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观念转变 凝聚发展共识
——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给重庆带来的思想之变

促进观念转变 凝聚发展共识
——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给重庆带来的思想之变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8-25

首届智博会吸引了众多市民。(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谢智强 摄

这是一个个奇特的工厂:机械手臂、自动焊接、X光机扫描……

这是一个个美妙的享受:刷脸通关、行李可视、机器人点餐、自动驾驶……

这是一个个“梦幻”的场景:农户不出村,农产品却能卖到世界各地;没有土壤、阳光,成千上万棵蔬菜却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却能远程管理2000多亩的农场……

每一次思潮变革,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深远影响;每一次新思想的诞生,都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给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精神,重庆上下更新思想观念,凝聚发展共识,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一大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投用,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朵朵“数字云”的出现,正在提升民众的获得感。

新的力量在生长,新的变化在积聚。今年上半年,我市智能化类项目完成投资680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5.8%。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216个市级示范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称,重庆进入全球创新集群百强,位列第88位,较2018年上升了15位。

力量与变化的背后,必然是思维的迭代、观念的进化。近两年来,尤其是去年举办首届智博会以来,重庆上上下下,从政府部门到全社会,经历了怎样的“思想革命”?

“人人争说大数据、处处感受智能化”

最近,重庆各市级部门和区县的行政一把手,有了一个新职务——“云长”。

“河长”管河流,“湖长”管湖泊,“云长”管什么?他管的不是天上的蓝天白云,而是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中的大数据。

海量的大数据,只有放在云端,通过整理和计算,才能生成人工智能,发挥作用。而在以往,由于缺乏一个统筹的机制,数据在内部“打转”,不少部门单位沦为“信息孤岛”。设置“云长”一职,正是通过行政首长的统筹调度和指挥,让数据上“云”,从而流动起来,并真正成为一种管理资源。

“云长制”并非孤立的存在,它的背后,是一整套“组合拳”。这套“组合拳”的打出,有这样一个背景——

去年8月23日,首届智博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8月27日,智博会刚闭幕,市委常委会就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鼓舞士气。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战略选择,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发挥优势。

紧接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开始了密集的调研。到企业、到区县、到部门、到片区,进工厂、进车间、进园区、进社区,察看企业智能化进程,了解最新创新成果,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讨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所到之处,他们给大家讲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希望大家深入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做到学进去、讲出来、做起来,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更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频频会见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企业家,借外脑启迪思维,促进观念转变,共商培育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路径和方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中电海康集团董事长陈宗年、vivo公司创始人沈炜、OPPO公司创始人陈明永……一批又一批数字化经济代表企业首脑纷纷来渝,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为重庆推进观念变革、思维变革加了一把“火”。

思想先行,行动跟进。

重庆通过改革,实现机构内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相关要素的重新组合,来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提供组织保障。

去年11月,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挂牌。这是市政府专职负责促进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直属机构。此后,各区域、领域负责大数据智能化工作的部门或机构也纷纷成立。

解决了谁来做的问题,但做什么、怎么做,需要更具体的方法、路径和目标。去年8月以来,《重庆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重庆市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18—2022年)》、《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陆续施行。关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的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已经在重庆建成。

举一纲而万目张。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干部队伍乃至全社会转变观念,“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数字思维开始形成共识。

数据最有说服力。一年来,全市新签约智能产业类项目809个,占全市工业签约项目比重为52.3%;项目总投资6766亿元,占工业总投资比重为58.7%。截至目前,我市已在存量企业中,累计实施324个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带动8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得益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一年来,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聚集数字经济企业超过4000家;永川区,有4家德国知名高端数控机床企业落户;北碚区,今年上半年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4%,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54%;荣昌区,今年7月我市首个电子电路产业园项目落户该区;渝北区,2018年智能终端产品的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30.8%;铜梁区,利用技术与资源优势,在全国实施首个“神农大脑”项目;潼南区,一年来涌现出5家高质量发展的智能企业。

