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村美民富产业兴
——访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村美民富产业兴
——访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6-13

奉节县白帝镇八阵村,村民采摘成熟的脐橙。

石柱中益乡,村民在辣椒基地忙碌。(本组图片由记者崔力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在深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我市有些什么措施?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如何同步抓好抓实?就这一系列问题,6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

深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重庆日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我市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路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八字方针”,大力发展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一是在“巩固”上,重点实施农业“固本强基”、农业结构调整“十百千”两大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万亩级整乡整村农田宜机化整治示范区建设。同时,大力培育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千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集中打造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扶持100家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建设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社。

二是在“增强”上,重点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三是在“提升”上,重点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推进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

四是在“畅通”上,重点推动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积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与此同时,畅通金融支农渠道,做大做强政策性农业担保,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低息长期贷款。

攻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重庆日报:当前,我市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农业农村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

路伟: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将按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要求,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和“三园两场”示范创建;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兴农。坚持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彰显乡村生态之美;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是大力推进品牌强农。加快构建以“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深入实施“重庆品牌农产品上京东行动”,重点推进“十大品牌百亿销售计划”。

四是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扎实推进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全程追溯、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追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释放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重庆日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和难点在贫困区县。而产业扶贫,又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下一步,我市如何把贫困地区的产业做大做强?

路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逐步推动实现产业振兴。

一方面,推动扶贫产业精准到户。以剩余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户分析,因户施策,对产业扶贫再聚焦再深化,实现在家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长效扶贫产业。大力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支持贫困地区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等。

重庆日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是培育壮大乡村产业的关键之举。对此,我市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对外合作,为乡村产业发展释放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路伟: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我们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确定的“四梁八柱”,着力推动基础性、关键性、集成性改革。第一,做实基础性改革,主要包括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等;第二,抓好关键性改革,突出抓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等;第三,推进集成性改革,重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及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上,我们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手抓”。自觉把重庆农业发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格局中系统思考谋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办好一批农产品对外展示展销活动,策划一批外向型农业合作项目,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重庆,努力把重庆农业对外开放这块短板补起来。

一亩优质黄桃可卖三四万元

太和黄桃成为村民“致富果”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汤艳娟 通讯员 何轩)6月12日,一位成都客商来到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考察后,当场向黄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志荣订购了一批太和黄桃。再过十多天,亭子村的3000亩太和黄桃就将成熟上市,预计200万斤果实可卖1000万元。培育了12年的太和黄桃,成为当地果农的“致富果”。 “你眼前的这4亩果树是我家的,今年果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每亩可产4000斤,卖三四万元不成问题!”6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登上亭子村的山坡往下看,漫山遍野的黄桃树丰收在望,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正在桃园里查看黄桃长势的种植户周兵介绍,“太和黄桃果肉脆、水分多、糖分足,很多主城游客开车前来采摘,采摘期可持续到8月份。”

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姚世明表示,前些年,村民们只能靠种玉米、红苕等维持基本生计。后来,村干部决定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经多方考察后选择了黄桃。可是对于种惯了传统粮食的村民来说,种黄桃很难:一没经验、二没技术。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几名村干部自掏腰包外出学习黄桃种植技术,建起了亭子村第一个黄桃种植园。后来,他们成立了黄桃产业党支部,将所学的黄桃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经过3年的试种,亭子村黄桃种植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也有了保障。

2012年,为了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村里又成立了黄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向种植户无偿提供嫁接的“穗条”,传授嫁接、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还开办黄桃产业农民田间学校,邀请农技师为果农开展技术培训。

抱团闯市场、集中搞培训,越来越多的果农尝到了甜头。如今,亭子村黄桃股份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40多户种植户,增长到现在的400多户。去年,在镇里的支持下,亭子村又联合附近的石岭村,引进了实力雄厚的业主按照绿色有机标准,栽种了28000余株桃苗。

“3年后,我们与石岭村的桃树就会连成一片,荒山都将变成美丽桃园。”姚世明感慨地说,美味黄桃已培育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记者手记》》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迈过“三道关”

汤艳娟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协调发展任务繁重。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通过产业扶贫夯实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基础,是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和努力破解的重要难题。在具体实践中,还需突破“三道关”。

一是要解决好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面对当前农村“空心村”“老龄村”现象,应加大力度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一方面,要培育本土新型职业农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引进社会力量进驻农村,让科技人才、企业家、农技人员全力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二是要使农民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让农民增收,这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部门还需按照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经营要求,全面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农业产业化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持续获得更多更大的实惠。

三是要增强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农产品的竞争已转变为品牌竞争,品牌战略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我市农产品种类丰富,但还存在品牌意识不强、比较优势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多角度植入农产品品牌内涵,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上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拳头农产品,做到靠品种立足、靠品质争先、靠品牌取胜,不断增强我市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大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在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过程中,应牢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更多美丽宜居村庄展现在巴渝大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村美民富产业兴
——访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

2019-06-13 06:09:18 来源:

