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智慧名城”——访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清泉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智慧名城”——访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清泉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9-19

  在此前闭幕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智慧名城”具有怎样的特征?重庆如何围绕目标精准施策、聚焦发力?对此,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清泉。

  多重优势支撑“智慧名城”建设

  重庆日报:要建设“智慧名城”,重庆当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如何扬长补短?

  罗清泉:建设“智慧名城”,要发挥好习近平总书记给重庆提出的“区位、生态、产业、体制”四大优势,这是我们要长期把握和依托的优势。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是当前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环境优势。我市现已建成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仙桃国际数据谷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集聚了3000多家大数据智能化企业,具备良好的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同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大批行业领军企业争相进驻,助推我市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的大量先进技术、先进业态、先进模式和智慧应用等,都将为“智慧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独具特色,是重庆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性支撑优势。我市已建成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启动运行国家工业互联网核心解析节点,跻身中国首批实现行政村光纤和4G全覆盖的省市,以及中国首批5G规模化商用试点城市。特别是近期与新加坡合作建成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标志着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国内前列。

  直辖市体制是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体制性优势。相对于省级行政单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落实兑现,按照“三融五跨”要求,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智慧城市应用从市级层面强化统筹、协同推进,覆盖服务全市城乡。

  不过也要看到,尽管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具备良好发展优势,但我市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务数据“聚通用”基础薄弱,基础性、公共性平台项目保障不力、建设滞后,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不多等等,建成“智慧名城”任重道远。

  为此,市委、市政府三措并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通过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出台《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施工图”;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总云长”“系统云长”“云长”三级组织体系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智慧城市建设责任体系;出台《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将“数字重庆”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及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汇聚、共享、开放等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智慧名城”建设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

  力争3年内让“智慧名城”具雏形

  重庆日报:重庆目前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它与“智慧名城”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及后续发展如何?

  罗清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不断迭代升级,是具有更高效、更协同、更特色、更安全、更宜居等特点的城市。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智慧名城”,对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出了更高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得好,综合发展水平如果能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中有更多的特色、有更多的亮点,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就有条件称之为“智慧名城”。关于“智慧名城”的内涵外延,我们还将深入研究、深刻把握,更好地聚力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市正全面落实《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按照“135”总体架构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即:加快建成1个智能中枢,由数字重庆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和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组成,以此支撑全市政务信息系统集约上云,加速数据资源“聚通用”;持续完善3大支撑体系,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标准评估系统和网络安全体系,支撑智慧城市高效有序建设运行;全面推进5类智能化创新应用,面向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和生态宜居等五大板块,全面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

  力争到2022年,我市将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领域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取得重点突破,数据“聚通用”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实现“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服务全渝通办、生态宜居全域美丽、数字经济全面发力、基础设施全城连接”,成为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让“智慧名城”建设具雏形。

  借力智博会提速智慧名城建设

  重庆日报:大数据智能化已成为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重要方向,接下来市大数据发展局将如何用好智博会上的思想成果,推动“智慧名城”建设?

  罗清泉:智博会结束后,不仅不能松气,反而应该更紧张加力,一鼓作气,乘着智博会的东风,深入巩固和扩大战果,把智博会的成果催化成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市大数据发展局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跟进推动智博会成果落地,围绕构筑智慧城市建设“算力、算法、数据”支撑能力,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政策化,建立台账,一个一个推动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智慧名城”贡献力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智慧名城”——访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清泉

2019-09-19 09:18:22 来源:

  在此前闭幕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智慧名城”具有怎样的特征?重庆如何围绕目标精准施策、聚焦发力?对此,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清泉。

  多重优势支撑“智慧名城”建设

  重庆日报:要建设“智慧名城”,重庆当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如何扬长补短?

  罗清泉:建设“智慧名城”,要发挥好习近平总书记给重庆提出的“区位、生态、产业、体制”四大优势,这是我们要长期把握和依托的优势。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是当前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环境优势。我市现已建成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仙桃国际数据谷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集聚了3000多家大数据智能化企业,具备良好的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同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大批行业领军企业争相进驻,助推我市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的大量先进技术、先进业态、先进模式和智慧应用等,都将为“智慧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独具特色,是重庆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性支撑优势。我市已建成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启动运行国家工业互联网核心解析节点,跻身中国首批实现行政村光纤和4G全覆盖的省市,以及中国首批5G规模化商用试点城市。特别是近期与新加坡合作建成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标志着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国内前列。

  直辖市体制是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体制性优势。相对于省级行政单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落实兑现,按照“三融五跨”要求,可以把一些重要的智慧城市应用从市级层面强化统筹、协同推进,覆盖服务全市城乡。

  不过也要看到,尽管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具备良好发展优势,但我市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务数据“聚通用”基础薄弱,基础性、公共性平台项目保障不力、建设滞后,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不多等等,建成“智慧名城”任重道远。

  为此,市委、市政府三措并举,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通过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出台《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施工图”;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云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总云长”“系统云长”“云长”三级组织体系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智慧城市建设责任体系;出台《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将“数字重庆”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及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汇聚、共享、开放等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智慧名城”建设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

  力争3年内让“智慧名城”具雏形

  重庆日报:重庆目前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它与“智慧名城”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及后续发展如何?

  罗清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不断迭代升级,是具有更高效、更协同、更特色、更安全、更宜居等特点的城市。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智慧名城”,对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出了更高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得好,综合发展水平如果能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在全国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中有更多的特色、有更多的亮点,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就有条件称之为“智慧名城”。关于“智慧名城”的内涵外延,我们还将深入研究、深刻把握,更好地聚力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市正全面落实《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按照“135”总体架构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即:加快建成1个智能中枢,由数字重庆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和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组成,以此支撑全市政务信息系统集约上云,加速数据资源“聚通用”;持续完善3大支撑体系,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标准评估系统和网络安全体系,支撑智慧城市高效有序建设运行;全面推进5类智能化创新应用,面向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和生态宜居等五大板块,全面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

  力争到2022年,我市将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领域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取得重点突破,数据“聚通用”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实现“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网覆盖、政务服务全渝通办、生态宜居全域美丽、数字经济全面发力、基础设施全城连接”,成为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让“智慧名城”建设具雏形。

  借力智博会提速智慧名城建设

  重庆日报:大数据智能化已成为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重要方向,接下来市大数据发展局将如何用好智博会上的思想成果,推动“智慧名城”建设?

  罗清泉:智博会结束后,不仅不能松气,反而应该更紧张加力,一鼓作气,乘着智博会的东风,深入巩固和扩大战果,把智博会的成果催化成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市大数据发展局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跟进推动智博会成果落地,围绕构筑智慧城市建设“算力、算法、数据”支撑能力,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政策化,建立台账,一个一个推动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智慧名城”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