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70年沧桑巨变
70年来,重庆的城乡风貌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庆人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些变化?翻开《影像中国70年·重庆卷》(以下简称《重庆卷》),一部简约却不简单的重庆发展史便呈现在面前。
9月23日,围绕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书中许多精彩瞬间的背后故事,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本书的编著者、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
邓小平让重庆人民打上“文化牙祭”
《影像中国70年·重庆卷》的第一部分为《革故鼎新》,讲述了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到1956年期间,在重庆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全书从解放碑讲起,以普通市民的视角讲述了70年来重庆沧桑巨变。”周勇介绍,1949年11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重庆,重庆成为新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中国共产党领导重庆人民翻身作了主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带领重庆人民统一财经,稳定市场、稳定物价,整顿财政金融秩序,调整工商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到1956年,重庆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在重庆得以正式确立。
“这个时期,重庆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建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周勇称,解放时,重庆中心区仅有总长不到40公里的行车道路、59公里长的下水道和1080盏路灯;公共交通能行驶的汽车仅有11辆,勉强维持市郊6条线路的营运;轮渡轮船15艘,航线11条;日供自来水1.5万吨,供电2万千瓦小时。
从1950年至1957年,重庆新增道路129.6公里、下水道123公里;路灯达到10957盏。1956年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建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电车线;仅用两年时间修通了成渝铁路;修建了重庆人民大礼堂、新中国第一座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修建了劳动人民文化宫,让劳动人民打上了“文化牙祭”。
“文化宫与人民大礼堂、大田湾体育场是上世纪50年代初重庆三大标志性建筑。‘老重庆’对它特别有感情。”周勇说。
1951年7月1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式开工奠基,由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提议修建。邓小平说:“现在重庆解放了,劳动人民日子好过了,打上了肉牙祭,但这还不够,还要让重庆人民打上‘文化牙祭’!”在修建过程中,邓小平还多次审查工程图样和工程模型,并到工地上视察工程进展情况。建成后,他亲自题写了“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从那以后,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成了文化娱乐、休闲、职工文化培训的重要活动场所,文化宫电影院和文化广场是全市性集会和节日举行大规模游园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当时能到文化宫去看上一场演出,是很‘洋盘’的事。”周勇说,尤其到了节假日,那里更是人山人海,最兴旺时曾创下一天接待10万人的纪录。
山城电影院成许多人与伴侣第一次约会的美好回忆
《重庆卷》的第二部分《探索前行》,讲述了从1957年到1978年,重庆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探索前行的故事。
周勇称:“这一时期,重庆的国防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1964年,党中央决定集中力量进行‘大三线建设’,规划了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的项目共200多个。197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恢复高考制度,为改革开放的巨大变迁奠定了人才和制度基础。”
《探索前行》采用“小切口”的办法,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与重庆人息息相关的大事。例如,1960年,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在两路口落成,高三层,整个建筑外观采用拱门式高挑的造型,前面五个拱后面三个拱,加上花岗石地面,高大的玻璃幕墙,造型极具特色。它是中国西部第一家放映70毫米立体声影片的特级电影院,其施工和设计代表了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成为那个时期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当时山城电影院门口经常人头攒动。”市民周兴华说,那时候还是个相对封闭的时代,青年男女朋友走在街上都不好意思牵手,只有在电影院里才能手拉手、窃窃私语,所以很多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庆人,回忆起与伴侣第一次约会的情景,都会想起山城电影院高大的花岗石柱廊,和霓虹灯下婆娑的人影。
《重庆卷》还收录了1966年1月19日,重庆嘉陵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的珍贵照片。一张市民打篮球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周勇解释:“上世纪70年代,许多单位都建有篮球队,打篮球是业余生活的时尚,看比赛则是盛大的节日,赛场也成为很多青年男女社交的重要场所之一,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都流行玩手机。”
冰箱彩电洗衣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春风化雨》是《重庆卷》的第三部分,着重展现了1979年到1997年重庆直辖前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故事。
书中写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重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巨大成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春风化雨》用一张张照片,展现了重庆的变化。城镇居民逐步告别票证,人们脱去了蓝灰色的衣衫,换了上了鲜艳的时装;冰箱、彩电、洗衣机、三洋音响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个体工商户开始出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人们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人住房;重庆机场从狭窄的白市驿搬到了江北;街头巷尾有了“棒棒军”,成为山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经过历时8年的努力,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终于通车了;市区拥挤的公共交通中,第一次有了优质优价的中巴车“康福来”;成都和重庆之间,有了第一条,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
“尽管如此,重庆城市公交还是满足不了城市的发展。”周勇指着一张11路公共汽车起点站乘客拥挤上车的照片说,上世纪80年代初,幽默的重庆人有一句口头禅:在重庆坐公交车要经过“三个国家”———越南(越栏)、古巴(古扒)、几内亚(挤累压)。
而当年的“康福来”中巴车,也成为不少70后深刻的记忆。“车上吹空调、座位是软皮的,一路上还响着歌,特别洋气!”1979年出生的李菁回忆,当年,普通公交一趟才几分钱,“康福来”要几毛钱一趟。但“康福来”很方便,随叫随停,省去了到站上下车的麻烦。
坝坝舞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风景
《重庆卷》的第四部分《沧桑巨变》,着重展现了从1998年到2012年重庆城市的发展。
“直辖是这一时期重庆最重要的事件。”周勇称,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成立,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沧桑巨变》用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讲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新月异,有了质的提升。例如,昔日的长江客运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几十年运行不断的长途班轮,被水翼船——俄罗斯飞艇取代,原来的一日航程,半日即可到达;但仅过了几年,高速公路贯通长江沿线区县,刚刚实现赢利不久的俄罗斯飞艇,又黯然退出了长江航线;后来,库区有了万州机场,主城到万州只需要40分钟,从万州则可飞往全国各地。
昔日只存在于机关单位的小汽车,逐渐进人了普通市民家;看足球比赛成为城市居民的新时尚,足球成为产业,重庆的球队在韩国教头李章洙的带领下曾问鼎中国足协杯冠军;泡温泉成为重庆人休闲的新方式;坝坝舞兴起,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风景,并向农村延伸。
《沧桑巨变》收录的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的一场非典型婚礼和高考的照片,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在北京某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周子坤那年刚好参加高考,他说:“每天晚上放学后,学校都会给教室喷消毒液、焚烧艾草。忘在课桌上没收起来的试卷、书本,第二天都是阴干了的水渍。高考那天进考场前,我们每个人都测了体温。有同学考前一个月都不敢洗澡、洗头,怕自己感冒发烧,不让进考场。”
周勇说,那时,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抗击“非典”的大无畏精神。重庆人骨子里的顽强坚韧特别值得称颂。“我的孩子也是那年参加高考的。按照要求考前要填报志愿。而孩子被隔离在学校,和我们完全不通音信。全家人只能在家里按估计给孩子做填报志愿的方案。后来,学校允许家长与考生在学校食堂见了短短一面。这是我做得最辛苦也是最成功的方案。”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3年到2019年被列在第五部分《时代新景》,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推动全市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光辉历程。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周勇称,这一部分的图片令人心潮澎湃。例如,2017年8月29日,重庆机场T3航站楼投用;2019年8月16日,海拔1771米的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当前,全市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迈进新时代。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精彩的影像呈现。”周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