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成渝铁路:修建成渝铁路 带动百业发展

重走成渝铁路:修建成渝铁路 带动百业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7-01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重庆)通车典礼上,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前排居中者)剪彩。

解放军率先上工地。

修建成渝铁路。

毛泽东专门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

修建成渝铁路动员大会。

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百废待兴之际,为何要首先启动成渝铁路建设,它经历了怎样一段复杂曲折的决策过程?

重庆鹅岭南麓,夏日里葱郁的树木,像整齐排列的哨兵。这里是原西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时光回溯到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在这里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开工典礼。

红旗招展,群情激昂,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西南党政军领导人,悉数到场。

“那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9年6月初,曾担任筑路部队第一纵队直属二团参谋、87岁的孙贻荪,在向重庆日报记者说到这段历史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半个世纪的夙愿

一条铁路背后的历史沧桑

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环绕,仅有长江水路和秦岭巴山间的羊肠小道与外界沟通,山高水险,交通不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这句千年之叹,也是四川人民的千年之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控制物产丰富的四川,英、法等列强纷纷向清政府提出修筑川汉铁路(成渝铁路属其西段)的计划。四川人民则针锋相对,发出了自主修筑川汉铁路的呼吁。1903年起,川汉铁路进入筹办阶段。

1910年,进入紧张修建阶段的川汉铁路,遭到列强蛮横阻挠。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悍然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川汉铁路筑路权卖给列强,同时攫占了四川人民集资的修路款。

清政府卖国行径激发了人民的“保路运动”,而镇压“保路运动”,更是激起全国人民愤怒,辛亥革命由此爆发,清王朝灭亡。1911年8月,修筑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

同样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也未能实现四川人民的夙愿。1912年,北洋政府宣布川汉铁路改为“国营”,跃跃欲试,但因当时军阀割据四川,战乱不休,筑路之事再次搁置。

1932年和1933年,四川军阀又两度倡议修建成渝铁路,并向人民预征筑路税款。但因军阀内部斗争,铁路施工未能启动。

1936年6月,成渝铁路工程局在重庆成立,工程再一次启动。后因抗日战争和路款不济等原因,工程时断时续,进展缓慢。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歇尔来华,曾打算从援助欧洲的物资中拨出一部分来修筑成渝铁路未果。1946年,国民党政府因军事需要再度复工,零敲碎打地修了几个桥墩和一小段支线。到1949年底四川解放时,成渝铁路仅完成工程的14%,寸轨未铺。

拜访专家

“我们决心把成渝铁路很快修起来”

“四川解放了,要先修成渝铁路。”1949年,二野大军进军西南之前,邓小平、刘伯承就常常这样说。

这是胜利者归来的豪情壮志。

29年前,经过近一年多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习,16岁的邓小平在朝天门码头登船,经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之路。

彼时的重庆,开埠已经近30年,因列强的经济攫取,呈现一派畸形繁荣,而包括广安在内的四川腹地,更是列强的工业产品倾销地和廉价的原料产地,日益凋敝。

建设现代化国家,交通要先行。在重新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之前,邓小平已经开始谋划重新修建成渝铁路。

据《四川志·成渝铁路》记载,1949年6月-7月,邓小平两次专程到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家中,拜访其堂兄、我国著名兵工专家陈修和,商谈成渝铁路修筑的问题。

陈修和介绍说,抗战期间,汉阳钢铁厂的许多设备和技术力量已迁到重庆钢铁厂。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力量,每年可产4万多吨铁路钢轨,基本可以解决成渝铁路修建所需的钢轨问题。同时,当时不少路基、桥墩、桥涵、隧道已完成,筑路工期是可以缩短的。

邓小平请陈修和物色一些兵工技术人才,写一份关于修建成渝铁路的意见书。陈修和欣然应允,并答允8月中旬交差。

1949年8月17日,邓小平专门派二野军械处处长陈志坚带着他的亲笔信,到上海狄斯菲尔路拜访陈修和,询问寻找兵工技术人才的事。

陈修和不负所望,为西南建设精心物色了几十名兵工技术专家,组成了一支技术大队。

同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邓小平、陈修和二人在北京再次会晤,邓小平信心十足地对陈修和说:“非常感谢你!我们决心把成渝铁路很快修起来!”