“智博效应”逐步显现。我市将各个部门和区县分散的网上审批系统,整合为统一的“渝快办”平台,日均办件量超过10万件,成为全国上线数量最多、服务渠道最广、效能监管最严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之一;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助推企业融资,建成“渝快融”平台,2019年1月17日上线运行以来,成功助推近10万家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融资金额已超过100亿元;市税务局用税务大数据对纳税人进行精准画像,凭此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税银互动”,截至目前,已经为4万多户企业争取贷款200多亿元;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大数据平台,织下一张“天罗地网”,既避免了抽查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扰,又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如今的重庆,“人人争说大数据、处处感受智能化”成了真实写照。

“干部对大数据智能化知识的熟稔程度让我吃惊”

“今天如果不及时把握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机遇,紧跟大数据发展的步伐,就会导致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甚至会被淘汰。”“大数据智能化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地方带来了从‘跟跑’变为‘并跑’的机遇。”

这番话,摘自南川区民主镇党委书记张仁俊的学习心得。一名基层干部为啥会有这样的感慨?智博会功不可没。

最初,对于大数据智能化,我市不少干部的理解都较为粗浅,大多局限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单一场景。去年智博会上,太空探索、虚拟现实、智能家居、人脸识别、展馆智能导航、AI咨询……美轮美奂的场景展现出智能创新的时代力量,为广大干部洞开了一扇了解数字经济的窗口,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未来已来”。

“希望区里为我们组织集体学习。”智博会后,南川区委、区政府接到不少干部的书面或口头请求。

今年6月,浙江大学,一个专门为南川干部举办的大数据智能化专题培训班,如期开课。区委书记带队,13名区级领导、39名区级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无一缺席。张仁俊的学习心得,就是在这次赴浙江学习后写下的。

在智博会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进而主动学习,掌握大数据智能化的知识和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的现象,在我市各级各部门变得普遍。

市级层面,去年,市委组织部、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举办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培训班,区县分管领导、市级部门相关负责人、中央在渝单位分管领导及业务处室负责人等近300人,把市委党校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课间学员踊跃发言,8堂专题讲座课,竟然花了4天才上完。

这样“打拥堂”的情形,在一年以来我市各相关部门举办的多次大数据智能化专题培训会上,屡屡出现。

市发改委组织了一次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题的“发改大讲堂”,但干部们表示“不解渴”。于是,该委在处长论坛、专家讲学等多个学习平台上,开设大数据智能化专题讲座,此后又举办了一次大数据专题培训会。

区县层面,据永川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智博会以后,他和同事接到很多人的电话和短信,询问是否举办相关讲座。还有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直接找到他们,请求“给大家讲一讲大数据”。

今年3月,永川区大数据发展局开展了“共话永川‘大数据’时代”的主题宣讲,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到永川大数据产业基本情况、永川大数据应用案例、大数据赋能制造取得进展,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了一一讲解。

在江津,组织领导干部在江津分会场参加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的专题学习会,聆听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作的“大数据和数字经济”辅导报告;在巴南,开展2019年度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培训,学习大数据综合知识,为各镇街、区级各部门开设管理员账号60余个,打通政务数据三级共建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争先恐后主动学习,重庆干部队伍增强了一种新的素养——大数据智能化素养。在不少区县甚至乡镇,当地干部不仅对大数据智能化的产业历史、典型应用案例如数家珍,还对其最新的应用场景了如指掌,甚至能回答诸如智能产业投资测算等专业问题。

“重庆干部对大数据智能化知识的熟稔程度,高到了让我吃惊的程度。”老挝亿金集团副董事长朱汀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前不久,他来渝考察,和重庆几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接洽,对方在交谈中对大数据、智能化、商业模式、技术迭代等问题,都说得头头是道。而几年前他在和当地干部讨论招商引资时,对方还尽力回避技术话题。朱汀说,重庆干部专业能力提升了,让他感到有很大的合作前景,他打算带领一支老挝商务考察团来渝参加第二届智博会,探寻智能消防方面的商机。

“智能化已成为重庆企业必修课”

第二届智博会上,将举行2019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项大赛的发起人和执行方,是重庆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宗申集团下的忽米网。该企业为啥要举办这样的活动?

