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风火轮”高温下他们裹得严严实实抢修公交
12日,重庆南部公交公司维修一厂的车间里,维修工李元兵一番操作下,一辆公交车的一破损处慢慢被“缝合”,焊缝均匀而平整……一气呵成的焊接功夫,是他长年技术与经验的积累。

指尖上的“风火轮”高温下他们裹得严严实实抢修公交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8-13

李元兵是重庆南部公交维修一厂的一名维修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3日14时45分讯(记者 刘艳)左手持面罩,右手拿焊枪,焊枪轻轻一点,“呲”地一声,飞溅起一片璀璨的焊花。12日,重庆南部公交公司维修一厂的车间里,维修工李元兵一番操作下,一辆公交车的一破损处慢慢被“缝合”,焊缝均匀而平整……一气呵成的焊接功夫,是他长年技术与经验的积累。

焊接温度很高,必须戴着很厚的防护手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李元兵是重庆南部公交维修一厂的一名维修工,工种属于钣金工,他的工作就是对车辆的受损钢板进行修复“美容”,很多时候要与焊接打交道。

室外气温高,经常满头大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上岗前,李元兵穿起长衣,带起厚手套,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和修车间外烈日蝉鸣形成巨大的反差。

李元兵正在对车辆受损部分进行焊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这是工作需要。”李元兵说,焊枪与钢铁接触后的焊花和掉落的铁渣温度很高,穿厚一点可以防止烫伤。

面前的这辆公交车后轮挡泥板处有破损,跑在路上,灰尘、泥土都可能通过这个破损处进入发动机,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经过努力刻苦工作,李元兵获得了许多荣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李元兵蹲在车旁开始焊接,焊花飞溅,破损处慢慢“缝合”,没有夹渣、凹凸,焊缝不需要打磨,毫厘之间,考验的是指尖上的功夫。

“焊接看起来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是技术活,也是细心活。”李元兵说,他们主要承担着整车修理、事故车辆维修等工作。要保证这些车辆及时修复,他们常常在车间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夏天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李元兵检查车辆内部扶手是否稳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常年与滚热的焊花打交道,李元兵也练就了过硬的技术。他最厉害的手艺,就是能根据实际需要的大小尺寸,焊接出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油壶。因为技术过硬,他先后获得过重庆公交集团维修技能比赛第一名、重庆公交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

如今,李元兵干这一行已有20多年。“前几年,也有汽修厂找我,给出上万元的工资。”高薪虽然心动,但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他说,看到车辆经过修复后重新投入运营,保障了市民出行,他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指尖上的“风火轮”高温下他们裹得严严实实抢修公交

2019-08-13 15:24:11 来源: 0 条评论

李元兵是重庆南部公交维修一厂的一名维修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3日14时45分讯(记者 刘艳)左手持面罩,右手拿焊枪,焊枪轻轻一点,“呲”地一声,飞溅起一片璀璨的焊花。12日,重庆南部公交公司维修一厂的车间里,维修工李元兵一番操作下,一辆公交车的一破损处慢慢被“缝合”,焊缝均匀而平整……一气呵成的焊接功夫,是他长年技术与经验的积累。

焊接温度很高,必须戴着很厚的防护手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李元兵是重庆南部公交维修一厂的一名维修工,工种属于钣金工,他的工作就是对车辆的受损钢板进行修复“美容”,很多时候要与焊接打交道。

室外气温高,经常满头大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上岗前,李元兵穿起长衣,带起厚手套,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和修车间外烈日蝉鸣形成巨大的反差。

李元兵正在对车辆受损部分进行焊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这是工作需要。”李元兵说,焊枪与钢铁接触后的焊花和掉落的铁渣温度很高,穿厚一点可以防止烫伤。

面前的这辆公交车后轮挡泥板处有破损,跑在路上,灰尘、泥土都可能通过这个破损处进入发动机,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经过努力刻苦工作,李元兵获得了许多荣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李元兵蹲在车旁开始焊接,焊花飞溅,破损处慢慢“缝合”,没有夹渣、凹凸,焊缝不需要打磨,毫厘之间,考验的是指尖上的功夫。

“焊接看起来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是技术活,也是细心活。”李元兵说,他们主要承担着整车修理、事故车辆维修等工作。要保证这些车辆及时修复,他们常常在车间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夏天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李元兵检查车辆内部扶手是否稳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常年与滚热的焊花打交道,李元兵也练就了过硬的技术。他最厉害的手艺,就是能根据实际需要的大小尺寸,焊接出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油壶。因为技术过硬,他先后获得过重庆公交集团维修技能比赛第一名、重庆公交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

如今,李元兵干这一行已有20多年。“前几年,也有汽修厂找我,给出上万元的工资。”高薪虽然心动,但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他说,看到车辆经过修复后重新投入运营,保障了市民出行,他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