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鱼跃庆华诞(上):重庆铜梁龙舞惊艳亮相天安门 背后的几个数字令人动容
10月1日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重庆铜梁龙舞亮相,在近9分钟的时间里,9条铜梁龙时而上下翻腾,时而交汇盘旋,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铜梁龙舞,又一次在全国重要场合惊艳亮相,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故事?让我们从这几个数字中一探究竟。

龙腾鱼跃庆华诞(上):重庆铜梁龙舞惊艳亮相天安门 背后的几个数字令人动容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0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日20时50分讯(特派北京记者 黄宇 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李华侨)10月1日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重庆铜梁龙舞亮相,在近9分钟的时间里,9条铜梁龙时而上下翻腾,时而交汇盘旋,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铜梁龙舞,又一次在全国重要场合惊艳亮相,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故事?让我们从这几个数字中一探究竟。

一句话

10月1日晚,天安门广场。

一首《山笑水笑人欢笑》奏响,9条颜色各异的长龙一齐从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处“飞出”,龙头高高昂起,迈向金水门桥。

铜梁龙舞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晚会上表演。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行进中,长龙不时变换着动作,四回头、单侧舞龙、八字舞龙、九龙交汇等等,各种舞式交替组合,千变万化,或激烈强劲,或细腻流畅,让观看者应接不暇。绚丽的身姿在无数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犹如夜空中划过的灿烂火焰。

紧接着,在《红旗飘飘》、《大中国》歌曲中,铜梁龙舞的队员们卸下了舞龙道具,每个人手上紧握一面五星红旗,以舞龙的套路为基础,翻转盘旋成一条条“红旗龙”,让“中国红”填满天安门广场。

最后,9条龙在歌曲《阳光路上》《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再次登场,舞龙队伍迅速变阵,组成了一艘大龙舟的形状,“龙舟”上载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舞龙队员们齐心协力,劈波斩浪,向着前方飞驰。

人群中,17岁的张洪源笑靥如花,他终于如愿到了天安门参加了这次演出。

训练那会儿,张洪源在3000米体能训练时跌倒,膝盖破了。队医用碘酒给他消毒,刚抹到伤口上,他立马起了反应。

碘酒中毒!浑身冒疹子,随后昏迷过去。

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张洪源迷迷糊糊地喊着一句话:“我要去北京舞龙。”弄得身旁的人又好气又好笑。

现在回想起这事,这个稚嫩的少年淡淡地说道:“人生有几个十年,我不想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

三次受伤

铜梁舞龙队领队、总教练周吉可还记得,这群舞龙的孩子对于这次演出是多么执着。

李林骏是舞龙队里的“老伤号”,每次说起他的故事,队友们都会笑出声来,但又会被他的执着所感染。

6月10日,读高二的李林骏在铜梁区众多体尖生中脱颖而出,进入表演队伍。刚进队10天,他就在3000米长跑时摔倒了,为了留在队伍,他选择了忍着不说。

铜梁龙赴法国展演 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起初,只是微疼,他并未在意,谁知道脚踝越肿越大。“必须运动着才能缓解疼痛,一停下来就痛得不行。”对李林骏来说,最难熬的是夜里,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最后,教练还是知道了他受伤的事情。到医院一检查,右脚骨折。这把教练和李林骏都吓了一跳,教练担心的是李林骏的身体,而他担心的是自己还能不能留在队里。

惴惴不安地休息了6天后,李林骏瘸着脚找到教练,要求上场训练,教练拗不过他,只好答应。慢慢地,李林骏的脚伤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在队伍里表现得比较突出,当上了绿龙的第12个把位。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意外又来了。导演要求这次铜梁龙表演得拿出绝活,这就意味着套路要重新调整,增加难度。

调整后的套路有一个高难度的表演——站腿蹬肩,一个人分别站在别人的肩膀和腿上,手上舞龙的动作还不能停。这对队员的平衡力和队友间的默契考验很大,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

