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逐项逐户对账销号——访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贵忠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逐项逐户对账销号——访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贵忠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7-08

云阳普安乡马安柑橘园。

巫山两坪乡仙桥安置点全貌。

秀山梅江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本组图片均由市扶贫办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特别强调,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行路之难,在于末端。“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如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建立完善的、更加科学有效的防返贫机制?日前,市扶贫办主任刘贵忠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准确把握全市脱贫攻坚形势

重庆日报:经过持续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目前全市的“两不愁”已基本解决,“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具体来看,在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市的脱贫攻坚面临怎样的形势?

刘贵忠: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2017年7月以来,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65.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3.9万人,贫困村从1919个减少到33个。

但是,重庆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不轻。一方面,剩下的城口、巫溪、酉阳、彭水,是我市贫困程度最深的重度贫困县,自身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造血功能不足,统筹区域均衡发展难度大;33个贫困村也都是分布在这4个县里,全都是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差、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欠账”严重的贫困村;13.9万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都是长期患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脱贫基础薄弱的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

另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已脱贫群众而言,脱贫的根基并不牢靠,一旦离开了扶贫政策就有可能返贫。因此,如何有效防范返贫,我市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此外,在工作认识上,少数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以及对真抓实干、成败系于精准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不足;在工作落实上,尤其是在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解决工作作风问题、精准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方针政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方面还有差距。

这些都表明了我市脱贫攻坚任务具有艰巨性和持久性,现在距离目标越近,越不能松懈,要一鼓作气,找准着力点,啃下硬骨头,交上满意答卷。

采取扎实措施补上“短板”

重庆日报: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市采取哪些办法进行破解?成效如何?

刘贵忠:我们已经采取了不少办法。例如,实施了贫困村提升工程,这个工程涉及全市33个区县,涉及我市“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扶贫的3739个村,涉及已脱贫、未脱贫的贫困户245.9万户,将在3年内投入505亿元,实施项目3.4万个。去年以来,我市加速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累计实施项目2.2万个,完成投资215.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1783个,投资162.3亿元,产业扶贫项目4483个,投资29.6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助推了产业发展、美化了生态环境、充实了集体经济、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今年3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督察办牵头,我们对全市4个今年将摘帽的贫困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33个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逐一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底数,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重点聚焦尚未脱贫摘帽的4个贫困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和33个未销号的贫困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攻克区域贫困坚中之坚。聚焦13.9万未脱贫的特殊困难群体,对病人、残疾人、老年人、失能人员等,采取综合性保障措施,加大精准帮扶力度,逐项逐户对账销号。

例如,在增加收入方面,既要深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又要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稳定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对厌学辍学的适龄儿童,一对一做好劝返工作;对因病因残不能上学的,分类送教上门,并及时兑现资助政策。在健康扶贫方面,落实贫困群众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定额补贴政策,确保目前还没有参保的586人全部参保。在住房保障方面,坚持应改尽改,年底前完成3076户C、D级危房改造任务,对已改造未落实补助的全部兑现。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对313户饮水存在安全问题的,年底前要全部实现安全保障到位。

将建可动态调整的防返贫机制

重庆日报:随着脱贫攻坚战即将迎来收官阶段,巩固和提升必然是今后的重要任务和要求,我市在防止返贫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刘贵忠: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首先是继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近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我们将结合这个文件,研究制定我市进一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也将分别制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

其次,对未脱贫户和已脱贫户全覆盖开展“回头看”,对年收入在3500—4000元的一般农户组织拉网式排查,摸清脱贫成果巩固底数,制定因病因学因灾等返贫的防范措施。

三是按照近年来的返贫趋势预判2020年后贫困情况,建立和完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制定防止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临界对象陷入贫困的政策措施。同时有效防范化解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利益联结的失信风险、小额信贷的经营风险等。

四是要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脱贫光荣荣誉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改进扶贫政策兑现方式,增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我们还要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武隆率先出台“临界户”扶持办法

870户2962人纳入管理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颜安)日前,武隆区率先研究制定出台“临界户”扶持办法,配套干部帮扶、大病救助、医疗参保、防贫保险、产业扶持、信贷贴息等6类帮扶措施,870户2962人已纳入“临界户”管理。

武隆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为临界户的界定制定了相关标准:参照建卡贫困户“八步二公示一比对”的识别流程,将上年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介于贫困线与贫困线1.2倍之间,或者因医疗、教育、住房、重大灾害等刚性支出较大,造成家庭人均负债超过上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非贫困户,即为“临界户”。

“这部分群体是新生贫困户的主要部分。”该负责人说,“其实‘临界户’与贫困户,有时区别并不明显,在极端情况下,两者的收入就差1块钱,但‘临界户’却享受不到诸多贫困政策,所以新增贫困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武隆出台“临界户”扶持办法,对“临界户”实施精准管理。