原来,2017年,忽米网在对宗申集团的一条摩托车流水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大幅提升。参加了去年的智博会后,忽米网决定把自己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进行分享,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以前,重庆乃至全国的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智博会的确改变了大家的观念,很多企业主动找到我们,要学习我们的智能制造。这是一个新的商机。可以说,智能化已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必修课。”忽米网总经理巩书凯说。

去年智博会结束3个月后,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产品发布会上,忽米网发布并正式上线了全国首个针对工业领域的云生态产品。这家企业希望通过在智博会上举行设计大赛,为自己的智能制造寻找一批优秀的工业设计成果。

意识到这个新商机的不止宗申一家。

重庆盟讯电子,一家传统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在转型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数字化车间系统解决方案“产业化”,为其他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该公司已与5家企业签约,为其规划数字化车间系统解决方案并提供iCMX系列智能装备和智能系统,涉及领域包括汽车电子、仪器仪表、智能终端等,销售金额近亿元。

7月末,中国光大集团在渝投建的大数据智能化项目——重庆科技新城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打造光大新科技总部,搭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企业和相关应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重庆国家级智能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重庆智能产业发展非常快,相关的产业孵化服务,都是新的商机。”重庆科技新城项目光大方面负责人、特斯联科技首席执行官艾渝表示。

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智能化或者产业孵化服务,就能成为一门单独的生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市场需求的旺盛——在智博会上感受到大数据智能化的好处后,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跃跃欲试。企业不分大小,不管国有还是民营,都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主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已经成为重庆制造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百公里加速不到3.5秒,最高时速250公里,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搭载了阿里巴巴最新研发的智能汽车系统AliOS 2.0,具备AI自我深度学习能力,最快两个月后,这款名为金康赛力斯SF5的新能源车将在重庆下线,正式量产。

“去年智博会上,赛力斯SF5的展台一度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了精益求精,这一年来,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在加班。”金康汽车智能工厂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年产值上千亿元的长安汽车,宣布到2025年全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汽油车,把战略重心转向高智能化的网联车和新能源汽车;

我国最大的乘用车变速器专业厂商之一,重庆青山工业花5000万元,打造出了全智能化的“整车半消音转毂实验室”,用于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全国知名的变送器、执行器等智能设备生产商——川仪股份,采用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流水线工人减少七成,产量却翻了一番多;

……

“2018年首届智博会成功举办后,企业主动涉足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罗清泉说,一年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加快推进智博会成果落地。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等“智能因子”被植入到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2018年,全市智能化类项目投资达1000多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0%。今年上半年,智能化类项目完成投资680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5.8%;全市新增重点科技型企业2383家、总数达到13409家,同比增长66.6%;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7%,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

不过,几年前,重庆企业界对大数据智能化的认知和应用水平,还是另一种状况。“过去,我也曾提出要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但大家都反对,认为应该把钱花在市场拓展上。”巴南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配企业主说,压力面前,考虑到流水线改造投入较大,他迟疑了。去年,他带领自己的管理团队参观智博会后,大家认识上有了“180度的大转弯”——没有智能化,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本提不上去,产品没有竞争力,怎么可能拓展市场?今年初,大家一致同意:上马新的智能生产线。

智慧生活无处不在,“数字思维”深入人心

平时的客流量是2000人次,去年8月智博会举办期间,4天的人流量分别为10万、17万、15万和4万——这是重庆轨道交通国博站的统计数据,客流量最高的一天增长了80多倍!

原计划3天的展会,参观者超过50万人次,其中88%是普通市民。应观众需求,展会专门延期一天。“人潮如涌,风景独好”、“不是热闹,是火爆”,有人这样形容去年智博会的火爆情形。

年轻人结伴来“打卡”,家长带着孩子来启蒙,老年人拄着拐杖来“打望”……智博会已经成为一场全民大科普的盛事,成为了重庆这座城市新的“节日”。

据预计,今年这一“节日”将更加火爆——从目前报名人数预计,参会人数高达90万。

一场数字经济展会,为啥让重庆市民爆发如此大的热情?

