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美丽家园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美丽家园宜居宜业宜游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9-24

  蓝天白云下的重庆主城。记者 崔力 摄

  位于悦来的嘉悦江庭海绵居住小区的“绿色屋顶”,具有可降低PM2.5、降低建筑顶层温度、滞留雨水、消减雨水污染物等作用。记者 张锦辉 摄

渝中区虎头岩,市民在虎头岩山城步道“空中悬廊”游玩。记者 龙帆 摄

游船从东水门长江大桥下穿过,留下彩色光影,远处的高层建筑物灯火璀璨。记者 苏思 摄

渝北区龙塔街道兴盛大道旁一块长期闲置的地块,经过打造后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记者 万难 摄

  70年,重庆城市建设者亲历了一场美丽的城市“蝶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展示其宜居、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

  城市空间大突破,立体城市更迷人

  重庆是山城,也是“桥都”。说起重庆的城市建设,少不了桥梁这个发展的助推器。

  市桥梁协会首任会长顾庭勇回忆,1965年,他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重庆。在1978年前,两江之上只有白沙沱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和牛角沱嘉陵江大桥,这让专攻城市建设专业的他颇感郁闷。

  “1980年,重庆长江大桥(也称石板坡长江大桥)通车,我负责这座桥6号墩的施工。”顾庭勇说,重庆长江大桥通车,让重庆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直辖以来,重庆建桥速度明显加快,从最初的几年建一座桥发展到一年同时开工建几座桥。目前,主城区已建成和在建的跨江大桥有46座(含轨道专用桥等桥梁)。

  在重庆,每一座跨江大桥通车,都对周边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曾住江北区五里店的李胜说,上世纪80年代,五里店还是城乡接合部。当时,从五里店去解放碑,要么在江北城坐索道或轮渡,要么坐车绕行观音桥再去渝中区。1999年,黄花园大桥通车,缩短了江北、渝中和南岸之间的距离,以前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的路程,坐车过桥十几分钟就到了。黄花园大桥通车带动了整个江北区的发展。

  如同黄花园大桥之于江北,一座座桥梁的通车,使得重庆主城向南北跨江扩充、向东西穿山拓展,不仅带动了沙坪坝、观音桥、鸿恩寺等地的繁荣,还助推了大学城、茶园等新城区的崛起。如今,重庆城市建设冲破绕城高速继续向外拓展,主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08平方公里。

  70年来,重庆城市区域不仅变得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立体。

  统计显示,直辖之初,主城区城市道路通车里程不足2000公里。去年底,主城区城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达5664公里。依山傍水修建的高楼大厦,索道、立交、轻轨、桥梁等组成的立体交通,使重庆获得立体城市的美誉。从李子坝居民楼穿过的轨道交通列车、层层叠叠把导航迷晕的黄桷湾立交……各种热门景点每天吸引众多外地游客“打卡”,重庆成为各方关注的旅游热点城市。

  住房条件大改善,居住环境更舒适

  70年巨变中,重庆居住环境的变化让人印象深刻。

  市住房城乡建委和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78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6.53平方米。全市城镇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居住舒适度大大提高。

  家住两江新区黄先生的“搬家”故事,就是许多重庆人住房变迁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70年代前,黄先生和父母住在渝中区南区路附近。当时,他家住的是“筒子楼”。“筒子楼”没有独立厨房,只有公共卫生间,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盐飞溅、人声鼎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黄先生的父亲分到福利房,他们一家人住进了单元房。单元房设施相对完备,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台阶。

  上世纪90年代,黄先生购买了渝北区龙溪镇的商品房。那时的商品房不仅居住空间更加合理,小区环境也非常养眼。

  “前两年,我们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位于两江新区礼嘉片区的花园洋房。”黄先生说,现在的商品房不仅居住环境优美,小区也变得“智慧”。进门刷“脸卡”、指纹密码锁等诸多“黑科技”的使用,让人感受到安全、舒适的智慧化生活。

  70年来,我市在推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提升群众居住品质的同时,注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重点推进了公租房建设管理和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分配入住公租房51万套、棚户区改造63.5万套,约362万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

  城市功能大提升,市民生活更美好

  让人惊喜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城市空间拓展和居住条件改善上,70年来,重庆公共交通、路灯照明、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使得居民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休闲体验也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公共交通方面,2018年底,主城已开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4号线、5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和环线共8条轨道交通线,通车里程达313公里。轨道交通通达主城九区,覆盖机场、高铁站、客运枢纽、各大商圈、各行政中心等主要客流集散地。