城市发展先修路

“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

1949年12月8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正式进驻重庆。在西南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正式作出了“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的决策。

据原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俞荣新提供的资料,当时,不少人认为,四川财尽民穷,而修建成渝铁路需用人力、财力、物力巨大,且工程艰巨,共产党有无能力组织施工?

史料记载,1950年,重庆有产业工人25万人,其中五分之一处于失业状态。当时,四川虽已解放,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上百万土匪到处袭扰,还有不少散兵游勇到处流窜,人心惶惶,危及筑路。

“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不但可以恢复经济,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1949年12月31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邓小平这样回应质疑。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在向中共中央报告重庆解放一个月后西南地区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工作计划时,特别指出建设新西南的第一步是修建成渝铁路,经济要发展,铁路应先行,要“着重于修建成渝铁路”。

据重庆党史专家艾新全介绍,当西南局领导机关宣布修筑成渝铁路的计划时,许多人表示怀疑。他们说,西南刚刚解放,地方秩序还很乱,土地改革没有开始,国家财政经济相当困难,哪有力量修铁路呢?

据当时的西南铁路工程局局长赵健民回忆,当时许多来自旧政府的工程技术人员信心不足,“共产党百废待兴,马上要修成渝铁路,谈何容易?如真的要修,那铁轨、枕木、机车车辆等过去都是从英美进口,现在从哪里来?现在修难啊,恐怕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吧?”

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深知当时的客观困难很多。邓小平指出:“我们还面临着很大困难,不可能百废俱兴,我们只好集中力量办一两件事。现在中央批准我们修成渝铁路了,这对西南和四川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成渝铁路一开工,不但可以带动四川的经济建设,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给人民带来希望。四川人民渴望40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并决心用中国人民的手,中国自己的器材,建设一条崭新的人民铁路。”

1950年3月,西南铁路工程局在重庆嘉陵新村成立。4月,第一批工程人员分赴工地沿线,按铁道部的部颁标准重新对成渝铁路进行勘测。6月15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党中央决定

“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1950年2月8日,经邓小平提议,筹备中的西南军政委员会正式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随即,西南军政委员会委派交通部部长赵健民赴北京,向中央汇报相关事宜。

接到报告后,周恩来亲自审定,然后直呈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单就铁路来说,至少有两条亟待开工,一是海军提出修建从山东蓝村经烟台到浙江萧山的铁路,以备海防;二是新疆的王震给中央打了四五次报告,请求加快宝兰、兰新铁路建设,以巩固西北边防。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了赢得中央支持,邓小平赶赴北京,专门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说,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

邓小平讲了三点:第一,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通。第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建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

这三条理由让毛泽东下定决心修建成渝铁路。当时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依然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人民铁路人民建

“花钱少,事情办得好”

中共中央、政务院在批准修建时,特地指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

1950年8月23日,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陈希云汇报说,1950年度西南财政将出现相当大赤字。

“花钱少,事情办得好。”成渝铁路开工典礼上,邓小平重申这样的原则。

邓小平经请示中央同意后,让军队带头筑路。6月15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直属部队组成的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筑路大军,高举“开路先锋”旗帜,开赴重庆九龙坡、油溪等工地,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

此后,西南军区又从川东军区、川南军区、川北军区、川西军区和西康军区各部队总共抽调了3万多人,组成5个军工筑路总队。

为了少花钱,既有的路基、桥墩、桥洞等,尽量利用。施工中多用价廉的石料而少用钢筋混凝土,除大中型桥梁使用钢梁外,其墩台、基础以及中小型拱桥、涵洞都尽量利用沿线所产的石料。新建的28座隧道的边墙全为石砌,隧道拱圈有23座是石拱。