首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参照建卡贫困户动态管理方式,对“临界户”对象家庭进行全覆盖监测,监测其生产生活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对已不具备“临界户”条件的予以剔除;对新产生的“临界户”家庭纳入统一管理并落实相应的帮扶政策;对生产生活条件具备建卡贫困户条件的,及时纳入建卡贫困户进行管理。

其次,建立完善医保缴费资助、大病医疗救助、产业到户、贷款贴息、防贫保险、结对帮扶6项政策措施。在医保资助方面,“临界户”只要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一档,即可享受缴费额70%资助;在大病救助方面,对心脏病、脑中风、恶性肿瘤等10种重大疾病,自付费用在0.5万元以上的予以救助,根据费用多少,救助费用比例分别为40%、60%、80%;在产业扶持方面,“临界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项目,每户每年将获得不高于6000元的产业补助资金;此外,“临界户”还能享受贷款贴息补助、“防贫保险”等政策扶持。

据悉,自启动监测以来,武隆区共监测1106户3701人,纳入“临界户”870户2962人,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48户140人。

记者手记》》

长效脱贫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颜安

今年我市从中央获得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24亿元。按照当前还剩下13.9万贫困人口来计算,每人可获得1.7万多元的财政资金扶持。即使不进行任何的扶贫设计,仅仅是把这笔钱发到每个人手里,这些贫困群众也达到了现行的脱贫标准。

但脱贫攻坚能这么简单粗暴吗?当然不能!

贫困地区大多山高路远、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贫困群众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欠缺、市场意识淡薄。因此,要想长效脱贫,进行系统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越是到扶贫后期,怎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就越发重要。如果光靠“送”,长期下去贫困户就会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在帮扶方式上,应该提倡勤劳致富,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出彩。

如何转变帮扶方式?一方面政府的政策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组织动员群众,让贫困群众不仅有想法,而且有办法,向往美好的生活,自己去努力实现脱贫。在政策设计上,可以实行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少干少支持。比如现在搞的扶贫小额贷款,有项目才能发放贷款,而且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金融机构按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如果没有项目,就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只要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彻底转变,从心态上脱了贫,实现真正脱贫、长效脱贫就为之不远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逐项逐户对账销号——访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贵忠

2019-07-08 06:59:38 来源:

云阳普安乡马安柑橘园。

巫山两坪乡仙桥安置点全貌。

秀山梅江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本组图片均由市扶贫办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特别强调,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行路之难,在于末端。“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如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建立完善的、更加科学有效的防返贫机制?日前,市扶贫办主任刘贵忠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准确把握全市脱贫攻坚形势

重庆日报:经过持续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目前全市的“两不愁”已基本解决,“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具体来看,在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市的脱贫攻坚面临怎样的形势?

刘贵忠: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2017年7月以来,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65.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3.9万人,贫困村从1919个减少到33个。

但是,重庆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不轻。一方面,剩下的城口、巫溪、酉阳、彭水,是我市贫困程度最深的重度贫困县,自身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造血功能不足,统筹区域均衡发展难度大;33个贫困村也都是分布在这4个县里,全都是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差、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欠账”严重的贫困村;13.9万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都是长期患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脱贫基础薄弱的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

另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已脱贫群众而言,脱贫的根基并不牢靠,一旦离开了扶贫政策就有可能返贫。因此,如何有效防范返贫,我市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此外,在工作认识上,少数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以及对真抓实干、成败系于精准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不足;在工作落实上,尤其是在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解决工作作风问题、精准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方针政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方面还有差距。

这些都表明了我市脱贫攻坚任务具有艰巨性和持久性,现在距离目标越近,越不能松懈,要一鼓作气,找准着力点,啃下硬骨头,交上满意答卷。

采取扎实措施补上“短板”

重庆日报: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市采取哪些办法进行破解?成效如何?

刘贵忠:我们已经采取了不少办法。例如,实施了贫困村提升工程,这个工程涉及全市33个区县,涉及我市“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扶贫的3739个村,涉及已脱贫、未脱贫的贫困户245.9万户,将在3年内投入505亿元,实施项目3.4万个。去年以来,我市加速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累计实施项目2.2万个,完成投资215.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1783个,投资162.3亿元,产业扶贫项目4483个,投资29.6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助推了产业发展、美化了生态环境、充实了集体经济、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今年3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督察办牵头,我们对全市4个今年将摘帽的贫困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33个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逐一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底数,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重点聚焦尚未脱贫摘帽的4个贫困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和33个未销号的贫困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攻克区域贫困坚中之坚。聚焦13.9万未脱贫的特殊困难群体,对病人、残疾人、老年人、失能人员等,采取综合性保障措施,加大精准帮扶力度,逐项逐户对账销号。

