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水能净水 这样的“海绵绿化”将越来越多
金竹湾立交的“海绵绿化“。
狗牙根、狼尾草、黄菖蒲、大花萱草……
6月19日,记者在两江新区金竹湾立交看到,这里的城市绿化不仅有很多平时并不常见的植物,而且绿化的形态也很特别,有沟渠、湿塘、还有土丘。
“这样的城市绿化不仅好看,而且还有很多‘神奇’的功能。”两江新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竹湾立交的城市绿化是一个典型的“海绵绿化”。未来,在两江新区,这样的“海绵绿化”还会越来越多。
净水 绿化带路缘石小豁口有大作用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城环分院副总工、重庆市海绵城市专委会专家毛绪昱介绍,“海绵绿化”是“海绵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只有景观功能的常规绿化带不同,“海绵绿化”不仅造型美观,还有积蓄净化雨水的功能,有助于解决当前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
记者注意到,砌在“海绵绿化”边缘的石头与通常看到的情况不同,紧挨机动车道的一侧每隔几米距离就有一个豁口。毛绪昱介绍,马路与绿化带之间的石头叫路缘石,这些路缘石上的豁口正是“海绵绿化”的设计元素之一。
“以下凹绿地为例,在设计上其地势要低于路面。这样一来,下雨时道路上的雨水就能顺着路缘石上的豁口流进绿地。”毛绪昱说,“海绵绿化”能将雨水渗、滞、蓄、净,延长径流排放的流程。
“跟传统市政道路直接排水方式不同,这种下沉式的下凹绿地更利于去除初期雨水污染、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毛绪昱解释称,以前的绿化设施没有净化雨水的功能,雨水往往是通过雨水口,直接进入雨水管网,然后排入水体中去。
吸水 雨水湿塘让绿化植物不再“口渴”
在悦来会展中心广场附近的“海绵绿化“也很特别,有一些小水塘。毛绪昱介绍,这些水塘叫做雨水湿塘。
下雨时,雨水经过层层拦蓄过滤,未能下渗的雨水通过末端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到雨水湿塘中,可以用于绿化浇洒和道路冲洗。雨水储存在雨水湿塘中,不仅增大了蓄水量,还能为周边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减少人工额外浇洒水量。
即使遇上特大暴雨,“海绵绿化”也能应对自如。记者注意到,在“海绵绿化”设施里,专门设计了雨水溢流口。“下小雨时,种植层和绿化植物会对雨水进行吸收。如果遇到雨势太大的情况,无法吸收的多余的雨水就会从种植层上的溢流口溢出,让多余的雨水通过溢流井进入管网。”
排水 植被缓冲带让雨水排放不“堵车”
除了下凹绿地和雨水湿塘外,植被缓冲带也是“海绵绿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记者看到,金竹湾立交植被缓冲带采用了造型土丘与砾石带结合的形式,其造型有点像梯田,每级之间还铺设有专用的砾石。
“如果没有缓冲,雨水就会直接冲刷地表,造成水土流失。而植被缓冲带不但具有一部分净化水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减缓雨水排放速度。”毛绪昱打了个比方:“当车流量大的时候,城市交通就会出现拥堵,雨水同样如此。植被缓冲带主要能起到疏通雨水‘交通’的作用。”
除了各种硬件设施外,要打造美观实用的“海绵绿化”,对种植的植物也有要求。
“对于重庆来说,‘海绵绿化’需要既能耐旱,也能耐涝,还要有一定的去污能力的植物。”毛绪昱举例说,狗牙根、狼尾草、黄菖蒲、大花萱草、美人蕉、千屈菜等草本植物,以及中华蚊母、木槿等灌木类植物都是比较适合的。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两江新区明年建成 大型公共海绵设施约190个
记者从两江新区建设局了解到,悦来新城18.67平方公里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共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75个,完工项目71个,已完成投资38.65亿元,建成了滨江海绵公园、海绵城市展示中心、悦来海绵生态保育区等典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建设局生态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两江新区已建成下凹绿地、雨水湿塘等大型公共海绵设施近50个,建成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等小型公共海绵设施100余个。
预计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建成下凹绿地、雨水湿塘等大型公共海绵设施约190个,完成约60平方公里新建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至2025年,建成区面积80%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建成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