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涪陵区举行“好人在身边”微访谈市级示范活动 让爱温暖一座城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1日23时25分讯(记者 王柯岚/文 罗云/视频)今(21)日下午,随着“重庆好人”洪万良、何塘英、杨云、王东、魏绍荣的入场,重庆市“好人在身边”微访谈涪陵市级示范活动在全体观众及嘉宾热情的掌声中温暖启幕。
今(21)日下午,重庆市“好人在身边”微访谈涪陵市级示范活动在涪陵大剧院举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王柯岚 摄
“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持续活动,旨在倡导“当好人、做好事”的良好氛围,突出“正能量、感动力”的价值导向。自2012年活动开展以来,持续推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好人在身边”微访谈等活动,积极发掘凡人善举、褒扬道德典型,涌现出了尹向琴、徐宗易、方鹏等 “中国好人”8位,陆忠余、盛成波等“重庆好人”61位。
老民警洪万良 把和睦友善的种子种在群众心田
在基层工作了25年的洪万良,是涪陵区公安局南沱派出所的民警。今年,他获得了“敬业奉献”重庆好人!的殊荣。侦察破案、巡逻防控、调解纠纷、走访群众,他样样都是能手。最近三年,他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500余起,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只要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愿意发挥余热,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服好务,力争退休不退岗,离职不离党。”在现场微访谈中,民警洪万良说。
14年天天24小时待命 她是“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14年来,何塘英立在涪陵区武陵山乡金子山村守护生命,传递幸福,她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最基层的百姓,获得了2017年敬业奉献“重庆好人”。何塘英从不给群众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随叫随到,她被群众亲切称为“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诠释“人凡事不凡”的泥水匠杨云
重庆兴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泥工班组组长杨云,凭借着15年的执着坚守,用辛勤的汗水诠释了“人凡事不凡”的“工匠”精神。工作中,杨云主动学习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投身施工技术改造,累计为多个工程项目节约成本上千万元。生活中,他心怀感恩,不仅无偿为家乡修路,更带动2000余名农民工就业,资助贫困工友30多人,成为了大家伙心中的主心骨。2014年,杨云获评“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敬业奉献”重庆好人。
带着妻子上学的王老师教会学生什么是责任
妻子因病失忆、智力退化,涪陵区第十九中教师王东不抛弃不放弃,喂饭喂药、穿衣梳洗、复健训练,根据妻子的康复情况和医生提出的建议,经过校领导同意后,王东每天带着妻子去上课,从此,他的身后多了一位形影不离的“特殊的学生”。王东也因此获得了2017年孝老爱亲“重庆好人”。“这几年师母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不仅没有觉得不好,相反觉得很安心。王老师不仅教授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更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我们心中,他是我们的好老师,好榜样。”王东老师的学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18年义务讲解先烈事迹的魏绍荣如今有了接班人
2001年,涪陵区罗云红军烈士陵园竣工并正式向社会开放,2002年1月,魏绍荣同志退休后,主动请缨担任罗云乡烈士陵园的义务讲解工作,投身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事业,18年来,他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在烈士陵园义务讲解达2500多场次,接待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超过10万人。魏绍荣老人在2018年获得了助人为乐“重庆好人”。
年轻的志愿者王庆,在现场分享了自己作为新一代义务讲解员的感受:“作为罗云的年轻人,有责任去深刻了解这段历史,更有义务将罗云老区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涪陵这种红色文化精神。”
访谈活动现场,通过播放好人事迹VCR、现场交流访谈、小品情景再现等形式温情再现了好人们的感人事迹,让他们敞开心扉,与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面对面地交流,不少观众被他们的话语所感染,情不自禁发出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