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60岁后再奋斗 她创办老年大学让老人优雅时尚
近日,在渝北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合唱音乐会上,龙塔老年大学带来的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再次调动了全场激情。75岁的龙塔老年大学校长谢勤在幕后忙而不乱,她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总共排练了18个拿手节目。”
“烛光下起舞真浪漫”
老年大学在风雨飘摇中成长
谢勤衣着、妆容精致,发型讲究,丝毫看不出已年过七旬。她说,自己与老年大学结缘,缘于身体健康问题。
1999年,从科研单位退休后的谢勤身体不适,医生建议她多锻炼。于是,她决定到老年大学去学习唱歌跳舞。当时,渝北区还没有老年大学,家住龙塔街道皇冠东和小区的谢勤,就天天坐车到江北区去上课。
唱歌、跳舞,充实的老年大学生活,让谢勤的身体越来越好,尝到甜头的她萌生了在家门口创办老年大学的想法,希望更多退休老人走出家门、提升自己。
这个想法与4位喜欢文艺的老年朋友一拍即合,谢勤自己垫资买了钢琴,又与他们一起凑钱分摊场地费、水电费、教师课时费,2004年8月,一个已具雏形的老年大学成立了。
这所渝北区首个老年大学第二年就有一百多名老人报名。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活动场地不够,办学初期,谢勤带领学员们到处打游击,广场、楼顶、公园,甚至超市过道上,都有他们排练的身影。老学员都记得,2010年,他们租用的教学场所面临房东大幅提价难题。一个白天,大家正在排舞,房东突然把电断了。
“那一刻,我真是灰心丧气,告诉大家,我想放弃了,明天都不要来了。”谢勤哽咽着提出这一想法时,学员们都哭了,没有人愿意离开。不知是谁点起了蜡烛,又有人轻哼歌唱,大家默契十足地各就各位,继续排练。后来,有人把这一幕戏称为“烛光下起舞真浪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学员们在烛光下排练的舞蹈《国家》获全国中老年艺术节舞蹈大赛金奖。获奖的那一刻,大家都热泪盈眶,谢勤咬咬牙对自己说:“只要有老人需要,再难我都要扛下去。”
老年大学就这样在风雨飘摇中茁壮成长。
“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老年人幸福指数噌噌涨
幸运的是,渝北区龙塔街道了解到老年大学的困难后,在新建成的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为学校解决了活动场地问题。告别了多年打游击,谢勤的老年大学终于有了固定的教师。发展到现在,学校已有7个专业、18个班级、1370名学生。
近日,记者走进老年大学,走廊上歌声回荡,与楼上的古筝声、萨克斯声、电子琴声交织在一起;教室里,有的老人在临摹字帖、勾勒花鸟,有的把弄泥塑、学习电脑,还有的老人练习瑜伽。
成为一名“老学生”,让不少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别样的风景,老年人幸福指数噌噌涨。
“学习是最好的养老,现在,我越老越有内涵、越老越有味道!”64岁的杨娅美说,她现在精力充沛,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走秀、唱歌、跳舞,一起学习朗诵、主持、表演,在轻歌曼舞中感觉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70岁的许惠美说,学习让她的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媳妇说我现在炒菜都在唱歌,不担心我突然发脾气了。”
民办老年大学很艰难,但谢勤坚持学校管理人员全部义务工作,不拿工资。学员的学费全部用来请老师讲课、开展活动。“每一笔费用对外公示,清清楚楚。”
为了让老年人学中有为,学校想尽办法搭建平台,创办选秀活动“夕阳大道”“夕阳好声音”,每两年开展一次征文演讲比赛、一次校艺术节。
如今,龙塔老年大学已成为渝北名校,走出越来越多的老年“学霸”,入学最长的147位老人已坚持了15年。
“演英雄,更是在学英雄”
老年人更要发挥正能量
谢勤办学有一个理念:老年人更要树立长者风范,主动传递正能量。
2010年,龙塔老年大学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已有16个党小组、131名党员。
2018年,全国掀起学习时代楷模杨雪峰英雄事迹的热潮。龙塔老年大学的127名学员配合渝北区老协,排演了大型诗歌朗诵会《英雄杨雪峰礼赞》,走进各街道、社区、学校演出19场。
在近一个小时的朗诵中,老人们通过“在平凡岗位”“在百姓眼里”“在亲人心中”“在生死关头”“在各个层面”5个篇章,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杨雪峰。
“不仅演英雄,我们更在学英雄。”谢勤说,开课之余,她在老年大学倡导开展“做好事、见行动”活动,引导各班成立“爱心组”“热心肠小组”,学校成立“爱心奉献队”,1300多名学生中就有2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各社区,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36年党龄老党员、幼儿园退休老园长胡小玲义务担任了江北区同创阳光幼儿园的党支部书记,定期给老师们讲党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奋斗15年,老年大学从5个人起步,到如今1300余名学员的规模,谢勤实现了她最初的梦想。她说,自己不会停下前进步伐,希望每位老人都能优雅地老去。