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 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从德国抵渝的中欧班列。
梁平区双桂街道千明村。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重庆坚持在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以“五抓五促”作为工作重点和抓手,努力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抓大数据促智能化
去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3.7%
我市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战略选择,注重研发创新、链成群、应用服务,正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
不仅高标准办好智博会,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还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
去年智能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9.2%,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4%。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3.7%,2019年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智慧城市上,我市推动智能化政用,用数字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抓大开放促国际化
去年外贸进出口占全市八成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铁公水空四种方式互联互通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大通道、大枢纽、大口岸、大物流支撑起大开放的空间格局。
在开放新通道方面,有向东的长江黄金水道、向西的中欧班列(重庆)、向南则是陆海新通道、向北是“渝满俄”国际铁路。
其中,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超过4100班,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突破1200班,“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实现无缝衔接。着力提升开放平台,集中力量抓好19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项目182个、总金额264.6亿美元,重庆自贸试验区形成197项制度创新成果。
来自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开放平台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火车头”和“主载体”,2018年外贸进出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占全市的八成、七成。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2663.6亿元、增长16.5%,外商直接投资13.78亿美元、增长5.9%。
抓大保护促绿色化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3%
我市正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去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至316天,单位GDP能耗下降2.5个百分点。
同时,我市还划定了2.04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3%。开展环境信用评价,设立“红黑名单”,对453家企业的2017年环境信用等级进行了评价,2家不良企业被纳入“黑名单”。
2019年初,我市制定实施《重庆市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方案(2019—2020年)》,规划总投资110余亿元,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抓大城乡促融合化
去年盘活农村闲置土地3.8万亩
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同时又拥有广袤的农村,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城乡融合发展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抓大城乡促融合上,我市分别从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个基本面入手,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力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整体性才能不断增强。
乡村振兴方面,精准落实“五个振兴”,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接二连三”,2018年,新发展农林特色产业166万亩。巫山脆李、奉节脐橙、涪陵榨菜、梁平柚等成为脱贫致富的宝贝。2018年盘活农村闲置土地3.8万亩。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20亿元,增长4.2%,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了27%、42%。
抓大文旅促品质化
重庆位列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城市榜首
作为“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我市正围绕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精心打造山城和江城这两大系列特色品牌。
世界旅游及旅游业理事会(WTTC)《2018年城市旅游和旅游业影响报告》显示,重庆位列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城市榜首。
以抓大文旅促品质化为撬动,重庆日益成为热门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今年1到7月份,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3.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3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31%和32.62%,增长幅度持续保持在高位。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罗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