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8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1日20时30分讯(记者 李袅)“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纪念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80周年之际,我又一次来到了生我养我的红岩村,感到特别亲切。”今(21)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8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缅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的历史功绩,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南方局老同志子女代表童丹宁在现场回忆起红岩村的故事。
与会人员参观中共中央南方局旧址 黄亚丽 摄
“红岩村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红色的摇篮里度过了美好的幼年。”童丹宁表示,当听到正在推进编制红岩村和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的保护传承专项规划,打造红岩革命文化公园的消息时很高兴。
童丹宁说:“希望红岩精神以此为基地,更加发扬光大,作为南方局共产党人的后代,在新时代也将继续为弘扬红岩精神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此次会议是我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会议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管理中心、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办。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以“南方局与新中国的成立”为主题,从政治制度、文化工作、群众工作、外交工作、军事工作、新中国建设人才培养和储备、党的建设以及南方局的隐蔽斗争等方面,对南方局与新中国的成立、包括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这是以往未有的新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南方局已经撤销,怎么还会有贡献呢?”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作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时说,新中国不是哪一天突然成立的。它有一个准备条件的过程,也有一个具体筹划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与南方局密切相关。
李忠杰从南方局帮助和促成了多个民主党派的建立,为通过多党合作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统一战线基础;推动创造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为从旧政协走向新政协、以政协形式筹建新中国提供了有效途径;领导和加强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后在执政条件下实施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了宝贵经验等六个方面概括了南方局对新中国成立作出的贡献。
据统计,此次研讨会收到论文85篇,确定5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根据内容将论文分为南方局对新中国的成立贡献研究、南方局相关工作研究、南方局人物研究等7个部分、共50余万字编辑成册。
研讨会论文摘编
关于南方局对新中国政治制度的贡献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李蓉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业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制度的确立,也有着密切而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中,从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中产生出来的、适合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新型政党制度,正是南方局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做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的、突出的历史贡献。这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南方局的外事工作与新中国外交事业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馆员丁英顺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武汉设立中共中央长江局,并在1938年4月成立了长江局下属机构国际宣传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国际宣传组,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外事机构。
1939年1月南方局成立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事工作为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奠定了初步的根基;南方局的外事工作是新中国外交不可缺少的前奏曲,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南方局在艰苦的外事工作中,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专业人才,积累了宝贵的国际交往和对外斗争经验。
关于南方局文化工作对新中国文化工作的启示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江红英
南方局在国统区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文化工作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在当时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凝聚和团结一大批文化界人士,坚持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地发展了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为夺取抗日战争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了独特的力量,而且也为新中国文化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是文化工作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二是文化工作必须服务于政治目标;三是文化工作必须鼓舞人心凝心聚力;四是文化工作必须团结人才培养人才。南方局的文化工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成效与影响,而且对新中国文化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提供了宝贵启示,值得后人永远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