因为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大数据智能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使用大数据智能化工具,已经成为大家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要穿衣,过去定做服装,需要先量尺寸,量体裁衣。现在,在重庆段记西服的门店,消费者只需要在一个小房间坐一坐,安装在房间不同部位的扫描仪,就会自动测量出你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由于越来越多的顾客要求智能化“量体裁衣”,段记西服已制作了约4000万个服装数据版型。现场采集的数据和既有的“数据库”进行匹配,几秒钟就能找到对应版型,实现定制生产。

要吃饭,去菜市场买菜不用带现金,掏出手机轻松扫一扫就可付款。市大数据发展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重庆主城区菜市场移动支付率高达95%。同时,在主城各大商圈的不少餐厅,结账可扫码支付,还能通过App软件订餐。

住方面,越来越多的智慧小区建成投用,业主在小区公共休闲区散步,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小区蓝牙音响,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离家时,红外报警系统会启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同步推送消息给物业或者业主;小区的物业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对设施设备进行电子化管理,其启用日期、出过几次故障、维修费等信息一目了然。

出行方面,手机靠拢,“嘀嘀”一声,就完成支付,不再需要投硬币。目前,重庆主城区612条线路和8600余辆公交车,开通了微信、支付宝及银联App扫码支付。主城区有1.3万辆出租车安装上了智能终端,2019年上半年共产生交易1031万笔,交易金额2.19亿元。

遇到问题需要求助,不用出门,点开手机即可搞定。目前,重庆市民办理户口、社保、公积金、医疗卫生等300多项公共服务,均可通过“渝快办”App平台,一键搞定。

“房屋漏水,急需整治,望街道相关部门批准和资助。”8月14日,黔江区城西街道大庄社区居民向继尧打开自己手机上的一款App,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通过后台的“智慧城西”社会治理与服务大数据平台,当天,向继尧所住区域所属“网格”的网格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了处理。

要旅游,市民关注“重庆腾旅旅游”微信公众号进行购买,然后凭借一部手机就能在365天内免门票不限次畅游众多重庆知名景区;要看病,通过网络智能技术,边远区县的医院可在手术台上实时接受主城大医院专家教授指导,开展多种复杂手术;要读书,贫困山区的孩子,也可通过网络课堂、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和大城市的同龄人远程同步接受同样高质量的授课……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能化,正在赋予这座城市的人们一种全新的科技思维方式——数字思维。

“不学习就落后了,我很有紧迫感。我现在每天最重要的事,一是看电视和报纸,了解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怎样的智能方法来解决,二是反复研究我的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今年90岁的老党员李玉珍老人对重庆日报记者说,她一生都热爱新鲜事物,智博会后有了新的学习课题——大数据智能化。

“3年前我参加教育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时,重庆大学赛区只拼凑出了几十个团队,去年的该项赛事,重庆大学一下子涌现出了300多个团队,都是主动报名,根本不需要学校动员。”重庆伏特猫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剑南认为,智博会为重庆开启的数字文化,正在演变成为一种创新创业生态。

除了日常生活和创新创业,另一项指标也彰显了重庆市民主动拥抱大数据智能化的热情——受益于持续学习,2018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01%。这一调查结果较2015年的4.74%增长3.27个百分点,增幅达69%,位居全国第一。

“全社会对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刻,发展氛围更加浓烈。无论从政府抓产业发展还是民生改善,无论企业新项目的实施还是旧产能的提升,无论大专院校、研发机构推动技术创新还是普通百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家都统一聚焦到大数据智能化主题上来,智能化发展氛围更加浓厚、产业生态更加健全。”近日,在谈到首届智博会的后续影响时,市经济信息委主任陈金山这样对记者说。

重庆日报记者 曾立 陈钧 吴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促进观念转变 凝聚发展共识
——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给重庆带来的思想之变