李林骏在训练时,因为落地姿势不正确,把自己的左脚又崴了,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每天,李林骏都跑去问工作人员,自己会不会被送回去。问完小声嘟囔着:“这么难得的一次机会,送回去多可惜。”

好在年轻人身体恢复快,没过两天,李林骏又活蹦乱跳地回到了舞龙队伍里。

8月10日,意外又发生在这个少年身上。训练时,因为路太滑,李林骏又把右脚扭伤了。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李林骏心想,这次完了,要被送回去了。

他给教练说:“可不可以给总教练说,不要送我回去,我想舞龙。”

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把你的脚伤养好,其他的什么都别想。”

四天后,李林骏又出现在训练场上,他瘸着脚,努力跟上了训练节奏,圆满完成了表演。

这次演出的成功,离不开队里每一位队员的辛劳汗水。

四次进京

这不是铜梁龙第一次在全国重要场合惊艳亮相。

事实上,1984年起,铜梁龙陆续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庆典。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大型庆典活动中,铜梁龙也鲜有缺席。

全国各地都有龙灯、龙舞文化,为何重庆铜梁龙能脱颖而出、独树一帜?铜梁区文化馆馆长宗和云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这离不开铜梁龙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早在清代,川东地区就有“大足朝佛,铜梁观灯”的俚语。“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从清光绪年间《铜梁县志·风俗》里的这段记载中,我们得以窥见铜梁龙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印记。

铜梁龙舞参加山西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铜梁龙是中华龙的一部分,和其他地方的龙文化一样,发源于深厚的农耕文明。过去,人们在春节舞龙灯、端午赛龙舟,企望消灾祛病,五谷丰登。后来,龙灯活动逐渐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活动。

历经千年没有落寞,反而熠熠生辉,在宗和云看来,“活在当下”是铜梁龙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如何活在当下?不仅仅是技艺的沿袭,更需要创新。

自2006年“铜梁龙舞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铜梁先后发掘、整理、创编出龙灯舞蹈品种30多个,打造出“二龙戏珠”等全球瞩目的龙舞品牌5个,公布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近100名,组建舞龙队伍250多支。

“据我们估算,在铜梁大约有10万人会舞龙,你到铜梁任何一所中学去,只要把集合号一吹,操场上至少可以出现15支舞龙队。” 宗和云告诉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全民龙舞艺术普及活动,开展龙舞艺术进机关、进校园和出铜梁、出重庆、出中国等“九进三出”活动,累计普及人数15万余人。

今年5月31日,铜梁《龙把子》代表重庆摘得第十八届群星奖,获得无数赞誉。《龙把子》舞蹈中没有龙灯,但演员的动作中处处离不开龙的影子,这也正是重庆人挖掘龙文化内涵进行创新的产物。

创新,为铜梁龙注入活力,也带动产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目前,铜梁已有11家扎龙厂,扎龙技师200多位,每到旺季订单不断。一条龙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上万元。仅去年一年,铜梁就新设立了三个龙灯彩扎基地,舞龙与扎龙产业产值超过4000万元。去年龙灯艺术节期间,铜梁共吸引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村民们通过到彩扎基地务工、参加本地龙舞表演,人均增收近5000元。

如今,铜梁龙的足迹已遍布亚洲、欧洲等地,声名远扬。

1985年1月,铜梁为巴黎国际博览会制作了“二龙戏珠”,这是铜梁龙第一次亮相西方大型博览会,引起国外的关注。

1987年11月,美、英、苏、法和西德、加拿大六国外宾来铜梁参观扎龙厂工艺,当他们看到“既气派、又精美”的铜梁大龙时,连声称赞:“OK,中国龙”。

2004年1月,铜梁大龙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在市中心香榭丽舍大街进行盛装游行表演,引起全城轰动,观众大赞“中国龙舞美极了”。

2018年12月30日,铜梁龙在纽约时代广场舞动,再度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的目光。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宗和云说,未来铜梁龙还将继续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发挥文化软实力,传播优秀文化。

龙是人创造的,龙的精神也是人赋予的。宗和云解释道,铜梁龙蕴含着“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精神。其中,“靠得住”即忠诚和诚信,“顶得起”即担当和作为,“过得硬”即干净和自律,“容得下”即包容和团结。

