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热心做“细小的事” 捐出17万元帮助26名贫困生

老党员热心做“细小的事” 捐出17万元帮助26名贫困生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19-07-22

▲年轻时的蒲良培

▲年轻时的蒲良培在机场上

▲蒲爷爷和袁雄渝

蒲老作报告

昨日,梁平区18岁的高考生袁雄渝从有关方面查询到,他已经被中山大学录取。他高兴对记者说:“非常感谢蒲爷爷的帮助!”

88岁的梁平区军休中心退休干部蒲良培,党龄65年,年轻时英勇立战功,退休后热心做“细小的事”,省吃俭用拿出17万余元先后资助26名贫困学生,袁雄渝就是其中一个。

记者采访发现,蒲良培老人热心做“细小的事”,一点也不细小,他在帮助贫困学生改变命运的同时,也给许多年轻人树立了“初心和使命”的榜样。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文 受访者供图

“保家卫国,怕死就不来当兵了”

“党和国家对我的照顾已经很好了,我怎么还能再去添麻烦嘛。在我看来,好日子都是共产党给的。”7月19日,蒲老这句话,也勾起了老人的回忆。

1931年,蒲老出生在四川西充一个贫苦人家。他记得,10岁左右,国民党在乡里抓壮丁。“一提起抓壮丁,大家心里那个怕呀,到处去躲,一躲就是躲几天。”蒲老说,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贫苦人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因为思想进步、踏实肯干,当年蒲老成为乡里的民兵干事。

1950年底,蒲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人问他:“去朝鲜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哟,怕不怕?”意气风发的他回答:“保家卫国,怕死就不来当兵了!”

最终,蒲老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编入志愿军某部直属炮兵第9团三营电话班。

“为什么要主动参军?”接受采访时,蒲老坚定地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经过半年军事训练,次年春天,蒲老和战友们一起走上了朝鲜战场。枪林弹雨中,他没有丝毫退缩。在执行运输任务中,他创新挖坑洞办法,提高了运输效率,获得部队嘉奖。

“工作中保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1952年10月的一次任务,让蒲老至今难以忘怀。当时,敌人多次对志愿军驻扎的高地发起轰炸,师指挥所电话线也被炸断了。蒲老和战友接到命令,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讯。

“我抱起电话机就出发,和组长一起沿着电话线路,飞快往前冲。”蒲老说,一路上,为了不让电话机受到损坏,他将其紧紧抱在胸前。冲到河边,一阵猛烈炮火袭来,他急忙跳进一个弹坑,炮弹就在三四米开外炸开。“一瞬间,我什么也听不见了,只看到飞石、尘土向我砸来。顾不得疼痛,我和组长马上冲到对岸,来到敌人炮火封锁最严密的地方,照明弹一直把大地照得通亮,我们也无处隐蔽。当时,真的顾不得那么多,我们冲进封锁区,经过多次寻找,终于找到了断线,师指挥所的电话终于接通了。从中断到抢通,我们只用了半小时。后来,在转战东海远山反登陆作战途中,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蒲老记得,他在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工作中保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同志,完成党交给我的艰巨任务……”1953年10月,回国后的蒲良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蒲老说。

接受采访的蒲老,特意在胸前挂上各种军功章。“我获得过集体三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蒲老说。

1954年,蒲老在炮兵某部军事教导营学习期间,因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荣立个人三等功。

同年,因为表现优异,蒲老被选中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继续献身国防事业。

后来,因为战场上受伤留下的后遗症和其他病痛,蒲老拔掉了6颗牙齿,右肺也切除一叶后,再无法完成飞行任务。1970年,组织安排蒲良培退休,他带着遗憾离开了部队。因为曾在空军驻梁平某部服役,蒲老被地方政府安置到梁平区军休中心。

梁平区军休中心主任袁卫国说,在梁平军休中心工作多年,蒲老一直参加“手牵手看战友”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常常走进学校、社区和部队,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要努力奋斗。

“这些钱都是蒲爷爷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

今年高考,梁平区18岁男孩袁雄渝取得629分好成绩。分数公布后,他毫不犹豫填报了中山大学。

7月19日,记者获悉,现在,袁雄渝正等待着录取消息,满心期待着步入人生中另一理想殿堂。

去年,袁雄渝内心特别焦灼。“虽然我不担心高考,但是担心家里不能负担我上大学。”袁雄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家庭条件本来还算小康,父母都是养殖户,但因为猪瘟导致养殖亏损,家里经济周转出现问题。他查询相关招生录取资料发现,去中山大学就读,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就是7000多元,“我们家确实很难再拿出这一笔钱了”。