2019-08-25 07:01:47 来源:

首届智博会吸引了众多市民。(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谢智强 摄

这是一个个奇特的工厂:机械手臂、自动焊接、X光机扫描……

这是一个个美妙的享受:刷脸通关、行李可视、机器人点餐、自动驾驶……

这是一个个“梦幻”的场景:农户不出村,农产品却能卖到世界各地;没有土壤、阳光,成千上万棵蔬菜却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却能远程管理2000多亩的农场……

每一次思潮变革,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深远影响;每一次新思想的诞生,都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给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精神,重庆上下更新思想观念,凝聚发展共识,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一大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投用,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朵朵“数字云”的出现,正在提升民众的获得感。

新的力量在生长,新的变化在积聚。今年上半年,我市智能化类项目完成投资680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5.8%。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216个市级示范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称,重庆进入全球创新集群百强,位列第88位,较2018年上升了15位。

力量与变化的背后,必然是思维的迭代、观念的进化。近两年来,尤其是去年举办首届智博会以来,重庆上上下下,从政府部门到全社会,经历了怎样的“思想革命”?

“人人争说大数据、处处感受智能化”

最近,重庆各市级部门和区县的行政一把手,有了一个新职务——“云长”。

“河长”管河流,“湖长”管湖泊,“云长”管什么?他管的不是天上的蓝天白云,而是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中的大数据。

海量的大数据,只有放在云端,通过整理和计算,才能生成人工智能,发挥作用。而在以往,由于缺乏一个统筹的机制,数据在内部“打转”,不少部门单位沦为“信息孤岛”。设置“云长”一职,正是通过行政首长的统筹调度和指挥,让数据上“云”,从而流动起来,并真正成为一种管理资源。

“云长制”并非孤立的存在,它的背后,是一整套“组合拳”。这套“组合拳”的打出,有这样一个背景——

去年8月23日,首届智博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8月27日,智博会刚闭幕,市委常委会就召开会议,统一思想、鼓舞士气。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战略选择,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发挥优势。

紧接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开始了密集的调研。到企业、到区县、到部门、到片区,进工厂、进车间、进园区、进社区,察看企业智能化进程,了解最新创新成果,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讨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所到之处,他们给大家讲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希望大家深入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做到学进去、讲出来、做起来,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更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频频会见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企业家,借外脑启迪思维,促进观念转变,共商培育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路径和方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中电海康集团董事长陈宗年、vivo公司创始人沈炜、OPPO公司创始人陈明永……一批又一批数字化经济代表企业首脑纷纷来渝,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为重庆推进观念变革、思维变革加了一把“火”。

思想先行,行动跟进。

重庆通过改革,实现机构内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相关要素的重新组合,来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提供组织保障。

去年11月,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挂牌。这是市政府专职负责促进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直属机构。此后,各区域、领域负责大数据智能化工作的部门或机构也纷纷成立。

解决了谁来做的问题,但做什么、怎么做,需要更具体的方法、路径和目标。去年8月以来,《重庆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重庆市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重庆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18—2022年)》、《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陆续施行。关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的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已经在重庆建成。

举一纲而万目张。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干部队伍乃至全社会转变观念,“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数字思维开始形成共识。

数据最有说服力。一年来,全市新签约智能产业类项目809个,占全市工业签约项目比重为52.3%;项目总投资6766亿元,占工业总投资比重为58.7%。截至目前,我市已在存量企业中,累计实施324个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带动8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得益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一年来,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聚集数字经济企业超过4000家;永川区,有4家德国知名高端数控机床企业落户;北碚区,今年上半年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4%,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54%;荣昌区,今年7月我市首个电子电路产业园项目落户该区;渝北区,2018年智能终端产品的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30.8%;铜梁区,利用技术与资源优势,在全国实施首个“神农大脑”项目;潼南区,一年来涌现出5家高质量发展的智能企业。

