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民打成一片 实实在在为民解难 千方百计发展产业
第一书记颜艳的三个驻村窍门

与村民打成一片 实实在在为民解难 千方百计发展产业
第一书记颜艳的三个驻村窍门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7-12

颜艳(左一)走访贫困户王远富,了解他搬家后的新生活。记者 汤艳娟 摄

7月5日下午,合川区三庙镇凤山村无花果基地,驻村第一书记颜艳正带领十多个村民拔草。尽管酷暑难耐,但一群人有说有笑地忙碌着,气氛十分融洽。

招呼大家休息时,颜艳取下草帽,抹了抹脸上的汗水:“眼下正是杂草疯长时节,大家一定不能打除草剂,必须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进行管理!只有保证了无花果的品质,我们才能卖出好价钱!”

“你一个城里妹儿,跑来跟我们干农活,晒得一身黢黑,值吗?”村民蔡学志哈哈大笑,“你说不打农药我们就不打农药,总之,你帮我们村发展起这么多的产业,你说啥子我们都听你的!”

与村民一道埋头拔草的颜艳今年40岁,是合川区水利局派出的驻村干部,去年刚到村里上任时,她可吃了不少“闭门羹”。短短一年时间,她怎么就赢得了村民信任与支持?这其中有些什么窍门?

如何接地气——

“我要把自己当农民,才能与村民打成一片”

凤山村距合川城区53公里,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有12个社1118户3658人。因多山地,土壤质地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十年九旱,属市级贫困村。

去年8月6日,颜艳第一天来到凤山村入户走访就遭遇“闭门羹”——看着眼前这个长相俊俏、打扮时髦的城里姑娘,一上门竟信誓旦旦地说要改变村里落后面貌,大家纷纷向她投去质疑的目光,没说几句话就下了逐客令。

“我要把自己当农民,才能与村民打成一片。”颜艳驻村一周后回到城里,就干了两件让家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是剪掉了留了十多年的波浪长发,换成了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二是把化妆品、连衣裙、高跟鞋全部收起来,将草帽、筒靴和雨衣塞进了行李箱。

再次敲响村民家门时,一头短发、手提草帽、脚踩筒靴的颜艳,让村民大吃一惊:除了皮肤白皙之外,第一书记的这个装扮,俨然一个普通农妇。颜艳赶紧趁热打铁,一有时间就经常找人打趣聊天,和留守老人一起干农活,还向一位大姐学会了骑摩托车……

“我下乡的次数多了,皮肤晒黑了几个色号,终于和大家打成一片了。”颜艳说,消除了距离感后,村民们渐渐对她敞开了心扉:村里产业为何发展不起来?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什么?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仅仅花了1个月时间,颜艳就掌握了全村110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摸清了村里“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

熬了几个通宵,颜艳将入户收集的问题一一分类整理出来,并决定把急需解决的住房问题作为突破口,打响驻村服务群众的“第一枪”。

怎样聚人气——

“想要真正获得民心,首要解决村民吃穿住行!”

颜艳第一次来到因病致贫的单身汉王远富家时,被眼前的这栋土房惊呆了:房梁破旧不已、墙壁四处开裂、屋内凌乱不堪,似乎一阵大风就能把房子吹倒。再看屋前的坝子,杂草丛生,鸡屎满地,让人无处下脚。

听颜艳嘀咕着“这房子啷个住人呦”,王远富赶紧向她倒出一肚子苦水:“你看我这身体有病,不能出去赚钱,房子又是这个样子,怎么办?你们干部不能只来看一看,要帮我解决问题啊!”

颜艳来之前就对王远富有所了解,决定以建房来激发他的内生动力:“王大哥,你的房子被评为了D级危房,政府可以加紧为你建一栋房子。不过,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要求?我看你正常行动没问题,能不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搞好家里卫生、种点时令蔬菜等?”

王远富的脸顿时红了,当即拍起胸脯答应:“只要能住上新房子,我一定把家里搞得干干净净,换一种活法。”

颜艳没有食言,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通过争取政策补助和爱心捐款筹齐资金,安排人员在公路边上选好地址,为王远富建好一栋一室一厅、套内约25平方米的房子。王远富也没食言,搬进新家后突然变勤快了,不仅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房前屋后种的蔬菜地,也被他打整得像模像样。

自去年8月以来,颜艳已帮22户村民新建或改建了房子,目前还有10户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再过两三个月,全村32户危房将全部改造完毕。

颜艳的“第一枪”打响了,村干部赞许她“有魄力、能干事”。她也趁热打铁,向区水利局等单位争取资金887万元,新建了7.9公里公路、10.9公里便道、10口山坪塘,帮助93户村民将旱厕改为水厕,争取凤山通上天然气,并在村里开展了“庭院卫生大评比”等活动。

渐渐地,凤山村的面貌发生了改变,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跟着颜艳一起干,彻底摆脱凤山村的落后面貌。

