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第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是爷爷带她去天安门看升旗
小档案
姓名:崔雨琦
出生年:1999年
职业:西南大学在校大学生
她心中的家与国
“家是我背井离乡去外地求学的最大支柱,国是我归属感与安全感的来源!”
一个小家,却蕴含着无穷大的力量……20岁的崔雨琦就读于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她是一名身材高挑、脸上带着甜甜笑容的女孩。
崔雨琦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家里有爷爷、爸爸和妈妈。接近千禧年出生的她,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与过去传统严肃的家庭教育不同,她与父母不仅没有隔阂,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有男生对她表白,或者遇到自己心动的男生时,她也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跟父母无话不谈
有心仪的男生也会和爸妈说
崔雨琦出生于1999年,山西太原人。从小,崔雨琦就发现自己有一项“特异功能”, “在我小学时,我只要听脚步声就知道是不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崔雨琦说,每天晚上7点左右,她都会站在门旁边,认真地听着楼道里各种脚步声,“滴答滴答”高跟鞋声,太重太快的都不是妈妈,而爸爸轻盈而且频率很快的皮鞋声,也与其他叔叔的不一样。
可当崔雨琦上了中学后,她发现爸爸妈妈也有“特异功能”,就是在人群中能最先发现她。“不论同一时间涌出校门的同学有多少,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在统一校服的人群中找到我。”崔雨琦笑着说,可能这就是父母与女儿的默契吧。
在崔雨琦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需要不定时的长期出差,虽然那时是爷爷带她,但因为通讯已经比较发达,她几乎每天都会跟父母通电话。除此之外,交通也便利,父母有空就飞回来陪伴她,“因此不会因为父母出差而减少陪伴,反而短暂的告别,让大家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与过去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崔雨琦的父母非常开明,而崔雨琦自己也表示,不怕大家笑话,她就连自己有了心仪的男生,也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我觉得没有人可以比爸爸妈妈更值得我信任,更懂我想要什么,更让我有安全感。”崔雨琦说,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生或者有喜欢她的男生时,她都会第一时间给爸爸妈妈说。给他们讲述她与男生认识的过程,对方的为人,对方吸引自己的地方。而父母也会客观地给予她意见和建议,提醒女儿,如何与异性正确的相处。
第一次爱国教育
是爷爷带她去北京看升国旗
崔雨琦的爷爷年轻时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到派出所担任民警。“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是一位非常爱国的人。”2009年那一年,她刚10岁,爷爷第一次带她出远门,坐着绿皮火车上北京,为的就是带着孙女亲眼看一次神圣又庄严的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崔雨琦记得那是个北京的深秋,凌晨4点不到,爷爷就带着她来到天安门广场,爷孙俩站在风中,第一次看到了升国旗。崔雨琦说,爷爷一路上跟她讲了许多曾经当兵的事,可当听到整齐的脚步声从天安门城楼走出来的时候,崔雨琦看到爷爷笔直地站立着,不再说一句话,而是一直专注地看着整个仪式的过程,眼神很激动,双手也在微微的颤抖。
“那时我不明白,但我知道,升国旗是庄严神圣的,对于爷爷来说,是无上的荣耀,可能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才深刻地体会到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吧。”崔雨琦说,这件事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接受到了不一样的爱国教育。
2017年,崔雨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南大学。在爷爷心里,重庆很远,一学期才能见到一次孙女,他很是不舍。那一年暑假,崔雨琦一家人到影楼拍了一张全家福,崔雨琦告诉记者,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全家人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用善良之心面对世界
是父母对她唯一的要求
“寒假暑假期间,因为活动,回家的时间就特别少。”崔雨琦说,为了不让爷爷一直等她,她告诉爷爷机票太贵,等便宜一点时再回家。后来一次她回家时,老崔将口袋里捂着热热的手绢打开,把里面的钱偷偷塞给崔雨琦,“这里是2000元,你能买两次机票回家了……”
“无论我离家多远,亲人对我的牵挂都不会少,这就是家的温暖。”崔雨琦说。
读大学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崔雨琦表示对国家的概念又不一样了。“这一次暑假,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红色井冈山活动。经过十几天的洗礼,她回到学校又参加了文艺汇演,“有这么一支队伍,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中华之光,复燃井冈……”她用自己美丽的舞姿诠释了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深刻认识。
今年爷爷已经77岁了,崔雨琦说,因为爷爷的身体和客观的条件,国庆节无法带爷爷去北京看升国旗。但她跟爷爷爸爸和妈妈约定好了,在国庆节当天,要用微信联通视频,一家人一起观看升国旗的直播。就像10岁那年一样,爷爷带着她一起看,这一次她陪着爷爷一起看。
“20年来,家人一直在给她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尽所能护她无忧。”崔雨琦的妈妈霍渊告诉记者,“善良”是他们对崔雨琦唯一的要求,也是他们一直秉承的家风。从小他们就教育孩子,人生在世要永远怀有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对周遭事物充满爱心,尽可能容纳自己和别人的不足,用一颗善良的心去面对世界。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付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