新建桥涵圬工中,各种料石、片石、卵石及碎石等石砌圬工占90%以上,混凝土只占8.6%。全线共有石拱桥827座。这就大大节约了修路的材料费用。

“事情办得好”,讲究的是方法和策略。技术方面,原成渝铁路工程局的全部技术人员被留用,刘建熙、蓝田、雷从民、郭彝、谭其芳、陈祖堂等一众优秀工程师,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重庆请示中央,从全国各地调集技术人员、干部驰援四川。与此同时,重庆铁路工程局还举行了各种短期业务培训班,培养技术工人。

办好事情,另一重要方法是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不少人甚至将家藏的寿材、房料等无偿捐献出来作铁路枕木。

成渝铁路开工半年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各军工筑路队归还建制,工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1950年1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决定,由四川的4个行署负责动员、组织领导10万民工接替部队。

新政权虽然困难,但仍足额保障民工的工钱,翻身农民激发出澎湃的筑路热情,平均工效是解放前筑路的4倍。

内江梅花山,苍松翠柏掩映着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碑体上镌刻着百余名牺牲民工的名字。67年来,这些筑路英雄,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守望着不远处的成渝铁路。

实干加巧干,成渝铁路只花了1.9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7.65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丘陵地区建成的最省钱的铁路。

成渝铁路谋划大事记

1909年10月

川汉铁路开工建设,成渝铁路属于其西段

1910年5月

清政府出卖路权,激起民愤,引发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935年

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成渝铁路

1936年6月

成渝铁路工程局在重庆成立

1937年7月

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成渝铁路停工

1949年6月-7月

邓小平两次拜访陈修和,商谈修筑成渝铁路

1949年12月8日

邓小平在西南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的决策

1950年1月-2月

西南军政委员会向中央报告,争取中央支持修建成渝铁路

1950年6月

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

1950年6月15日

成渝铁路开工建设

1952年7月1日

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资料来源:四川省志 图片由市美术公司/视觉重庆 供图

成渝铁路 告诉我们什么

 姜春勇 

67年前的今天,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成都火车站广场,人声鼎沸,红旗飘扬,一片欢腾景象。

人们在共同见证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全线通车!

1952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31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举行通车庆典显得格外有意义,四川人民40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自古成渝山川相阻,交通不便。从上世纪初开始,四川人民筹款欲建铁路,但从清朝到国民党经营数十年,耗费无数民脂民膏,直到1949年,还是寸轨未铺,四川人民的铁路梦仍停留在图纸上。

历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超级工程”。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尤其它是在解放时间晚,经济条件落后的大西南建成的,这堪称是一个奇迹。

毛主席为此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在庆典上的讲话,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成渝铁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通车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政治上解除被压迫的地位,而且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上摆脱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所造成的贫困与苦难,逐步走向幸福生活。”

时光飞驰,将历史瞬间定格为永恒。

成渝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庆日报采访团队,实地重走成渝铁路,挖掘史料,采访亲历者,真实还原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录那一幕幕难忘的历史场景。

我们深切感受到——

这是一条不忘初心的奋进之路——成渝铁路是一部宣言书,述说着一个真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创造出这项伟大的工程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困难重重。重庆更是经济凋敝、民生困苦、敌特混迹、匪患严重,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在巩固新生政权的同时,作出修建成渝铁路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很快拍板同意,大力支持,这时西南解放仅两个多月。在成渝铁路开工仪式上,邓小平强调:“我们进军西南就下决心把西南建设好,并从人民的交通事业开始做起。”其目的就是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给人民带来希望。”

老一辈革命家心中想得最多的就是“人民”。邓小平当年在进军大西南后反复强调:“我们党是依靠劳动人民,替劳动人民谋幸福的。”

成渝铁路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两年后,在通车之时,成渝铁路沿线城市万人空巷,成都30万市民上街游行。“共产党万岁”“40年愿望实现了,鞭炮响连天。永远跟着共产党,幸福万万年”的口号和歌声响彻天空,这是人民最真切的心声。

