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走中感悟初心,提升“四力”
重庆日报采访团队实地重走成渝铁路。这座丰碑,昭示着永恒的精神,传递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记录,去感受,去回望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通过这次采访,我深深地认识到,四力,不仅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是新闻生产内在规律的要求。

在重走中感悟初心,提升“四力”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7-15

重庆日报采访团队实地重走成渝铁路。   本版图片由首席记者 谢智强 记者 龙帆 摄

  匡丽娜

  彭瑜

  吴刚

  郭晓静

  申晓佳

  罗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成渝铁路建成通车67年之际,重庆日报派出文字和摄影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队,挖掘史料,采访亲历者,实地重走成渝铁路,真实还原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采访中,我们禁不住被那些遥远的人和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逐渐明白,成渝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这座丰碑,昭示着永恒的精神,传递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记录,去感受,去回望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一次精神的洗礼

  “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你们啷个还这么感兴趣哟!”6月中旬的一天,内江市翔龙路53号,曾参与成渝铁路筑路、91岁的陈绍武接受我们采访时问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重走成渝铁路呢?成渝铁路在短短两年时间建成,究竟有何“法宝”?对于这些问题,最开始我们只是一知半解。随着采访慢慢深入,我们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正如陈绍武所言:“成渝铁路就是一所学校,我从一个小铁匠成长为一名技术工。”

  事实上,这所“学校”不仅仅交给筑路民工知识和技术。在内江市梅家山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里,工作人员指着一张文工队的老照片告诉我们,寒风呼啸的冬天,有时候,文工队员30多人挤一辆卡车,坐在道具和行李上一路颠簸到演出地点,“他们给民工们带去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在筑路过程中,更有许多干部率先垂范:给病号送药、送水、送饭,抬病号到医院;平时与民工一起劳动,冬天还带头挖稀泥……让民工们由衷地感到温暖和感动。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共产党修路是为了人民,共产党办事也是为了人民。即使在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民工们依然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他们充分体会到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

  采访结束,我们感到这次“重走”是对我们每一个报道成员精神的洗礼,是一次最好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把筑路历史记录下来,是为更多前行的人“壮骨补钙”。

  感恩每一寸前行的道路

  “一杆大旗风里雨里飘、一声号子震天动地响、千里成渝线摆开新战场……”走进内江市梅山公园广场,仰望高高耸立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我脑海里浮现起10万民工在巴山蜀水战天斗地的场景。

  九龙坡站工地上,一股土匪袭来,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迎面还击,打退土匪,保护了民工。一手拿镐一手执枪,开山挖岭、修建桥梁的劳动大军就这样战斗在高山峡谷之间。

  柏树坳隧道里,我仿佛看到了被锤子砸伤了手的民工在咬牙坚持;一个个被放炮的浓烟熏倒的民工,爬起来又继续苦干;站在硫磺浸泡的积水里,民工们即便双脚腐烂,却忍着痛苦一直拼搏。

  现在,开挖一条隧道、修建一座桥梁、打通一段道路,真可谓是“小菜一碟”。但69年前,在没设备、缺工具的情况下,修建成渝铁路就是一场生死考验,既需要精神,也需要智慧。

  踏平坎坷成大道。505公里成渝铁路就是10万民工用青春、热血、汗水,甚至生命浇铸成的。它就是一座丰碑,不只是建筑在梅山公园广场,也横亘在巴渝大地,更屹立在四川重庆两地人民心中。

  我们重走成渝铁路,重温那些挥洒热血的故事,我们应感恩每一位修路英雄,感恩每一寸前行的道路,更要发扬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去开辟越来越宽广的道路。

  “四力”的生动一课

  如何当好一名记者?这次重走成渝铁路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名新闻战线的老前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前辈名叫孙贻荪,已87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提起当年修建成渝铁路的大事小事,总能讲得一清二楚。他的好记心,主要源于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几十年来不间断地观察、思考和记录。

  孙贻荪出生浙江书香世家,重庆解放1个多月后,他从浙江来到重庆,就读于二野军大。成渝铁路开工当天,他就随大部队开赴铁路建设一线,担任参谋一职,主要从事文字工作。此后,他被调往朝鲜战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退伍后,他担任了30多年自贡市作协主席一职,著作颇丰。

