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一张地图可看地上地下前世今生

探访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一张地图可看地上地下前世今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0-12

10月10日,在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自然资源运行监测反映山水林田湖草的最新状况。(图片由记者罗斌摄)

10月10日,在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工作人员演示智慧城市设计与仿真平台自动计算和调整各项数据的方法。

对数据的处理,就如同打造一颗颗钻石,首先要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可用的原石(原始数据),然后利用各种工具去清理掉原石中含有的各种杂质(有问题、有错误的数据),最后再通过精心打磨加工(时空融合)形成完美的钻石(高质量时空大数据资源)。

一张地图可以看到什么?

也许你会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看到山川、河流、城市、道路。

仅仅是如此吗?

10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该展示中心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打造,此次是首次对媒体开放。

记者看到,这里的地图上,不仅有三维的城市,还能看到地下的管网,知晓每一栋楼入驻企业的情况;既能看到万米高空拍的影像,也能放大看每一个路灯的模样;可以看一座城市的今生,也能看它的前世。

而这一切背后,必须有时空大数据的高速运转和强大支撑。

这,就是时空大数据的魅力。

仿佛是一个时空大数据“加工厂”

每天有如此庞大的数据在这里汇集,且这些数据来自各个行业,重庆是如何做到的?

记者在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看到,这里分为“时空序厅”“数聚千里”“智惠广大”“未来城市”四个区域。展示中心面积虽不大,却用高科技的展示方式,再现了时空大数据从采集到处理,再到应用的完整流程,犹如一个时空大数据“加工厂”。在这里,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已经完全工厂化,可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应用广泛化。

据介绍,这里的数据采集来自于四个方面,即地理空间数据、政务共享数据、网络公开数据和物联网传感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主要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包括传统测绘方式采集的数据、各个时期的卫星拍片和遥感影像。

政务共享数据,得益于重庆打通了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截至目前已实现60多个市级部门数据的自动化共享,总数超过200亿条。

网络公开数据主要通过互联网信息获取技术,实时采集网络公开数据,丰富时空数据来源。

物联传感数据,则来自于各种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如出租车、公交车的GPS信息、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等。

海量的数据,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处理的方法很专业,包括对海量数据进行标准化的质量评估,发现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治理,最后进行时空融合,建立时空大数据治理的自动化作业流水线,形成可按需分配、质量稳定、标准统一的时空数据产品。

市地理信息和遥感中心信息所所长梁星形象地比喻说:“对数据的处理,就如同打造一颗颗钻石,首先我们要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可用的原石(原始数据),然后我们会利用各种工具去清理掉原石中含有的各种杂质(有问题、有错误的数据),最后再通过精心打磨加工(时空融合)形成完美的钻石(高质量时空大数据资源)”。

处理后的数据,就可以进入共享平台。平台上的单位共享使用,各取所需,结合行业特征开展各种具体的应用。比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作的地理空间地图。

时空大数据地图让人人都有一双“透视眼”

在一张三维地图上,不仅能看到真实的城市风貌,还能看到地下道路、管网的分布。仿佛每个人都有一双“透视眼”。

梁星随意点到一栋名为“海王星”的大厦,地图上立即显示这栋楼的所有信息,包括大厦的位置、建筑年代、性质、面积、层高、建筑结构等基本信息,以及大厦里面入驻了哪些企业,其收入状况、利润总额、发展趋势等。

“这是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把城市管理、运营的信息,汇集到空间数据里,形成了城市的大数据。”梁星称,现在人们看到的地图,其实就是在一个数字世界里,形成了与现实一一对照的关系。

梁星说,“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判断这栋楼入驻的企业结构,是否需要调整或扶持等”。

在地图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实时运行的数据。如全市河流水质的动态监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实时数据、每个地块的使用情况等。这些数据,可促使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除了能看到现在,地图上还能看到过去。如点开西站地块,其2015年—2018年的变化过程一目了然。更长远,还能看到上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影像。

