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初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实践及其贡献

邓初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实践及其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2019-06-21

邓初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实践和革命实践中,始终把报刊、出版作为重要载体和途径,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学术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报刊播撒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星星之火,激发了广大群众勇于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革命斗争的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也充分体现了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学术信仰和政治追求。

邓初民是我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名学者之一。1913 年,邓初民在留学日本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他与李大钊等人组织成立了留日学生总会,并任评议会长。1916 年5 月,他与李大钊、高一涵等人创办了留日学生总会会刊《民彝》,三人共同担任编委并撰写文章。《民彝》创刊号上发表了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邓初民的《学生之声》等文。1916 年,李大钊回国任《晨钟报》主编时,该刊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阵地”。应李大钊的约稿,邓初民撰写了多篇留日学生反袁称帝情况的通讯。1917 年,邓初民归国后到山西任教,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其间还担任了《山西日报》的记者。1922 年5 月,邓初民与马鹤天等人在太原创办了山西学术研究会及其会刊《新觉路》,成为当时山西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有影响力的进步刊物。邓初民拟定了刊名,后又接任主编。这本刊物的宗旨是“介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报告劳工运动概况,宣传劳工神圣”。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怎样改造中国》一文,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前瞻性地论述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断言怎样改造中国的问题,敢说就是打破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创造社会的新组织”。他还在该刊发表了《无产阶级专政与普通的民主》等文,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国革命道路。

邓初民的学术研究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辩证唯物主义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在政治学上的成就最为突出。在他的报刊活动中,清晰地显现出其学术思想伴随革命实践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理论传播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服务的内在联系。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下,邓初民被迫离开武汉来到上海,在暨南大学等校任教。1928 年6 月,他和李达在上海创办了《双十》月刊。这本刊物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超乎一切阶级而代表国民的独立要求,反对封建军阀及一切封建集团与封建关系,建立民主统一的政权,而一切都要以工农为主力,联合小有产者,当作领导,准备走上非资本主义建设的道路”。在《双十》月刊上,邓初民积极宣传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观点,刊登了《中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文,成为当时对中国社会发展论争的重要媒体和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1928 年11 月,他与李达等人又在上海创办了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进步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其中包括李达的《现代社会学》、邓初民的《政治学大纲》等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著作。在上海期间,邓初民的学术思想日益成熟,他先后出版了《政治科学大纲》《政治学》《国家论基础知识》《社会进化史纲》等重要学术著作。1930 年他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并担任主席。由于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1933 年,国民党勒令上海高校不得聘用他,他因此被暨南大学解聘。随后,邓初民先后赴中山大学、广西大学任教,继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 年11 月,邓初民和黄松龄、马哲民在桂林创办了《民族战线》周刊。他先后发表了《论政治动员》《救亡热情和救亡认识》《怎样进一步实现统一团结》等文章。他还利用这本刊物,召开了文化界人士抗日救亡座谈会等多项革命活动。

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邓初民以报刊活动为纽带,在中国政治道路选择的关键时期,与一批文化、政治、学术名家之间的交往活动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由于屡遭国民党迫害,1941 年邓初民辗转抵达重庆,直接接受周恩来的领导。1945年10 月,民盟重庆支部的机关刊物《民主星期刊》创刊,邓初民担任主编,陶行知任发行人。该刊及时报道民盟的政治主张、国内民主运动的情况,对争取民主和平的活动进行积极舆论宣传。在中国政治道路选择的关键期,这本刊物深刻揭露国民党独裁本质,以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调动民主人士反对独裁分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热情。1946 年6 月,邓初民又主办了《唯民周刊》,并在该刊登载了翦伯赞的“历史讲座”、侯外庐的“哲学讲座”和他的“ 中国政治问题讲座”等专栏,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本刊物的创刊号上,他还首发了叶挺将军著名的《囚歌》。这首诗是郭沫若交由向他约稿的邓初民的,邓初民不仅配发了郭沫若的来信,还亲自撰写了编后语,一时间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本刊物成为凝聚文化民主力量的重要媒体,他先后向郭沫若、田汉等知名进步作家约稿,刊发了大量的进步文学作品,为中国争取民主和平积极进行舆论宣传。1945 年7 月,在朋友的鼎力帮助下,邓初民还在重庆创办了文治出版社,邀请潘梓年、张有渔、许涤新等人撰写政治、哲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著作,凝聚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这些作品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实践的同时,邓初民于1940 年完成了《新政治学大纲》。这本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 年,邓初民受到国民党的迫害和暗杀威胁,在党的安排下离开重庆前往香港,与其他民主人士一道为新中国的成立进行积极准备。

邓初民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不畏艰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投入毕生精力和心血。他一生创办了多种报刊,并在各类报刊撰文300 余篇,其学术思想不仅成为这些报刊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使这些报刊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邓初民坚信马克思主义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种学术追求不仅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出他们在时代巨变中求索真理的执着和坚守。

  (作者:张原,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邓初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实践及其贡献

