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西郊50公里绿道环线贯通
乡村振兴一根“藤”串起5个镇街
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的一段绿道。通讯员 赵武强 摄
铜梁西郊散布着多个镇街,数十个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乡村旅游景点和景区“比邻而居”,产业业态相近又各有优势。不过以往,大家都是各自埋头发展“单打独斗”。
两年前,铜梁在城区西郊规划了一条长50公里、宽7.5米的绿道环线,并将涉及的巴川、南城、太平、土桥、侣俸5个镇街13个村(社区)纳入当地乡村振兴示范片。6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铜梁区获悉,这条绿道环线基本贯通,让西郊5个各具特色优势的镇街“葫芦娃”,串在了一根粗壮的“藤”上。
绿道+产业
串起星罗棋布的产业“明珠”
在绿道环线巴川街道玉皇村段的一块地图标牌上,记者看到整条绿道走向。它绕山环湖,串起了成王果业、荷和原乡、牧堂纯草莓基地、新陆有机蔬菜基地、黄角门奇彩梦园、巴岳山玄天湖等大小30多个地标,既有不同业态的农业产业基地,又有知名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还有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
据介绍,绿道环线围合内涵盖了34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特色水果、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和名特优水产养殖等2.2万多亩,以及多个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可谓是铜梁区农业及延伸产业的精华所在。
绿道开通后不久,玉皇村成王果业的负责人陈贵虎乐开了怀。“带着上门买果苗的客人在路上跑了一圈,反映特别好。”陈贵虎介绍,这几天,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果苗销量增加了一成多。
随着50公里绿道环线主体基本贯通,以前散布于当地5个镇街的沃柑、桂花、苗木等产业基地,及多个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被纳入到一个“经济圈”,串起了带动发展的一个个“明珠”。
绿道+乡村
划出一片担纲示范的生态圈
车行其中,两侧景观变幻多姿,或绿树成荫随风摇曳,或依山傍湖白鹭纷飞,或苗圃农场林立,或农家屋舍俨然。绿道,俨然成为铜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开始,听说要建绿道,以为就是修路‘化妆’,没想到还要像大扫除一样,对村里、房前屋后都整治一遍。”玉皇村11社村民黎龙芳表示,虽然钱不多,但村庄环境好了、心情舒畅了,村民就开始自发整治环境。
走进黎大妈家,只见庭院干净整洁,柴草堆码有序,家禽也被圈养了起来。“现在大伙都想通了,不能让绿道表面光,两旁的村庄环境也要跟得上才行。”
“西郊绿道就像催化剂,不仅箍紧了产业的拳头,还催化了村庄环境改善、村民习惯养成。”土桥镇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随着绿道环线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沿线的村(社区)居民的生产、消费和生活将赢来新一轮红利期。
绿道+融合
走上一条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西郊绿道环线围合面积达5万亩,涉及1.5万农户,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铜梁区选择了这一区域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力争实现“一年通道路、二年现美景、三年抓提升”。
如今,第一个目标也是最关键的绿道环线已基本贯通,下一步,铜梁区将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今年,当地依托绿道环线,继续开展农房和庭院环境整治,完成绿道两侧28公里的乔灌木种植,完善提示标示和导揽等旅游设施,提档升级沿线近10个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此外,还将开通环线公交及主要节点免费WiFi覆盖。
“绿道,圈出了大大的生态圈、产业圈、美景圈。”铜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将整合力量、资源,以绿道为核心,建设完善便民服务、游客接待、农产品交易、农事体验等设施,力争至2020年,将其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片。
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