成渝铁路的建成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士气,它也展示了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雄才大略和使命担当,证明了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这是一条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光明之路——它是一支宣传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在海军支援下,源源不断运往重庆。

人民铁路人民建,“群策群力,就地取材”。100多万根枕木全部取自四川,全川人民发起捐献枕木的热潮,铁路沿线人民将香樟、楠木等名贵木材都自愿捐献出来。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送到工地,有的农民将木材抬到工地后,不留姓名、不等收款就走了。

这是一条锻炼队伍的梦想之路——成渝铁路就像是一所大学校,一座大熔炉。这是一支由10万农民工,近两万名城市贫民、失业工人构成的筑路大军,其中许多人不了解共产党、解放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被抓差的想法来到工地。西南铁路工程局对民工实行以工代赈,每个工(天)完成工作定额后足额发给大米,多劳多得,使民工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这些在旧社会长期被欺压克扣的民工怎能不发自内心拥护共产党。

西南铁路工程局为保护民工权益,成立了工会,开办各种专业训练班、业余夜校,扫盲识字学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立功创模活动……民工们思想觉悟、劳动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没有运输机械,就肩挑手捧,进而创造了“压引放炮法”“单人冲钎法”“单轨独轮车运土”“杠杆打夯机”“自动卸土车”等技术,工效大为提高。两年工期,评选出劳模和先进生产者240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技术过得硬的铁路建设骨干队伍。

在筑路队伍中,处处可见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在沱江大桥旁,耸立着一座筑路烈士纪念碑,共产党员柴九斤在此为修桥而牺牲。在成渝铁路建设过程中,共有一百名建设者献出了生命。

这是一条自力更生的志气之路——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断绝贸易,邓小平鼓励大家:“用中国人民的手,中国自己的器材,建设一条崭新的人民铁路。”

在党的领导下,筑路大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铁轨、鱼尾板、螺丝钉、炸药、水泥等筑路材料全部用的国产货,且大都在四川当地制造。

国家困难,节俭建路。邓小平同志穿着补丁裤子就去参加开工仪式。他说:“我们今天修建成渝铁路,是在经济与设备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人民对建设的希望是花钱少,事情办得好,我们调出一部分部队参加建筑也是为着替人民少花一些钱,把铁路建设起来。”

为节约成本,施工少用水泥尽量就地使用石材,沿线许多桥梁、隧道都大量使用石砌,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丘陵地区完成的最快最省的铁路。

这是一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之路——邓小平一到重庆就告诫干部:“离开知识分子不行,我们不能小看这个问题,丢了他们是办不好事情的。”成渝铁路开工后,西南铁路工程局留用了旧铁路工程机构中的全部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邓小平“对专家要大胆使用,让他们有职有权,并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从优照顾”的指示,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邓小平亲自点将把在原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的萨福均聘为总工程师,年逾六旬的萨福均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被评为全国劳模,参加了国庆观礼。老工程师蓝田解放前多次参与成渝铁路修建而未成,为此伤透了心,如今他焕发青春,亲自勘探线路,使得线路建设缩短23.8公里。

建设与保护巴蜀文化同步。成渝铁路开工后,专门成立了文物调查征集小组,由著名学者张圣奘担任组长,在资阳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资阳人头骨”化石,这一成果成为继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后,考古学界又一重大发现。

这是一条通往梦想的幸福之路——成渝铁路通车后,极大地带动了四川经济发展,造福百姓,四川1200多种土特产可以直接销往全国,运价大幅下降。铁路也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到1952年底,工业生产就超过了解放前水平,全市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市场销售总额分别比1950年增加了50%以上。

成渝铁路同时也为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成渝城市群建设打下基础和雏形。

如今,随着成渝高铁、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成渝两地之间,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成渝铁路承担的任务正在转变……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98周年之际,我们回望历史,重走成渝铁路,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仰力量,我们在采访中仍然禁不住被那些遥远的人和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钢铁长龙没有因风雨而褪色,历史的车轮铿然向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座丰碑,昭示着永恒的精神,传递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接续奋斗,去实现伟大梦想!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走成渝铁路:修建成渝铁路 带动百业发展

2019-07-01 07:50:51 来源: 0 条评论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重庆)通车典礼上,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前排居中者)剪彩。

解放军率先上工地。

修建成渝铁路。

毛泽东专门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

修建成渝铁路动员大会。

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百废待兴之际,为何要首先启动成渝铁路建设,它经历了怎样一段复杂曲折的决策过程?

