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大阅兵都有“西南铝造”的身影

历次大阅兵都有“西南铝造”的身影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09-29

  中铝西南铝员工吊运生产合格的铝合金厚板。

  2016年8月,中铝西南铝成功研制出重型运载火箭用直径10米级铝合金环件。

  2009年10月1日

  时间

  中铝西南铝生产的某型军车外壳

  见证者

  作为西南铝人,廖江勇和同事有一个习惯,大阅兵以及重大发射,他们都会收看现场直播。

  “我们会仔细听,听哪一个部件是铝制的,如果是铝制的,基本上就可以认定是我们生产的。”

  廖江勇的自豪,来自众多的“西南铝造”。

  历次大阅兵、“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东风系列导弹、鲲鹏运20、C919国产大飞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高铁……都有“西南铝造”的身影。

  筹建之初

  打响一场自力更生的施工大战

  然而,在几十年前,西南铝还只在图纸上。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需要的关键铝合金材料十分紧缺。为满足国家急需,筹建一座大型“三线”军工配套铝加工企业迫在眉睫,西南铝(前身为冶金部一一二厂)应运而生。

  1965年7月1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响应国家的号召,汇聚在重庆西彭乡,打响了一场自力更生的施工大战。建厂之初,没有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就从东北某厂等地抽调;没有工人,就从当地招收优秀青年加以培训。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的指引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

  据西南铝原副厂长孙桂复回忆:“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在现场施工的有一万多人。大家住的都是简易的工棚,绑上竹架子披上油毡子就行了;喝的是池塘水,有时候还能看见小虾、小虫等。”

  纵然“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也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凭着一颗共同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全力投入生产建设中。

  面对重重困难,大家苦干加巧干,各种革新办法层出不穷。

  1970年7月1日,压延生产线成功轧制出第一块热轧铝合金板材,向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厚礼。至此,西南铝“四大国宝”——30000t模锻水压机、12500t挤压机、2800mm热轧机和2800mm冷轧机装备相继建成,开始为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经济建设提供急需的关键铝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南铝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先后实施了升级改造,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扁锭熔铸、特薄板冷轧机、铝箔轧机、彩色涂层等生产线,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

  不负重任

  为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船提供材料

  1984年,从部队退伍的刘永刚被分配到西南铝锻造厂。

  刚进入锻造车间,他就被眼前一排庞大的设备震撼了。那是各种锻压机,每个都足足有20多米高,工人们围着被加热得黑红的模具,手拿撬杠,翻动着滚烫的金属,每个人都是满面油污、汗流浃背。

  原来,高温锻造的最低温度也需要350℃。而在锻造像大飞机等航空航天部件时,模具必须加热到400℃至500℃。

  面对这种热力,刘永刚坦言,包括他在内,任何人第一次遇到这种场景,都会有点“蒙”。

  当过炮兵、上过战场的刘永刚知道,当时国家军工装备还存在差距,“而西南铝生产的很多零件部,都应用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领域。留在这里,我就能为提升国家军工装备做出贡献,继续保家卫国。”

  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刘永刚的主要工作,就是翻动那70至80公斤重的锻件,有时候要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一到夏天更是难熬,每过10分钟就得离模具和材料远一点,大口喝水,回来接着干。至于烧伤烫伤,更是在所难免。

  “累了,就想歇歇,甚至有时有过想要偷懒的念头。”

  有一次,刘永刚跟着一群工人师傅一起翻料,大伙都累得气喘吁吁,他不自觉地手上慢了半拍。

  一位比他大20来岁的师傅一席话,让刘永刚知道了工作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生产的这些产品都要装到飞机大炮上,如果我们打个马虎眼,这些东西质量不过关,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

  这以后,刘永刚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

  为此,刘永刚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几十年间,换来的是经他之手锻压出的产品的达标率都很高。

  也正是凭借高超、过硬的技术,刘永刚和同事们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在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和国防军工事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刘永刚先后参与完成了5米级锻环、“亚洲第一环”、C919大飞机以及“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等铝合金材料的生产试制任务。