2019-06-21 06:52:09 来源: 0 条评论

邓初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实践和革命实践中,始终把报刊、出版作为重要载体和途径,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学术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报刊播撒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星星之火,激发了广大群众勇于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革命斗争的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也充分体现了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学术信仰和政治追求。

邓初民是我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名学者之一。1913 年,邓初民在留学日本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他与李大钊等人组织成立了留日学生总会,并任评议会长。1916 年5 月,他与李大钊、高一涵等人创办了留日学生总会会刊《民彝》,三人共同担任编委并撰写文章。《民彝》创刊号上发表了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邓初民的《学生之声》等文。1916 年,李大钊回国任《晨钟报》主编时,该刊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阵地”。应李大钊的约稿,邓初民撰写了多篇留日学生反袁称帝情况的通讯。1917 年,邓初民归国后到山西任教,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其间还担任了《山西日报》的记者。1922 年5 月,邓初民与马鹤天等人在太原创办了山西学术研究会及其会刊《新觉路》,成为当时山西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有影响力的进步刊物。邓初民拟定了刊名,后又接任主编。这本刊物的宗旨是“介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报告劳工运动概况,宣传劳工神圣”。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怎样改造中国》一文,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前瞻性地论述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断言怎样改造中国的问题,敢说就是打破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创造社会的新组织”。他还在该刊发表了《无产阶级专政与普通的民主》等文,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国革命道路。

邓初民的学术研究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辩证唯物主义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在政治学上的成就最为突出。在他的报刊活动中,清晰地显现出其学术思想伴随革命实践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理论传播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服务的内在联系。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下,邓初民被迫离开武汉来到上海,在暨南大学等校任教。1928 年6 月,他和李达在上海创办了《双十》月刊。这本刊物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超乎一切阶级而代表国民的独立要求,反对封建军阀及一切封建集团与封建关系,建立民主统一的政权,而一切都要以工农为主力,联合小有产者,当作领导,准备走上非资本主义建设的道路”。在《双十》月刊上,邓初民积极宣传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观点,刊登了《中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等文,成为当时对中国社会发展论争的重要媒体和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1928 年11 月,他与李达等人又在上海创办了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进步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其中包括李达的《现代社会学》、邓初民的《政治学大纲》等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著作。在上海期间,邓初民的学术思想日益成熟,他先后出版了《政治科学大纲》《政治学》《国家论基础知识》《社会进化史纲》等重要学术著作。1930 年他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并担任主席。由于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1933 年,国民党勒令上海高校不得聘用他,他因此被暨南大学解聘。随后,邓初民先后赴中山大学、广西大学任教,继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 年11 月,邓初民和黄松龄、马哲民在桂林创办了《民族战线》周刊。他先后发表了《论政治动员》《救亡热情和救亡认识》《怎样进一步实现统一团结》等文章。他还利用这本刊物,召开了文化界人士抗日救亡座谈会等多项革命活动。

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邓初民以报刊活动为纽带,在中国政治道路选择的关键时期,与一批文化、政治、学术名家之间的交往活动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由于屡遭国民党迫害,1941 年邓初民辗转抵达重庆,直接接受周恩来的领导。1945年10 月,民盟重庆支部的机关刊物《民主星期刊》创刊,邓初民担任主编,陶行知任发行人。该刊及时报道民盟的政治主张、国内民主运动的情况,对争取民主和平的活动进行积极舆论宣传。在中国政治道路选择的关键期,这本刊物深刻揭露国民党独裁本质,以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调动民主人士反对独裁分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热情。1946 年6 月,邓初民又主办了《唯民周刊》,并在该刊登载了翦伯赞的“历史讲座”、侯外庐的“哲学讲座”和他的“ 中国政治问题讲座”等专栏,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本刊物的创刊号上,他还首发了叶挺将军著名的《囚歌》。这首诗是郭沫若交由向他约稿的邓初民的,邓初民不仅配发了郭沫若的来信,还亲自撰写了编后语,一时间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本刊物成为凝聚文化民主力量的重要媒体,他先后向郭沫若、田汉等知名进步作家约稿,刊发了大量的进步文学作品,为中国争取民主和平积极进行舆论宣传。1945 年7 月,在朋友的鼎力帮助下,邓初民还在重庆创办了文治出版社,邀请潘梓年、张有渔、许涤新等人撰写政治、哲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著作,凝聚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这些作品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实践的同时,邓初民于1940 年完成了《新政治学大纲》。这本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 年,邓初民受到国民党的迫害和暗杀威胁,在党的安排下离开重庆前往香港,与其他民主人士一道为新中国的成立进行积极准备。

邓初民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不畏艰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投入毕生精力和心血。他一生创办了多种报刊,并在各类报刊撰文300 余篇,其学术思想不仅成为这些报刊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使这些报刊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邓初民坚信马克思主义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种学术追求不仅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也体现出他们在时代巨变中求索真理的执着和坚守。

  (作者:张原,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