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中国的雕塑重镇——川美副院长焦兴涛回顾重庆雕塑70年发展之路
焦兴涛。
重庆雕塑在本届全国美展中表现十分抢眼:23件作品入选参展,含7件进京作品、3件获奖提名作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庆雕塑家创作了《收租院》《毛主席像》《春夏秋冬》《红军长征纪念碑》等一大批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雕塑作品,推动重庆成为中国的“雕塑重镇”。重庆雕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如何推动重庆雕塑行稳致远?9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
向传统雕塑学习
重庆雕塑形成自成一体的风格
“四川雕塑作品,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民族风格。”1964年,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鼓舞人们的雕塑新成就》的文章,对川美举办的“四川雕塑展”作出上述评价。
“重庆雕塑自成一体的风格,和上世纪50年代翻制大足石刻紧密相关。”焦兴涛介绍,1954年,川美雕塑系开始对大足石刻进行考察研究,并临摹、翻制原作。到了1958年,雕塑系共翻制了200多件大足石刻雕塑,“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整理和理论的梳理,无疑对上世纪60年代川美雕塑走向第一次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焦兴涛说,重庆雕塑第一次以鲜明的面貌受到艺术界关注,正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四川雕塑展”。1964年,川美雕塑家们将前期创作的100件作品在北京、上海、武汉及重庆举行巡回展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重庆日报记者检索到了1964年《美术》杂志刊发的《社会主义雕塑的新收获——首都美术家座谈<四川雕塑展览会>》一文。文中写道:“四川雕塑有民族传统的色彩,不仅融汇了大足石刻、汉画像砖等造型艺术传统的特色,也还看得出川剧等地方姐妹艺术的间接影响。”
在和大足石刻等传统雕塑和民间泥塑的学习研究基础上,川美雕塑系于1965年创作完成大型泥塑《收租院》,龙德辉与罗耀辉合作的作品《江姐》、叶毓山作品《杜甫》也是上世纪60年代重庆雕塑的代表作。
走向公共空间
成为城市形象“代言人”
改革开放后,重庆雕塑又出现了哪些新特征?
焦兴涛说,这一时期的重庆雕塑家,积极参与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建设,引发了雕塑与公共空间、雕塑与建筑等一系列基本关系问题的讨论,对民众的艺术启蒙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看,上世纪80年代,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夏秋冬》使民众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古典雕塑的概念,开启了雕塑走向公共空间的大门;受中央军委委托创作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结构严谨,布局精巧,把现代雕塑与环境、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宏伟、庄严、肃穆、壮观的艺术境界;荣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的《歌乐山烈士群雕》采用中国传统石窟艺术的“中心塔柱式”结构,充分表现了烈士们既伟岸又平凡质朴的精神及素质,又使群雕具有永恒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重庆的城市雕塑出现了一批和城市景观相结合产生的作品,如丰都的《鬼王石刻》、南山公园的《大金鹰》等。与此同时,传统的纪念性雕塑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之作,比如位于大田湾体育馆的《贺龙与运动员》,就是那一时期为数不多的以写实人物群像为主题的纪念性雕塑。现在,“贺龙像”已经成为这一区域的地标。
“雕塑走向公共空间,和改革开放有极大关系。”焦兴涛说,改革开放后,各个城市的竞争也体现在城市形象品位上,雕塑作品也开始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这也说明,改革开放后,民众对文化艺术有了更加旺盛的需求、对生活环境的美化有了更高的要求。
走近公众
雕塑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进入新世纪,重庆雕塑又有了新的特点。
焦兴涛称,近20年来,城市雕塑与创作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雕塑从纪念性、抒情象征的主题开始转向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雕塑的尺幅也开始从之前的宏大变为了很多接近真人比例的作品。比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重庆女孩》《吃火锅》,颇受市民喜爱;杨家坪步行街的《来来往往之一》等作品也取材于人们的生活。
焦兴涛表示,如今,类似《春夏秋冬》这样永久性的雕塑已经不太多了,城市雕塑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以一种更灵活、更丰富的方式进入商业空间、街道、社区和广场,走进人们的生活。
今年4月23日,解放碑又一打卡地在网络上走红——由千叶眼镜和四川美术学院联手打造的千叶美术馆惊艳亮相。“当前,艺术与商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会去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会去欣赏高品质商品,两者都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与惊喜,所以说艺术与商业是有共同语言的。”焦兴涛说。
焦兴涛表示,如今重庆雕塑还表现出跨界与多元的特征,艺术家们不断创新材料、艺术形式,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重庆是中国的雕塑重镇,我们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雕塑家,他们是重庆雕塑发展最重要的一环。”焦兴涛说,在重庆城市整体实力提升的过程中,雕塑这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