  辉煌时光

  “西南铝造”多次亮相阅兵仪式

  不过,由于保密的原因,在2002年前,刘永刚一直都不知道自己锻压的零件竟然是为神舟飞船准备的。

  “接到任务,我只是跟平常一样,做到最好。后来知道了自己工作的具体情况,真是兴奋了好久。”

  也正因为这样,西南铝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到大阅兵和重大发射任务直播时,休息的西南铝人会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科研人员、技术骨干等,则由单位组织集体收看。“大家观看的时候都会注意听一个字‘铝’,只要解说涉及到铝制材料,一般来说,都是我们西南铝生产的。”廖江勇说。

  是的,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大量“西南铝造”装备了新一代某型军车。

  2009年1月,西南铝接到了为新一代某型军车生产铝合金材料的任务,主要为中厚板,5月完成任务。

  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研发时间紧,生产任务重。科研人员加班加点对新型铝材进行开发,生产车间也做好随时开工的准备。

  不仅如此,还要求提供的产品除了高精度,还要材质轻、强度大、耐腐能力强。为此,西南铝造的用于制造该军车外壳的板材,还采取了特殊工艺处理,阻弹性能好。而且提供的所有板材,表面都非常光滑,没有一个小坑,水平误差精度要求极高,可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使用,即使出现酸雨等情况,也不会对材料造成腐蚀。

  这些西南铝造板材,主要用于制造军车外壳和底盘。

  除了国庆60周年阅兵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朱日和沙场点兵和南海阅兵展示的战机、战舰等都有西南铝配套的型材、板材、锻件。

  西南铝相关负责人称,“建厂以来,西南铝累计为我国重点领域提供了高性能、高品质关键铝合金材料数十万吨,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5年,西南铝先后荣获中组部、国防科工局等7个部门联合颁发的GX工程突出贡献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个部委联合颁发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突出贡献奖、中航工业颁发的“鲲鹏奖”以及大运飞机型号用铝合金材料“金牌供应商”等称号。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熊远树 罗薛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历次大阅兵都有“西南铝造”的身影

2019-09-29 09:17:57 来源: 0 条评论

  中铝西南铝员工吊运生产合格的铝合金厚板。

  2016年8月,中铝西南铝成功研制出重型运载火箭用直径10米级铝合金环件。

  2009年10月1日

  时间

  中铝西南铝生产的某型军车外壳

  见证者

  作为西南铝人,廖江勇和同事有一个习惯,大阅兵以及重大发射,他们都会收看现场直播。

  “我们会仔细听,听哪一个部件是铝制的,如果是铝制的,基本上就可以认定是我们生产的。”

  廖江勇的自豪,来自众多的“西南铝造”。

  历次大阅兵、“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东风系列导弹、鲲鹏运20、C919国产大飞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高铁……都有“西南铝造”的身影。

  筹建之初

  打响一场自力更生的施工大战

  然而,在几十年前,西南铝还只在图纸上。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需要的关键铝合金材料十分紧缺。为满足国家急需,筹建一座大型“三线”军工配套铝加工企业迫在眉睫,西南铝(前身为冶金部一一二厂)应运而生。

  1965年7月1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响应国家的号召,汇聚在重庆西彭乡,打响了一场自力更生的施工大战。建厂之初,没有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就从东北某厂等地抽调;没有工人,就从当地招收优秀青年加以培训。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的指引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

  据西南铝原副厂长孙桂复回忆:“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在现场施工的有一万多人。大家住的都是简易的工棚,绑上竹架子披上油毡子就行了;喝的是池塘水,有时候还能看见小虾、小虫等。”

  纵然“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也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凭着一颗共同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全力投入生产建设中。

  面对重重困难,大家苦干加巧干,各种革新办法层出不穷。

  1970年7月1日,压延生产线成功轧制出第一块热轧铝合金板材,向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厚礼。至此,西南铝“四大国宝”——30000t模锻水压机、12500t挤压机、2800mm热轧机和2800mm冷轧机装备相继建成,开始为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经济建设提供急需的关键铝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南铝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先后实施了升级改造,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扁锭熔铸、特薄板冷轧机、铝箔轧机、彩色涂层等生产线,装备实力进一步增强。

