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红军洞”虽已人去洞空 但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永远回荡
今(1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重庆市采访活动首站来到綦江,近百名记者共同追寻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感悟军民鱼水情。

再走长征路|“红军洞”虽已人去洞空 但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永远回荡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15

近百名记者走进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近百名记者走进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5日22时31分讯(记者 伊永军)在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十社漆树坪,有一个面积不到10平米的天然崖洞,外表毫不起眼,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洞。它有什么来历?对红军长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今(1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重庆市采访活动首站来到綦江,近百名记者共同追寻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感悟军民鱼水情。

媒体记者探访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媒体记者探访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今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记者走进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沿着一段狭窄陡峭的乡村小道步行约10分钟,来到一处半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3米多高的茅草棚,进到里面,是一个占地不到10平方米的天然崖洞,该洞由三块大石头组合而成,中间一块大石上写有“红军洞”三个字。

据介绍,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一师卫生队在当时的石壕李汉坝漆树坪农民李树清家宿营。次日,卫生队撤走时,留下四名江西籍红军重伤员,委托李树清帮助护理养伤。李树清为躲避军阀部队搜查,将伤员转移到屋后半山坡的油岗咀岩洞隐蔽。

“红军洞”里的字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红军洞”里的字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被修缮后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被修缮后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此后,李树清一家人轮流送饭,并找草药为伤员敷治伤口。当时正值严冬,李树清还专门买来一种不会产生很大烟雾的木炭为伤员烤火取暖,以免暴露。

同年2至3月,其中两名红军战士因伤势过重,相继牺牲,李树清和农民唐明兴将他们的遗体掩埋于洞外;剩下的两名红军战士,一名伤好后于当年4月离开,去追赶大部队;一名伤好后在李树清家帮忙干活,两年后,在打通镇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抓走,从此杳无音讯。

为了纪念当年在这里牺牲和养伤的红军战士,当地的百姓把“油岗咀岩洞”改名为“红军洞”。

“红军洞”简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红军洞”简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如今,80多年过去了,当年救助红军伤员的李树清已不在人世。据他的孙子李克春介绍,他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红军长征到石壕的故事,很受鼓舞。如今,李克春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像当年他的爷爷和父亲一样,他也会把红军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不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来这里参观的别人家的孩子。他说,这就叫传承。

李克春的家离“红军洞”300多米,他俨然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另一个家,精心呵护。每年,李克春都会不定期地对红军洞进行清扫、维护。他说,这是历史的见证,他要把红军的故事和长征精神一代代地传下去。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再走长征路|“红军洞”虽已人去洞空 但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永远回荡

2019-07-15 22:42:00 来源:

近百名记者走进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近百名记者走进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5日22时31分讯(记者 伊永军)在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十社漆树坪,有一个面积不到10平米的天然崖洞,外表毫不起眼,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洞。它有什么来历?对红军长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今(1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重庆市采访活动首站来到綦江,近百名记者共同追寻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感悟军民鱼水情。

媒体记者探访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媒体记者探访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今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记者走进重庆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沿着一段狭窄陡峭的乡村小道步行约10分钟,来到一处半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3米多高的茅草棚,进到里面,是一个占地不到10平方米的天然崖洞,该洞由三块大石头组合而成,中间一块大石上写有“红军洞”三个字。

据介绍,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一师卫生队在当时的石壕李汉坝漆树坪农民李树清家宿营。次日,卫生队撤走时,留下四名江西籍红军重伤员,委托李树清帮助护理养伤。李树清为躲避军阀部队搜查,将伤员转移到屋后半山坡的油岗咀岩洞隐蔽。

“红军洞”里的字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红军洞”里的字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被修缮后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被修缮后的“红军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此后,李树清一家人轮流送饭,并找草药为伤员敷治伤口。当时正值严冬,李树清还专门买来一种不会产生很大烟雾的木炭为伤员烤火取暖,以免暴露。

同年2至3月,其中两名红军战士因伤势过重,相继牺牲,李树清和农民唐明兴将他们的遗体掩埋于洞外;剩下的两名红军战士,一名伤好后于当年4月离开,去追赶大部队;一名伤好后在李树清家帮忙干活,两年后,在打通镇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抓走,从此杳无音讯。

为了纪念当年在这里牺牲和养伤的红军战士,当地的百姓把“油岗咀岩洞”改名为“红军洞”。

“红军洞”简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jpg

“红军洞”简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如今,80多年过去了,当年救助红军伤员的李树清已不在人世。据他的孙子李克春介绍,他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红军长征到石壕的故事,很受鼓舞。如今,李克春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像当年他的爷爷和父亲一样,他也会把红军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不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来这里参观的别人家的孩子。他说,这就叫传承。

李克春的家离“红军洞”300多米,他俨然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另一个家,精心呵护。每年,李克春都会不定期地对红军洞进行清扫、维护。他说,这是历史的见证,他要把红军的故事和长征精神一代代地传下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