奉节县白帝镇八阵村,村民采摘成熟的脐橙。

石柱中益乡,村民在辣椒基地忙碌。(本组图片由记者崔力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在深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我市有些什么措施?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如何同步抓好抓实?就这一系列问题,6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

深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重庆日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我市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路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八字方针”,大力发展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一是在“巩固”上,重点实施农业“固本强基”、农业结构调整“十百千”两大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万亩级整乡整村农田宜机化整治示范区建设。同时,大力培育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千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集中打造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扶持100家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建设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社。

二是在“增强”上,重点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三是在“提升”上,重点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推进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

四是在“畅通”上,重点推动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积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与此同时,畅通金融支农渠道,做大做强政策性农业担保,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鼓励涉农金融机构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低息长期贷款。

攻关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重庆日报:当前,我市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农业农村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

路伟: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将按照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要求,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和“三园两场”示范创建;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兴农。坚持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彰显乡村生态之美;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是大力推进品牌强农。加快构建以“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深入实施“重庆品牌农产品上京东行动”,重点推进“十大品牌百亿销售计划”。

四是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扎实推进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全程追溯、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追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释放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重庆日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和难点在贫困区县。而产业扶贫,又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下一步,我市如何把贫困地区的产业做大做强?

路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逐步推动实现产业振兴。

一方面,推动扶贫产业精准到户。以剩余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户分析,因户施策,对产业扶贫再聚焦再深化,实现在家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长效扶贫产业。大力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支持贫困地区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等。

重庆日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是培育壮大乡村产业的关键之举。对此,我市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对外合作,为乡村产业发展释放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路伟: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我们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确定的“四梁八柱”,着力推动基础性、关键性、集成性改革。第一,做实基础性改革,主要包括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等;第二,抓好关键性改革,突出抓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等;第三,推进集成性改革,重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及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上,我们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手抓”。自觉把重庆农业发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格局中系统思考谋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办好一批农产品对外展示展销活动,策划一批外向型农业合作项目,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落户重庆,努力把重庆农业对外开放这块短板补起来。

一亩优质黄桃可卖三四万元

太和黄桃成为村民“致富果”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汤艳娟 通讯员 何轩)6月12日,一位成都客商来到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考察后,当场向黄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志荣订购了一批太和黄桃。再过十多天,亭子村的3000亩太和黄桃就将成熟上市,预计200万斤果实可卖1000万元。培育了12年的太和黄桃,成为当地果农的“致富果”。 “你眼前的这4亩果树是我家的,今年果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每亩可产4000斤,卖三四万元不成问题!”6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登上亭子村的山坡往下看,漫山遍野的黄桃树丰收在望,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正在桃园里查看黄桃长势的种植户周兵介绍,“太和黄桃果肉脆、水分多、糖分足,很多主城游客开车前来采摘,采摘期可持续到8月份。”

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姚世明表示,前些年,村民们只能靠种玉米、红苕等维持基本生计。后来,村干部决定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经多方考察后选择了黄桃。可是对于种惯了传统粮食的村民来说,种黄桃很难:一没经验、二没技术。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几名村干部自掏腰包外出学习黄桃种植技术,建起了亭子村第一个黄桃种植园。后来,他们成立了黄桃产业党支部,将所学的黄桃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经过3年的试种,亭子村黄桃种植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也有了保障。

2012年,为了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村里又成立了黄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向种植户无偿提供嫁接的“穗条”,传授嫁接、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还开办黄桃产业农民田间学校,邀请农技师为果农开展技术培训。

抱团闯市场、集中搞培训,越来越多的果农尝到了甜头。如今,亭子村黄桃股份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40多户种植户,增长到现在的400多户。去年,在镇里的支持下,亭子村又联合附近的石岭村,引进了实力雄厚的业主按照绿色有机标准,栽种了28000余株桃苗。

“3年后,我们与石岭村的桃树就会连成一片,荒山都将变成美丽桃园。”姚世明感慨地说,美味黄桃已培育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记者手记》》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迈过“三道关”

汤艳娟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协调发展任务繁重。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通过产业扶贫夯实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基础,是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和努力破解的重要难题。在具体实践中,还需突破“三道关”。

一是要解决好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面对当前农村“空心村”“老龄村”现象,应加大力度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一方面,要培育本土新型职业农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引进社会力量进驻农村,让科技人才、企业家、农技人员全力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二是要使农民有持续增收的渠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让农民增收,这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部门还需按照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经营要求,全面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农业产业化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持续获得更多更大的实惠。

三是要增强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农产品的竞争已转变为品牌竞争,品牌战略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我市农产品种类丰富,但还存在品牌意识不强、比较优势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多角度植入农产品品牌内涵,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上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拳头农产品,做到靠品种立足、靠品质争先、靠品牌取胜,不断增强我市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大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在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过程中,应牢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更多美丽宜居村庄展现在巴渝大地。

[责任编辑: 杜漩]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该路段夜晚没有路灯,有安全隐患,希望尽快安装路灯。

高新区公安分局:高新区公安分局已启动摩托车炸街专项治理,查处多名摩托车炸街人员。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