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杨雪峰离开了 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时代楷模杨雪峰离开了 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09-09

重庆晨报-时代楷模杨雪峰离开了 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杨雪峰生前办公室。

杨雪峰生前的工作笔记。

“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在渝北区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大家用这句话来完美诠释时代楷模杨雪峰。

杨雪峰的雕像立于一座不大的广场上。褐色的雕像,脸上仍有着那一抹阳光,胸前的警员编号,周围的街坊邻居几乎能背下来,“307143”。

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总会有人注目这里。不熟悉他的人,看过一边的简介,向他鞠个躬;熟悉他的人,每逢周末,来广场坐一会,像是陪他一阵子。

杨雪峰离开(2018年2月18日)至今已有1年多时间了。他曾经战斗的地方仍留有他的余温——他离开了,他的故事却还在继续。对英雄的追忆,不单单是莫失莫忘,更重要的是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他已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7月15日,艳阳高照。渝北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门口的匾额上,杨雪峰大队几个字熠熠生辉;院子里刚刚建好的一座玻璃房,未来这里将作为杨雪峰陈列馆;大队附近的墙上,不时能看到“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的大字,这是在杨雪峰离开后,附近的村民自掏腰包制作的横幅。

“杨警官是好人,大家伙不会忘了他。”路过的老婆婆领着小孙子,专门来参观杨雪峰先进事迹陈列室,她想让孙子也成为杨雪峰一样的好人。

采访中,两个年轻后生来悼念杨雪峰。曾经因为骑摩托车没戴头盔,他们被正在执勤的杨雪峰发现,原本以为会遭罚,最终只是催促他们戴上头盔,并被告知“安全无小事,千万要谨记,下不为例!”从那一刻起,警察的形象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变得和蔼可亲。得知杨雪峰遇难,两个年轻人约定,“每年都要来几次,悼念杨警官。”

“谢谢,谢谢你们。”每当有这样的人上门,大队的民警都会沉默一秒,然后说一声谢谢,这一声感谢并不光是因为他们念着杨雪峰,更是感谢他们对交巡警工作的肯定。杨雪峰的同事杨斌说,去年至今,大队来了很多想要悼念杨雪峰的人,有附近村民,有公安民警,也有从未相识的人,“这是雪峰的荣誉,也是我们坚持的理由。”

本月底,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将搬到门口的玻璃房子里,对外开放,也能供周围老百姓遮风挡雨,里边记录了杨雪峰的生平事迹。“这不光是为了追忆,更是为了传承,让雪峰的精神传承下去。”杨斌说。

未完成的工作笔记将由无数个“杨雪峰”继续书写

顺着一楼大队办公区往里走,楼梯间的石船公巡大队警务公开栏里,杨雪峰的照片还在那里,只是和其他同事不同的是,他的照片已换成了黑白照。再往里,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就到了。

在陈列室的正中间有四个玻璃橱窗展示着杨雪峰的笔记本、奖状和他曾经穿过的衣物和警用装备。“这是杨雪峰同志工作和学习时期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的内容非常工整。”渝北区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大队长黄长富表示,杨雪峰的工作笔记上还记录着2月18日牺牲当天的工作内容。

每个前来参观的民警,都会仔仔细细地看这本笔记,有的甚至要求把展示柜的玻璃拿掉,好好阅读这本笔记。黄长富明白,大家想记住的,更多的是杨雪峰对待工作的细致和勤恳。这本没有记完的工作笔记,就像一粒种子,写在纸上,看在眼里,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陈列室的另一个玻璃橱窗里,杨雪峰执勤时戴着的警帽静静的躺在那里,帽檐上还沾有他牺牲前的血迹。

在大队办公区二楼的教导员办公室,杨雪峰曾经工作过的办公桌上,还保留着他离开时的样子。一块白色的任务板上,关于春运的启动、组织交通安全联席会的内容也还清晰可见……

走廊里,10份《学习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整齐地贴在石船公巡大队学习园地里。一名来这里办事的年轻姑娘顺手翻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她的耳机里飘出了几句歌词:“有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它永不言败生来倔强,有一种理想照亮了迷茫,在那写满荣耀的地方。”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景然 曲鸿瑞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时代楷模杨雪峰离开了 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9-09-09 09:16:18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晨报-时代楷模杨雪峰离开了 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杨雪峰生前办公室。