  比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解放初重庆城市很多道路特别是背街小巷没有路灯,站在枇杷山公园上只能看到远处的点点星光,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零,没有一处污水处理设施。去年,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每天用于焚烧发电的生活垃圾超过8000吨,城市照明灯具超过30万盏,重庆夜景成为举世闻名的城市名片。

  再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体育场馆、一个个体育主题公园、一条条全民健身赛道和步道如雨后春笋般在巴渝大地涌现,给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重庆正着力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2019年至2022年,主城区将开工建设17条约353公里山城步道,进一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

  市住房城乡建委人士介绍,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去年底我市出台《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文、公共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

  随着我市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将让广大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重庆城市建设·口述

  重庆建筑越来越绿 新修房屋更加环保

  讲述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 谢自强

  我的职业是与各类建筑打交道。如果要问我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城市的发展变化,我最大的感触是身边的建筑变得更绿了。

  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大家还住在冬冷夏热的老屋子里。那时的建筑不光住得不舒服,夏天还非常受罪。特别是当“西晒”的居民,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节能建筑在重庆出现,是本世纪初的事了。2002年,重庆建成夏热冬冷地区首个建筑节能50%的示范小区——北碚天奇花园时,我和同事都兴奋不已。

  大概是2005年前后,重庆开始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重庆新建城镇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超过2/3(达到67.16%)。这些年,我参与设计的绿色建筑项目就有几十个。

  在重庆,不光是新修建筑“绿意盎然”,老旧建筑也发生了可喜变化。重庆通过承担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任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以上,很多新修公共建筑都采用了节能高科技。

  如今,重庆正在建设首个以“近零能耗、近零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悦来生态海绵城市展示中心,集成了120余项绿色节能技术,建成后综合节能率将达到90%以上、综合碳减排率90%以上。相信随着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智慧小区”技术深度融合,我们身边的房屋将变得更会“呼吸”,更加具有生命力。

  重庆城市建设·第一次

  ■重庆第一家动物园——重庆动物园

  重庆动物园建于1954年,位于九龙坡区杨家坪,原名西区公园,1958年后以展出动物为主,遂改为重庆动物园。

  ■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

  1956年建成的大田湾体育场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综合体育场。

  ■重庆市区第一座城市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于1966年1月竣工,是渝中区连接江北区、渝北区的重要通道。该桥的通车对江北、渝北、两江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重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南方花园

  1992年,南方花园开始动工,1994年开始销售,这是重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

  ■重庆轨道交通第一条线路——轨道交通二号线

  轨道交通二号线于2004年11月开通观光运营,2005年6月正式开通运营,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

  ■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2018年,由市城市管理局组织编制的《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正式出台,为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重庆城市建设·大事记

  1954年

  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竣工。

  1956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1951—1978年,先后编制近10个方案、草案或倾向性意见,如1956年的《重庆城市初步规划草案》。其后重庆先后完成了1982年版、1996年版及200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分别报国务院审批备案实施。

  1986年

  重庆成为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第一批试点城市。

  1992年

  重庆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市民迎来商品房时代,各种设施配套的商品房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1995年

  当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重庆夜景灯饰作为“城市名片”和品牌来打造。

  1997年

  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西部唯一直辖市。

  1999年

  黄花园大桥通车,这是重庆直辖之后主城区修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

  2002年

  主城区路桥收费改革自2002年7月1日起征至2018年1月1日停征,历时16年,为发展重庆交通设施的建设、保障路桥设施管护资金、提高路桥设施的管护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4年

  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较新线”正式运行,重庆人圆了轨道梦。

  2005年

  因桥梁数量多、桥梁规模大、桥梁技术水平高、桥梁多样化、桥梁影响力强,重庆被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是中国唯一的“桥都”。

  2009年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行,重庆内环收费站外移工程结束,主城区进入“二环时代”。

  2010年

  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城市继续往北、往东、向西发展,绕城高速附近的水土、龙兴、鱼复等片区相继被开发,成为产业热土。

  同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庆要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西部走向世界的门户,机场路拓宽改造、机场路专用快速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2018年

  《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出台。该《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

  《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出炉。该实施方案提出,将主城区“百公里两江四岸”打造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品牌的典范,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美景成为重庆城市名片。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廖雪梅采写,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资料及数据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统计局提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美丽家园宜居宜业宜游

