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洋楼 “智造”歪护栏

百年老洋楼 “智造”歪护栏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19-09-18

大楼外观

外廊

房间内部

日前,位于渝中区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旁的一栋黄白相间的老洋楼,经修缮后举办艺术文献展,首次对外开放。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栋老洋楼的阁楼楼梯护栏,竟然是歪着修的,就连见多识广的文物修复专家也啧啧称奇。

109年历史 立面27个券拱

取道解放碑旁边的五四路,拐弯抹角步行几百米,可到临江路。就在五四路和临江路交汇处的路口,有一栋以淡黄色为主色调的西式建筑,像一个上了年纪的、守望解放碑的贵族,虽历经沧桑却难掩气质。

远远望去,这栋3层老洋楼正立面有27个券拱。再加上法式连廊及雕花,有点像教堂,呈现浪漫典雅风格。整个建筑线条分明,多采用对称造型,气势恢宏。

进入老楼建筑内部,地板、楼梯、门窗以木质为主,房间里的西式壁炉别具一格。

经过修缮后的老洋楼作为文化场所首次对外开放。相关负责人余节告诉记者,这栋老洋楼建于1910年,如今已有109年历史。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二楼一底,除了阁楼,三层楼总共近15间房,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呈L形。

解放碑上的钟 曾经和它有关

这栋老洋楼有何来头?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这里最早是法国天主教真元堂的一部分,因此宗教类券廊建筑风格明显。

余节介绍,真元堂最早由法国传教士修建,曾是川东南代牧区(重庆教区)主教府,也是供中外神职人员(主教、神父)集中开展宗教活动的重点教堂。后来复建,成为传教士居住用房。

有关文献资料还记载,重庆真元堂建成后,逐渐发展成为有9幢88间房屋的建筑群,其中培植有花园。

余节告诉记者,1947年抗战胜利纪功碑(解放碑改建前名称)建成后,碑上第一次挂上去的四面时钟,就是重庆真元堂捐赠的。

对于这段历史故事,重庆晚报曾以《重庆解放碑挂了十年的劳力士“下岗”来听60年前的转钟人讲故事》为题报道称:抗战胜利纪功碑建成后,当时的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找到天主教重庆教区,希望教区捐赠4个大钟挂在碑顶。教区立即与法国巴黎联系(重庆教区属法国教区管)。后来,重量超过1吨的4个大钟漂洋过海来到重庆,装上碑顶,在解放碑上为重庆市民报时。

这栋老洋楼和解放碑的直线距离仅三四百米,为此,一些文物保护志愿者称之为距离解放碑最近的百年老洋楼。

为抗战做过贡献 也曾遭日机空袭

这栋老洋楼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中英联络处旧址。

渝中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专辑《母城记忆》显示,1939年至1946年,中英联络处设于此。

据介绍,抗战时期先后有多个国家在重庆设立大使馆或公使馆,另有多个国家与迁驻重庆的国民政府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如今矗立在渝中区健康路口的美国大使馆旧址,位于鹅岭公园内的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土耳其公使馆旧址,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中英联络处旧址,也是其中之一。抗战期间,中英联络处对外为英国怡和公司使用,实际是作为中英军事联络处,中英双方曾在此交换情报,为抗战做过贡献。因为这个原因,该建筑曾遭日军空袭破坏,后经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中英联络处旧址和苏联大使馆旧址、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美国大使馆旧址、英国大使馆旧址等,作为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阁楼歪护栏 方便搬大件物品

除了二楼一底,中英联络处旧址还有一个阁楼(位于房屋坡屋顶下部的房间,空间较小),目前是余节和同事们的办公场所,暂不对外开放。

不过,通往阁楼的木质楼梯护栏,却是一大特色。

记者看到,楼梯长5米左右,较陡,仅容一人通过,一面是白色的墙,一面是护栏。比较特别的是,护栏向外张开一定角度。

余节猜测,这可能是当年建筑设计师的智慧,通过这样的设计,让较窄楼道打开一定角度,扩大空间。

在我市修缮过菩提金刚塔、东华观藏经楼、中苏文协旧址的高级工程师朱大武,有着40年的古建筑修复经验。他表示,对于这种歪护栏造型,也是第一次听闻。

朱大武分析,这栋楼是近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歪护栏在建筑学意义上是不规范的,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然,不排除设计者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设计,扩大楼道空间,让居住在房子里的人,方便将大件物品搬上搬下。

今后这里经常举办文化盛宴

1949年以后,中英联络处旧址曾为重庆市公安局所用,成为市公安局档案室。

家住中英联络处旧址对面戴家巷的陈大爷告诉记者,他在戴家巷生活了几十年,但从未进入过这幢老洋楼。除了外观的精美,老洋楼内部一直充满神秘感。

2014年,中英联络处旧址完成修缮。

余节介绍,就今年9月,老洋楼经历修缮后首次对外开放。余节所在的文化传媒机构,为市民带来一份见面礼——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从9月1日起,这栋百年老洋楼免费向公众展出了以《足迹》为主题的重庆艺术文献展。据悉,整个展览持续到10月20日。

记者了解到,这次文献展展出的60余件美术作品,包括油画、版画、雕塑和珍贵文献等形式,其中有名家王琦的版画《陪读一角》《警报解除之后》,还有庞茂琨的版画和油画作品以及其他艺术家的美术作品等。

余节告诉记者,今后中英联络处旧址将作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参观者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影报道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百年老洋楼 “智造”歪护栏

