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鸡鸣乡寻找脱贫攻坚有效途径
打通山的阻碍 挖掘山的财富

城口县鸡鸣乡寻找脱贫攻坚有效途径
打通山的阻碍 挖掘山的财富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9-23

 

通过国土整治,原来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今年气候不佳,但当地农民的马铃薯仍喜获丰收。记者 罗芸 摄

从地图上看,87平方公里的城口县鸡鸣乡像一颗小小的鸡心,镶嵌在城口、开州和四川宣汉三地交界的大巴山皱褶里。

目前,从鸡鸣乡出发,到县城需要两个小时以上,交通不便;全乡75%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耕作条件恶劣。

区位无优势,发展有阻碍。怎么办?

打通山的阻碍,挖掘山的财富,成为鸡鸣乡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乡党委书记李明伟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兴建基础设施、发展山地特色产业,全乡的经济、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26.9%下降至今年6月底的4.2%。

方便药农,硬石山上凿出路

城开路通渝隧道口,一侧正在修建城开高速公路城开特长隧道;另一侧,则是修往鸡鸣乡金坪村六至九社的村道。

“我们这边的修建难度,不比那边小。”乡政府工作人员肖永申望向高速公路工地,货车正频繁地进出。回望这边,在7月初塌方后,工程难度增加,加之降雨频繁,总长11.8公里的公路修完了7公里,只比两个月前推进了一公里。

在接近70度的崖壁上,这条毛坯路顽强地拐着“之”字向上延伸。受山顶一处塌方影响,泥石沿山体垂直滚落,轧断了公路不同海拔的多个地方,其中最低的一处阻塞道路的泥石有上千立方米。

“这是一条产业路,必须修通。”乡长姜涛表示,此路通往金岩村一块海拔超过1200米的台地,上面种有近万亩中药材云木香。以前因山区地形复杂,公路无法修建,导致产业发展受阻:每公斤卖18元的云木香,背下山的运费要3.6元。

在脱贫攻坚中,通往这四个社的公路又被提上议事日程。最终确定的性价比最高的这个方案,在硬石山上开凿的长度只有6公里,预估造价4000万元。

在第二处塌方处,重庆日报记者碰到了向江菊两姐妹背着米和油沿公路走上山。两姐妹走得满头大汗,说走原来的羊肠小道赶场,路陡又险,这条毛坯路走着要省心多了。

“政府决心很大,我们看到了修通路的希望。”向江菊的丈夫失去了劳动力,看着这条路快要通了,她准备再扩大云木香的种植面积,脱贫就更容易了。

自2017年底以来,鸡鸣乡围绕产业路和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公路攻坚,全乡修建了57.8公里通达路、34公里通畅路,解决了3500余人的出行难、产业发展难。

修好梯田、水池,农民不再望天吃饭

秋阳高照。金岩村一社的房前屋后挂满了收回来的玉米,金灿灿的一片,勤劳的妇女将部分马铃薯切片煮熟,晒成干马铃薯片。

“一会下雨,一会儿干旱,但今年仍然算个丰收年。”67岁的村民陆贤林笑得灿烂。

陆贤林的地在陡峭的山上。“以前在山上挖出来的马铃薯,没放稳当的,就打着滚滚到山脚了。”陆贤林说,下大一点的雨,泥土就被冲跑,每年都只能望天吃饭。

今年春节后,陆贤林所在的金岩村一社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开始实施国土整治,原来像壁毯一样斜挂在山上的土地变成了梯田。

“今年的雨下得那么大,但泥巴都还老老实实地‘关’在地里,没有被冲走,庄稼也就长得壮了。”陆贤林很高兴。

而让陆贤林觉得生活“更安逸”的,是饮水问题的解决。在离他家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口新修的蓄水池。水池里的水经消毒后输送到村民家。今年连干半个多月,他也没去挑过水。