重庆鹅岭南麓,夏日里葱郁的树木,像整齐排列的哨兵。这里是原西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时光回溯到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在这里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开工典礼。

红旗招展,群情激昂,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西南党政军领导人,悉数到场。

“那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9年6月初,曾担任筑路部队第一纵队直属二团参谋、87岁的孙贻荪,在向重庆日报记者说到这段历史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半个世纪的夙愿

一条铁路背后的历史沧桑

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环绕,仅有长江水路和秦岭巴山间的羊肠小道与外界沟通,山高水险,交通不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这句千年之叹,也是四川人民的千年之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控制物产丰富的四川,英、法等列强纷纷向清政府提出修筑川汉铁路(成渝铁路属其西段)的计划。四川人民则针锋相对,发出了自主修筑川汉铁路的呼吁。1903年起,川汉铁路进入筹办阶段。

1910年,进入紧张修建阶段的川汉铁路,遭到列强蛮横阻挠。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悍然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川汉铁路筑路权卖给列强,同时攫占了四川人民集资的修路款。

清政府卖国行径激发了人民的“保路运动”,而镇压“保路运动”,更是激起全国人民愤怒,辛亥革命由此爆发,清王朝灭亡。1911年8月,修筑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

同样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也未能实现四川人民的夙愿。1912年,北洋政府宣布川汉铁路改为“国营”,跃跃欲试,但因当时军阀割据四川,战乱不休,筑路之事再次搁置。

1932年和1933年,四川军阀又两度倡议修建成渝铁路,并向人民预征筑路税款。但因军阀内部斗争,铁路施工未能启动。

1936年6月,成渝铁路工程局在重庆成立,工程再一次启动。后因抗日战争和路款不济等原因,工程时断时续,进展缓慢。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歇尔来华,曾打算从援助欧洲的物资中拨出一部分来修筑成渝铁路未果。1946年,国民党政府因军事需要再度复工,零敲碎打地修了几个桥墩和一小段支线。到1949年底四川解放时,成渝铁路仅完成工程的14%,寸轨未铺。

拜访专家

“我们决心把成渝铁路很快修起来”

“四川解放了,要先修成渝铁路。”1949年,二野大军进军西南之前,邓小平、刘伯承就常常这样说。

这是胜利者归来的豪情壮志。

29年前,经过近一年多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习,16岁的邓小平在朝天门码头登船,经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之路。

彼时的重庆,开埠已经近30年,因列强的经济攫取,呈现一派畸形繁荣,而包括广安在内的四川腹地,更是列强的工业产品倾销地和廉价的原料产地,日益凋敝。

建设现代化国家,交通要先行。在重新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之前,邓小平已经开始谋划重新修建成渝铁路。

据《四川志·成渝铁路》记载,1949年6月-7月,邓小平两次专程到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家中,拜访其堂兄、我国著名兵工专家陈修和,商谈成渝铁路修筑的问题。

陈修和介绍说,抗战期间,汉阳钢铁厂的许多设备和技术力量已迁到重庆钢铁厂。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力量,每年可产4万多吨铁路钢轨,基本可以解决成渝铁路修建所需的钢轨问题。同时,当时不少路基、桥墩、桥涵、隧道已完成,筑路工期是可以缩短的。

邓小平请陈修和物色一些兵工技术人才,写一份关于修建成渝铁路的意见书。陈修和欣然应允,并答允8月中旬交差。

1949年8月17日,邓小平专门派二野军械处处长陈志坚带着他的亲笔信,到上海狄斯菲尔路拜访陈修和,询问寻找兵工技术人才的事。

陈修和不负所望,为西南建设精心物色了几十名兵工技术专家,组成了一支技术大队。

同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邓小平、陈修和二人在北京再次会晤,邓小平信心十足地对陈修和说:“非常感谢你!我们决心把成渝铁路很快修起来!”