  不负重任

  为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船提供材料

  1984年,从部队退伍的刘永刚被分配到西南铝锻造厂。

  刚进入锻造车间,他就被眼前一排庞大的设备震撼了。那是各种锻压机,每个都足足有20多米高,工人们围着被加热得黑红的模具,手拿撬杠,翻动着滚烫的金属,每个人都是满面油污、汗流浃背。

  原来,高温锻造的最低温度也需要350℃。而在锻造像大飞机等航空航天部件时,模具必须加热到400℃至500℃。

  面对这种热力,刘永刚坦言,包括他在内,任何人第一次遇到这种场景,都会有点“蒙”。

  当过炮兵、上过战场的刘永刚知道,当时国家军工装备还存在差距,“而西南铝生产的很多零件部,都应用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领域。留在这里,我就能为提升国家军工装备做出贡献,继续保家卫国。”

  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刘永刚的主要工作,就是翻动那70至80公斤重的锻件,有时候要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一到夏天更是难熬,每过10分钟就得离模具和材料远一点,大口喝水,回来接着干。至于烧伤烫伤,更是在所难免。

  “累了,就想歇歇,甚至有时有过想要偷懒的念头。”

  有一次,刘永刚跟着一群工人师傅一起翻料,大伙都累得气喘吁吁,他不自觉地手上慢了半拍。

  一位比他大20来岁的师傅一席话,让刘永刚知道了工作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生产的这些产品都要装到飞机大炮上,如果我们打个马虎眼,这些东西质量不过关,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

  这以后,刘永刚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

  为此,刘永刚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几十年间,换来的是经他之手锻压出的产品的达标率都很高。

  也正是凭借高超、过硬的技术,刘永刚和同事们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在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和国防军工事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刘永刚先后参与完成了5米级锻环、“亚洲第一环”、C919大飞机以及“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等铝合金材料的生产试制任务。

  辉煌时光

  “西南铝造”多次亮相阅兵仪式

  不过,由于保密的原因,在2002年前,刘永刚一直都不知道自己锻压的零件竟然是为神舟飞船准备的。

  “接到任务,我只是跟平常一样,做到最好。后来知道了自己工作的具体情况,真是兴奋了好久。”

  也正因为这样,西南铝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到大阅兵和重大发射任务直播时,休息的西南铝人会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科研人员、技术骨干等,则由单位组织集体收看。“大家观看的时候都会注意听一个字‘铝’,只要解说涉及到铝制材料,一般来说,都是我们西南铝生产的。”廖江勇说。

  是的,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大量“西南铝造”装备了新一代某型军车。

  2009年1月,西南铝接到了为新一代某型军车生产铝合金材料的任务,主要为中厚板,5月完成任务。

  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研发时间紧,生产任务重。科研人员加班加点对新型铝材进行开发,生产车间也做好随时开工的准备。

  不仅如此,还要求提供的产品除了高精度,还要材质轻、强度大、耐腐能力强。为此,西南铝造的用于制造该军车外壳的板材,还采取了特殊工艺处理,阻弹性能好。而且提供的所有板材,表面都非常光滑,没有一个小坑,水平误差精度要求极高,可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使用,即使出现酸雨等情况,也不会对材料造成腐蚀。

  这些西南铝造板材,主要用于制造军车外壳和底盘。

  除了国庆60周年阅兵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朱日和沙场点兵和南海阅兵展示的战机、战舰等都有西南铝配套的型材、板材、锻件。

  西南铝相关负责人称,“建厂以来,西南铝累计为我国重点领域提供了高性能、高品质关键铝合金材料数十万吨,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5年,西南铝先后荣获中组部、国防科工局等7个部门联合颁发的GX工程突出贡献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个部委联合颁发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突出贡献奖、中航工业颁发的“鲲鹏奖”以及大运飞机型号用铝合金材料“金牌供应商”等称号。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熊远树 罗薛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