怎么有底气——

“只有跳出凤山抓凤山,才能引来企业发展产业”

“俗话说,安居乐业。村里的一些基础问题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自然就足了!”颜艳说,她将驻村“第二枪”瞄准了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上。可是,对于一个位置偏远、基础薄弱的贫困村来说,引来企业投资兴业谈何容易。

她认为,如果仅仅盯着凤山村的传统产业,势必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必须跳出凤山抓凤山,才能吸引企业发展产业。

这一次,她将目光投向了市里正试点开展的“三变”改革:通过引进企业注资和争取上级资金的方式,筹集300万元成立村级专业合作社,并向一家龙头企业抛去了橄榄枝,希望该公司与凤山村及合作社三方一起探索“三变”改革。

这家名叫瑞高农业的公司不久就来村里签订了发展无花果产业的协议,并形成了“公司+农户(贫困户)+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1300亩无花果已栽种下去,一个无花果加工厂也顺利建成。

“无花果是个好产业,全身都是宝,当年种当年就有收成,三年就能丰产。”凤山村村支书杨菊容说,目前,一期400亩无花果开始盛产,预计年亩产量达1000斤、产值200万元。按照利益联结机制,村里的110户贫困户将获得分红5.5万元。

今年65岁的秦德生是名建卡贫困户,他的妻子因病常年瘫痪在床,老两口的生活全靠家中几亩薄地。“真是没想到,我一辈子没出远门打过工,如今却能在家门口的基地打长工。”秦德生对帮他找到这份工作的颜艳十分感激,“土地入股、分红、务工,我一年收入能有2万元左右收入。”

后来,颜艳又想方设法引进了几位业主,在村里发展了200亩花椒、200亩凤山水稻、100亩西瓜,帮助200多个村民就近就业。去年,200余名村民的务工收入就达55万元。

不仅如此,颜艳还想了两招来壮大凤山村的集体经济,打造脱贫攻坚的有力“引擎”。

第一招是组建了领航农机专业合作社,撬动社会资本带领贫困户增收,去年10月以来挖掘机和旋耕机的收入就达5万元。

第二招是启动凤山100千伏/安的光伏项目并网运行,去年6月以来,共发电61000度,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若全部补贴政策落地,这一项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5万元。

“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我们驻村才有底气!”颜艳说,她的驻村时间为两年,如今时间过半,还有很多事情未完成,还要想很多办法去克服困难,“总之一句话,凤山村不脱贫,我就不收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与村民打成一片 实实在在为民解难 千方百计发展产业
第一书记颜艳的三个驻村窍门

2019-07-12 09:41:49 来源: 0 条评论

颜艳(左一)走访贫困户王远富,了解他搬家后的新生活。记者 汤艳娟 摄

7月5日下午,合川区三庙镇凤山村无花果基地,驻村第一书记颜艳正带领十多个村民拔草。尽管酷暑难耐,但一群人有说有笑地忙碌着,气氛十分融洽。

招呼大家休息时,颜艳取下草帽,抹了抹脸上的汗水:“眼下正是杂草疯长时节,大家一定不能打除草剂,必须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进行管理!只有保证了无花果的品质,我们才能卖出好价钱!”

“你一个城里妹儿,跑来跟我们干农活,晒得一身黢黑,值吗?”村民蔡学志哈哈大笑,“你说不打农药我们就不打农药,总之,你帮我们村发展起这么多的产业,你说啥子我们都听你的!”

与村民一道埋头拔草的颜艳今年40岁,是合川区水利局派出的驻村干部,去年刚到村里上任时,她可吃了不少“闭门羹”。短短一年时间,她怎么就赢得了村民信任与支持?这其中有些什么窍门?

如何接地气——

“我要把自己当农民,才能与村民打成一片”

凤山村距合川城区53公里,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有12个社1118户3658人。因多山地,土壤质地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十年九旱,属市级贫困村。

去年8月6日,颜艳第一天来到凤山村入户走访就遭遇“闭门羹”——看着眼前这个长相俊俏、打扮时髦的城里姑娘,一上门竟信誓旦旦地说要改变村里落后面貌,大家纷纷向她投去质疑的目光,没说几句话就下了逐客令。

“我要把自己当农民,才能与村民打成一片。”颜艳驻村一周后回到城里,就干了两件让家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是剪掉了留了十多年的波浪长发,换成了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二是把化妆品、连衣裙、高跟鞋全部收起来,将草帽、筒靴和雨衣塞进了行李箱。

再次敲响村民家门时,一头短发、手提草帽、脚踩筒靴的颜艳,让村民大吃一惊:除了皮肤白皙之外,第一书记的这个装扮,俨然一个普通农妇。颜艳赶紧趁热打铁,一有时间就经常找人打趣聊天,和留守老人一起干农活,还向一位大姐学会了骑摩托车……

“我下乡的次数多了,皮肤晒黑了几个色号,终于和大家打成一片了。”颜艳说,消除了距离感后,村民们渐渐对她敞开了心扉:村里产业为何发展不起来?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什么?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仅仅花了1个月时间,颜艳就掌握了全村110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摸清了村里“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

熬了几个通宵,颜艳将入户收集的问题一一分类整理出来,并决定把急需解决的住房问题作为突破口,打响驻村服务群众的“第一枪”。

怎样聚人气——

“想要真正获得民心,首要解决村民吃穿住行!”