城市发展先修路

“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

1949年12月8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正式进驻重庆。在西南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正式作出了“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的决策。

据原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俞荣新提供的资料,当时,不少人认为,四川财尽民穷,而修建成渝铁路需用人力、财力、物力巨大,且工程艰巨,共产党有无能力组织施工?

史料记载,1950年,重庆有产业工人25万人,其中五分之一处于失业状态。当时,四川虽已解放,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上百万土匪到处袭扰,还有不少散兵游勇到处流窜,人心惶惶,危及筑路。

“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不但可以恢复经济,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1949年12月31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邓小平这样回应质疑。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在向中共中央报告重庆解放一个月后西南地区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工作计划时,特别指出建设新西南的第一步是修建成渝铁路,经济要发展,铁路应先行,要“着重于修建成渝铁路”。

据重庆党史专家艾新全介绍,当西南局领导机关宣布修筑成渝铁路的计划时,许多人表示怀疑。他们说,西南刚刚解放,地方秩序还很乱,土地改革没有开始,国家财政经济相当困难,哪有力量修铁路呢?

据当时的西南铁路工程局局长赵健民回忆,当时许多来自旧政府的工程技术人员信心不足,“共产党百废待兴,马上要修成渝铁路,谈何容易?如真的要修,那铁轨、枕木、机车车辆等过去都是从英美进口,现在从哪里来?现在修难啊,恐怕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吧?”

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深知当时的客观困难很多。邓小平指出:“我们还面临着很大困难,不可能百废俱兴,我们只好集中力量办一两件事。现在中央批准我们修成渝铁路了,这对西南和四川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成渝铁路一开工,不但可以带动四川的经济建设,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给人民带来希望。四川人民渴望40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并决心用中国人民的手,中国自己的器材,建设一条崭新的人民铁路。”

1950年3月,西南铁路工程局在重庆嘉陵新村成立。4月,第一批工程人员分赴工地沿线,按铁道部的部颁标准重新对成渝铁路进行勘测。6月15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党中央决定

“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1950年2月8日,经邓小平提议,筹备中的西南军政委员会正式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随即,西南军政委员会委派交通部部长赵健民赴北京,向中央汇报相关事宜。

接到报告后,周恩来亲自审定,然后直呈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单就铁路来说,至少有两条亟待开工,一是海军提出修建从山东蓝村经烟台到浙江萧山的铁路,以备海防;二是新疆的王震给中央打了四五次报告,请求加快宝兰、兰新铁路建设,以巩固西北边防。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了赢得中央支持,邓小平赶赴北京,专门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说,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

邓小平讲了三点:第一,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通。第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建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

这三条理由让毛泽东下定决心修建成渝铁路。当时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依然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人民铁路人民建

“花钱少,事情办得好”

中共中央、政务院在批准修建时,特地指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

1950年8月23日,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陈希云汇报说,1950年度西南财政将出现相当大赤字。

“花钱少,事情办得好。”成渝铁路开工典礼上,邓小平重申这样的原则。

邓小平经请示中央同意后,让军队带头筑路。6月15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直属部队组成的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筑路大军,高举“开路先锋”旗帜,开赴重庆九龙坡、油溪等工地,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

此后,西南军区又从川东军区、川南军区、川北军区、川西军区和西康军区各部队总共抽调了3万多人,组成5个军工筑路总队。

为了少花钱,既有的路基、桥墩、桥洞等,尽量利用。施工中多用价廉的石料而少用钢筋混凝土,除大中型桥梁使用钢梁外,其墩台、基础以及中小型拱桥、涵洞都尽量利用沿线所产的石料。新建的28座隧道的边墙全为石砌,隧道拱圈有23座是石拱。