乡纪委书记李安成介绍,近年来根据鸡鸣乡山高坡陡的实际,上级政府对金岩村一至五社的3000亩土地实施国土整治,让“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针对山区工程性缺水的情况,全乡还新修了27口蓄水池,解决了800余人的饮水难。

做强传统特色产业

在鸡鸣社区迎宾路上,“重庆鸡鸣茶厂”几个繁体字经年未变,但记者走进去一看,里面已变了天地。

茶厂车间由原本的半封闭式瓦房,变成了白色墙面、蓝色屋顶的钢构大棚。车间内,静卧着黑白两色的杀青机、色选机等现代茶叶加工设备。

“目前不是制茶季,但明年这些机器肯定会大展拳脚。”厂会计严刚说,以前的茶叶大多是人工选挑、杀青,效率较低,品质波动大。像选捡茶叶的工序,原来10个工人一天才捡50公斤,而一台价值60万元的色选机一天可选捡500公斤左右,在确保茶叶质量同时,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工厂实行全封闭,整个加工过程茶叶不用落地就能从鲜叶变成茶叶成品。

鸡鸣贡茶曾获“中国历史名茶”称号。以前茶园集中在鸡鸣寺周边。由于销路不畅,茶园面积一直保持在500亩左右,产值也不高,“金字招牌”无法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

在市、县以及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鸡鸣茶厂实行了技术升级;500亩低效茶园获得改造,并正在新建1500余亩标准化茶园,预计可带动鸡鸣及周边乡镇三四百户农户增收致富。

鸡鸣乡根据全县产业扶贫计划,将茶叶、食用菌等列为扶贫支柱产业,在祝乐村建起的食用菌产业,集菌袋生产、香菇种植、冷藏保鲜、烘干加工为一体,实现了产业链的发展,至少带动50余户贫困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引入上海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今年在鸡鸣收购的云木香达到260吨,药农户均增收3.2万元。

自2017年以来,全乡的粮经比例由4:6调整为1:9。

易地扶贫搬迁,村民求生活更容易

“原来我家是住在那边高山上的。”茶坪村村民朱兴太遥指远处一座没入云雾的高山说,“现在搬下山赶场方便了,求生活也容易了。”

朱兴太的家位于茶坪村四社,海拔1200多米。每次赶场,他要走近两小时,返程买的化肥等农资只能靠肩背或骡马驮。

山区寒冷、潮湿,朱兴太和母亲一样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一遇阴雨天气,关节就痛,以前在煤矿打工的活路也不得不撂下,这意味着全家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据了解,因病致贫是鸡鸣致贫最重要的原因。全乡因病致贫的农户达到163户,占建卡贫困户总户数的45.2%,是全乡帮扶的重点群体。

“是政府把我一家从泥坑头提起来的!”在鸡鸣社区簇新的小楼房前,朱兴太感激地说。想到政府给予每人1.2万元的搬迁费,朱兴太一狠心,将家搬到了镇上。从2017年至今,有123户像朱兴太这样的贫困户实行了搬迁。

现在,朱兴太经常在场镇上找零工干,每月收入一千余元。

更令他高兴的是,前几天村干部告诉他,还有分红!原来,村集体注入200万元股金与外地老板在茶坪合建了一个可年产300万羽的种鸡场,为县内外提供优质城口山地鸡苗。预计到年底时,朱兴太一家三口可以分得900多元。

前几年刚生病时,朱兴太觉得自己没用,对生活非常绝望。但现在他决定要好好地活下去:“政府都没嫌弃我们,我们自己更不能自己嫌自己!”