颜艳第一次来到因病致贫的单身汉王远富家时,被眼前的这栋土房惊呆了:房梁破旧不已、墙壁四处开裂、屋内凌乱不堪,似乎一阵大风就能把房子吹倒。再看屋前的坝子,杂草丛生,鸡屎满地,让人无处下脚。

听颜艳嘀咕着“这房子啷个住人呦”,王远富赶紧向她倒出一肚子苦水:“你看我这身体有病,不能出去赚钱,房子又是这个样子,怎么办?你们干部不能只来看一看,要帮我解决问题啊!”

颜艳来之前就对王远富有所了解,决定以建房来激发他的内生动力:“王大哥,你的房子被评为了D级危房,政府可以加紧为你建一栋房子。不过,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要求?我看你正常行动没问题,能不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搞好家里卫生、种点时令蔬菜等?”

王远富的脸顿时红了,当即拍起胸脯答应:“只要能住上新房子,我一定把家里搞得干干净净,换一种活法。”

颜艳没有食言,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通过争取政策补助和爱心捐款筹齐资金,安排人员在公路边上选好地址,为王远富建好一栋一室一厅、套内约25平方米的房子。王远富也没食言,搬进新家后突然变勤快了,不仅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房前屋后种的蔬菜地,也被他打整得像模像样。

自去年8月以来,颜艳已帮22户村民新建或改建了房子,目前还有10户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再过两三个月,全村32户危房将全部改造完毕。

颜艳的“第一枪”打响了,村干部赞许她“有魄力、能干事”。她也趁热打铁,向区水利局等单位争取资金887万元,新建了7.9公里公路、10.9公里便道、10口山坪塘,帮助93户村民将旱厕改为水厕,争取凤山通上天然气,并在村里开展了“庭院卫生大评比”等活动。

渐渐地,凤山村的面貌发生了改变,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跟着颜艳一起干,彻底摆脱凤山村的落后面貌。

怎么有底气——

“只有跳出凤山抓凤山,才能引来企业发展产业”

“俗话说,安居乐业。村里的一些基础问题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自然就足了!”颜艳说,她将驻村“第二枪”瞄准了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上。可是,对于一个位置偏远、基础薄弱的贫困村来说,引来企业投资兴业谈何容易。

她认为,如果仅仅盯着凤山村的传统产业,势必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必须跳出凤山抓凤山,才能吸引企业发展产业。

这一次,她将目光投向了市里正试点开展的“三变”改革:通过引进企业注资和争取上级资金的方式,筹集300万元成立村级专业合作社,并向一家龙头企业抛去了橄榄枝,希望该公司与凤山村及合作社三方一起探索“三变”改革。

这家名叫瑞高农业的公司不久就来村里签订了发展无花果产业的协议,并形成了“公司+农户(贫困户)+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1300亩无花果已栽种下去,一个无花果加工厂也顺利建成。

“无花果是个好产业,全身都是宝,当年种当年就有收成,三年就能丰产。”凤山村村支书杨菊容说,目前,一期400亩无花果开始盛产,预计年亩产量达1000斤、产值200万元。按照利益联结机制,村里的110户贫困户将获得分红5.5万元。

今年65岁的秦德生是名建卡贫困户,他的妻子因病常年瘫痪在床,老两口的生活全靠家中几亩薄地。“真是没想到,我一辈子没出远门打过工,如今却能在家门口的基地打长工。”秦德生对帮他找到这份工作的颜艳十分感激,“土地入股、分红、务工,我一年收入能有2万元左右收入。”

后来,颜艳又想方设法引进了几位业主,在村里发展了200亩花椒、200亩凤山水稻、100亩西瓜,帮助200多个村民就近就业。去年,200余名村民的务工收入就达55万元。

不仅如此,颜艳还想了两招来壮大凤山村的集体经济,打造脱贫攻坚的有力“引擎”。

第一招是组建了领航农机专业合作社,撬动社会资本带领贫困户增收,去年10月以来挖掘机和旋耕机的收入就达5万元。

第二招是启动凤山100千伏/安的光伏项目并网运行,去年6月以来,共发电61000度,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若全部补贴政策落地,这一项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5万元。

“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我们驻村才有底气!”颜艳说,她的驻村时间为两年,如今时间过半,还有很多事情未完成,还要想很多办法去克服困难,“总之一句话,凤山村不脱贫,我就不收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