国参加国际技能大赛、以赛促教的成长之路历历在目。

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美发项目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参赛由吉正龙负责。当他拿到翻译好的比赛文件时,“有点蒙”。

“一个选手要做8个造型、比赛4天共22个小时,这是在国内甚至亚洲大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强度。”随后,吉正龙立即组织了10余人的专家团队,研究技术应该如何做,并邀请了国外首席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最后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

时间来到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终于,中国选手聂凤获得该项目的冠军。

时装技术项目刚开始参加世赛时并不被看好。此次大赛该项目裁判长李宁告诉记者,“大家觉得,时装技术谁能比得过法国和意大利?”回顾参赛历程,李宁认为,正是由于理解了时装技术的核心是什么,才让中国时装技术站在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李宁认为,世界技能大赛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去延伸、发挥创意的价值,而这也给国内技工教育指引了新方向,“人才应该是既有创意性,又有技术能力,这也是未来新兴技能人才的方向。”

考虑到选手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时装技术项目还给选手提供很多现代材料,包括亮片装饰带和透明拉链,让选手呈现跨文化、国际化和现代生活状态。李宁说,“即使在家门口,依然应该眼望世界。”

未来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

谈到未来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向,“复合型人才”是参赛专家口中的高频词。

比赛中,电子技术项目副裁判长同时也是深圳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的黄鑫告诉记者,从市场需求来看,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个人全能”。“而现在的人才达到这种层次的还不够多,学软件编程的多对硬件不是很了解,学硬件的只是做检修和测试,这也是我们目前招工面临的尴尬局面。”

“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企业使用标准还有差距。”黄鑫举例说,目前,不少院校的电子专业聚焦电子装配和家电维修,然而目前市面上家电维修的店铺已经较为少见,这样就会导致供需脱节,学技术的学生就业和发展困难。

“一个能解决多方面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黄鑫介绍,综合能力强的电子技术人才,在深圳的月薪起薪是1.2万元,“对于这样的人才,因为紧缺,我们愿意开出更高的价格。”

据统计,此次技能大赛吸引了国内外4万余名观众观摩。在比赛场馆里,记者看到不少技工院校的学生和中小学生前来“观战”。

此外,在电子技术的比赛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项目设置有硬件电路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编程两个模块。

“选手水平并不一致,所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让选手自己做选择,不能编程的可以做装配,都是计分的。”黄鑫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比赛,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起多元化的人才交流平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