“智博效应”逐步显现。我市将各个部门和区县分散的网上审批系统,整合为统一的“渝快办”平台,日均办件量超过10万件,成为全国上线数量最多、服务渠道最广、效能监管最严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之一;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助推企业融资,建成“渝快融”平台,2019年1月17日上线运行以来,成功助推近10万家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融资金额已超过100亿元;市税务局用税务大数据对纳税人进行精准画像,凭此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税银互动”,截至目前,已经为4万多户企业争取贷款200多亿元;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大数据平台,织下一张“天罗地网”,既避免了抽查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扰,又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如今的重庆,“人人争说大数据、处处感受智能化”成了真实写照。

“干部对大数据智能化知识的熟稔程度让我吃惊”

“今天如果不及时把握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机遇,紧跟大数据发展的步伐,就会导致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甚至会被淘汰。”“大数据智能化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地方带来了从‘跟跑’变为‘并跑’的机遇。”

这番话,摘自南川区民主镇党委书记张仁俊的学习心得。一名基层干部为啥会有这样的感慨?智博会功不可没。

最初,对于大数据智能化,我市不少干部的理解都较为粗浅,大多局限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单一场景。去年智博会上,太空探索、虚拟现实、智能家居、人脸识别、展馆智能导航、AI咨询……美轮美奂的场景展现出智能创新的时代力量,为广大干部洞开了一扇了解数字经济的窗口,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未来已来”。

“希望区里为我们组织集体学习。”智博会后,南川区委、区政府接到不少干部的书面或口头请求。

今年6月,浙江大学,一个专门为南川干部举办的大数据智能化专题培训班,如期开课。区委书记带队,13名区级领导、39名区级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无一缺席。张仁俊的学习心得,就是在这次赴浙江学习后写下的。

在智博会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进而主动学习,掌握大数据智能化的知识和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的现象,在我市各级各部门变得普遍。

市级层面,去年,市委组织部、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举办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培训班,区县分管领导、市级部门相关负责人、中央在渝单位分管领导及业务处室负责人等近300人,把市委党校教室挤得满满当当。课间学员踊跃发言,8堂专题讲座课,竟然花了4天才上完。

这样“打拥堂”的情形,在一年以来我市各相关部门举办的多次大数据智能化专题培训会上,屡屡出现。

市发改委组织了一次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题的“发改大讲堂”,但干部们表示“不解渴”。于是,该委在处长论坛、专家讲学等多个学习平台上,开设大数据智能化专题讲座,此后又举办了一次大数据专题培训会。

区县层面,据永川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智博会以后,他和同事接到很多人的电话和短信,询问是否举办相关讲座。还有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直接找到他们,请求“给大家讲一讲大数据”。

今年3月,永川区大数据发展局开展了“共话永川‘大数据’时代”的主题宣讲,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到永川大数据产业基本情况、永川大数据应用案例、大数据赋能制造取得进展,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了一一讲解。

在江津,组织领导干部在江津分会场参加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的专题学习会,聆听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作的“大数据和数字经济”辅导报告;在巴南,开展2019年度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培训,学习大数据综合知识,为各镇街、区级各部门开设管理员账号60余个,打通政务数据三级共建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争先恐后主动学习,重庆干部队伍增强了一种新的素养——大数据智能化素养。在不少区县甚至乡镇,当地干部不仅对大数据智能化的产业历史、典型应用案例如数家珍,还对其最新的应用场景了如指掌,甚至能回答诸如智能产业投资测算等专业问题。

“重庆干部对大数据智能化知识的熟稔程度,高到了让我吃惊的程度。”老挝亿金集团副董事长朱汀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前不久,他来渝考察,和重庆几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接洽,对方在交谈中对大数据、智能化、商业模式、技术迭代等问题,都说得头头是道。而几年前他在和当地干部讨论招商引资时,对方还尽力回避技术话题。朱汀说,重庆干部专业能力提升了,让他感到有很大的合作前景,他打算带领一支老挝商务考察团来渝参加第二届智博会,探寻智能消防方面的商机。

“智能化已成为重庆企业必修课”

第二届智博会上,将举行2019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项大赛的发起人和执行方,是重庆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宗申集团下的忽米网。该企业为啥要举办这样的活动?