  火热的一线,转战南北,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解放前,成渝铁路陆续修了40多年,始终未能建成,新中国两年即建成,为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孙贻荪查阅海量资料,访谈数百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严格地讲,孙贻荪只是有记者从业经历,更长的时间从事的是文学创作。作为一名职业记者,就更应该在“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上狠下功夫。不勤跑,哪儿来的新闻线索?没有眼力,再好的题材也是一晃而过,发现不了价值。不动脑筋,稿子就没有深度和观点,在新媒体时代更是注定要被淘汰。没有笔力,稿子就是流水账,故事性不强,怎么能吸引读者?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深地认识到,四力,不仅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是新闻生产内在规律的要求。

  感受当年严谨的作风

  重走成渝铁路,不论是采访当年亲历者,还是查阅史料,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铁路建设者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85岁的熊名珍老人当年的工作是将钢制垫板周边多余的钢材修整整齐。这样简单枯燥又重复的工作,所有女工夜以继日、全情投入,没人喊苦喊累。

  考虑到四川盆地多雨,苏联专家经过思量后提出,将铁路的隧道桥梁和涵洞全都铺上防水层,这个设计细节让成渝铁路的桥梁使用寿命,从50年增加到200年。

  出版于1953年12月的《成渝铁路工程总结》通过铺轨工程、站场设备、桥涵工程、线路及防护工程等章节总结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得与失。本以为这是一本总结成绩的书,没想到,当时的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书中用不少篇幅总结了成渝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教训。

  书中提到,成渝铁路施工时尚无设计的规定,一面施工、一面设计,所以技术文件的审查、施工规定的拟定、工程质量的审查、材料器具的申请未建立完善的制度,而制度不健全是一切工作紊乱的根源。

  书中还提到,完成任务不算账的作风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今后必须逐步加强计划管理和认真执行经济核算制,使国家资金能够合理运用……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知错能改……采访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当年的严谨作风就是把认真仔细的态度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

  直到今天,铁路建设者的严谨作风仍激励和教育我们,认真做好自己岗位上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把份内之事做精做细,做出成绩、做得精彩。

  在重走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假设,你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士,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你会愿意辞去这份工作,到相对更偏僻、条件更差的地方去支援建设吗?

  放在今天,许多人可能会直接拒绝,或犹豫许久。但1952年,24岁就当上列车长的顾宝庆,果断选择离开上海,到大西南支援成渝铁路建设。

  他一来就是67年,在重庆安家落户。你也许会问,是什么让顾宝庆坚持了这么久?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我们也问了老人。老人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他一直都有对党的坚定信仰。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在重走中,感触最深的地方。

  这种信仰,也体现为对党、对新中国的热爱。

  在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85岁的杨荣富老人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讲成渝铁路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新中国的伟大。

  在荣昌区,98岁的罗志云老人小心地捧出一个铁皮盒子,里面装着他在铁路工作中获得的所有奖章、荣誉证书。他告诉我们,新中国给了他荣誉,让他找到了价值。

  类似的例子,在重走中,还有很多。通过这次报道,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更深深感受到成渝铁路这座精神丰碑的份量。希望这种力量,也能通过我们的报道传达给更多人。

  写得不够好,那是跑得不够勤

  重庆日报“重走”栏目进入第五个年头。作为第一次参加该栏目的“新兵”,出发前,我一直在揣摩:为什么栏目起名“重走”,不是“访问”抑或“追忆”?

  事实上,重走成渝铁路着实不易。初夏的阴沉天气,坐在没有空调的绿皮火车上,闷热难当;在南站经历了暴晒,又在峰高铺经历了滂沱大雨,在荣昌还被草木中钻出的小虫“围攻”;更让人急上火的是,在铁路建成67年后,不少亲历者、见证人已辞世,很难通过采访,获得一手素材……

  但也幸亏有了“走”,让我们掌握到了大量鲜活素材。在绿皮车车厢里,几乎每位乘客都有关于坐这条线路列车的故事;如果耐心寻访,仍能在车站附近找到当年的修建者,听他们讲筑路往事;在九龙坡码头,当年转运机车头的工人已离世,但在还未完全拆除的绞车码头上下走两遍,估量江水与坡顶的垂直高度,仍能感受到当年主要靠人力转运物资的艰辛……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通过重走成渝铁路,我深深地体会到:写得不够好,那是跑得不够勤——没有身临其境地采访,写出的东西只能是资料的堆积、史书的搬运。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其中“脚力”是基础。在通讯更加发达的今天,更需要新闻工作者靠着勤快的双脚深入基层,通过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笔力”,写出反映时代风尚、具有时代个性的鲜活作品,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负时代的重托,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在重走中感悟初心,提升“四力”

