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八千名孩子带来“外面的世界”

为八千名孩子带来“外面的世界”

来源:光明日报2019-07-02

为八千名孩子带来“外面的世界”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指导老师 王 芳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成员、法学院16级本科生 华一楠

在贵州的支教生活中,我们一直保持着一种努力,一种不能辜负大山里渴求知识的清澈眸子的努力。村里孩子们每一次稚嫩而热情的“老师好”,每一张羞涩红红的笑脸,都点亮了我们。不忘初心、热情如火,“红粉笔”一直在路上。

我们是江南大学“红粉笔”支教团队,从鱼米之乡到贫困地区,坚定信念守初心,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过了整整十年,累计行程约21358公里。

扶贫先扶智。在年复一年的支教中,“红粉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分班级,每个班两名班主任,小班化、垂直管理。加入了国学课、素质拓展课、实验课……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

我们大多来自城市,平时体力活做得不多,可看着大山里的孩子们赤脚在水泥地上踢球,便亲手为他们建起了一块足球场。“你知道怎样铲沙又快又多吗?你知道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怎样让沙在最短时间内铺平吗?你知道用什么刷胶水能又快又好地粘草皮吗?这是我们一生难忘的经历。”支教团员们说道。

贵州、重庆、四川……支教点与蠡湖畔的江南大学平均相隔1600多公里。每年暑期,平均37摄氏度的高温,要换乘两三种交通工具,耗时15个小时。骄阳7月,在前辈们的感召下,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红粉笔”的新团员们又将启程。

坚持每年选择一个切入点,脚踏实地展开深入调研,结合专业知识探索对策,一点一滴都是团员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的深沉思考。

在贵州毕节,团队成员边支教边调研,先后进驻12个村,总结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脱贫经验。走进产业基地,观察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走进农户新居,切身感受易地扶贫搬迁带给当地居民的福祉;走进乡间田野,体会竹荪大棚带动多村共同脱贫的魅力;走进少数民族蜡染工作室,看那古老手艺与电商结合后的蒸蒸日上……

10年来,超过200人次参与“红粉笔”支教团,给超过8000个孩子带去“外面的世界”,青年的责任与梦想在“闪光发亮”。我们的扶贫调研成果入围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扶贫支教经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红粉笔”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传承,一种守初心担使命的不悔追求。

(作者:王芳 华一楠,分别系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指导老师,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成员、法学院16级本科生,本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为八千名孩子带来“外面的世界”

2019-07-02 03:26:30 来源: 0 条评论

为八千名孩子带来“外面的世界”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指导老师 王 芳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成员、法学院16级本科生 华一楠

在贵州的支教生活中,我们一直保持着一种努力,一种不能辜负大山里渴求知识的清澈眸子的努力。村里孩子们每一次稚嫩而热情的“老师好”,每一张羞涩红红的笑脸,都点亮了我们。不忘初心、热情如火,“红粉笔”一直在路上。

我们是江南大学“红粉笔”支教团队,从鱼米之乡到贫困地区,坚定信念守初心,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过了整整十年,累计行程约21358公里。

扶贫先扶智。在年复一年的支教中,“红粉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分班级,每个班两名班主任,小班化、垂直管理。加入了国学课、素质拓展课、实验课……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

我们大多来自城市,平时体力活做得不多,可看着大山里的孩子们赤脚在水泥地上踢球,便亲手为他们建起了一块足球场。“你知道怎样铲沙又快又多吗?你知道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怎样让沙在最短时间内铺平吗?你知道用什么刷胶水能又快又好地粘草皮吗?这是我们一生难忘的经历。”支教团员们说道。

贵州、重庆、四川……支教点与蠡湖畔的江南大学平均相隔1600多公里。每年暑期,平均37摄氏度的高温,要换乘两三种交通工具,耗时15个小时。骄阳7月,在前辈们的感召下,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红粉笔”的新团员们又将启程。

坚持每年选择一个切入点,脚踏实地展开深入调研,结合专业知识探索对策,一点一滴都是团员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的深沉思考。

在贵州毕节,团队成员边支教边调研,先后进驻12个村,总结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脱贫经验。走进产业基地,观察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走进农户新居,切身感受易地扶贫搬迁带给当地居民的福祉;走进乡间田野,体会竹荪大棚带动多村共同脱贫的魅力;走进少数民族蜡染工作室,看那古老手艺与电商结合后的蒸蒸日上……

10年来,超过200人次参与“红粉笔”支教团,给超过8000个孩子带去“外面的世界”,青年的责任与梦想在“闪光发亮”。我们的扶贫调研成果入围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扶贫支教经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红粉笔”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传承,一种守初心担使命的不悔追求。

(作者:王芳 华一楠,分别系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指导老师,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成员、法学院16级本科生,本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