为实现年底脱贫的目标,鸡鸣全体乡干部总动员,牺牲休息时间作最后的冲刺和完善工作。目前全乡每位干部每月最多休息4天,有时整个乡政府办公楼晚上灯火通明,直到凌晨。准备在国庆节结婚的肖永申,即便在筹备婚礼的九月也连续加班,与女友的联系主要靠视频;这段时间,乡城建办工作人员余舟几乎天天下村验收沼气池,并指导农民进行危旧房改造,以及全乡36口化粪池的新建工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城口县鸡鸣乡寻找脱贫攻坚有效途径
打通山的阻碍 挖掘山的财富

2019-09-23 10:38:49 来源: 0 条评论

 

通过国土整治,原来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今年气候不佳,但当地农民的马铃薯仍喜获丰收。记者 罗芸 摄

从地图上看,87平方公里的城口县鸡鸣乡像一颗小小的鸡心,镶嵌在城口、开州和四川宣汉三地交界的大巴山皱褶里。

目前,从鸡鸣乡出发,到县城需要两个小时以上,交通不便;全乡75%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耕作条件恶劣。

区位无优势,发展有阻碍。怎么办?

打通山的阻碍,挖掘山的财富,成为鸡鸣乡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乡党委书记李明伟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兴建基础设施、发展山地特色产业,全乡的经济、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26.9%下降至今年6月底的4.2%。

方便药农,硬石山上凿出路

城开路通渝隧道口,一侧正在修建城开高速公路城开特长隧道;另一侧,则是修往鸡鸣乡金坪村六至九社的村道。

“我们这边的修建难度,不比那边小。”乡政府工作人员肖永申望向高速公路工地,货车正频繁地进出。回望这边,在7月初塌方后,工程难度增加,加之降雨频繁,总长11.8公里的公路修完了7公里,只比两个月前推进了一公里。

在接近70度的崖壁上,这条毛坯路顽强地拐着“之”字向上延伸。受山顶一处塌方影响,泥石沿山体垂直滚落,轧断了公路不同海拔的多个地方,其中最低的一处阻塞道路的泥石有上千立方米。

“这是一条产业路,必须修通。”乡长姜涛表示,此路通往金岩村一块海拔超过1200米的台地,上面种有近万亩中药材云木香。以前因山区地形复杂,公路无法修建,导致产业发展受阻:每公斤卖18元的云木香,背下山的运费要3.6元。

在脱贫攻坚中,通往这四个社的公路又被提上议事日程。最终确定的性价比最高的这个方案,在硬石山上开凿的长度只有6公里,预估造价4000万元。

在第二处塌方处,重庆日报记者碰到了向江菊两姐妹背着米和油沿公路走上山。两姐妹走得满头大汗,说走原来的羊肠小道赶场,路陡又险,这条毛坯路走着要省心多了。

“政府决心很大,我们看到了修通路的希望。”向江菊的丈夫失去了劳动力,看着这条路快要通了,她准备再扩大云木香的种植面积,脱贫就更容易了。

自2017年底以来,鸡鸣乡围绕产业路和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公路攻坚,全乡修建了57.8公里通达路、34公里通畅路,解决了3500余人的出行难、产业发展难。

修好梯田、水池,农民不再望天吃饭

秋阳高照。金岩村一社的房前屋后挂满了收回来的玉米,金灿灿的一片,勤劳的妇女将部分马铃薯切片煮熟,晒成干马铃薯片。

“一会下雨,一会儿干旱,但今年仍然算个丰收年。”67岁的村民陆贤林笑得灿烂。

陆贤林的地在陡峭的山上。“以前在山上挖出来的马铃薯,没放稳当的,就打着滚滚到山脚了。”陆贤林说,下大一点的雨,泥土就被冲跑,每年都只能望天吃饭。

今年春节后,陆贤林所在的金岩村一社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开始实施国土整治,原来像壁毯一样斜挂在山上的土地变成了梯田。

“今年的雨下得那么大,但泥巴都还老老实实地‘关’在地里,没有被冲走,庄稼也就长得壮了。”陆贤林很高兴。

而让陆贤林觉得生活“更安逸”的,是饮水问题的解决。在离他家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口新修的蓄水池。水池里的水经消毒后输送到村民家。今年连干半个多月,他也没去挑过水。

乡纪委书记李安成介绍,近年来根据鸡鸣乡山高坡陡的实际,上级政府对金岩村一至五社的3000亩土地实施国土整治,让“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针对山区工程性缺水的情况,全乡还新修了27口蓄水池,解决了800余人的饮水难。

