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骂人,后果有多严重?

朋友圈骂人,后果有多严重?

来源:《工人日报》2019-08-07

据《法制日报》8月5日报道,近日,重庆合川男子皮某因在微信朋友圈辱骂他人而被起诉,当地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皮某删除朋友圈中的不当言论,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朋友圈发表道歉声明。

与微博、博客等社交工具有所不同,微信的私密性更强,一般仅限于互加好友的人才能相互了解朋友圈的信息。也就是说,微信属于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非微信好友见不到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因此,一些人便想当然地把微信作为发泄私愤、辱骂他人的空间,殊不知,这同样会给行为人带来麻烦,甚至构成违法乃至犯罪。

虽然只有微信好友才能看到朋友圈,但只要是将相关内容发布给行为人之外的其他人,就属于公开这些内容。接受的对象越多,相关内容的公开程度就越大。也就是说,在朋友圈发布相关内容,与行为人在公共场所向具体的观众、听众发布相关内容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是以网络交流方式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公开性和传播的迅捷性,通过网络发布相关内容更值得重视。譬如,虽然朋友圈可能只有几百人能看到,但相关内容被截屏后便可广为传播,因此,发朋友圈骂人的危害程度一点也不小。

应该说,行为人通过发朋友圈辱骂他人被判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尚算幸运。更有一些人通过微信、微博等造谣传谣,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治安拘留甚至刑事制裁。如近年来,“不法分子乘坐面包车在学校门口抢小孩”的谣言不时会重复上演,降低了公众的安全感。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而传播的,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而即便情节不太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大,行为人也可能构成治安违法,应受行政处罚。而通过朋友圈辱骂他人,显然已经构成侮辱。

一些人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往往过于陶醉麻木,将网络社交工具当作了私家领地,口无遮拦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能是法外之地,人们通过网络发布的内容必须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不能侵害他人权利和公序良俗。

发朋友圈骂人被判败诉,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受众较少的朋友圈依然不是法外之地,发布不当内容依然应承担法律责任。长远来看,这理应成为网民皆知的常识,在人人都持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通过网络发布有关内容理当谨言慎行,不侮辱他人,不造谣传谣,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朋友圈骂人,后果有多严重?

2019-08-07 02:40:15 来源: 0 条评论

据《法制日报》8月5日报道,近日,重庆合川男子皮某因在微信朋友圈辱骂他人而被起诉,当地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皮某删除朋友圈中的不当言论,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朋友圈发表道歉声明。

与微博、博客等社交工具有所不同,微信的私密性更强,一般仅限于互加好友的人才能相互了解朋友圈的信息。也就是说,微信属于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非微信好友见不到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因此,一些人便想当然地把微信作为发泄私愤、辱骂他人的空间,殊不知,这同样会给行为人带来麻烦,甚至构成违法乃至犯罪。

虽然只有微信好友才能看到朋友圈,但只要是将相关内容发布给行为人之外的其他人,就属于公开这些内容。接受的对象越多,相关内容的公开程度就越大。也就是说,在朋友圈发布相关内容,与行为人在公共场所向具体的观众、听众发布相关内容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是以网络交流方式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公开性和传播的迅捷性,通过网络发布相关内容更值得重视。譬如,虽然朋友圈可能只有几百人能看到,但相关内容被截屏后便可广为传播,因此,发朋友圈骂人的危害程度一点也不小。

应该说,行为人通过发朋友圈辱骂他人被判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尚算幸运。更有一些人通过微信、微博等造谣传谣,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治安拘留甚至刑事制裁。如近年来,“不法分子乘坐面包车在学校门口抢小孩”的谣言不时会重复上演,降低了公众的安全感。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而传播的,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而即便情节不太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大,行为人也可能构成治安违法,应受行政处罚。而通过朋友圈辱骂他人,显然已经构成侮辱。

一些人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往往过于陶醉麻木,将网络社交工具当作了私家领地,口无遮拦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能是法外之地,人们通过网络发布的内容必须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不能侵害他人权利和公序良俗。

发朋友圈骂人被判败诉,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受众较少的朋友圈依然不是法外之地,发布不当内容依然应承担法律责任。长远来看,这理应成为网民皆知的常识,在人人都持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通过网络发布有关内容理当谨言慎行,不侮辱他人,不造谣传谣,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海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