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雕塑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创最佳成绩 全国8件获奖提名作品重庆占3件
获奖提名作品《为新中国雕塑》。
获奖提名作品《好消息》。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齐岚森、龙帆摄
获奖提名作品《烈焰青春》。重庆市美协供图
“奶奶你看,这个雕塑里的人像不像你?”
“他们的这个雕塑里的烧烤都卖些啥子?”
9月25日,重庆当代美术馆内热闹非凡,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当天在这里开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79件雕塑精品惊艳亮相。
令重庆市民更为高兴的是,本次重庆雕塑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成绩历史最佳,共有23件作品入选参展,含7件进京作品、3件作品拿到获奖提名,而全国获奖提名作品仅有8件。
重庆拿到获奖提名的3件作品分别是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的《烈焰青春》、四川美术学院教师李震的《为新中国雕塑》和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王比的《好消息》。
创作者为何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当天,3位创作者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用木雕定格消防队员英姿
魁梧的身材、硬朗的脸庞、坚毅的眼神……木雕《烈焰青春》表现的消防队员形象,朴实而勇敢,受到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对于创作这件雕塑的初衷,焦兴涛说:“大概在七八年前的时候,我发现家里阳台上有一个马蜂窝,我只有求助消防队员将马蜂窝摘除。”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关注消防队员这一平凡又伟大的群体。去年,他在市政协开会时,无意间在角落里看到两位消防队员,他们默默无闻地保障着社会的平安,令人动容。那时候,他就开始了构思,计划创作一件表现消防队员的雕塑。
《烈焰青春》的创作历时近一年,今年7月才创作完成。创作之前,焦兴涛还专门到沙坪坝区大学城的一个消防部门与消防队员们交流,并细致观察、记录消防器材。“《烈焰青春》的人物形象,是我把两个消防队员的形象综合在一起创作而成的。他们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件雕塑的整体高度为184厘米,其中,人物高度为175厘米。为何人物看着比实际身高更加魁梧呢?焦兴涛说,人物的头比实际要小一些,这凸显出消防队员的英雄气概。
在细节方面,焦兴涛塑造的消防队员,是刚刚从火线上下来,稍事休息后,又准备踏上灭火征途。为了让雕塑体现粗犷有力的感觉,人物的身体上保留着电锯留下的痕迹。
重庆日报记者发现,消防队员胸前的号码牌上写着“XF0027”的字样。据了解,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队员在火灾扑救中牺牲。雕塑上的胸牌字样,就是为了表达对牺牲消防战士的致敬。
还原60多年前雕塑家的工作场景
2张梯凳、2把椅子,7个人围成一团在聚精会神地讨论。《为新中国雕塑》由两部分构成,前排为当年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的雕塑家们,共同探讨创作方案的场景,从左至右分别是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丙召、曾竹韶。背景则是李震临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八一南昌起义》。
“《为新中国雕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5年前的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工作。”李震介绍,2014年,李震正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李震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项目。
“我们拿着卡尺去测量浮雕的每一个细节,用手去触摸浮雕上的每一个人物。”回想起5年前的情景,李震依然非常激动。在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过程中,李震也萌发了创作《为新中国浮雕》的念头。
虽然中央美术学院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作,为李震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但关于7位参与浮雕创作的雕塑家们的图片资料却十分缺乏。
“几位雕塑家的照片很少,且拍摄于不同年代,如何还原7位雕塑家60多年前,同一时间的样貌是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李震说,为了更好还原7位雕塑家的人物特征,李震采用老照片交叉印证的方式进行比对,同时还专门走访了几位雕塑家当年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为新中国雕塑》中还有李震融入的“重庆元素”。雕塑中最右侧的椅子,便是李震参照在重庆一家小卖部偶然淘到的“宝贝”创作的。
“以前只有在老照片中看到过60多年前的小木椅。”李震说,60多年前的小木椅,正面椅面下的小木格栅位置更高,下面空余出来的空间方便活动双脚,而现在小木椅,小木格栅的位置则更低,用来供人放脚。有一次在路边小卖部买水,李震偶然看到老板坐的就是老照片中的小木椅,在和老板商量后,便交了押金带回工作室作为参考。
“60多年前,他们为新中国‘雕塑’,60多年后,我为他们‘雕塑’。”在李震看来,这种跨越时空的置换和致敬是自己最想表达的核心。
生活的一瞬间就是艺术
《好消息》传递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获奖提名作品中也是别具特色。
这件作品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重庆烧烤摊前的一幕。作品中,烧烤摊老板和妻子正在烤制食材。两人的右侧,一位食客正在大快朵颐。而在他们前方,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正低头看手机。雕塑整体造型生动鲜活,让人感受到一个具有戏剧化,又不失真实的生活瞬间。
“从去年9月起,我就在街头巷尾许多家烧烤摊吃烧烤、和老板等人聊天,记录人们的喜怒哀乐。”王比回忆,去年11月的一个晚上,他到石桥铺收集创作素材时,看到了一对卖烧烤的夫妇,他们穿着睡衣,边烤烧烤边看手机,看起来非常开心。“或许,他们在手机上得知了国家刚刚发生的大事喜事,或许,收到了外卖订单等好消息,这平凡的一幕也瞬间打动了我。”
重庆日报记者看到,除了烧烤摊老板,食客、外卖小哥都在看手机。“他们或许都在手机中收到了不同的好消息,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王比说,创作这件作品,他最想表达的是“生活的一瞬间就是艺术”,再普通的场景经过艺术再现,都能引发观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