新建桥涵圬工中,各种料石、片石、卵石及碎石等石砌圬工占90%以上,混凝土只占8.6%。全线共有石拱桥827座。这就大大节约了修路的材料费用。

“事情办得好”,讲究的是方法和策略。技术方面,原成渝铁路工程局的全部技术人员被留用,刘建熙、蓝田、雷从民、郭彝、谭其芳、陈祖堂等一众优秀工程师,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重庆请示中央,从全国各地调集技术人员、干部驰援四川。与此同时,重庆铁路工程局还举行了各种短期业务培训班,培养技术工人。

办好事情,另一重要方法是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不少人甚至将家藏的寿材、房料等无偿捐献出来作铁路枕木。

成渝铁路开工半年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各军工筑路队归还建制,工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1950年1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决定,由四川的4个行署负责动员、组织领导10万民工接替部队。

新政权虽然困难,但仍足额保障民工的工钱,翻身农民激发出澎湃的筑路热情,平均工效是解放前筑路的4倍。

内江梅花山,苍松翠柏掩映着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碑体上镌刻着百余名牺牲民工的名字。67年来,这些筑路英雄,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守望着不远处的成渝铁路。

实干加巧干,成渝铁路只花了1.9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7.65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丘陵地区建成的最省钱的铁路。

成渝铁路谋划大事记

1909年10月

川汉铁路开工建设,成渝铁路属于其西段

1910年5月

清政府出卖路权,激起民愤,引发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935年

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成渝铁路

1936年6月

成渝铁路工程局在重庆成立

1937年7月

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成渝铁路停工

1949年6月-7月

邓小平两次拜访陈修和,商谈修筑成渝铁路

1949年12月8日

邓小平在西南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的决策

1950年1月-2月

西南军政委员会向中央报告,争取中央支持修建成渝铁路

1950年6月

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

1950年6月15日

成渝铁路开工建设

1952年7月1日

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资料来源:四川省志 图片由市美术公司/视觉重庆 供图

成渝铁路 告诉我们什么

 姜春勇 

67年前的今天,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成都火车站广场,人声鼎沸,红旗飘扬,一片欢腾景象。

人们在共同见证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全线通车!

1952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31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举行通车庆典显得格外有意义,四川人民40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自古成渝山川相阻,交通不便。从上世纪初开始,四川人民筹款欲建铁路,但从清朝到国民党经营数十年,耗费无数民脂民膏,直到1949年,还是寸轨未铺,四川人民的铁路梦仍停留在图纸上。

历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超级工程”。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尤其它是在解放时间晚,经济条件落后的大西南建成的,这堪称是一个奇迹。

毛主席为此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在庆典上的讲话,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成渝铁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通车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政治上解除被压迫的地位,而且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上摆脱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所造成的贫困与苦难,逐步走向幸福生活。”

时光飞驰,将历史瞬间定格为永恒。

成渝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庆日报采访团队,实地重走成渝铁路,挖掘史料,采访亲历者,真实还原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录那一幕幕难忘的历史场景。

我们深切感受到——

这是一条不忘初心的奋进之路——成渝铁路是一部宣言书,述说着一个真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创造出这项伟大的工程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困难重重。重庆更是经济凋敝、民生困苦、敌特混迹、匪患严重,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在巩固新生政权的同时,作出修建成渝铁路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很快拍板同意,大力支持,这时西南解放仅两个多月。在成渝铁路开工仪式上,邓小平强调:“我们进军西南就下决心把西南建设好,并从人民的交通事业开始做起。”其目的就是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给人民带来希望。”

老一辈革命家心中想得最多的就是“人民”。邓小平当年在进军大西南后反复强调:“我们党是依靠劳动人民,替劳动人民谋幸福的。”

成渝铁路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两年后,在通车之时,成渝铁路沿线城市万人空巷,成都30万市民上街游行。“共产党万岁”“40年愿望实现了,鞭炮响连天。永远跟着共产党,幸福万万年”的口号和歌声响彻天空,这是人民最真切的心声。