2019-07-15 09:21:25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日报采访团队实地重走成渝铁路。   本版图片由首席记者 谢智强 记者 龙帆 摄

  匡丽娜

  彭瑜

  吴刚

  郭晓静

  申晓佳

  罗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成渝铁路建成通车67年之际,重庆日报派出文字和摄影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队,挖掘史料,采访亲历者,实地重走成渝铁路,真实还原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采访中,我们禁不住被那些遥远的人和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逐渐明白,成渝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这座丰碑,昭示着永恒的精神,传递着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记录,去感受,去回望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一次精神的洗礼

  “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你们啷个还这么感兴趣哟!”6月中旬的一天,内江市翔龙路53号,曾参与成渝铁路筑路、91岁的陈绍武接受我们采访时问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重走成渝铁路呢?成渝铁路在短短两年时间建成,究竟有何“法宝”?对于这些问题,最开始我们只是一知半解。随着采访慢慢深入,我们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正如陈绍武所言:“成渝铁路就是一所学校,我从一个小铁匠成长为一名技术工。”

  事实上,这所“学校”不仅仅交给筑路民工知识和技术。在内江市梅家山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里,工作人员指着一张文工队的老照片告诉我们,寒风呼啸的冬天,有时候,文工队员30多人挤一辆卡车,坐在道具和行李上一路颠簸到演出地点,“他们给民工们带去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在筑路过程中,更有许多干部率先垂范:给病号送药、送水、送饭,抬病号到医院;平时与民工一起劳动,冬天还带头挖稀泥……让民工们由衷地感到温暖和感动。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共产党修路是为了人民,共产党办事也是为了人民。即使在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民工们依然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他们充分体会到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

  采访结束,我们感到这次“重走”是对我们每一个报道成员精神的洗礼,是一次最好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把筑路历史记录下来,是为更多前行的人“壮骨补钙”。

  感恩每一寸前行的道路

  “一杆大旗风里雨里飘、一声号子震天动地响、千里成渝线摆开新战场……”走进内江市梅山公园广场,仰望高高耸立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我脑海里浮现起10万民工在巴山蜀水战天斗地的场景。

  九龙坡站工地上,一股土匪袭来,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迎面还击,打退土匪,保护了民工。一手拿镐一手执枪,开山挖岭、修建桥梁的劳动大军就这样战斗在高山峡谷之间。

  柏树坳隧道里,我仿佛看到了被锤子砸伤了手的民工在咬牙坚持;一个个被放炮的浓烟熏倒的民工,爬起来又继续苦干;站在硫磺浸泡的积水里,民工们即便双脚腐烂,却忍着痛苦一直拼搏。

  现在,开挖一条隧道、修建一座桥梁、打通一段道路,真可谓是“小菜一碟”。但69年前,在没设备、缺工具的情况下,修建成渝铁路就是一场生死考验,既需要精神,也需要智慧。

  踏平坎坷成大道。505公里成渝铁路就是10万民工用青春、热血、汗水,甚至生命浇铸成的。它就是一座丰碑,不只是建筑在梅山公园广场,也横亘在巴渝大地,更屹立在四川重庆两地人民心中。

  我们重走成渝铁路,重温那些挥洒热血的故事,我们应感恩每一位修路英雄,感恩每一寸前行的道路,更要发扬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去开辟越来越宽广的道路。

  “四力”的生动一课

  如何当好一名记者?这次重走成渝铁路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名新闻战线的老前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前辈名叫孙贻荪,已87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提起当年修建成渝铁路的大事小事,总能讲得一清二楚。他的好记心,主要源于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几十年来不间断地观察、思考和记录。

  孙贻荪出生浙江书香世家,重庆解放1个多月后,他从浙江来到重庆,就读于二野军大。成渝铁路开工当天,他就随大部队开赴铁路建设一线,担任参谋一职,主要从事文字工作。此后,他被调往朝鲜战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退伍后,他担任了30多年自贡市作协主席一职,著作颇丰。