例如,在增加收入方面,既要深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又要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稳定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对厌学辍学的适龄儿童,一对一做好劝返工作;对因病因残不能上学的,分类送教上门,并及时兑现资助政策。在健康扶贫方面,落实贫困群众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定额补贴政策,确保目前还没有参保的586人全部参保。在住房保障方面,坚持应改尽改,年底前完成3076户C、D级危房改造任务,对已改造未落实补助的全部兑现。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对313户饮水存在安全问题的,年底前要全部实现安全保障到位。

将建可动态调整的防返贫机制

重庆日报:随着脱贫攻坚战即将迎来收官阶段,巩固和提升必然是今后的重要任务和要求,我市在防止返贫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刘贵忠: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首先是继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近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我们将结合这个文件,研究制定我市进一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也将分别制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

其次,对未脱贫户和已脱贫户全覆盖开展“回头看”,对年收入在3500—4000元的一般农户组织拉网式排查,摸清脱贫成果巩固底数,制定因病因学因灾等返贫的防范措施。

三是按照近年来的返贫趋势预判2020年后贫困情况,建立和完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制定防止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临界对象陷入贫困的政策措施。同时有效防范化解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利益联结的失信风险、小额信贷的经营风险等。

四是要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脱贫光荣荣誉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改进扶贫政策兑现方式,增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我们还要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武隆率先出台“临界户”扶持办法

870户2962人纳入管理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颜安)日前,武隆区率先研究制定出台“临界户”扶持办法,配套干部帮扶、大病救助、医疗参保、防贫保险、产业扶持、信贷贴息等6类帮扶措施,870户2962人已纳入“临界户”管理。

武隆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为临界户的界定制定了相关标准:参照建卡贫困户“八步二公示一比对”的识别流程,将上年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介于贫困线与贫困线1.2倍之间,或者因医疗、教育、住房、重大灾害等刚性支出较大,造成家庭人均负债超过上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非贫困户,即为“临界户”。

“这部分群体是新生贫困户的主要部分。”该负责人说,“其实‘临界户’与贫困户,有时区别并不明显,在极端情况下,两者的收入就差1块钱,但‘临界户’却享受不到诸多贫困政策,所以新增贫困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武隆出台“临界户”扶持办法,对“临界户”实施精准管理。

首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参照建卡贫困户动态管理方式,对“临界户”对象家庭进行全覆盖监测,监测其生产生活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对已不具备“临界户”条件的予以剔除;对新产生的“临界户”家庭纳入统一管理并落实相应的帮扶政策;对生产生活条件具备建卡贫困户条件的,及时纳入建卡贫困户进行管理。

其次,建立完善医保缴费资助、大病医疗救助、产业到户、贷款贴息、防贫保险、结对帮扶6项政策措施。在医保资助方面,“临界户”只要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一档,即可享受缴费额70%资助;在大病救助方面,对心脏病、脑中风、恶性肿瘤等10种重大疾病,自付费用在0.5万元以上的予以救助,根据费用多少,救助费用比例分别为40%、60%、80%;在产业扶持方面,“临界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项目,每户每年将获得不高于6000元的产业补助资金;此外,“临界户”还能享受贷款贴息补助、“防贫保险”等政策扶持。

据悉,自启动监测以来,武隆区共监测1106户3701人,纳入“临界户”870户2962人,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48户140人。

记者手记》》

长效脱贫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颜安

今年我市从中央获得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24亿元。按照当前还剩下13.9万贫困人口来计算,每人可获得1.7万多元的财政资金扶持。即使不进行任何的扶贫设计,仅仅是把这笔钱发到每个人手里,这些贫困群众也达到了现行的脱贫标准。

但脱贫攻坚能这么简单粗暴吗?当然不能!

贫困地区大多山高路远、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贫困群众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欠缺、市场意识淡薄。因此,要想长效脱贫,进行系统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越是到扶贫后期,怎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就越发重要。如果光靠“送”,长期下去贫困户就会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在帮扶方式上,应该提倡勤劳致富,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出彩。

如何转变帮扶方式?一方面政府的政策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组织动员群众,让贫困群众不仅有想法,而且有办法,向往美好的生活,自己去努力实现脱贫。在政策设计上,可以实行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少干少支持。比如现在搞的扶贫小额贷款,有项目才能发放贷款,而且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金融机构按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如果没有项目,就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只要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彻底转变,从心态上脱了贫,实现真正脱贫、长效脱贫就为之不远了。

[责任编辑: 李辉]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