成渝铁路的建成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士气,它也展示了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雄才大略和使命担当,证明了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这是一条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光明之路——它是一支宣传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在海军支援下,源源不断运往重庆。

人民铁路人民建,“群策群力,就地取材”。100多万根枕木全部取自四川,全川人民发起捐献枕木的热潮,铁路沿线人民将香樟、楠木等名贵木材都自愿捐献出来。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送到工地,有的农民将木材抬到工地后,不留姓名、不等收款就走了。

这是一条锻炼队伍的梦想之路——成渝铁路就像是一所大学校,一座大熔炉。这是一支由10万农民工,近两万名城市贫民、失业工人构成的筑路大军,其中许多人不了解共产党、解放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被抓差的想法来到工地。西南铁路工程局对民工实行以工代赈,每个工(天)完成工作定额后足额发给大米,多劳多得,使民工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这些在旧社会长期被欺压克扣的民工怎能不发自内心拥护共产党。

西南铁路工程局为保护民工权益,成立了工会,开办各种专业训练班、业余夜校,扫盲识字学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立功创模活动……民工们思想觉悟、劳动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没有运输机械,就肩挑手捧,进而创造了“压引放炮法”“单人冲钎法”“单轨独轮车运土”“杠杆打夯机”“自动卸土车”等技术,工效大为提高。两年工期,评选出劳模和先进生产者240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技术过得硬的铁路建设骨干队伍。

在筑路队伍中,处处可见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在沱江大桥旁,耸立着一座筑路烈士纪念碑,共产党员柴九斤在此为修桥而牺牲。在成渝铁路建设过程中,共有一百名建设者献出了生命。

这是一条自力更生的志气之路——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断绝贸易,邓小平鼓励大家:“用中国人民的手,中国自己的器材,建设一条崭新的人民铁路。”

在党的领导下,筑路大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铁轨、鱼尾板、螺丝钉、炸药、水泥等筑路材料全部用的国产货,且大都在四川当地制造。

国家困难,节俭建路。邓小平同志穿着补丁裤子就去参加开工仪式。他说:“我们今天修建成渝铁路,是在经济与设备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人民对建设的希望是花钱少,事情办得好,我们调出一部分部队参加建筑也是为着替人民少花一些钱,把铁路建设起来。”

为节约成本,施工少用水泥尽量就地使用石材,沿线许多桥梁、隧道都大量使用石砌,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丘陵地区完成的最快最省的铁路。

这是一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之路——邓小平一到重庆就告诫干部:“离开知识分子不行,我们不能小看这个问题,丢了他们是办不好事情的。”成渝铁路开工后,西南铁路工程局留用了旧铁路工程机构中的全部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邓小平“对专家要大胆使用,让他们有职有权,并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从优照顾”的指示,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邓小平亲自点将把在原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的萨福均聘为总工程师,年逾六旬的萨福均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被评为全国劳模,参加了国庆观礼。老工程师蓝田解放前多次参与成渝铁路修建而未成,为此伤透了心,如今他焕发青春,亲自勘探线路,使得线路建设缩短23.8公里。

建设与保护巴蜀文化同步。成渝铁路开工后,专门成立了文物调查征集小组,由著名学者张圣奘担任组长,在资阳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资阳人头骨”化石,这一成果成为继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后,考古学界又一重大发现。

这是一条通往梦想的幸福之路——成渝铁路通车后,极大地带动了四川经济发展,造福百姓,四川1200多种土特产可以直接销往全国,运价大幅下降。铁路也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到1952年底,工业生产就超过了解放前水平,全市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市场销售总额分别比1950年增加了50%以上。

成渝铁路同时也为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成渝城市群建设打下基础和雏形。

如今,随着成渝高铁、多条高速公路的开通,成渝两地之间,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成渝铁路承担的任务正在转变……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98周年之际,我们回望历史,重走成渝铁路,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仰力量,我们在采访中仍然禁不住被那些遥远的人和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钢铁长龙没有因风雨而褪色,历史的车轮铿然向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座丰碑,昭示着永恒的精神,传递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接续奋斗,去实现伟大梦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