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万巴渝儿女,书写世界水利史上的传奇
一参观者观看近千张关于移民工程的照片(墙上抱树苗的男子就是移民时的徐继波)。
夏云霖 上游新闻记者 张锦旗 摄
几天前,徐继波的一个朋友微信发给他一张照片:照片里是19年前的徐继波,手里捧着一棵黄葛树苗,亲人簇拥在身边。
为支持三峡工程的建设,131万余三峡移民里重庆儿女约有113万,徐继波只是其中之一。
9月20日,记者走进三峡移民纪念馆,回顾这一波澜壮阔的大事件——三峡百万大移民。
每年都会回一次“家”
万州南滨路的三峡移民纪念馆,是那段移民壮举的集体记忆。
去年回云阳时,徐继波应三峡移民纪念馆的邀请逛馆,再次将百万移民的那段历史拉回眼前。在外迁移民的故事墙上,徐继波看到自己的照片。
照片中,他手捧一棵黄葛树苗,眉头紧锁。亲友簇拥着他,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放。
这一幕发生在2000年8月13日。那一天,是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动身的日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继波历历在目。当天,和徐继波一道的有639名三峡移民,一起乘船前往上海市崇明岛安家落户。
徐继波家中8个兄妹都是移民,只有他一家三口是外迁。刚移民到上海的几个月,他说总觉得时间过得慢,后来逐渐适应之后融入到了当地生活。
徐继波说,参观三峡移民纪念馆时,墙上的照片和馆里的实物,看得他热泪盈眶。“已经过去19年了,仍觉得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他移民到上海的新居后,特地装了一部座机电话。他经常和母亲兄弟姊妹打电话,相互分享两地发生的新变化。
今年9月初,88岁的母亲过生日,他特地从上海赶回云阳。“几乎每年都要回家一次。”徐继波肯定地说,“都是母亲过生日回云阳,再忙也要腾出空来。”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
24岁的夏云霖是三峡移民纪念馆的讲解员,不到两年时间他已经讲解几百场。他是云阳的移民,当时才5岁。
“更多是父母给我讲的。”夏云霖说,到馆里工作后,他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好几场,“很多游客到这里来了解这段历史。”
草帽、手电筒、胶鞋、桌椅、锄头、扁担……在纪念馆里,除了“三峡移民精神颂”群雕、三峡大坝模型、各种研究报告外,库区移民在日常生活中曾经使用的物品也占了很大部分。
近千张关于移民工程的照片,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三峡移民的历史。
“每张照片和物件,都有一段动人故事。”夏云霖说。
云阳县高阳镇红庙村50多岁的移民冉以奎,外迁之前,他种植了300多株佛手树、柑橘,办有一个小酒厂。移民干部动员他外迁,老伴哭肿了眼,他劝说:“哪方水土不养人,再创家业不就是苦点累点。为三峡做贡献,值!”
陈青山是万州区燕山场镇的一名60多岁的老党员,在寒冬腊月设“亲情宴”劝说要发“移民财”的几个街民,最后不仅带头搬迁,还配合镇干部在移民中间做起动员工作。
“整个三峡移民多达131万余人,重庆大约有113万人,其中万州移民26.3万人,是移民人数最多的区县……”
像这样的解说,夏云霖讲了很多遍。当记者问及时间久了之后会不会枯燥,夏云霖回答说:“故事对于游客来说是新的,答疑解惑中非常有获得感!”
重现131万余移民迁徙壮举
三峡移民纪念馆,从江对岸望去宛若长江边耸立的岩石。
记者一走进纪念馆,就被右边墙上的一串醒目数字震撼:三峡工程移民人口131万余人,三峡库区共搬迁建设2座城市、10座县城、106座集镇,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这一组数字,反映的是百万移民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这在中外水利建设史和工程移民史上前所未有。”馆长岳宗英介绍,纪念馆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展示面积2000余平方米,分为《百年宏愿 筑梦三峡》、《伟大壮举 百万移民》、《万众一心 破解难题》、《生态环境 永续发展》、《文物保护 历史传承》、《高峡平湖 沧桑巨变》、《彪炳史册 历史丰碑》七个部分。
在展厅当中,记者看到不少万州、开州、忠县、丰都等城市的今昔对比照片,从中可窥见三峡库区在移民之后发生的蝶变。
据统计,从2016年10月26日试运行至今,三峡移民纪念馆已累计接待观众超100万人次。
同时,展厅的墙壁上,也有不少三峡移民的励志故事:
带着全家15口背离故土的蒲自云,外迁到上海奉贤区四团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发展种植业致富,并积极为当地村民办实事。后来,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云阳移民周世杰通过4年学习,把一个“夫妻店”式的超市,发展为拥有多个连锁店、两个酒店和批发代理及配送中心的商贸公司,为380名移民和下岗工人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
……
三峡百万移民的新生活,已在各地展开。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