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非遗“软实力”变成增收“生产力”

把非遗“软实力”变成增收“生产力”

来源:《工人日报》2019-06-25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今年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开展的大中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超过3200项。其中,在重庆主会场——第四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上,来自重庆市各区县210余个非遗项目和老字号,让过往游客驻足围观。

多位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他们参加活动的目的在于扩大项目的影响,并学习那些将非遗传承与经济效益成功结合的经验,使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也能转化为农村留守劳动力增收的“生产力”。

“盘活”留守劳动力

“家里有老人要照顾,还有两个儿子上学,我走不开啊。”38岁的唐芳是重庆巫溪人,过去常年与丈夫在外打工。3年前,因公婆生病需要照顾,唐芳选择留在家中,一家人的生计全部落到在外打工的丈夫身上。

唐芳本想在县城租房方便孩子上学,再把公婆接到城里照顾,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城里开销较大,她只能在老家种地,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农忙之余,总有清闲。唐芳很想多挣点钱,但将粮食、蔬菜拿去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因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农村留守了大量像唐芳一样的劳动力。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值壮年,却空有力气无处施展。尽管部分村镇建有中小型企业,但难以吸纳全部留守劳动力。同时,还有一些残疾人士想自食其力,却鲜有就业机会。

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较大范围地解决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得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因此,重庆动员各区县的非遗传承人、手工匠人,在村镇上办起“扶贫车间”,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帮扶,“目前,留守劳动力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增加了收入,非遗项目也得以传承,这实现了‘双赢’。”

“非遗+扶贫”促增收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看来,它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对于非遗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宁河刺绣项目传承人、巴渝工匠唐丽娟深有体会。

读书时就爱做针线活的唐丽娟,本是巫溪一所小学的特级教师。为传承好刺绣技艺,她离开了19年的讲台,并在巫溪开办了4间宁河绣娘就业扶贫车间,为当地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传承非遗技艺。

目前,这4间扶贫车间共有200多名固定职工,且70%以上是贫困户,其中还有数十名残疾人士。

34岁的张能香曾因意外失去了一只手臂。就在她为生计发愁之时,去年8月,唐丽娟的扶贫车间和她取得联系,并为她传授刺绣技艺。如今,只要有空,张能香就会到宁河绣娘就业扶贫车间值班。“每个月除了补助生活费外,绣的作品还有提成,勤快点,一个月能拿两千多元。”

“我们还给一些留守在农村的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士传授技艺,并给他们提供刺绣原料,待绣出成品后,再交卖给我们。”唐丽娟说,这样一来,非扶贫车间的人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做刺绣,拿到报酬。

采访中,梁平木板年画、荣昌陶瓷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与有关部门联系建立扶贫车间。在他们看来,传统技艺只有学的人多了,才有传承和创新的可能,而在农村地区,较多留守劳动力可以参与进来,当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后,既能让参与者创收,又能传承技艺。

还需资金和政策支持

“将非遗与扶贫结合起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遗面临的传承难题,也为扶贫提供了新道路,实践结果表明这一结合可行性强,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将非遗‘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庆非遗保护专家透露,一些区县在非遗保护方面仍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有些非遗扶贫车间现已难以维持。

唐丽娟告诉记者,为了将扶贫车间运营下去,她们制作出的刺绣成品,多是低价批发售卖。

“我现在想的是要让扶贫车间长期开下去,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唐丽娟坦言,目前4间扶贫车间只能达到基本的收支平衡,有时产品未能如期卖出,她只能自掏腰包,给工人们发工资。

巴渝工匠、荣昌陶瓷大师肖祥洪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工作室只有100平方米,研制出的陶瓷没地方放,只能堆积在地上。同时,由于场地受限,不少想跟他学艺的人难以如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

对此,刘旗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非遗技艺扶贫纳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程予以支持,同时建立非遗技艺扶贫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缓、减、免财税优惠措施,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帮扶非遗项目企业。有专家还表示,应提高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培训投入,举办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确保脱贫不返贫。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把非遗“软实力”变成增收“生产力”