原来,2017年,忽米网在对宗申集团的一条摩托车流水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大幅提升。参加了去年的智博会后,忽米网决定把自己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进行分享,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以前,重庆乃至全国的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智博会的确改变了大家的观念,很多企业主动找到我们,要学习我们的智能制造。这是一个新的商机。可以说,智能化已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必修课。”忽米网总经理巩书凯说。

去年智博会结束3个月后,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产品发布会上,忽米网发布并正式上线了全国首个针对工业领域的云生态产品。这家企业希望通过在智博会上举行设计大赛,为自己的智能制造寻找一批优秀的工业设计成果。

意识到这个新商机的不止宗申一家。

重庆盟讯电子,一家传统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在转型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数字化车间系统解决方案“产业化”,为其他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该公司已与5家企业签约,为其规划数字化车间系统解决方案并提供iCMX系列智能装备和智能系统,涉及领域包括汽车电子、仪器仪表、智能终端等,销售金额近亿元。

7月末,中国光大集团在渝投建的大数据智能化项目——重庆科技新城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打造光大新科技总部,搭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企业和相关应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重庆国家级智能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重庆智能产业发展非常快,相关的产业孵化服务,都是新的商机。”重庆科技新城项目光大方面负责人、特斯联科技首席执行官艾渝表示。

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智能化或者产业孵化服务,就能成为一门单独的生意,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市场需求的旺盛——在智博会上感受到大数据智能化的好处后,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跃跃欲试。企业不分大小,不管国有还是民营,都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主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已经成为重庆制造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百公里加速不到3.5秒,最高时速250公里,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搭载了阿里巴巴最新研发的智能汽车系统AliOS 2.0,具备AI自我深度学习能力,最快两个月后,这款名为金康赛力斯SF5的新能源车将在重庆下线,正式量产。

“去年智博会上,赛力斯SF5的展台一度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了精益求精,这一年来,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在加班。”金康汽车智能工厂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年产值上千亿元的长安汽车,宣布到2025年全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汽油车,把战略重心转向高智能化的网联车和新能源汽车;

我国最大的乘用车变速器专业厂商之一,重庆青山工业花5000万元,打造出了全智能化的“整车半消音转毂实验室”,用于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全国知名的变送器、执行器等智能设备生产商——川仪股份,采用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流水线工人减少七成,产量却翻了一番多;

……

“2018年首届智博会成功举办后,企业主动涉足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罗清泉说,一年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加快推进智博会成果落地。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等“智能因子”被植入到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2018年,全市智能化类项目投资达1000多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0%。今年上半年,智能化类项目完成投资680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5.8%;全市新增重点科技型企业2383家、总数达到13409家,同比增长66.6%;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7%,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

不过,几年前,重庆企业界对大数据智能化的认知和应用水平,还是另一种状况。“过去,我也曾提出要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但大家都反对,认为应该把钱花在市场拓展上。”巴南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配企业主说,压力面前,考虑到流水线改造投入较大,他迟疑了。去年,他带领自己的管理团队参观智博会后,大家认识上有了“180度的大转弯”——没有智能化,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本提不上去,产品没有竞争力,怎么可能拓展市场?今年初,大家一致同意:上马新的智能生产线。

智慧生活无处不在,“数字思维”深入人心

平时的客流量是2000人次,去年8月智博会举办期间,4天的人流量分别为10万、17万、15万和4万——这是重庆轨道交通国博站的统计数据,客流量最高的一天增长了80多倍!

原计划3天的展会,参观者超过50万人次,其中88%是普通市民。应观众需求,展会专门延期一天。“人潮如涌,风景独好”、“不是热闹,是火爆”,有人这样形容去年智博会的火爆情形。

年轻人结伴来“打卡”,家长带着孩子来启蒙,老年人拄着拐杖来“打望”……智博会已经成为一场全民大科普的盛事,成为了重庆这座城市新的“节日”。

据预计,今年这一“节日”将更加火爆——从目前报名人数预计,参会人数高达90万。

一场数字经济展会,为啥让重庆市民爆发如此大的热情?