做强传统特色产业

在鸡鸣社区迎宾路上,“重庆鸡鸣茶厂”几个繁体字经年未变,但记者走进去一看,里面已变了天地。

茶厂车间由原本的半封闭式瓦房,变成了白色墙面、蓝色屋顶的钢构大棚。车间内,静卧着黑白两色的杀青机、色选机等现代茶叶加工设备。

“目前不是制茶季,但明年这些机器肯定会大展拳脚。”厂会计严刚说,以前的茶叶大多是人工选挑、杀青,效率较低,品质波动大。像选捡茶叶的工序,原来10个工人一天才捡50公斤,而一台价值60万元的色选机一天可选捡500公斤左右,在确保茶叶质量同时,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工厂实行全封闭,整个加工过程茶叶不用落地就能从鲜叶变成茶叶成品。

鸡鸣贡茶曾获“中国历史名茶”称号。以前茶园集中在鸡鸣寺周边。由于销路不畅,茶园面积一直保持在500亩左右,产值也不高,“金字招牌”无法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

在市、县以及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鸡鸣茶厂实行了技术升级;500亩低效茶园获得改造,并正在新建1500余亩标准化茶园,预计可带动鸡鸣及周边乡镇三四百户农户增收致富。

鸡鸣乡根据全县产业扶贫计划,将茶叶、食用菌等列为扶贫支柱产业,在祝乐村建起的食用菌产业,集菌袋生产、香菇种植、冷藏保鲜、烘干加工为一体,实现了产业链的发展,至少带动50余户贫困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引入上海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今年在鸡鸣收购的云木香达到260吨,药农户均增收3.2万元。

自2017年以来,全乡的粮经比例由4:6调整为1:9。

易地扶贫搬迁,村民求生活更容易

“原来我家是住在那边高山上的。”茶坪村村民朱兴太遥指远处一座没入云雾的高山说,“现在搬下山赶场方便了,求生活也容易了。”

朱兴太的家位于茶坪村四社,海拔1200多米。每次赶场,他要走近两小时,返程买的化肥等农资只能靠肩背或骡马驮。

山区寒冷、潮湿,朱兴太和母亲一样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一遇阴雨天气,关节就痛,以前在煤矿打工的活路也不得不撂下,这意味着全家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据了解,因病致贫是鸡鸣致贫最重要的原因。全乡因病致贫的农户达到163户,占建卡贫困户总户数的45.2%,是全乡帮扶的重点群体。

“是政府把我一家从泥坑头提起来的!”在鸡鸣社区簇新的小楼房前,朱兴太感激地说。想到政府给予每人1.2万元的搬迁费,朱兴太一狠心,将家搬到了镇上。从2017年至今,有123户像朱兴太这样的贫困户实行了搬迁。

现在,朱兴太经常在场镇上找零工干,每月收入一千余元。

更令他高兴的是,前几天村干部告诉他,还有分红!原来,村集体注入200万元股金与外地老板在茶坪合建了一个可年产300万羽的种鸡场,为县内外提供优质城口山地鸡苗。预计到年底时,朱兴太一家三口可以分得900多元。

前几年刚生病时,朱兴太觉得自己没用,对生活非常绝望。但现在他决定要好好地活下去:“政府都没嫌弃我们,我们自己更不能自己嫌自己!”

为实现年底脱贫的目标,鸡鸣全体乡干部总动员,牺牲休息时间作最后的冲刺和完善工作。目前全乡每位干部每月最多休息4天,有时整个乡政府办公楼晚上灯火通明,直到凌晨。准备在国庆节结婚的肖永申,即便在筹备婚礼的九月也连续加班,与女友的联系主要靠视频;这段时间,乡城建办工作人员余舟几乎天天下村验收沼气池,并指导农民进行危旧房改造,以及全乡36口化粪池的新建工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