袁雄渝的烦恼,因为遇见蒲良培老人而改写。去年10月,同学们给袁雄渝带来一个好消息:有位老人愿意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你可以提交申请。

袁雄渝记得,申请提交后不久,就有专人负责让他和资助人蒲爷爷见了面。

第一眼见到蒲爷爷,袁雄渝就对老人格外佩服。他说:“蒲爷爷虽然年纪大,但特别硬朗。”

当天聊天时,蒲爷爷的一句话,更是让袁雄渝震撼:“这5万元不是助学贷款,不需要你还,你学有所成回报社会就好。”

记者查询双方于去年10月25日签署的捐资助学确认书发现,蒲良培老人认捐5万元现金,供袁雄渝上本科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袁雄渝说,在和蒲爷爷几个小时的谈话时间里,他得知了老人这样做的初衷。“原来,这些钱都是蒲爷爷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他把自己的退休工资用来资助别人,就连家里的家具也很少换过。除我之外,他还资助过很多人。”袁雄渝说,除了感恩,更对蒲爷爷表示崇敬。

“即使老了,也要为党、为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梁平区军休中心主任袁卫国告诉记者,2014年,蒲老得知一名贫困学生考上大学却无法交学费,主动拿出两万元,帮这名学生圆了梦。去年5月,蒲老又拿出10万元,打算全部捐给梁平区慈善会,用作善款。

“还是慈善会的工作人员通知,我们才知道情况。”袁卫国说,接到消息,他马上联系老人,打算劝说一下,“毕竟,蒲老岁数大了,又没有子女,如果把钱全部捐了,后面的生活怎么办。”

袁卫国介绍,大家再三劝说,老人还是拿出5万元捐给了慈善会。另外5万元,后来也用于帮助袁雄渝上大学。

据梁平区军休中心统计,自1970年病退回到梁平后,蒲良培退休不褪色,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名,累计捐助17万余元。

“我现在身体好好的,少吃点、少穿点不碍事的,把钱捐给贫困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国家。”7月14日,记者在市委党校见到了正在准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的蒲老,问起捐出所有积蓄的原因,他这样回答。

“积蓄全部捐出来,担不担心以后的生活?”记者问他。

对于这个问题,蒲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而讲起了那笔10万元钱。他说,那钱本是用来给老伴治病的,后来,老伴去世了,钱就剩了下来。他缓缓说道:“其实根本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我每个月还有退休工资。”

蒲老表示,退休后,党和国家给了他不错的退休待遇,作为一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一直特别感恩。“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即使老了,做不了什么大事,也要为党、为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他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但自己遇到事情,却甚少向组织和别人开口”

记者了解到,蒲老所说的“细小的事”,除了捐资助学,还有这些:

一次,蒲老看到一则新闻:一支地质队三分之二的人决心过世后把遗体捐给国家。他说:“看了之后觉得很震撼,其实,我也可以这么做,如果我的遗体可以为医学事业研究做出贡献,也是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2017年1月,蒲良培来到梁平区红十字会,在重庆市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表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愿意在自己过世后把遗体捐赠出来。

蒲老现在的老伴邹惠斌告诉记者,丈夫捐资助学、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这些事,她都知道,也非常支持。在她看来,蒲老作为老党员,在思想上大公无私,非常热情地帮助别人。可他自己遇到难事,却甚少向组织和别人开口。

蒲老认为,不给组织和别人添麻烦,也是“为党、为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蒲老对他人慷慨,对自己却有点抠门。”袁卫国透露,在蒲老以前的家中,很难看到一件新式家具,全是用了十几年以上的旧家具。前不久,蒲老添置了一个新沙发,“这可能是他家最新的家具”。

去年,蒲老因为生病,想到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做手术,但网上挂号一直没成功,不得已才求助军休中心。“考虑到蒲老年近九旬,我提出用车送他去,他再三拒绝。我们一再坚持,他才勉强答应。”袁卫国说,整个治疗过程中,蒲老没向中心再提任何要求。做完手术出院,蒲老也没有通知中心,悄悄坐火车回了梁平。

记者手记

“细小的事”丝毫不小

退休不褪色!这5个字,概括了退休后的蒲老一直履行着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体到蒲良培而言,年轻时,初心和使命,是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为党和人民立战功、干大事;临老时,是为党和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省吃俭用拿出17万余元,先后资助26名贫困学生,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不麻烦党和组织……在记者看来,这些“细小的事”,丝毫不小,像蒲老胸前的党员徽章和军功章一样,在阳光下,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光芒,也照亮了受到资助学生的人生道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老党员热心做“细小的事” 捐出17万元帮助26名贫困生

2019-07-22 09:13:13 来源: 0 条评论

▲年轻时的蒲良培

▲年轻时的蒲良培在机场上

▲蒲爷爷和袁雄渝

蒲老作报告

昨日,梁平区18岁的高考生袁雄渝从有关方面查询到,他已经被中山大学录取。他高兴对记者说:“非常感谢蒲爷爷的帮助!”