因为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大数据智能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使用大数据智能化工具,已经成为大家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要穿衣,过去定做服装,需要先量尺寸,量体裁衣。现在,在重庆段记西服的门店,消费者只需要在一个小房间坐一坐,安装在房间不同部位的扫描仪,就会自动测量出你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由于越来越多的顾客要求智能化“量体裁衣”,段记西服已制作了约4000万个服装数据版型。现场采集的数据和既有的“数据库”进行匹配,几秒钟就能找到对应版型,实现定制生产。

要吃饭,去菜市场买菜不用带现金,掏出手机轻松扫一扫就可付款。市大数据发展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重庆主城区菜市场移动支付率高达95%。同时,在主城各大商圈的不少餐厅,结账可扫码支付,还能通过App软件订餐。

住方面,越来越多的智慧小区建成投用,业主在小区公共休闲区散步,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小区蓝牙音响,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离家时,红外报警系统会启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同步推送消息给物业或者业主;小区的物业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对设施设备进行电子化管理,其启用日期、出过几次故障、维修费等信息一目了然。

出行方面,手机靠拢,“嘀嘀”一声,就完成支付,不再需要投硬币。目前,重庆主城区612条线路和8600余辆公交车,开通了微信、支付宝及银联App扫码支付。主城区有1.3万辆出租车安装上了智能终端,2019年上半年共产生交易1031万笔,交易金额2.19亿元。

遇到问题需要求助,不用出门,点开手机即可搞定。目前,重庆市民办理户口、社保、公积金、医疗卫生等300多项公共服务,均可通过“渝快办”App平台,一键搞定。

“房屋漏水,急需整治,望街道相关部门批准和资助。”8月14日,黔江区城西街道大庄社区居民向继尧打开自己手机上的一款App,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通过后台的“智慧城西”社会治理与服务大数据平台,当天,向继尧所住区域所属“网格”的网格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了处理。

要旅游,市民关注“重庆腾旅旅游”微信公众号进行购买,然后凭借一部手机就能在365天内免门票不限次畅游众多重庆知名景区;要看病,通过网络智能技术,边远区县的医院可在手术台上实时接受主城大医院专家教授指导,开展多种复杂手术;要读书,贫困山区的孩子,也可通过网络课堂、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和大城市的同龄人远程同步接受同样高质量的授课……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能化,正在赋予这座城市的人们一种全新的科技思维方式——数字思维。

“不学习就落后了,我很有紧迫感。我现在每天最重要的事,一是看电视和报纸,了解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怎样的智能方法来解决,二是反复研究我的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今年90岁的老党员李玉珍老人对重庆日报记者说,她一生都热爱新鲜事物,智博会后有了新的学习课题——大数据智能化。

“3年前我参加教育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时,重庆大学赛区只拼凑出了几十个团队,去年的该项赛事,重庆大学一下子涌现出了300多个团队,都是主动报名,根本不需要学校动员。”重庆伏特猫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剑南认为,智博会为重庆开启的数字文化,正在演变成为一种创新创业生态。

除了日常生活和创新创业,另一项指标也彰显了重庆市民主动拥抱大数据智能化的热情——受益于持续学习,2018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01%。这一调查结果较2015年的4.74%增长3.27个百分点,增幅达69%,位居全国第一。

“全社会对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刻,发展氛围更加浓烈。无论从政府抓产业发展还是民生改善,无论企业新项目的实施还是旧产能的提升,无论大专院校、研发机构推动技术创新还是普通百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家都统一聚焦到大数据智能化主题上来,智能化发展氛围更加浓厚、产业生态更加健全。”近日,在谈到首届智博会的后续影响时,市经济信息委主任陈金山这样对记者说。

重庆日报记者 曾立 陈钧 吴刚

[责任编辑: 陈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