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干了13年的女医生罗升群:
“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
你知道麻风病吗?你想象中的麻风病人是什么样子?面容恐怖?冷漠孤僻?离群索居?对世人来说,难免会有偏见。罗升群却不同。自2006年起,她在麻风病防治一线整整干了13年,将爱和关怀送到麻风病患者身边。今年初,她获得了中国医学最高荣誉之一“马海德奖”,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

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干了13年的女医生罗升群:
“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8-22

罗升群。记者 李珩 摄

你知道麻风病吗?你想象中的麻风病人是什么样子?面容恐怖?冷漠孤僻?离群索居?对世人来说,难免会有偏见。

罗升群却不同。自2006年起,她在麻风病防治一线整整干了13年,将爱和关怀送到麻风病患者身边。今年初,她获得了中国医学最高荣誉之一“马海德奖”,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

“我是不是也会被传染”

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住院部位于百节灵佛山半山腰上,这也是罗升群工作的地方。和想像中不同,住院部是小洋楼,里面有影音室、麻将室、康复室,周边围绕着果蔬园。

“几十年前,这里是让人闻之色变的麻风村。”该院麻风病防治科科长罗升群回忆说,2006年,27岁的她被分配到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工作。

罗升群还记得当时老院长第一次带她去住院部的情形:一路上,她心里一直在打鼓,后来离开时,老院长嘱咐她用肥皂洗个手,她就想:“我是不是也会被传染?”

让她没想到的是,和她一起去的医生并不会和麻风病人保持距离,而是查看他们的身体,近距离和他们交谈,如同回家看望亲人一样。

不过,身边的朋友却不理解,起初甚至连家人都很担忧。“记得刚过来工作时,本来和原来医学院的朋友们约好晚上吃饭,可当我说上午去过麻风病住院部时,朋友们就要改天再约了!作为医生的我们最开始都不了解,何况是普通人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何况是更需要救治的麻风病人!”在经过思想斗争后,罗升群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3年。

工作条件艰苦、病情会传染、社会上的不认同……面对各种质疑及市区三甲医院伸出的橄榄枝,罗升群也曾动摇过。可是一到院区,看着在医院任劳任怨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前辈们;面对病人那无助和依赖的眼神,想着医院将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罗升群又坚定了信念。

“面对病人时,她总是很冷静,能及时掌握病情,让病人踏实放心,可是面对我们时,她常常会为这些病人掉眼泪。”这是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院长李幸萃对罗升群的评价。对医院的病人来说,罗升群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每个病人都有罗升群的手机号码、微信,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

72岁的老张因患麻风病残疾多年,医院虽多次给其家人做工作,但他们还是不肯接受老张。渐渐地,罗升群成了老张的亲人,为他清理溃烂的伤口、敷药和他聊天解闷……在老张离世的那天,他的家人收拾完遗物后,突然集体在罗升群的办公室门口长跪不起,嘴里念着:“谢谢,谢谢,我们有罪,我们对不起老人家……”

“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

对麻风病人来说,除了要重视他们的疾病治疗外,还要关注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在接待病人的过程中,“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成为罗升群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因为她的耐心开导,不少患者才重拾了战胜麻风病的信心。今年32岁的麻风病患者小王就是其中一个。

2017年,罗升群第一次见到小王时,小王说:“医生,治不治得好都无所谓,得了这病,我算是完了。我决定以后不回家,也不会再见孩子们,免得让他们被人指指点点的。”这些话一下子击中了罗升群。“从医十几年,这几乎是所有麻风病人的心声。我真的特别心疼,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个病能治,让他们别怕!”

于是,罗升群慢慢开导他,小王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了治疗。治愈后,去年小王回了家,自主创业养起了小龙虾。

“现在很多人对于麻风病还是不了解,所以莫名恐惧,我们的科普宣教工作依旧任重道远。”罗升群说,在麻风病防治这条路上,她还将继续走下去,直到消除麻风病危害。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干了13年的女医生罗升群:
“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

2019-08-22 10:13:19 来源: 0 条评论

罗升群。记者 李珩 摄

你知道麻风病吗?你想象中的麻风病人是什么样子?面容恐怖?冷漠孤僻?离群索居?对世人来说,难免会有偏见。

罗升群却不同。自2006年起,她在麻风病防治一线整整干了13年,将爱和关怀送到麻风病患者身边。今年初,她获得了中国医学最高荣誉之一“马海德奖”,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

“我是不是也会被传染”

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住院部位于百节灵佛山半山腰上,这也是罗升群工作的地方。和想像中不同,住院部是小洋楼,里面有影音室、麻将室、康复室,周边围绕着果蔬园。

“几十年前,这里是让人闻之色变的麻风村。”该院麻风病防治科科长罗升群回忆说,2006年,27岁的她被分配到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工作。

罗升群还记得当时老院长第一次带她去住院部的情形:一路上,她心里一直在打鼓,后来离开时,老院长嘱咐她用肥皂洗个手,她就想:“我是不是也会被传染?”

让她没想到的是,和她一起去的医生并不会和麻风病人保持距离,而是查看他们的身体,近距离和他们交谈,如同回家看望亲人一样。

不过,身边的朋友却不理解,起初甚至连家人都很担忧。“记得刚过来工作时,本来和原来医学院的朋友们约好晚上吃饭,可当我说上午去过麻风病住院部时,朋友们就要改天再约了!作为医生的我们最开始都不了解,何况是普通人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何况是更需要救治的麻风病人!”在经过思想斗争后,罗升群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3年。

工作条件艰苦、病情会传染、社会上的不认同……面对各种质疑及市区三甲医院伸出的橄榄枝,罗升群也曾动摇过。可是一到院区,看着在医院任劳任怨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前辈们;面对病人那无助和依赖的眼神,想着医院将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罗升群又坚定了信念。

“面对病人时,她总是很冷静,能及时掌握病情,让病人踏实放心,可是面对我们时,她常常会为这些病人掉眼泪。”这是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院长李幸萃对罗升群的评价。对医院的病人来说,罗升群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每个病人都有罗升群的手机号码、微信,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

72岁的老张因患麻风病残疾多年,医院虽多次给其家人做工作,但他们还是不肯接受老张。渐渐地,罗升群成了老张的亲人,为他清理溃烂的伤口、敷药和他聊天解闷……在老张离世的那天,他的家人收拾完遗物后,突然集体在罗升群的办公室门口长跪不起,嘴里念着:“谢谢,谢谢,我们有罪,我们对不起老人家……”

“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

对麻风病人来说,除了要重视他们的疾病治疗外,还要关注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在接待病人的过程中,“不要怕,一切都会好的”成为罗升群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因为她的耐心开导,不少患者才重拾了战胜麻风病的信心。今年32岁的麻风病患者小王就是其中一个。

2017年,罗升群第一次见到小王时,小王说:“医生,治不治得好都无所谓,得了这病,我算是完了。我决定以后不回家,也不会再见孩子们,免得让他们被人指指点点的。”这些话一下子击中了罗升群。“从医十几年,这几乎是所有麻风病人的心声。我真的特别心疼,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个病能治,让他们别怕!”

于是,罗升群慢慢开导他,小王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了治疗。治愈后,去年小王回了家,自主创业养起了小龙虾。

“现在很多人对于麻风病还是不了解,所以莫名恐惧,我们的科普宣教工作依旧任重道远。”罗升群说,在麻风病防治这条路上,她还将继续走下去,直到消除麻风病危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