杨雪峰生前的工作笔记。

“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在渝北区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大家用这句话来完美诠释时代楷模杨雪峰。

杨雪峰的雕像立于一座不大的广场上。褐色的雕像,脸上仍有着那一抹阳光,胸前的警员编号,周围的街坊邻居几乎能背下来,“307143”。

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总会有人注目这里。不熟悉他的人,看过一边的简介,向他鞠个躬;熟悉他的人,每逢周末,来广场坐一会,像是陪他一阵子。

杨雪峰离开(2018年2月18日)至今已有1年多时间了。他曾经战斗的地方仍留有他的余温——他离开了,他的故事却还在继续。对英雄的追忆,不单单是莫失莫忘,更重要的是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他已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7月15日,艳阳高照。渝北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门口的匾额上,杨雪峰大队几个字熠熠生辉;院子里刚刚建好的一座玻璃房,未来这里将作为杨雪峰陈列馆;大队附近的墙上,不时能看到“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的大字,这是在杨雪峰离开后,附近的村民自掏腰包制作的横幅。

“杨警官是好人,大家伙不会忘了他。”路过的老婆婆领着小孙子,专门来参观杨雪峰先进事迹陈列室,她想让孙子也成为杨雪峰一样的好人。

采访中,两个年轻后生来悼念杨雪峰。曾经因为骑摩托车没戴头盔,他们被正在执勤的杨雪峰发现,原本以为会遭罚,最终只是催促他们戴上头盔,并被告知“安全无小事,千万要谨记,下不为例!”从那一刻起,警察的形象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变得和蔼可亲。得知杨雪峰遇难,两个年轻人约定,“每年都要来几次,悼念杨警官。”

“谢谢,谢谢你们。”每当有这样的人上门,大队的民警都会沉默一秒,然后说一声谢谢,这一声感谢并不光是因为他们念着杨雪峰,更是感谢他们对交巡警工作的肯定。杨雪峰的同事杨斌说,去年至今,大队来了很多想要悼念杨雪峰的人,有附近村民,有公安民警,也有从未相识的人,“这是雪峰的荣誉,也是我们坚持的理由。”

本月底,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将搬到门口的玻璃房子里,对外开放,也能供周围老百姓遮风挡雨,里边记录了杨雪峰的生平事迹。“这不光是为了追忆,更是为了传承,让雪峰的精神传承下去。”杨斌说。

未完成的工作笔记将由无数个“杨雪峰”继续书写

顺着一楼大队办公区往里走,楼梯间的石船公巡大队警务公开栏里,杨雪峰的照片还在那里,只是和其他同事不同的是,他的照片已换成了黑白照。再往里,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室就到了。

在陈列室的正中间有四个玻璃橱窗展示着杨雪峰的笔记本、奖状和他曾经穿过的衣物和警用装备。“这是杨雪峰同志工作和学习时期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的内容非常工整。”渝北区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大队长黄长富表示,杨雪峰的工作笔记上还记录着2月18日牺牲当天的工作内容。

每个前来参观的民警,都会仔仔细细地看这本笔记,有的甚至要求把展示柜的玻璃拿掉,好好阅读这本笔记。黄长富明白,大家想记住的,更多的是杨雪峰对待工作的细致和勤恳。这本没有记完的工作笔记,就像一粒种子,写在纸上,看在眼里,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在陈列室的另一个玻璃橱窗里,杨雪峰执勤时戴着的警帽静静的躺在那里,帽檐上还沾有他牺牲前的血迹。

在大队办公区二楼的教导员办公室,杨雪峰曾经工作过的办公桌上,还保留着他离开时的样子。一块白色的任务板上,关于春运的启动、组织交通安全联席会的内容也还清晰可见……

走廊里,10份《学习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整齐地贴在石船公巡大队学习园地里。一名来这里办事的年轻姑娘顺手翻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她的耳机里飘出了几句歌词:“有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它永不言败生来倔强,有一种理想照亮了迷茫,在那写满荣耀的地方。”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景然 曲鸿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