这又何尝不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巴渝儿女为美好生活努力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龙腾鱼跃庆华诞(上):重庆铜梁龙舞惊艳亮相天安门 背后的几个数字令人动容

2019-10-01 18:39:29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日20时50分讯(特派北京记者 黄宇 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李华侨)10月1日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重庆铜梁龙舞亮相,在近9分钟的时间里,9条铜梁龙时而上下翻腾,时而交汇盘旋,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铜梁龙舞,又一次在全国重要场合惊艳亮相,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故事?让我们从这几个数字中一探究竟。

一句话

10月1日晚,天安门广场。

一首《山笑水笑人欢笑》奏响,9条颜色各异的长龙一齐从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处“飞出”,龙头高高昂起,迈向金水门桥。

铜梁龙舞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晚会上表演。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行进中,长龙不时变换着动作,四回头、单侧舞龙、八字舞龙、九龙交汇等等,各种舞式交替组合,千变万化,或激烈强劲,或细腻流畅,让观看者应接不暇。绚丽的身姿在无数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犹如夜空中划过的灿烂火焰。

紧接着,在《红旗飘飘》、《大中国》歌曲中,铜梁龙舞的队员们卸下了舞龙道具,每个人手上紧握一面五星红旗,以舞龙的套路为基础,翻转盘旋成一条条“红旗龙”,让“中国红”填满天安门广场。

最后,9条龙在歌曲《阳光路上》《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再次登场,舞龙队伍迅速变阵,组成了一艘大龙舟的形状,“龙舟”上载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舞龙队员们齐心协力,劈波斩浪,向着前方飞驰。

人群中,17岁的张洪源笑靥如花,他终于如愿到了天安门参加了这次演出。

训练那会儿,张洪源在3000米体能训练时跌倒,膝盖破了。队医用碘酒给他消毒,刚抹到伤口上,他立马起了反应。

碘酒中毒!浑身冒疹子,随后昏迷过去。

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张洪源迷迷糊糊地喊着一句话:“我要去北京舞龙。”弄得身旁的人又好气又好笑。

现在回想起这事,这个稚嫩的少年淡淡地说道:“人生有几个十年,我不想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

三次受伤

铜梁舞龙队领队、总教练周吉可还记得,这群舞龙的孩子对于这次演出是多么执着。

李林骏是舞龙队里的“老伤号”,每次说起他的故事,队友们都会笑出声来,但又会被他的执着所感染。

6月10日,读高二的李林骏在铜梁区众多体尖生中脱颖而出,进入表演队伍。刚进队10天,他就在3000米长跑时摔倒了,为了留在队伍,他选择了忍着不说。

铜梁龙赴法国展演 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起初,只是微疼,他并未在意,谁知道脚踝越肿越大。“必须运动着才能缓解疼痛,一停下来就痛得不行。”对李林骏来说,最难熬的是夜里,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最后,教练还是知道了他受伤的事情。到医院一检查,右脚骨折。这把教练和李林骏都吓了一跳,教练担心的是李林骏的身体,而他担心的是自己还能不能留在队里。

惴惴不安地休息了6天后,李林骏瘸着脚找到教练,要求上场训练,教练拗不过他,只好答应。慢慢地,李林骏的脚伤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在队伍里表现得比较突出,当上了绿龙的第12个把位。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意外又来了。导演要求这次铜梁龙表演得拿出绝活,这就意味着套路要重新调整,增加难度。

调整后的套路有一个高难度的表演——站腿蹬肩,一个人分别站在别人的肩膀和腿上,手上舞龙的动作还不能停。这对队员的平衡力和队友间的默契考验很大,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

李林骏在训练时,因为落地姿势不正确,把自己的左脚又崴了,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每天,李林骏都跑去问工作人员,自己会不会被送回去。问完小声嘟囔着:“这么难得的一次机会,送回去多可惜。”