2019-09-24 09:50:20 来源: 0 条评论

  蓝天白云下的重庆主城。记者 崔力 摄

  位于悦来的嘉悦江庭海绵居住小区的“绿色屋顶”,具有可降低PM2.5、降低建筑顶层温度、滞留雨水、消减雨水污染物等作用。记者 张锦辉 摄

渝中区虎头岩,市民在虎头岩山城步道“空中悬廊”游玩。记者 龙帆 摄

游船从东水门长江大桥下穿过,留下彩色光影,远处的高层建筑物灯火璀璨。记者 苏思 摄

渝北区龙塔街道兴盛大道旁一块长期闲置的地块,经过打造后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记者 万难 摄

  70年,重庆城市建设者亲历了一场美丽的城市“蝶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展示其宜居、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

  城市空间大突破,立体城市更迷人

  重庆是山城,也是“桥都”。说起重庆的城市建设,少不了桥梁这个发展的助推器。

  市桥梁协会首任会长顾庭勇回忆,1965年,他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重庆。在1978年前,两江之上只有白沙沱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和牛角沱嘉陵江大桥,这让专攻城市建设专业的他颇感郁闷。

  “1980年,重庆长江大桥(也称石板坡长江大桥)通车,我负责这座桥6号墩的施工。”顾庭勇说,重庆长江大桥通车,让重庆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直辖以来,重庆建桥速度明显加快,从最初的几年建一座桥发展到一年同时开工建几座桥。目前,主城区已建成和在建的跨江大桥有46座(含轨道专用桥等桥梁)。

  在重庆,每一座跨江大桥通车,都对周边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曾住江北区五里店的李胜说,上世纪80年代,五里店还是城乡接合部。当时,从五里店去解放碑,要么在江北城坐索道或轮渡,要么坐车绕行观音桥再去渝中区。1999年,黄花园大桥通车,缩短了江北、渝中和南岸之间的距离,以前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的路程,坐车过桥十几分钟就到了。黄花园大桥通车带动了整个江北区的发展。

  如同黄花园大桥之于江北,一座座桥梁的通车,使得重庆主城向南北跨江扩充、向东西穿山拓展,不仅带动了沙坪坝、观音桥、鸿恩寺等地的繁荣,还助推了大学城、茶园等新城区的崛起。如今,重庆城市建设冲破绕城高速继续向外拓展,主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08平方公里。

  70年来,重庆城市区域不仅变得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立体。

  统计显示,直辖之初,主城区城市道路通车里程不足2000公里。去年底,主城区城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达5664公里。依山傍水修建的高楼大厦,索道、立交、轻轨、桥梁等组成的立体交通,使重庆获得立体城市的美誉。从李子坝居民楼穿过的轨道交通列车、层层叠叠把导航迷晕的黄桷湾立交……各种热门景点每天吸引众多外地游客“打卡”,重庆成为各方关注的旅游热点城市。

  住房条件大改善,居住环境更舒适

  70年巨变中,重庆居住环境的变化让人印象深刻。

  市住房城乡建委和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78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36.53平方米。全市城镇住房条件大幅改善,居住舒适度大大提高。

  家住两江新区黄先生的“搬家”故事,就是许多重庆人住房变迁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70年代前,黄先生和父母住在渝中区南区路附近。当时,他家住的是“筒子楼”。“筒子楼”没有独立厨房,只有公共卫生间,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盐飞溅、人声鼎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黄先生的父亲分到福利房,他们一家人住进了单元房。单元房设施相对完备,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台阶。

  上世纪90年代,黄先生购买了渝北区龙溪镇的商品房。那时的商品房不仅居住空间更加合理,小区环境也非常养眼。

  “前两年,我们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位于两江新区礼嘉片区的花园洋房。”黄先生说,现在的商品房不仅居住环境优美,小区也变得“智慧”。进门刷“脸卡”、指纹密码锁等诸多“黑科技”的使用,让人感受到安全、舒适的智慧化生活。

  70年来,我市在推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提升群众居住品质的同时,注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重点推进了公租房建设管理和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分配入住公租房51万套、棚户区改造63.5万套,约362万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

  城市功能大提升,市民生活更美好

  让人惊喜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城市空间拓展和居住条件改善上,70年来,重庆公共交通、路灯照明、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使得居民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休闲体验也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公共交通方面,2018年底,主城已开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4号线、5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和环线共8条轨道交通线,通车里程达313公里。轨道交通通达主城九区,覆盖机场、高铁站、客运枢纽、各大商圈、各行政中心等主要客流集散地。