将所有的信息放在地图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些大的空间规划,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

如在对山脉、山系进行研究时,其山系下城市发展的格局及变化,都是跨越行政区划的。过去做起来很困难,现在就很方便、直接。

数据成果支撑了全市超过200个系统的应用

除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我市其它单位也在大量运用这些数据。

展示中心有一块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各个单位上传和调用数据的情况。如市司法局,正在调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重庆市地图、市民政局提供的关于婚姻登记的信息等;而市公安局的数据,又正在被市文化旅游委、市司法局、沙坪坝区、两江新区等单位调用。

各单位调用这些数据有什么用?

“用处可大了!”梁星说,如针对精准扶贫,相关部门就可调用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其居住地周围的地形地貌等数据,效率更高,扶贫效果更好。

如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可实时管理地灾风险点,直观地看到滑坡点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住了多少人,有多少建筑等,然后采取有效措施。

据称,如今这里的数据成果,支撑了全市超过200个系统的应用,平均每天数据调用量超过700万次。

如受群众欢迎的“渝快办”,相关部门就是通过实时调用该平台的数据,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如重庆市生态修复管理系统,大量使用遥感影像数据,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重庆有哪些矿山,其中哪些是已经关闭还未治理的;哪些处于施工阶段;哪些已经完成治理。

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就像我市大数据发展的一个缩影。“大数据共享和应用,是重庆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梁星说,“如今重庆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就像这幅花开鸟鸣的大数据画卷”。

梁星指着一块约3米高、1米宽的电子显示屏,该屏幕与我市各部门大数据实时应用的情况紧密相连——数据共享每调用3万条数据,屏幕上就会盛开一朵山茶花,调用频率每秒钟超过3次就会有一只蝴蝶飞进来,超过10次就会有一只鸟飞进来。

此时,屏幕上蝴蝶飞舞,繁花似锦,流水潺潺,十分生动美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探访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一张地图可看地上地下前世今生

2019-10-12 07:01:11 来源: 0 条评论

10月10日,在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自然资源运行监测反映山水林田湖草的最新状况。(图片由记者罗斌摄)

10月10日,在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工作人员演示智慧城市设计与仿真平台自动计算和调整各项数据的方法。

对数据的处理,就如同打造一颗颗钻石,首先要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可用的原石(原始数据),然后利用各种工具去清理掉原石中含有的各种杂质(有问题、有错误的数据),最后再通过精心打磨加工(时空融合)形成完美的钻石(高质量时空大数据资源)。

一张地图可以看到什么?

也许你会说,可以在一个平面上看到山川、河流、城市、道路。

仅仅是如此吗?

10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重庆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该展示中心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打造,此次是首次对媒体开放。

记者看到,这里的地图上,不仅有三维的城市,还能看到地下的管网,知晓每一栋楼入驻企业的情况;既能看到万米高空拍的影像,也能放大看每一个路灯的模样;可以看一座城市的今生,也能看它的前世。

而这一切背后,必须有时空大数据的高速运转和强大支撑。

这,就是时空大数据的魅力。

仿佛是一个时空大数据“加工厂”

每天有如此庞大的数据在这里汇集,且这些数据来自各个行业,重庆是如何做到的?

记者在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看到,这里分为“时空序厅”“数聚千里”“智惠广大”“未来城市”四个区域。展示中心面积虽不大,却用高科技的展示方式,再现了时空大数据从采集到处理,再到应用的完整流程,犹如一个时空大数据“加工厂”。在这里,时空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已经完全工厂化,可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应用广泛化。

据介绍,这里的数据采集来自于四个方面,即地理空间数据、政务共享数据、网络公开数据和物联网传感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主要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包括传统测绘方式采集的数据、各个时期的卫星拍片和遥感影像。

政务共享数据,得益于重庆打通了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截至目前已实现60多个市级部门数据的自动化共享,总数超过200亿条。