好在年轻人身体恢复快,没过两天,李林骏又活蹦乱跳地回到了舞龙队伍里。

8月10日,意外又发生在这个少年身上。训练时,因为路太滑,李林骏又把右脚扭伤了。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李林骏心想,这次完了,要被送回去了。

他给教练说:“可不可以给总教练说,不要送我回去,我想舞龙。”

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把你的脚伤养好,其他的什么都别想。”

四天后,李林骏又出现在训练场上,他瘸着脚,努力跟上了训练节奏,圆满完成了表演。

这次演出的成功,离不开队里每一位队员的辛劳汗水。

四次进京

这不是铜梁龙第一次在全国重要场合惊艳亮相。

事实上,1984年起,铜梁龙陆续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庆典。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大型庆典活动中,铜梁龙也鲜有缺席。

全国各地都有龙灯、龙舞文化,为何重庆铜梁龙能脱颖而出、独树一帜?铜梁区文化馆馆长宗和云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这离不开铜梁龙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早在清代,川东地区就有“大足朝佛,铜梁观灯”的俚语。“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从清光绪年间《铜梁县志·风俗》里的这段记载中,我们得以窥见铜梁龙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印记。

铜梁龙舞参加山西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铜梁龙是中华龙的一部分,和其他地方的龙文化一样,发源于深厚的农耕文明。过去,人们在春节舞龙灯、端午赛龙舟,企望消灾祛病,五谷丰登。后来,龙灯活动逐渐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活动。

历经千年没有落寞,反而熠熠生辉,在宗和云看来,“活在当下”是铜梁龙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如何活在当下?不仅仅是技艺的沿袭,更需要创新。

自2006年“铜梁龙舞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铜梁先后发掘、整理、创编出龙灯舞蹈品种30多个,打造出“二龙戏珠”等全球瞩目的龙舞品牌5个,公布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近100名,组建舞龙队伍250多支。

“据我们估算,在铜梁大约有10万人会舞龙,你到铜梁任何一所中学去,只要把集合号一吹,操场上至少可以出现15支舞龙队。” 宗和云告诉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全民龙舞艺术普及活动,开展龙舞艺术进机关、进校园和出铜梁、出重庆、出中国等“九进三出”活动,累计普及人数15万余人。

今年5月31日,铜梁《龙把子》代表重庆摘得第十八届群星奖,获得无数赞誉。《龙把子》舞蹈中没有龙灯,但演员的动作中处处离不开龙的影子,这也正是重庆人挖掘龙文化内涵进行创新的产物。

创新,为铜梁龙注入活力,也带动产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目前,铜梁已有11家扎龙厂,扎龙技师200多位,每到旺季订单不断。一条龙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上万元。仅去年一年,铜梁就新设立了三个龙灯彩扎基地,舞龙与扎龙产业产值超过4000万元。去年龙灯艺术节期间,铜梁共吸引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村民们通过到彩扎基地务工、参加本地龙舞表演,人均增收近5000元。

如今,铜梁龙的足迹已遍布亚洲、欧洲等地,声名远扬。

1985年1月,铜梁为巴黎国际博览会制作了“二龙戏珠”,这是铜梁龙第一次亮相西方大型博览会,引起国外的关注。

1987年11月,美、英、苏、法和西德、加拿大六国外宾来铜梁参观扎龙厂工艺,当他们看到“既气派、又精美”的铜梁大龙时,连声称赞:“OK,中国龙”。

2004年1月,铜梁大龙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在市中心香榭丽舍大街进行盛装游行表演,引起全城轰动,观众大赞“中国龙舞美极了”。

2018年12月30日,铜梁龙在纽约时代广场舞动,再度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的目光。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宗和云说,未来铜梁龙还将继续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发挥文化软实力,传播优秀文化。

龙是人创造的,龙的精神也是人赋予的。宗和云解释道,铜梁龙蕴含着“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精神。其中,“靠得住”即忠诚和诚信,“顶得起”即担当和作为,“过得硬”即干净和自律,“容得下”即包容和团结。

这又何尝不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巴渝儿女为美好生活努力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傲寒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