88岁的梁平区军休中心退休干部蒲良培,党龄65年,年轻时英勇立战功,退休后热心做“细小的事”,省吃俭用拿出17万余元先后资助26名贫困学生,袁雄渝就是其中一个。

记者采访发现,蒲良培老人热心做“细小的事”,一点也不细小,他在帮助贫困学生改变命运的同时,也给许多年轻人树立了“初心和使命”的榜样。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文 受访者供图

“保家卫国,怕死就不来当兵了”

“党和国家对我的照顾已经很好了,我怎么还能再去添麻烦嘛。在我看来,好日子都是共产党给的。”7月19日,蒲老这句话,也勾起了老人的回忆。

1931年,蒲老出生在四川西充一个贫苦人家。他记得,10岁左右,国民党在乡里抓壮丁。“一提起抓壮丁,大家心里那个怕呀,到处去躲,一躲就是躲几天。”蒲老说,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贫苦人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因为思想进步、踏实肯干,当年蒲老成为乡里的民兵干事。

1950年底,蒲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人问他:“去朝鲜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哟,怕不怕?”意气风发的他回答:“保家卫国,怕死就不来当兵了!”

最终,蒲老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编入志愿军某部直属炮兵第9团三营电话班。

“为什么要主动参军?”接受采访时,蒲老坚定地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经过半年军事训练,次年春天,蒲老和战友们一起走上了朝鲜战场。枪林弹雨中,他没有丝毫退缩。在执行运输任务中,他创新挖坑洞办法,提高了运输效率,获得部队嘉奖。

“工作中保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1952年10月的一次任务,让蒲老至今难以忘怀。当时,敌人多次对志愿军驻扎的高地发起轰炸,师指挥所电话线也被炸断了。蒲老和战友接到命令,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讯。

“我抱起电话机就出发,和组长一起沿着电话线路,飞快往前冲。”蒲老说,一路上,为了不让电话机受到损坏,他将其紧紧抱在胸前。冲到河边,一阵猛烈炮火袭来,他急忙跳进一个弹坑,炮弹就在三四米开外炸开。“一瞬间,我什么也听不见了,只看到飞石、尘土向我砸来。顾不得疼痛,我和组长马上冲到对岸,来到敌人炮火封锁最严密的地方,照明弹一直把大地照得通亮,我们也无处隐蔽。当时,真的顾不得那么多,我们冲进封锁区,经过多次寻找,终于找到了断线,师指挥所的电话终于接通了。从中断到抢通,我们只用了半小时。后来,在转战东海远山反登陆作战途中,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蒲老记得,他在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工作中保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同志,完成党交给我的艰巨任务……”1953年10月,回国后的蒲良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蒲老说。

接受采访的蒲老,特意在胸前挂上各种军功章。“我获得过集体三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蒲老说。

1954年,蒲老在炮兵某部军事教导营学习期间,因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荣立个人三等功。

同年,因为表现优异,蒲老被选中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继续献身国防事业。

后来,因为战场上受伤留下的后遗症和其他病痛,蒲老拔掉了6颗牙齿,右肺也切除一叶后,再无法完成飞行任务。1970年,组织安排蒲良培退休,他带着遗憾离开了部队。因为曾在空军驻梁平某部服役,蒲老被地方政府安置到梁平区军休中心。

梁平区军休中心主任袁卫国说,在梁平军休中心工作多年,蒲老一直参加“手牵手看战友”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常常走进学校、社区和部队,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要努力奋斗。

“这些钱都是蒲爷爷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

今年高考,梁平区18岁男孩袁雄渝取得629分好成绩。分数公布后,他毫不犹豫填报了中山大学。

7月19日,记者获悉,现在,袁雄渝正等待着录取消息,满心期待着步入人生中另一理想殿堂。

去年,袁雄渝内心特别焦灼。“虽然我不担心高考,但是担心家里不能负担我上大学。”袁雄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家庭条件本来还算小康,父母都是养殖户,但因为猪瘟导致养殖亏损,家里经济周转出现问题。他查询相关招生录取资料发现,去中山大学就读,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就是7000多元,“我们家确实很难再拿出这一笔钱了”。

