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公交“医生”张磊 做全能型维修工
重庆西部公交外河坪保修厂技师张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日6时讯(记者 刘艳)重庆公交外河坪保修厂,一辆公交停在线上,它的车载空调一启动就熄火。现场,年轻的维修工把机器、点火都检查了,还换了3个空调发动机调试,问题都没解决。接到求助信息赶来的张磊仔细检查后提出:换燃气控制阀。一个多小时后,车辆空调故障排除。
“找‘张医生’解决‘疑难杂症’准没错。”年轻维修工口中的“张医生”,就是张磊,他并非真正的医生,而是重庆西部公交外河坪保修厂的一名技师。从事公交维修15年,张磊不仅深钻各种公交车故障排除,还不断创新,进行技术改革,是同事们口中的全能维修工。
张磊指导同事维修出故障的公交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公交出故障摆路上 急救“医生” 现场排除
2004年,张磊成为一名公交维修工。刚接触公交维修,张磊给自己定下要求:熟悉每种公交车型的构造,熟知每个系统和部件……他知道及时排除故障,对保障公交车运营,方便乘客出行的重要性。
今年4月,一辆235路公交车在运行途中出现故障,摆在了伏牛溪油库公交站附近。
驾驶员打电话报修后,就近公交维修点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查找了一圈,没发现问题症结,随后又找来车辆售后服务人员,故障还是没有排除。而该路段较窄,拖车进来很有可能被卡住,拖车方案也被否定。此时众人想到了张磊。
赶到现场的张磊跑上车,打开车厢后排座位下的检修盖板,钻进狭窄的空间里,趴在里面就开始检查。半个小时后,故障排除,车辆恢复运营。原来,车辆是电机控制器CAN总线短路。
“以尽快疏运乘客为主,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绝不拖后。”张磊说。
张磊和同事一起检查一辆公交车的底盘。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慢工活 上百根车线中发现问题
在张磊看来,出现场很急,但检修起来,一定要仔细,“维修是个慢工活,没找到故障可能是检测不到位。”
一次,一辆公交车故障,经过张磊和厂家工程师的“会诊”,他们把问题确定在了主车线束上,但一辆车的主车线束就像人体血管一样复杂,最少也有上百根,只有靠细心逐一排查。
车底主线遍布,张磊打着灯在上百根线中,一根根检查,终于发现了“症结”——一根虚接的电线,就是这根电线的接触不良导致这辆混合动力车无法挂挡。排除车辆故障,已是凌晨2点过。
张磊说:“有些修理考的是经验,有些就一定要拼细心。干这一行要有匠人精神,早一天修好,车辆就可以早一天运行。”
使用电脑软件对公交车进行“病情诊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钻研 从扳手检修到电脑“诊断”
随着时代发展,公交车的维修也从以前的“扳手螺丝叮当响”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现在检修公交,许多检测项目靠目测和拆机检查无法完成,需要专门的软件检测。”在维修间,张磊拿出电脑,接上一台电脑,开始为故障车辆进行“诊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电脑上是各种复杂的线路图。张磊说,公交车型发展速度太快,去年刚学会的检测软件,今年可能就更新换代了。虽然是一名维修工人,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空闲时,他爱跑书店,也喜欢研究不同公交车型的维修。他说,要做一名全能型公交维修工。
如今,张磊已熟练掌握了汽车维修技术中ATS智能控制系统、CAN总线、AMT控制系统等技术,还协助编撰《公交客车操作小建议手册》,让公司驾驶员开新车前就能直观了解新型公交车,熟悉仪表盘上各类开关、按钮等功能。
此外,他还参与设备的改进创新,探索公交维修的新工艺,将后置发动机更换托架改进为可移动式,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操作风险。在活塞环的装配上,原有方式活塞环装配工具(零箍)必须配合鱼嘴钳使用,为此他将传统零箍加工为锥形零箍,有效缩短了作业时间。张磊说,他热爱这份工作。他也用行动诠释着一名维修工对工作的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