  火热的一线,转战南北,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解放前,成渝铁路陆续修了40多年,始终未能建成,新中国两年即建成,为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孙贻荪查阅海量资料,访谈数百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严格地讲,孙贻荪只是有记者从业经历,更长的时间从事的是文学创作。作为一名职业记者,就更应该在“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上狠下功夫。不勤跑,哪儿来的新闻线索?没有眼力,再好的题材也是一晃而过,发现不了价值。不动脑筋,稿子就没有深度和观点,在新媒体时代更是注定要被淘汰。没有笔力,稿子就是流水账,故事性不强,怎么能吸引读者?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深地认识到,四力,不仅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是新闻生产内在规律的要求。

  感受当年严谨的作风

  重走成渝铁路,不论是采访当年亲历者,还是查阅史料,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铁路建设者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85岁的熊名珍老人当年的工作是将钢制垫板周边多余的钢材修整整齐。这样简单枯燥又重复的工作,所有女工夜以继日、全情投入,没人喊苦喊累。

  考虑到四川盆地多雨,苏联专家经过思量后提出,将铁路的隧道桥梁和涵洞全都铺上防水层,这个设计细节让成渝铁路的桥梁使用寿命,从50年增加到200年。

  出版于1953年12月的《成渝铁路工程总结》通过铺轨工程、站场设备、桥涵工程、线路及防护工程等章节总结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得与失。本以为这是一本总结成绩的书,没想到,当时的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书中用不少篇幅总结了成渝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教训。

  书中提到,成渝铁路施工时尚无设计的规定,一面施工、一面设计,所以技术文件的审查、施工规定的拟定、工程质量的审查、材料器具的申请未建立完善的制度,而制度不健全是一切工作紊乱的根源。

  书中还提到,完成任务不算账的作风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今后必须逐步加强计划管理和认真执行经济核算制,使国家资金能够合理运用……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知错能改……采访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当年的严谨作风就是把认真仔细的态度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

  直到今天,铁路建设者的严谨作风仍激励和教育我们,认真做好自己岗位上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把份内之事做精做细,做出成绩、做得精彩。

  在重走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假设,你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士,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你会愿意辞去这份工作,到相对更偏僻、条件更差的地方去支援建设吗?

  放在今天,许多人可能会直接拒绝,或犹豫许久。但1952年,24岁就当上列车长的顾宝庆,果断选择离开上海,到大西南支援成渝铁路建设。

  他一来就是67年,在重庆安家落户。你也许会问,是什么让顾宝庆坚持了这么久?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我们也问了老人。老人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他一直都有对党的坚定信仰。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在重走中,感触最深的地方。

  这种信仰,也体现为对党、对新中国的热爱。

  在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85岁的杨荣富老人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讲成渝铁路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新中国的伟大。

  在荣昌区,98岁的罗志云老人小心地捧出一个铁皮盒子,里面装着他在铁路工作中获得的所有奖章、荣誉证书。他告诉我们,新中国给了他荣誉,让他找到了价值。

  类似的例子,在重走中,还有很多。通过这次报道,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更深深感受到成渝铁路这座精神丰碑的份量。希望这种力量,也能通过我们的报道传达给更多人。

  写得不够好,那是跑得不够勤

  重庆日报“重走”栏目进入第五个年头。作为第一次参加该栏目的“新兵”,出发前,我一直在揣摩:为什么栏目起名“重走”,不是“访问”抑或“追忆”?

  事实上,重走成渝铁路着实不易。初夏的阴沉天气,坐在没有空调的绿皮火车上,闷热难当;在南站经历了暴晒,又在峰高铺经历了滂沱大雨,在荣昌还被草木中钻出的小虫“围攻”;更让人急上火的是,在铁路建成67年后,不少亲历者、见证人已辞世,很难通过采访,获得一手素材……

  但也幸亏有了“走”,让我们掌握到了大量鲜活素材。在绿皮车车厢里,几乎每位乘客都有关于坐这条线路列车的故事;如果耐心寻访,仍能在车站附近找到当年的修建者,听他们讲筑路往事;在九龙坡码头,当年转运机车头的工人已离世,但在还未完全拆除的绞车码头上下走两遍,估量江水与坡顶的垂直高度,仍能感受到当年主要靠人力转运物资的艰辛……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通过重走成渝铁路,我深深地体会到:写得不够好,那是跑得不够勤——没有身临其境地采访,写出的东西只能是资料的堆积、史书的搬运。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其中“脚力”是基础。在通讯更加发达的今天,更需要新闻工作者靠着勤快的双脚深入基层,通过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笔力”,写出反映时代风尚、具有时代个性的鲜活作品,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负时代的重托,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