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第一渡”诉说军民鱼水情

“长征第一渡”诉说军民鱼水情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6-14

  6月12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来到江西于都罗坳镇孟口村中央红军红八军团长征渡口(孟口渡口)旧址等地,听红军后代杨成祥等人讲述红军故事,于都革命老区人民和红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故事让大家深受感动。

  帮助红军搭浮桥

  村民们锯下房梁、卸下家中门板,倾尽木材

  “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是于都永远的骄傲。

  1934年,国民党军队从多个方向紧缩包围圈,原中央苏区仅剩瑞金、宁都、于都等县,其中于都在红军完全控制下。中央红军多方考虑,选择在于都集结出发,渡河北上。10月17日起,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渡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于都河由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名号。

  当年的于都河宽600多米,河面上没有一座桥。“红军渡河时设有8个渡口,水深两三米的地方,必须架设浮桥;一两米深的地方,战士们就涉水而过或由渔民撑渡过河。”和媒体记者同行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

  “村民们锯下房梁、卸下家中门板,倾尽木材,帮助红军搭浮桥。”杨成祥称,孟口村村民们甚至还自发把祠堂高大的门板卸下来用作桥面。

  浮桥搭设好后,中央红军红八军团于1934年10月17日傍晚开始渡河。杨成祥介绍,天亮之前,红军会把拆下的浮桥构件藏在樟树下,以躲避国民党的监视。最终,有近1.1万名红军从孟口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17岁渔民临危不乱

  组织20条渔船将红军运过河

  1934年10月的一天,17岁的李深仁正在罗坳镇罗坳村的于都河上打渔。几位红军对他喊道:“老乡,请你过来,商量一个事。”

  李深仁看见对方穿着红军服装、面带善意,便将船划向岸边。

  “一条船最多运多少人?”

  “大船可以运20人,小船10人。”

  得知对方意图后,李深仁表示:“放心,我和乡亲们组织渔船送你们过河。”没过多久,20条渔船就划到了这一水域。1934年10月19日傍晚,红五军团十三师开始在此渡河。

  坐满人的船只吃水很深,但凭着李深仁等人的拼劲,最终,3000多名红军战士在罗坳村石尾渡口顺利渡河。

  “父亲担心遭受国民党迫害,在帮助红军渡河后就顺江而下,到泰和县等地谋生,在外漂泊了十几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老家。”站在石尾渡口旧址,李深仁的儿子、今年78岁的李明荣说。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红军优良作风让他终生铭记

  长征渡口所处的位置几乎都在隐蔽处,人迹罕至,交通不便。以罗坳镇鲤鱼村鲤鱼渡口旧址为例,想走到这里,要在乡村公路边下车后,再在乡间羊肠小道行走约20分钟才能到达。

  雨后的小道泥泞不堪,蚊虫甚多,稍不留意就会滑倒。在鲤鱼渡口旧址,重庆日报记者见到了老红军熊柏山之子熊德昃,已91岁高龄的他,穿着蓝色的雨衣、戴着绿色的军帽,看上去精气神十足。

  “1934年10月19日傍晚,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就是从这里渡河的。”熊德昃依稀记得,当红军到来时,全村人几乎全部出动,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说:“自己的人来了!亲人来了!”

  为帮亲人渡河,村民们除了卸门板,帮助红军搭设浮桥,还拿出了自己家里最丰盛的食物给红军。但红军却回答:“同志,谢谢!我们不拿老乡的一针一线。” (6月13日发自江西于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长征第一渡”诉说军民鱼水情

2019-06-14 09:48:53 来源: 0 条评论

  6月12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来到江西于都罗坳镇孟口村中央红军红八军团长征渡口(孟口渡口)旧址等地,听红军后代杨成祥等人讲述红军故事,于都革命老区人民和红军之间血浓于水的故事让大家深受感动。

  帮助红军搭浮桥

  村民们锯下房梁、卸下家中门板,倾尽木材

  “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是于都永远的骄傲。

  1934年,国民党军队从多个方向紧缩包围圈,原中央苏区仅剩瑞金、宁都、于都等县,其中于都在红军完全控制下。中央红军多方考虑,选择在于都集结出发,渡河北上。10月17日起,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渡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于都河由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名号。

  当年的于都河宽600多米,河面上没有一座桥。“红军渡河时设有8个渡口,水深两三米的地方,必须架设浮桥;一两米深的地方,战士们就涉水而过或由渔民撑渡过河。”和媒体记者同行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说。

  “村民们锯下房梁、卸下家中门板,倾尽木材,帮助红军搭浮桥。”杨成祥称,孟口村村民们甚至还自发把祠堂高大的门板卸下来用作桥面。

  浮桥搭设好后,中央红军红八军团于1934年10月17日傍晚开始渡河。杨成祥介绍,天亮之前,红军会把拆下的浮桥构件藏在樟树下,以躲避国民党的监视。最终,有近1.1万名红军从孟口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

  17岁渔民临危不乱

  组织20条渔船将红军运过河

  1934年10月的一天,17岁的李深仁正在罗坳镇罗坳村的于都河上打渔。几位红军对他喊道:“老乡,请你过来,商量一个事。”

  李深仁看见对方穿着红军服装、面带善意,便将船划向岸边。

  “一条船最多运多少人?”

  “大船可以运20人,小船10人。”

  得知对方意图后,李深仁表示:“放心,我和乡亲们组织渔船送你们过河。”没过多久,20条渔船就划到了这一水域。1934年10月19日傍晚,红五军团十三师开始在此渡河。

  坐满人的船只吃水很深,但凭着李深仁等人的拼劲,最终,3000多名红军战士在罗坳村石尾渡口顺利渡河。

  “父亲担心遭受国民党迫害,在帮助红军渡河后就顺江而下,到泰和县等地谋生,在外漂泊了十几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老家。”站在石尾渡口旧址,李深仁的儿子、今年78岁的李明荣说。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红军优良作风让他终生铭记

  长征渡口所处的位置几乎都在隐蔽处,人迹罕至,交通不便。以罗坳镇鲤鱼村鲤鱼渡口旧址为例,想走到这里,要在乡村公路边下车后,再在乡间羊肠小道行走约20分钟才能到达。

  雨后的小道泥泞不堪,蚊虫甚多,稍不留意就会滑倒。在鲤鱼渡口旧址,重庆日报记者见到了老红军熊柏山之子熊德昃,已91岁高龄的他,穿着蓝色的雨衣、戴着绿色的军帽,看上去精气神十足。

  “1934年10月19日傍晚,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就是从这里渡河的。”熊德昃依稀记得,当红军到来时,全村人几乎全部出动,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说:“自己的人来了!亲人来了!”

  为帮亲人渡河,村民们除了卸门板,帮助红军搭设浮桥,还拿出了自己家里最丰盛的食物给红军。但红军却回答:“同志,谢谢!我们不拿老乡的一针一线。” (6月13日发自江西于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