袁雄渝的烦恼,因为遇见蒲良培老人而改写。去年10月,同学们给袁雄渝带来一个好消息:有位老人愿意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你可以提交申请。

袁雄渝记得,申请提交后不久,就有专人负责让他和资助人蒲爷爷见了面。

第一眼见到蒲爷爷,袁雄渝就对老人格外佩服。他说:“蒲爷爷虽然年纪大,但特别硬朗。”

当天聊天时,蒲爷爷的一句话,更是让袁雄渝震撼:“这5万元不是助学贷款,不需要你还,你学有所成回报社会就好。”

记者查询双方于去年10月25日签署的捐资助学确认书发现,蒲良培老人认捐5万元现金,供袁雄渝上本科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

袁雄渝说,在和蒲爷爷几个小时的谈话时间里,他得知了老人这样做的初衷。“原来,这些钱都是蒲爷爷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他把自己的退休工资用来资助别人,就连家里的家具也很少换过。除我之外,他还资助过很多人。”袁雄渝说,除了感恩,更对蒲爷爷表示崇敬。

“即使老了,也要为党、为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梁平区军休中心主任袁卫国告诉记者,2014年,蒲老得知一名贫困学生考上大学却无法交学费,主动拿出两万元,帮这名学生圆了梦。去年5月,蒲老又拿出10万元,打算全部捐给梁平区慈善会,用作善款。

“还是慈善会的工作人员通知,我们才知道情况。”袁卫国说,接到消息,他马上联系老人,打算劝说一下,“毕竟,蒲老岁数大了,又没有子女,如果把钱全部捐了,后面的生活怎么办。”

袁卫国介绍,大家再三劝说,老人还是拿出5万元捐给了慈善会。另外5万元,后来也用于帮助袁雄渝上大学。

据梁平区军休中心统计,自1970年病退回到梁平后,蒲良培退休不褪色,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名,累计捐助17万余元。

“我现在身体好好的,少吃点、少穿点不碍事的,把钱捐给贫困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国家。”7月14日,记者在市委党校见到了正在准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的蒲老,问起捐出所有积蓄的原因,他这样回答。

“积蓄全部捐出来,担不担心以后的生活?”记者问他。

对于这个问题,蒲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而讲起了那笔10万元钱。他说,那钱本是用来给老伴治病的,后来,老伴去世了,钱就剩了下来。他缓缓说道:“其实根本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我每个月还有退休工资。”

蒲老表示,退休后,党和国家给了他不错的退休待遇,作为一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一直特别感恩。“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即使老了,做不了什么大事,也要为党、为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他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但自己遇到事情,却甚少向组织和别人开口”

记者了解到,蒲老所说的“细小的事”,除了捐资助学,还有这些:

一次,蒲老看到一则新闻:一支地质队三分之二的人决心过世后把遗体捐给国家。他说:“看了之后觉得很震撼,其实,我也可以这么做,如果我的遗体可以为医学事业研究做出贡献,也是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2017年1月,蒲良培来到梁平区红十字会,在重庆市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表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愿意在自己过世后把遗体捐赠出来。

蒲老现在的老伴邹惠斌告诉记者,丈夫捐资助学、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这些事,她都知道,也非常支持。在她看来,蒲老作为老党员,在思想上大公无私,非常热情地帮助别人。可他自己遇到难事,却甚少向组织和别人开口。

蒲老认为,不给组织和别人添麻烦,也是“为党、为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蒲老对他人慷慨,对自己却有点抠门。”袁卫国透露,在蒲老以前的家中,很难看到一件新式家具,全是用了十几年以上的旧家具。前不久,蒲老添置了一个新沙发,“这可能是他家最新的家具”。

去年,蒲老因为生病,想到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做手术,但网上挂号一直没成功,不得已才求助军休中心。“考虑到蒲老年近九旬,我提出用车送他去,他再三拒绝。我们一再坚持,他才勉强答应。”袁卫国说,整个治疗过程中,蒲老没向中心再提任何要求。做完手术出院,蒲老也没有通知中心,悄悄坐火车回了梁平。

记者手记

“细小的事”丝毫不小

退休不褪色!这5个字,概括了退休后的蒲老一直履行着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体到蒲良培而言,年轻时,初心和使命,是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为党和人民立战功、干大事;临老时,是为党和人民做一些细小的事。

省吃俭用拿出17万余元,先后资助26名贫困学生,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不麻烦党和组织……在记者看来,这些“细小的事”,丝毫不小,像蒲老胸前的党员徽章和军功章一样,在阳光下,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光芒,也照亮了受到资助学生的人生道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