网络公开数据主要通过互联网信息获取技术,实时采集网络公开数据,丰富时空数据来源。

物联传感数据,则来自于各种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如出租车、公交车的GPS信息、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等。

海量的数据,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处理的方法很专业,包括对海量数据进行标准化的质量评估,发现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治理,最后进行时空融合,建立时空大数据治理的自动化作业流水线,形成可按需分配、质量稳定、标准统一的时空数据产品。

市地理信息和遥感中心信息所所长梁星形象地比喻说:“对数据的处理,就如同打造一颗颗钻石,首先我们要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可用的原石(原始数据),然后我们会利用各种工具去清理掉原石中含有的各种杂质(有问题、有错误的数据),最后再通过精心打磨加工(时空融合)形成完美的钻石(高质量时空大数据资源)”。

处理后的数据,就可以进入共享平台。平台上的单位共享使用,各取所需,结合行业特征开展各种具体的应用。比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作的地理空间地图。

时空大数据地图让人人都有一双“透视眼”

在一张三维地图上,不仅能看到真实的城市风貌,还能看到地下道路、管网的分布。仿佛每个人都有一双“透视眼”。

梁星随意点到一栋名为“海王星”的大厦,地图上立即显示这栋楼的所有信息,包括大厦的位置、建筑年代、性质、面积、层高、建筑结构等基本信息,以及大厦里面入驻了哪些企业,其收入状况、利润总额、发展趋势等。

“这是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把城市管理、运营的信息,汇集到空间数据里,形成了城市的大数据。”梁星称,现在人们看到的地图,其实就是在一个数字世界里,形成了与现实一一对照的关系。

梁星说,“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判断这栋楼入驻的企业结构,是否需要调整或扶持等”。

在地图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实时运行的数据。如全市河流水质的动态监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实时数据、每个地块的使用情况等。这些数据,可促使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除了能看到现在,地图上还能看到过去。如点开西站地块,其2015年—2018年的变化过程一目了然。更长远,还能看到上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影像。

将所有的信息放在地图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些大的空间规划,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

如在对山脉、山系进行研究时,其山系下城市发展的格局及变化,都是跨越行政区划的。过去做起来很困难,现在就很方便、直接。

数据成果支撑了全市超过200个系统的应用

除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我市其它单位也在大量运用这些数据。

展示中心有一块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各个单位上传和调用数据的情况。如市司法局,正在调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重庆市地图、市民政局提供的关于婚姻登记的信息等;而市公安局的数据,又正在被市文化旅游委、市司法局、沙坪坝区、两江新区等单位调用。

各单位调用这些数据有什么用?

“用处可大了!”梁星说,如针对精准扶贫,相关部门就可调用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其居住地周围的地形地貌等数据,效率更高,扶贫效果更好。

如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可实时管理地灾风险点,直观地看到滑坡点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住了多少人,有多少建筑等,然后采取有效措施。

据称,如今这里的数据成果,支撑了全市超过200个系统的应用,平均每天数据调用量超过700万次。

如受群众欢迎的“渝快办”,相关部门就是通过实时调用该平台的数据,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如重庆市生态修复管理系统,大量使用遥感影像数据,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重庆有哪些矿山,其中哪些是已经关闭还未治理的;哪些处于施工阶段;哪些已经完成治理。

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就像我市大数据发展的一个缩影。“大数据共享和应用,是重庆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梁星说,“如今重庆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就像这幅花开鸟鸣的大数据画卷”。

梁星指着一块约3米高、1米宽的电子显示屏,该屏幕与我市各部门大数据实时应用的情况紧密相连——数据共享每调用3万条数据,屏幕上就会盛开一朵山茶花,调用频率每秒钟超过3次就会有一只蝴蝶飞进来,超过10次就会有一只鸟飞进来。

此时,屏幕上蝴蝶飞舞,繁花似锦,流水潺潺,十分生动美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