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全国科普日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开放 观众感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019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近期正在重庆各区县及科普基地上演。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9月20日之前,市民可来这里免费观摩,切身体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觉。

视频| 全国科普日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开放 观众感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9-1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7日20时30分讯(记者 伊永军)2019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近期正在重庆各区县及科普基地开展。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9月20日之前,市民可来这里免费观摩,切身体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觉。

市民在西南大学参观地质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jpg

市民在西南大学参观地质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这是牛郎星,这是织女星,看上去它们离得很近,但实际距离有16光年。也就是说,他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单程也得16年才能收到,更别说其它的交通工具了。因此,每年的‘鹊桥相会’也只能是个美丽的传说。”今日,在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的天象厅内,通过天象仪模拟出来的美丽星空以及各种壮丽的天象浮现在观众们眼前,大家听着科技辅导员的讲解,看着玄幻的场景,仿佛真的在仰望“星空”。

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是重庆市级科普基地之一,包括天文馆和地质馆,展厅面积700余平米,藏品近1000件。

市民在西南大学听科技辅导员对天文馆展品进行讲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jpg

市民在西南大学听科技辅导员对天文馆展品进行讲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天文馆建于2007年,下设展览厅、天象厅、天文台三部分。展览厅主要展示宇宙的精美图片、模型以及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天象厅是通过天象仪模拟星空演示以及日月食等特殊天文现象;天文台是利用望远镜进行实地观测,如月面观测、行星观测、太阳黑子观测、星云、星团与星系观测以及特殊天象的观测和摄影等。

地质馆建于1953年,主要展出六大类基本矿物种类样品、三大类岩石样品和自震旦纪以来的各个时期的典型古生物样品,同时也展出地球的内部结构模型和在地球上发生的各类地质构造实物和模型,如岩溶洞穴模型及其沉积物、地震模型等。

游客们在这些展馆中流连忘返,认识宇宙之壮美,地质之神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据北碚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国科普日期间,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以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展示方法和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对天文、地质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领大众崇尚科学,走近科学,提高广大市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视频| 全国科普日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开放 观众感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019-09-17 20:41:17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7日20时30分讯(记者 伊永军)2019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近期正在重庆各区县及科普基地开展。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9月20日之前,市民可来这里免费观摩,切身体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觉。

市民在西南大学参观地质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jpg

市民在西南大学参观地质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这是牛郎星,这是织女星,看上去它们离得很近,但实际距离有16光年。也就是说,他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单程也得16年才能收到,更别说其它的交通工具了。因此,每年的‘鹊桥相会’也只能是个美丽的传说。”今日,在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的天象厅内,通过天象仪模拟出来的美丽星空以及各种壮丽的天象浮现在观众们眼前,大家听着科技辅导员的讲解,看着玄幻的场景,仿佛真的在仰望“星空”。

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是重庆市级科普基地之一,包括天文馆和地质馆,展厅面积700余平米,藏品近1000件。

市民在西南大学听科技辅导员对天文馆展品进行讲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jpg

市民在西南大学听科技辅导员对天文馆展品进行讲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天文馆建于2007年,下设展览厅、天象厅、天文台三部分。展览厅主要展示宇宙的精美图片、模型以及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天象厅是通过天象仪模拟星空演示以及日月食等特殊天文现象;天文台是利用望远镜进行实地观测,如月面观测、行星观测、太阳黑子观测、星云、星团与星系观测以及特殊天象的观测和摄影等。

地质馆建于1953年,主要展出六大类基本矿物种类样品、三大类岩石样品和自震旦纪以来的各个时期的典型古生物样品,同时也展出地球的内部结构模型和在地球上发生的各类地质构造实物和模型,如岩溶洞穴模型及其沉积物、地震模型等。

游客们在这些展馆中流连忘返,认识宇宙之壮美,地质之神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据北碚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国科普日期间,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以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展示方法和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对天文、地质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领大众崇尚科学,走近科学,提高广大市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科普事业发展。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