  比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解放初重庆城市很多道路特别是背街小巷没有路灯,站在枇杷山公园上只能看到远处的点点星光,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零,没有一处污水处理设施。去年,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每天用于焚烧发电的生活垃圾超过8000吨,城市照明灯具超过30万盏,重庆夜景成为举世闻名的城市名片。

  再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体育场馆、一个个体育主题公园、一条条全民健身赛道和步道如雨后春笋般在巴渝大地涌现,给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重庆正着力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2019年至2022年,主城区将开工建设17条约353公里山城步道,进一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

  市住房城乡建委人士介绍,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去年底我市出台《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文、公共服务、创新等方方面面。《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

  随着我市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将让广大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重庆城市建设·口述

  重庆建筑越来越绿 新修房屋更加环保

  讲述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 谢自强

  我的职业是与各类建筑打交道。如果要问我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城市的发展变化,我最大的感触是身边的建筑变得更绿了。

  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大家还住在冬冷夏热的老屋子里。那时的建筑不光住得不舒服,夏天还非常受罪。特别是当“西晒”的居民,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节能建筑在重庆出现,是本世纪初的事了。2002年,重庆建成夏热冬冷地区首个建筑节能50%的示范小区——北碚天奇花园时,我和同事都兴奋不已。

  大概是2005年前后,重庆开始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重庆新建城镇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超过2/3(达到67.16%)。这些年,我参与设计的绿色建筑项目就有几十个。

  在重庆,不光是新修建筑“绿意盎然”,老旧建筑也发生了可喜变化。重庆通过承担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任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以上,很多新修公共建筑都采用了节能高科技。

  如今,重庆正在建设首个以“近零能耗、近零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悦来生态海绵城市展示中心,集成了120余项绿色节能技术,建成后综合节能率将达到90%以上、综合碳减排率90%以上。相信随着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智慧小区”技术深度融合,我们身边的房屋将变得更会“呼吸”,更加具有生命力。

  重庆城市建设·第一次

  ■重庆第一家动物园——重庆动物园

  重庆动物园建于1954年,位于九龙坡区杨家坪,原名西区公园,1958年后以展出动物为主,遂改为重庆动物园。

  ■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

  1956年建成的大田湾体育场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综合体育场。

  ■重庆市区第一座城市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于1966年1月竣工,是渝中区连接江北区、渝北区的重要通道。该桥的通车对江北、渝北、两江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重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南方花园

  1992年,南方花园开始动工,1994年开始销售,这是重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

  ■重庆轨道交通第一条线路——轨道交通二号线

  轨道交通二号线于2004年11月开通观光运营,2005年6月正式开通运营,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

  ■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2018年,由市城市管理局组织编制的《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行业标准正式出台,为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重庆城市建设·大事记

  1954年

  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竣工。

  1956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1951—1978年,先后编制近10个方案、草案或倾向性意见,如1956年的《重庆城市初步规划草案》。其后重庆先后完成了1982年版、1996年版及200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分别报国务院审批备案实施。

  1986年

  重庆成为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第一批试点城市。

  1992年

  重庆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市民迎来商品房时代,各种设施配套的商品房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1995年

  当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重庆夜景灯饰作为“城市名片”和品牌来打造。

  1997年

  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西部唯一直辖市。

  1999年

  黄花园大桥通车,这是重庆直辖之后主城区修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

  2002年

  主城区路桥收费改革自2002年7月1日起征至2018年1月1日停征,历时16年,为发展重庆交通设施的建设、保障路桥设施管护资金、提高路桥设施的管护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4年

  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较新线”正式运行,重庆人圆了轨道梦。

  2005年

  因桥梁数量多、桥梁规模大、桥梁技术水平高、桥梁多样化、桥梁影响力强,重庆被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是中国唯一的“桥都”。

  2009年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行,重庆内环收费站外移工程结束,主城区进入“二环时代”。

  2010年

  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城市继续往北、往东、向西发展,绕城高速附近的水土、龙兴、鱼复等片区相继被开发,成为产业热土。

  同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庆要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西部走向世界的门户,机场路拓宽改造、机场路专用快速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2018年

  《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出台。该《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

  《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出炉。该实施方案提出,将主城区“百公里两江四岸”打造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品牌的典范,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美景成为重庆城市名片。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廖雪梅采写,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资料及数据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统计局提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