2019-06-25 03:43:21 来源: 0 条评论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今年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开展的大中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超过3200项。其中,在重庆主会场——第四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上,来自重庆市各区县210余个非遗项目和老字号,让过往游客驻足围观。

多位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他们参加活动的目的在于扩大项目的影响,并学习那些将非遗传承与经济效益成功结合的经验,使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也能转化为农村留守劳动力增收的“生产力”。

“盘活”留守劳动力

“家里有老人要照顾,还有两个儿子上学,我走不开啊。”38岁的唐芳是重庆巫溪人,过去常年与丈夫在外打工。3年前,因公婆生病需要照顾,唐芳选择留在家中,一家人的生计全部落到在外打工的丈夫身上。

唐芳本想在县城租房方便孩子上学,再把公婆接到城里照顾,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城里开销较大,她只能在老家种地,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农忙之余,总有清闲。唐芳很想多挣点钱,但将粮食、蔬菜拿去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因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农村留守了大量像唐芳一样的劳动力。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值壮年,却空有力气无处施展。尽管部分村镇建有中小型企业,但难以吸纳全部留守劳动力。同时,还有一些残疾人士想自食其力,却鲜有就业机会。

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较大范围地解决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得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因此,重庆动员各区县的非遗传承人、手工匠人,在村镇上办起“扶贫车间”,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帮扶,“目前,留守劳动力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增加了收入,非遗项目也得以传承,这实现了‘双赢’。”

“非遗+扶贫”促增收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看来,它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对于非遗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宁河刺绣项目传承人、巴渝工匠唐丽娟深有体会。

读书时就爱做针线活的唐丽娟,本是巫溪一所小学的特级教师。为传承好刺绣技艺,她离开了19年的讲台,并在巫溪开办了4间宁河绣娘就业扶贫车间,为当地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传承非遗技艺。

目前,这4间扶贫车间共有200多名固定职工,且70%以上是贫困户,其中还有数十名残疾人士。

34岁的张能香曾因意外失去了一只手臂。就在她为生计发愁之时,去年8月,唐丽娟的扶贫车间和她取得联系,并为她传授刺绣技艺。如今,只要有空,张能香就会到宁河绣娘就业扶贫车间值班。“每个月除了补助生活费外,绣的作品还有提成,勤快点,一个月能拿两千多元。”

“我们还给一些留守在农村的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士传授技艺,并给他们提供刺绣原料,待绣出成品后,再交卖给我们。”唐丽娟说,这样一来,非扶贫车间的人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做刺绣,拿到报酬。

采访中,梁平木板年画、荣昌陶瓷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与有关部门联系建立扶贫车间。在他们看来,传统技艺只有学的人多了,才有传承和创新的可能,而在农村地区,较多留守劳动力可以参与进来,当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后,既能让参与者创收,又能传承技艺。

还需资金和政策支持

“将非遗与扶贫结合起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遗面临的传承难题,也为扶贫提供了新道路,实践结果表明这一结合可行性强,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将非遗‘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庆非遗保护专家透露,一些区县在非遗保护方面仍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有些非遗扶贫车间现已难以维持。

唐丽娟告诉记者,为了将扶贫车间运营下去,她们制作出的刺绣成品,多是低价批发售卖。

“我现在想的是要让扶贫车间长期开下去,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唐丽娟坦言,目前4间扶贫车间只能达到基本的收支平衡,有时产品未能如期卖出,她只能自掏腰包,给工人们发工资。

巴渝工匠、荣昌陶瓷大师肖祥洪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工作室只有100平方米,研制出的陶瓷没地方放,只能堆积在地上。同时,由于场地受限,不少想跟他学艺的人难以如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

对此,刘旗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非遗技艺扶贫纳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程予以支持,同时建立非遗技艺扶贫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缓、减、免财税优惠措施,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帮扶非遗项目企业。有专家还表示,应提高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培训投入,举办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确保脱贫不返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