2019-09-18 07:16:41 来源: 0 条评论

大楼外观

外廊

房间内部

日前,位于渝中区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旁的一栋黄白相间的老洋楼,经修缮后举办艺术文献展,首次对外开放。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栋老洋楼的阁楼楼梯护栏,竟然是歪着修的,就连见多识广的文物修复专家也啧啧称奇。

109年历史 立面27个券拱

取道解放碑旁边的五四路,拐弯抹角步行几百米,可到临江路。就在五四路和临江路交汇处的路口,有一栋以淡黄色为主色调的西式建筑,像一个上了年纪的、守望解放碑的贵族,虽历经沧桑却难掩气质。

远远望去,这栋3层老洋楼正立面有27个券拱。再加上法式连廊及雕花,有点像教堂,呈现浪漫典雅风格。整个建筑线条分明,多采用对称造型,气势恢宏。

进入老楼建筑内部,地板、楼梯、门窗以木质为主,房间里的西式壁炉别具一格。

经过修缮后的老洋楼作为文化场所首次对外开放。相关负责人余节告诉记者,这栋老洋楼建于1910年,如今已有109年历史。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二楼一底,除了阁楼,三层楼总共近15间房,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呈L形。

解放碑上的钟 曾经和它有关

这栋老洋楼有何来头?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这里最早是法国天主教真元堂的一部分,因此宗教类券廊建筑风格明显。

余节介绍,真元堂最早由法国传教士修建,曾是川东南代牧区(重庆教区)主教府,也是供中外神职人员(主教、神父)集中开展宗教活动的重点教堂。后来复建,成为传教士居住用房。

有关文献资料还记载,重庆真元堂建成后,逐渐发展成为有9幢88间房屋的建筑群,其中培植有花园。

余节告诉记者,1947年抗战胜利纪功碑(解放碑改建前名称)建成后,碑上第一次挂上去的四面时钟,就是重庆真元堂捐赠的。

对于这段历史故事,重庆晚报曾以《重庆解放碑挂了十年的劳力士“下岗”来听60年前的转钟人讲故事》为题报道称:抗战胜利纪功碑建成后,当时的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找到天主教重庆教区,希望教区捐赠4个大钟挂在碑顶。教区立即与法国巴黎联系(重庆教区属法国教区管)。后来,重量超过1吨的4个大钟漂洋过海来到重庆,装上碑顶,在解放碑上为重庆市民报时。

这栋老洋楼和解放碑的直线距离仅三四百米,为此,一些文物保护志愿者称之为距离解放碑最近的百年老洋楼。

为抗战做过贡献 也曾遭日机空袭

这栋老洋楼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中英联络处旧址。

渝中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专辑《母城记忆》显示,1939年至1946年,中英联络处设于此。

据介绍,抗战时期先后有多个国家在重庆设立大使馆或公使馆,另有多个国家与迁驻重庆的国民政府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如今矗立在渝中区健康路口的美国大使馆旧址,位于鹅岭公园内的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土耳其公使馆旧址,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中英联络处旧址,也是其中之一。抗战期间,中英联络处对外为英国怡和公司使用,实际是作为中英军事联络处,中英双方曾在此交换情报,为抗战做过贡献。因为这个原因,该建筑曾遭日军空袭破坏,后经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中英联络处旧址和苏联大使馆旧址、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美国大使馆旧址、英国大使馆旧址等,作为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阁楼歪护栏 方便搬大件物品

除了二楼一底,中英联络处旧址还有一个阁楼(位于房屋坡屋顶下部的房间,空间较小),目前是余节和同事们的办公场所,暂不对外开放。

不过,通往阁楼的木质楼梯护栏,却是一大特色。

记者看到,楼梯长5米左右,较陡,仅容一人通过,一面是白色的墙,一面是护栏。比较特别的是,护栏向外张开一定角度。

余节猜测,这可能是当年建筑设计师的智慧,通过这样的设计,让较窄楼道打开一定角度,扩大空间。

在我市修缮过菩提金刚塔、东华观藏经楼、中苏文协旧址的高级工程师朱大武,有着40年的古建筑修复经验。他表示,对于这种歪护栏造型,也是第一次听闻。

朱大武分析,这栋楼是近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歪护栏在建筑学意义上是不规范的,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然,不排除设计者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设计,扩大楼道空间,让居住在房子里的人,方便将大件物品搬上搬下。

今后这里经常举办文化盛宴

1949年以后,中英联络处旧址曾为重庆市公安局所用,成为市公安局档案室。

家住中英联络处旧址对面戴家巷的陈大爷告诉记者,他在戴家巷生活了几十年,但从未进入过这幢老洋楼。除了外观的精美,老洋楼内部一直充满神秘感。

2014年,中英联络处旧址完成修缮。

余节介绍,就今年9月,老洋楼经历修缮后首次对外开放。余节所在的文化传媒机构,为市民带来一份见面礼——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从9月1日起,这栋百年老洋楼免费向公众展出了以《足迹》为主题的重庆艺术文献展。据悉,整个展览持续到10月20日。

记者了解到,这次文献展展出的60余件美术作品,包括油画、版画、雕塑和珍贵文献等形式,其中有名家王琦的版画《陪读一角》《警报解除之后》,还有庞茂琨的版画和油画作品以及其他艺术家的美术作品等。

余节告诉记者,今后中英联络处旧址将作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参观者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 毕克勤 摄影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